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我的家乡~~地处华北南部的沙河市,在其偏西南方向太行山的中麓,有个已建成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山寨~~王硇。而这个古村落最闻名于世的,就是全村拥有一百多座建筑于明清时期古石材质的楼群。而这些用本地盛产古铜色或褐红色硅砂岩太行山的石板、石块垒砌起来的石质材料的房屋,尽管历经了几百年的狂风暴雨,寒冰霜雪,酷暑夏日等等大自然的摧残和磨难,至今仍昂首挺胸,巍然屹立,坚固耐用,方显出其厚厚重重的历史印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山寨所处的地形和地貌既异常独特,又非常巧妙。它虽说四面环山,可又不在山坳里,确让四周太行大山紧紧环抱着的小山峦,不但非常隐避,而且安全可靠,能防洪、防水、防火、防风、防地震、防多种自然灾害,的确是一块很适合于故乡先人们生产、生活和休生养息又适于居住的风水宝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明明是一块地处华北大平原边缘,又和太行山脉东北麓交界的混合地带,为何就成了远在西南区域四川巴蜀的山寨呢?这儿肯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就听我给你简约地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话说还是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前期,当时在北京城里正在加紧建筑皇宫,而一位王姓将军带领着一支给朝廷押送建筑皇纲的川军,在路过河南与河北交界处太行山脉的边缘,被附近的“山大王”的队伍,获悉信息设伏成功,顺利地抢走了朝廷的皇纲。因为丢失了皇纲,无法到京交差,王将军非常清楚其导致后果很严重,细细思量后认为与其回京去送死,招至“九族抄斩”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也。于是带领全体的护皇纲军士和家眷,就近逃到了位于古城邢台南面的沙河地段,在一个名叫“正招”的村庄里躲藏了起来。大约住了两年,听说朝廷一直在派兵在追寻这支丢了皇纲犯了罪的队伍。王将军心想:我现住这儿的村庄村名叫“正招”,不就是“正找”的谐音吗,这样说来,住在这儿,就是非常地不安全了,需要马上找一个更加安全地方躲起来,才有可能会顺利地逃过这一劫。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即隐避难寻,又适合于生存居住的地理环境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是王将军带领着小队人马,在太行山民的引导下,走到了王硇这个地方,看到四周都是群山绿树环抱,中间有个山龟一样的山岗,突出的坡面就像个龟被,地势相对较高些,而龟山四周与不远处的太行大山脉,又有沟峪分隔,这样一来,就呈现出一个“回”字形状,如果外人不了解这里的地形,你就是走到小山岗前,也看不到这儿会藏着个村庄。所以说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隐避,又能防止多种自然灾害侵袭,的确是个风水宝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寻找到这一块藏在大山坳里的蹼玉,王将军喜出望外,带领着这支逃难的队伍,就迅速地搬迁到此地。由于这支队伍中绝大部分的都是四川成都府两岗村人,非常熟悉利用山石盖房的技艺,他们就地取材,利用太行山上的片状或块状褐红色硅砂岩山石,因势利导,在山岗的龟背上,用干打垒的形式,将大块的山石垒砌在地基上,然后又用较小的石块垒做墙体,呈山字状,最后再用大块的石片当做瓦片,盖在屋顶,一间房就这样盖好了。他们还用太行山上的木材做成门窗,就这样经过大家一道齐心协力,成年累月盖着石屋。经过很多年后,一百多座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古石材质的楼群,就完好无损地镶嵌在了太行山东北麓之坳的此地。……因为将军大人姓王,同来人员除了家人亲戚外,就是下属随从,所以,大家都用王将军的姓氏,做了全村人的姓氏。而在这儿太行山区许多山峦村落,本地人都愿意叫做“硇”,于是一个名叫“王硇”的古村落就这样诞生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我们看到这些由一代代、一辈辈的王硇先民们精心制作,至今仍然还能再用的石磨、石碌碡、石缸盖、石料槽等许多石质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和用具时,心里感到十分地亲切,这些原生态下的生活状态,可都是当下的人们十分向往和企盼原生态生活的追求呀。<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这块风水宝地注定是个有历史、有传说、有故事的地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抗日战爭艰难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命令开赴山西太行山区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艰苦战爭,打击气焰嚣张的日本鬼子,建立起了人民军队自已的根据地,并迅速建立起一批由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的地方政府或组织,带领着大家奋战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前线。而刘伯承、邓小平、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儿生活或战斗工作过。特别是范子侠将军率领平汉抗日纵队在王硇的山岗上与侵华日军血战过,打得日本鬼子和汉奸走狗屁滚尿流。正因为这个地方既隐避又安全,所以当时沙河县抗日的县政府机关,就在这个山区的古村落中,带领着沙河人民进行消灭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斗爭。照片显示出的就是沙河抗日县政府的遗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当时的王硇村,不但有抗日县政府的机关,地下交通站,沙河独立营外,还办了个抗日的高级小学,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爭培养许多有用的栋梁之材,在日后成为本地或河北及遍布全国的许多地方的各级干部中,就有不少人就是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见这个高级小学的影响力之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这个古村落里,从古至今的六百多年中,王氏的祖祖辈辈们都一直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扎根生存、繁衍生活着。时至今日还有千余名的王氏的老少爷儿们住在这儿。当然现在该村也有少数的高姓乡亲,大家都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恰巧,我在村中一个石磨坊前,看到爱人和两位正在用小毛驴拉石磨碾谷子的村民搭着讪,随手就把此时此景拍摄了下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是个山区之地,因为浇水不方便,大多是以种植红谷子和玉米为主,这些都是耐旱的农作物。而本地的地方特产红谷子都是在山区干旱和褐色石土中生长和成熟的,因此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被当地人戏称为“黄色的人参汤”。是病人康复和妇女坐月子必须吃的黄金食品。特别是用石磨碾压出来的红谷子,因为是小毛驴一圈一圈拉着磨出来的,属于低温下的碾压,不会破坏小米的内在有机组织结构,真可谓是生态的、有机的、高营养、饱含生命力的绿色食品。所以在这儿石磨碾压的小米卖价是十元钱一斤的。而用碾米机器碾压的其它地区的小米,才能卖到四、五元钱一斤。可见这儿的红谷子小米是何等抢手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村这些已经存世几百年古石楼群,为何会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呢?因为用山石盖房,墙体厚和屋顶厚,夏天虽然热,可炎热的太阳晒不透,屋里温度比较凉快,不用空调也可轻松过伏天。而到了冬天,屋里燃起了暖炉,也因墙体厚,热量损失不大,保暖性能也很好,屋里也就很舒服。所以,石楼石屋也就一代代、一辈辈传承了下来,成为一份难得历史见证和居住文化的遗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一辆典型的沙河山区特有的小毛驴车,因为山区的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特别是往山坡上的梯田里送肥料,拉收割后的庄稼等农事都需要小毛驴车。所以,小毛驴车绝对是山区山民的原生态生活状况的最佳标准配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古村落的村民能更好地、更精准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他们在党支部书记王现增及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开展起“农家乐、乐万家”的乡村旅游项目的活动,不少人家根据自家情况,办起“农家旅馆”、“农家饭店”、“农家小卖部”以及“真人秀巷战”等娱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中午时分,我们也在这儿农家乐饭店吃了顿名符其实农家餐(包括爆炒散养的小公鸡、生态鸡蛋炒韭菜、清炒山野菜)感觉着味道真得很美。<br> 2015年12月份王硇村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创意策划奖”。并首登由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河北省37个村落之一。特别是王硇“太行川寨古石楼群”也被评为河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另外,这个村里还有不少村民自已搞起手工织布的项目,利用农闲时间编织手工布并加工粗布被罩、粗布床单和枕套等床上系列手工织的产品,不但增加农民自己的收入,还为游客们提供了货真价实的农家产品。我在这儿也购买了他们用手工精心制作粗布织的床单,对其色彩和质量也是非常的喜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村的西南面就是该村风景秀丽的鸡冠山和红枫山。山上由沙河市许多民营企业和私营主投资建起道教玄观,也颇具一定规模。因为其海拔较高,沙河市广播电视台也在山顶建立起转播发射台,转播中央和地方等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了西部山区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br> 特别是红枫山顶上的奶奶庙每年还有两个庙会,一个是上半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另一个是下半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而这两个庙会影响之大,绝对成了当地群众盛大的民俗节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红枫山上还开着漫山遍野美丽好看的山花,点缀着大山的伟岸高大的雄姿,成为了西部山区美丽壮观的一景,格外引以为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鸡冠山近乎垂直的崖石,虽然说是不算很大的山岗,但在镜头里,也有着自己的风貌和特点,唯有此景,也让人难忘,令人叫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这儿是山区,这些农田大多都是梯田,为了保护水土不流失,梯田的埂堰都是用石块垒砌起来,如果把全村65顷耕地的石堰都联接起来,也是能排成一道很长的石长城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硇山村还因其有悠远的历史,较为规模古石楼群太行川寨的殊荣,被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还有王硇村又因其是沙河抗日战爭时期的革命堡垒与指挥中心的红色村庄,以及孕育过许多抗日英雄和革命志士的杰出村庄。当这双料的殊荣叠加在一起,更加能凸现出王硇村这些厚重的历史,无疑也是沙河市960平方公里大地上很是浓墨异彩的一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我们告别了王硇村,踏上回返市区的归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闻着这些散发着淡淡的泥土和山石的气息,看着碧绿泛黄的谷子、玉米的绿穗,以及青青的野草,红红的山花,顿感让每个人都能神清气爽,放松了那度紧张有余的神经和情绪,活跃了每个在生长壮大的生命中的细胞。我们能徜佯在美丽壮观的古寨之中来遐想,再仰望古石楼群如座座古城堡昂然屹立,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着令人难忘的古老传说,又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已经逝去的悠远的岁月……</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