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学习体会十三(王昌付)

赵艳芳

<h1> <b><font color="#ed2308"> 怎么致良知?(十)</font></b></h1><h1></h1><h1><b><br></b></h1><h1><b> (三十一)圣人无所不知,也只是知个天理<br></b></h1><h1> <i>原文</i>:“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故(所以)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得知,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事物、制度)、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怎么)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卜。如子(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详细的制度)出来。不知能问,也即是天理节文所在。”《传习录》262页<br> <i>说明</i>:所谓的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只是知个天理,尽个天理而已。不是知道天理后,天下事物什么都知道,都做得来。圣人只是知道哪些是不必知的,就不去求知;哪些是必须要知道的,圣人自能去求问。如孔子进入太庙,每事必问。先儒说:这是虽知亦问,以表示尊敬之意。阳明说“此说不可通”孔子是不知道才去问的。不知能问本身就是天理所要求的。<br></h1> <h1><b> (三十二)有所愤怒,心就不能够正</b><br> <i> 原文</i>:<br> 问:“有所忿懥(zhì,愤怒)”一条。<br>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不应该)有耳。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私意),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寂静),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对别人愤怒)亦得如此,方才是正。”《传习录》269页<br> <i> 译文</i>:<br> 有人问,《大学》中“有所忿懥”一条。<br> 先生说:“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人心中怎能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罢了。凡是人在愤怒时,多了一分私意,便愤怒过当了,便不是廓然大公的境界了。所以说,有所愤怒,心就不能够正,事便不能适当。如果,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要着一份私心,便心体廓然大公,能得其本体之正。比如,外出碰见两人争斗,对于错误的一方,我心中也愤怒。然而,虽愤怒,却内心平坦,不生过多的气。现在对别人有怒气,也应该这样,如此才是中正。”<br> <i>启示</i>:如果愤怒,心就不能够正,事就不能做得适当。为什么愤怒呢?只是私心作怪。比如你看见两人吵架,如果不与你自己联系起来,心情便平静许多;反之,如果把你以前对某A的反感情绪投射到与A相近的一方,你就会恨这一方。自然心就不公了,甚至可能拉偏架。我有此经验,前天,A一直指责她妈妈不会与儿媳相处,我心中不悦,随口顶撞:“你儿子结婚后,试试?!”A尊重我这个长辈,没再说话。我刚说出去,便觉不妥,后悔起来。细分析,我为什么说此不当之话呢?因为,我把此事与我自己联系起来,把我向来不满晚辈指责长辈的情绪投射到A身上了,因此引起不满,导致犯了错,其根子还是一个私字。</h1> <h1> <b>(三十三)少看人的不足,多看己的不是</b><br> <i> 原文</i>:<br>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已。若徒(白白地)责人,只见得人不是(错),不见得自己非(错)。若能反已,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不足之处),奚(怎有)暇(闲空)责人?舜能化(感化)得象(人名)的傲,其机括(诀窍)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惩罚)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骄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此)友感悔。<br>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已私,克去方可。”<br>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辩论),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已,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传习录》276页<br> <i>译文</i>:<br> 有位朋友经常容易生气而责备别人,先生告诫说:“学习应该反省自省。若只知道责备他人,就只能看到他人的错误,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若能反省自省,才能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哪有空闲时间去责备他人?舜能感化象的傲慢,最关键的就是不去看象的过错。若舜只是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就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象又是个傲慢的人,一定不会认错的,这还如何能感化他?”那朋友听后感悟渐悔。<br> 先生说:“你今后只要不去论别人的是非,凡是要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治才可。”<br> 先生说:“凡是和朋友在一起辩论,别人讲的纵有浅近粗疏的地方,或者想炫耀自己,这都是有病。应当对症下药才行,不可怀有鄙薄他人之心。否则,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了。”<br> <i>启示</i>:这种只盯着他人的不是,喜欢责备他人,而从不反省自己的人,有。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此种毛病,注意改正才是啊!</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