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桔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h3><div>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div><div>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div><div>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div> <h3> 《小橘灯》是作家冰心的晚期代表作品之一。</h3><div> 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橘灯送“我”这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作者在叙事之后所写的一段抒情文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深化了主题,揭示了小橘灯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蕴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象征着光明。</div><div> 《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div> <h3>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我送给小姑娘和她的母亲一袋橘子,之后在我回家之前,小姑娘担心我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特地用针线给我缝了一盏灯。我十分感谢她,并且对她说相信她的妈妈一定会好起来。听到这句话时,小姑娘眼里闪着感动的泪光,坚定的说,嗯,妈妈一定会好起来,我们大家也都好拉。</h3><div>让我感受到小姑娘的坚强,知恩图报和善良的品质。</div> <h3>这本书也使我知道了,无论在多困难的境遇下,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乐观的心,积极向上的生活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