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一腔热血

吴极

<h3>——记无偿献血志愿者冯波<br></h3><div>文/吴建兴</div> <h3>2015年初,冯波回到阔别十多年的老家黑龙江巴彦。在生他养他的小山村,老乡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当初的小裁缝。早听说冯波在外做生意,老乡们都以为他发财了,这才知道他非但没有发财,而且还跟媳妇离婚了,而今只落得光棍一条。父亲打开他的包裹,结果很失望,里面除了鲜血本和相关证书一无所有。令老人家高兴的是,几年没见的孙子终于回来了。冯波这次回乡要办两件事: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又不好,靠几亩地再难以维持。他说通父母之后,在县城兑下一家大众浴池,打算让父母经营;同时他打算把唯一的儿子留下来,在县城高中继续就读。<br>在浴池试营业期间,冯波每天早晨都去政府广场锻炼,把一枚毽子踢得上下翻飞,出神入化,并由此结识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每当周末,哈尔滨市血液中心会准时开来一辆义务献血车,冯波每次必参加鲜血,由此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仅热爱运动,还是一名坚持多年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证书。至此,冯波的事迹才浮出水面,并被家乡人引以为骄傲。一路走来,他的爱心之旅充满曲折,这还要从他出生的小山村开始说起。</h3> <h3>冯波是家里的独苗,父母劳作半生却没有能力改变贫困的家庭面貌,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责任感让冯波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了很多。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初中就退学了,十六岁那年离开家,开始打工生涯。在城里,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乡下人只能做那些最艰苦的体力活。在一家砖窑搬了半年砖,他终于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血汗钱,于是他决定学得一技之长,结束以卖苦力糊口的现状。在九十年代初,男孩子学裁剪往往是被人瞧不起的,可是没有门路没有信息,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好跟着一个表姐去了裁剪学校。学校里是清一色的女孩子,他是唯一的男学员,而且没有男宿舍,冬天零下三十多度,他就住在没有任何取暖措施的仓库里,可他硬是坚持下来。<br>经过多次进修,冯波终于有了开办服装店的资格。他兴冲冲回老家筹钱,一盆凉水却浇在了他头上。在那个小山村,竟有一个可笑的习俗,那就是未成家立业的小伙子根本没人信任,结果他一点本钱也能借到。这时母亲告诉他,男人成家才能立业,也就是说,只有结婚之后才有理由出去借钱。于是这个不足十九岁的小伙子就这样屈服了,由家里做主娶了大自己四岁的云。云是外村姑娘,之所以顺利成全这桩婚事,主要原因是可以省下一笔彩礼钱。<br>婚后不久,冯波以家庭的名义借了一万二千元钱。这下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了,他放弃了开服装店的念头,决定奔着更大的目标迈进。他养过车、开过批发部、汽水厂……后来,经亲戚介绍,他们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去了唐山,在那里做起服装批发生意。那年正值年末,旺季即将到来,大家都在积极备货。冯波坐上火车独自去了江苏,因为没有经验,只是依照自己的眼光进了一批童装,踌躇满志将那批货运到批发市场。过了几天,他发现自己的路子不对,别人卖货如流水一样,他的货却严重滞销。<br>头一炮没打响,又有孩子拖累,他们经常连饭都吃不饱,那种破产的心情更是度日如年。在周围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冯波重整旗鼓,经过半年努力,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一年之后,他们不但偿还了所有债务,竟然还存下不少钱。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两人的感情却出现危机,最后终于结束了这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回首在一起的七年时光,最艰苦的岁月他们是那么的坚强,而有了钱感情又是如此脆弱,作为男人冯波心里充满了惭愧。为了减轻自责和不安,他把所有积蓄留给了云,自己带着儿子继续漂泊。</h3> <h3>两年后,在海滨城市秦皇岛,一个叫晴的女孩闯进他的生活。那时冯波租房暂居,晴是房东的外甥女,比他小五岁,是个皮肤白皙且漂亮的女孩。冯波带着儿子相依为命,坚强而乐观的活着,女孩被冯波的成熟感和责任感深深打动了。<br>那是冯波和晴最浪漫的日子,他们一起去登山去看海,每天晚上都一起牵手散步。他们爱的很清纯,爱的也很苦。晴的家人不知道他们在交往,其实那是一段偷来的时光。他离过婚而且带着九岁的儿子,生活比较拮据,谁家父母会同意这么亲事呢?问题很快发生了,父母知道这件事后,声称要跟晴断绝关系,甚至要以死相逼。冯波硬着头皮去了女孩家里,向她父母保证放弃这段感情,远走他乡。<br>冯波又回到唐山,为了晴,为了深爱的姑娘,离开令他充满美好回忆的城市——秦皇岛。<br>曾经的风花雪月,风雨同舟,都离冯波远去。很多时候,思念像亿万只白蚁啃噬着他的心,但他还是坚守着自己的诺言。那些日子,他活的如行尸走肉,精神几乎崩溃。有多少次因为失控,他蹬上火车直奔秦皇岛,特务一样潜伏在晴的单位门口,就是为了偷偷看她一眼。<br>经过几个月的感情折磨,冯波又开始重新振作起来,因为他无法面对儿子那双惶恐无助的眼睛。而此时的他又一次成为身无分文的人。为了儿子的学业,他向唯一可以信任的理发店老板借了八千块钱。把所有的东西都卖完了,最后他只好把自己也卖了,卖给了那家理发店。命运竟是如此巧合,冯波又一次拿起了剪刀,这次不是做裁缝,而成了一名职业理发师。<br>屋漏偏逢连阴雨,2000年,冯波在出租屋意外煤气中毒。家里燃用的是蜂窝煤,有一天晚上他起来上厕所,然后就没了知觉,幸亏被市民及时发现,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抢救了一天才活过来。<br>大难不死,冯波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年少时有太多太多的梦想,往往都跟发财有关。曾经付出那么多努力和奋斗,不知疲倦偿的试各种生意,不辞辛苦想出人头地,最后却背叛了婚姻,欺骗了感情,放弃了所有,又回到一无所有的起点。要开始新的生活,就要从新审视自己今后的路,他把金钱看淡了,也更懂得什么才是爱。既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情,那就把这份爱献给大家吧,献给最需要的人。<br>为了感恩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唐山人,此后在每个周末,街头或公园里多了一名义工。久而久之,这个帅气的年轻人被市民亲切地誉为“唐山最美理发师”。</h3> <h3>一次在街头义务理发,他无意中发现一辆无偿献血停在街边,听过宣传他才知道,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血荒,很多人因为血源不及时而失去生命。这时他的血沸腾了: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生命啊!没有生命哪有事业?哪有爱情?哪还有家庭?自己没有钱,没有学问,甚至连家庭都没有,但是我有一腔热血呀!就是这样及其简单的想法,当时他挽起袖子尝试了第一次无偿献血,此后一发而不可收。<br>2008年,他在一次献血中看到一份宣传资料:“每月献一次血小板,献血的频率会更大。”他想,如果每月献一次血小板,那我的贡献不就更大了吗。为了使身体状况每次都能达到捐献血小板的要求,冯波开始坚持锻炼身体。他每天五点起床,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去凤凰山公园锻炼,一个半小时踢毽子,十五分钟做器械练习。他踢毽子动作幅度很大,跳跃、腾空、返身,毽子在他脚上翻飞起舞,煞是好看,每次都引得围观的人们连声叫好。做器械练习时,单杠被他当做跳高的标尺,拔地而起轻轻一跃就跳过去了。在两个小时的锻炼里,他基本不休息,精力十分旺盛。常来锻炼的人都知道,这个生气勃勃的“小东北”就是“唐山最美理发师”。<br>有一次冯波又去捐献血小板,儿子扬起稚嫩的胳膊对护士说:“阿姨,给我检查一下,我也要献血!”孩子的话逗得护士们直笑:“看这孩子,都是受你的感染。”<br>无意中的对话,让冯波突发奇想:自己的血液是有限的,何不宣传义务献血,让更多民众来参与这项公益事业该有多好呢。查过相关资料才知道,国外的献血率是4%-5%,而中国的比例却低的可怜。这个数字严重刺激了冯波,更加激发了他走出去宣传无偿献血的决心,不仅要在唐山,而且要走遍全中国。没有路费,没钱住店,那么就带着简易帐篷,用“千里走单骑”的方式宣传无偿献血。<br>冯波从此走上单人单车献爱心的骑行之旅。短短几年,他先后到过哈尔滨、漠河、北京、上海、杭州等五十多个城市,骑行一万多公里,总献血量20000多毫升。在路上他给自己起个新网名——风剪。他要带着剪刀像风一样行走,一路做宣传的同时还要顺便为人们义务理发。<br>一次在杭州吴山献血令冯波记忆犹深。当时好多市民看过电视报道赶到现场,跟他一起走上献血车。那一刻他被深深的感动了,这也是他在骑行路上能够战胜困难,坚持不解的最大动力。<br>对于经济拮据的冯波来说,骑遍全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费主要来自做理发师的收入。为了节约费用,他经常支起帐篷在外宿营,一次在内蒙草原差点被野狼吃掉。而对于吃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为了增加体能会用牛奶、鸡蛋、豆制品这些东西适当补充营养。通过锻炼和骑行,他身体健壮的跟一头牛犊。在骑行途中,他坚持四五点钟出发,骑车的时间每天都保持在12小时以上,最高纪录一天骑了19个小时。他的坚持与执着,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无偿献血志愿者。他穿着醒目的红色背心,打着彩旗,成了宣传倡导“低碳、环保、奉献、爱心”的使者。</h3> <h3><br>2012年,冯波在新闻里得知北京又在闹血荒,他痛心极了。于是又一次骑上自行车,开始首都之行。理发店老板劝他说:“你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又能救几个人?”冯波的回答铿锵有力:我的力量确实很有限,但是全国人都去献血,那将是一条长江,一条黄河。<br>巧的是,到北京那天正好赶上他的生日,他在微博里记录道:“以后每年的今天都争取献血,用爱心来祝福自己生日快乐。”首都市民对他异常热情,围着他问这问那。他说:“我骑行目的很简单,只要多一个人去献血,我认为就不虚此行”。<br>离开北京,继续南下。在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蔡旭兵主任亲手给他颁发了“南京爱心传递大使”证书,还代表中心赠送给他一件防寒服。人们不解,又苦又累,为什么选择骑车宣传?冯波解释说:“出于大家对献血影响身体的质疑,我用一天骑行二百公里证明,这样不用解释,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现在已经骑了一万多公里,身体还这么棒,八年没患过感冒。我也不大懂医学,但是我可以用十年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献血是没有害处的。”<br>“我要走遍祖国大地,做我一直想做的慈善事业。我是个美发师,我很喜欢这个职业,改变别人,把美丽和时尚播洒人间,美丽他人快乐自己。如果条件允许,将来我要买一辆中巴车,把车改装成一个漂亮的美发屋也是我流动的家。每到一个地方先去敬老院和孤儿院,为老人和孩子们免费理发,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更漂亮更快乐。每次离开一座城市,我想把营业额的百分之十捐赠给红十字会,同时再捐献一份血小板。现在我每个月都献血小板,想想能够救助别人,我内心里充满高兴和自豪。付出才会快乐,奉献才能体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这是一家新闻网站的采访记录,可以看出冯波的梦想如此朴质,意识却如此深刻。<br>冯波被媒体披露之后,曾经有人想资助他,可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只想靠自己的汗水去做纯粹的公益事业。为此,冯波一直租住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一张床占据了大半的位置,最醒目的装饰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幅中国地图。此外还有保存完好的50多个献血本、证书等材料,这不仅是他的荣誉也是他的宣传资料,受到他的影响,参加志愿献血和健身运动的人无法统计。<br>由于频繁在各地骑行,儿子成了冯波唯一的牵挂。眼看就要升入高中,在外地就读不仅费用高昂,而且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也成了一大难题,这是他最揪心的事。经过阵痛和思考,他终究无法放弃自己热衷的公益事业,只好把儿子送回家乡。安顿好亲人,冯波又开始了他的骑行之旅,这次他的目标是更加遥远的海南。<br>在一篇日记里,冯波这样写道:我爱骑行,骑行是心灵在飞翔,怀抱着希望奔向远方;我爱骑行,向风一样在大地上驰骋,把爱心和热血播洒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壤;我爱骑行,心中充满着澎湃和激荡,车轮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信念撑起每一天的阳光;我爱骑行,在路上学会帮助别人的本领,在路上憧憬那个属于自己的梦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