<h3><p>五点多赶上最早一趟昆山南开往镇江的高铁。办完事情之后已然烈日当头,没吃早餐,低血糖带来的头晕让我在这高温中更加的难受。高德定位,我旁边的街道就是镇江老街区,随便挑了一家看着还不错的店面,来了一碗他们店里的招牌面,饥肠辘辘却食之无味。</p><p><br /></p><p>很多时候,我们吃东西,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维持正常活动身体所需机能罢了。</p><p><br /></p><p>无聊之际,看到手机上的APP给我发来了镇江攻略的推送,转而一想,今天周六,已经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我再第一时间返回昆山,索性,不如在这里转转。</p><p><br /></p><p>趁着在店里小憩的时间,看了下附近景点,"金山寺(金山公园)、焦山风景区、北固山、茅山···········"这个金山寺,就是"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那个金山寺。好歹我们这代人也是看着"新白娘子传奇"长大的,既然已经来了这里,不如去看看。<br /></p></h3> <h3><p>金山寺的香火很旺盛,检票进去大门了,就嗅到了一丝花香之外的淡香,细细辨之,不是那烛香又是什么。好多来金山公园的人,大都是信佛者,亦或一些年轻的善男信女。寺庙不拍照,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仪,所以进去之后我也就随着花间小径慢慢走着,越往深处,人越多,即使再有心,遇上这高考之后的旅游大潮流,我也不免心生怯意。</p><p><br /></p><p>思忖再三,我决定还是出去罢,着实不愿上赶着数人头。在手机里又搜索一番,并不张扬的几个小字映入我的眼帘,"西津渡"古街,我连图片都没有加载来看,毅然决定前往西津渡。</p><p><br /></p><p>转车来到古街,只一眼,我便觉得,莫大一个镇江,真真吸引我逗留的不过这小小一方天地。</p><p><br /></p><p>西津渡也称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一片历史气息浓郁的老房子,整体建筑均为明清风格,西津渡渡口码头早在三国时期就存在,现在这些建筑大都是翻修过的。整体历史感极强,大的格局规划给人一种欧式建筑的开放感,不似其他的江南小镇古街那般,交错的弄堂小巷,哪怕这里地上都是老旧的青石板路面,也只会让你觉得中国风十足,既没有腐朽的时代感,又没有刻意保留营造于人一种强烈的既视感。</p></h3> <h3><p>由于我及其没有方向感,所以向来我的游览路线都是随性而走,分不清东南西北,走的多了记不清前后左右。</p><p><br /></p><p><br /></p><p>顺着问津的门前直走,有上山的阶梯。</p></h3> <h3><p>哪怕是城墙缝里长出的一条藤蔓,街边特色的招牌,我都觉得欢喜。</p><p><br /></p><p>包括盛夏里,到处可见的爬山虎,我都能盯着它,瞧出不一样的神采</p></h3> <h3>顺着阶梯,一直往上可达"云台阁",都说高处不胜寒,盛夏里山顶反而凉爽。</h3> <h3><p>站在云台阁上,可远眺长江,周边镇江所有美景,都可尽收眼底。</p><p><br /></p><p><br /></p><p>这样绝佳的位置,自然人满为患,我站那儿看看便也罢了,拍照是不能了,其他游客的自拍杆,全部挤进我的镜头里·······</p><p>在山顶吹够了凉风,再下山。</p><p><br /><br /></p><p>美景美食总相随,古街上免不了当地特色小吃,镇江有名的"锅盖面",顾名思义,煮面的时候锅里放上一个锅盖一起煮,历史出处可参考百度。<br /></p><p><br /></p><p>味道不错,可惜了,江浙一带的汤面,所为的"红汤"不过是酱油汤,而不是我们老家的"红油汤",幸好早就有心里准备,故而,汤面里淡淡的甜味,再配上辣椒酱,倒不难接受,除开甜味不谈,味道还是不错的。</p></h3> <h3>拐进旁边的凉亭歇脚,老爷爷奶奶们,放着收音机,哼哼着小曲儿,虽然我听不懂,但是在这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咿咿呀呀的也别有一番风趣。</h3> <h3><p>凉亭侧门出来,这一条街是酒吧和客栈聚集地。</p><p><br /></p><p>白日里,安安静静的,夜晚,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p></h3> <h3><p>顶多一个走一个小时就能走完的古街,我愣是在这里流连忘返,</p><p><br /></p><p>下次还有机会再来的话,我定是要在这里住一晚的,很想看看,白日里的喧嚣繁华落幕之后的古街又是怎样一番景象。</p><p><br /></p><p>镇江,一个美的让人吃醋的地方········</p><p>而我心里的"乌托邦",却只有"西津渡"······</p><p> </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