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漫川关。<br /></b><b> 何为漫川关?<br /></b><b> 战国时秦楚分界,今之为鄂陕之边。漫川关古有"铁骨云峰"、"楚寨秦关"之称,"朝秦暮楚"之说。<br /></b><b> 1932年11月11日黄昏,红四方面军进至漫川关以东的云岭地区,陷入国民党军五个师两个旅铁壁合围。蒋介石企图将红四方面军全歼于康家坪至云岭数十里山谷中。<br /></b><b> </b></h1><h1><b> 红四方面军生死一线漫川关!</b></h1><h5><b><br /></b></h5> <h1><b> 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指挥下,利用围困苏区的国民党军队暂时转入守势的良机,先后进行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共歼敌6万余,其中被成建制的白军达40个团之多。红军的主动出击,使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尚未展开即被粉碎。四大战役的胜利,鄂豫皖苏区进入极盛时期,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br /></b><b> 蒋介石被震惊,6月初他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集中30万精锐,对鄂豫皖苏区"重点进攻。中共临时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西出平汉路,威逼武汉。徐向前预让红军休整待机,张国焘决定攻打麻城。错误指挥造成四次"围剿"尚未开始,红四方面军已陷入被动之局。</b><b>在国民党飞机大炮重军压境下,红军连续作战伤亡日增,极度缺乏补给,伤员无药医治在痛苦中牺牲,26岁的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也未能幸免,徐向前悲痛至极!<br /></b><b> 为保存实力避免更大的损失,红四方面军总部作出决定,跳出包围圈,选择向西北撤退,到平汉路以西去寻找贺龙的红三军获得帮助与休整。暂时离开,待机打回,恢复苏区。<br /></b><b> 1932年10月12日夜,两万多名大别山儿女踏上西征之程。我的父亲1932年在家乡安徽六安参加红军,此时随部队撤离大别山,背向家乡越走越远……<br /></b><b> 红四方面军跋涉到湖北北部大洪山腹地,红三军早已"人去楼空",根据地满目苍夷,惨不忍睹,人也少见。红军领导们失望至极。国民党军步步紧逼,围追堵击战斗不断。敌强我弱,枣阳新集再陷重围,红军连续失利,虽然突围,但是返回鄂豫皖退路已断。徐向前明白,打到现在,我军已无力击溃敌人中的一路,反而有被敌重兵再次包围在这里的危险,拖的时间越长,被敌人合围的可能性越大!此时向何方?西北方向尚无枪声,可能是条生路。"那就向西北方突围"张国焘下了决心。 <br /></b><b> 红四方面军四个师两万余人冒险向西北行进并不顺利,1932年11月11日进入漫川关,国民党五个师两个旅抢先据险扼守拦截,对红军形成了铁壁合围之势,企图将其一举全歼于十里山谷之中。面对命悬一线的险恶局势,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吓得六神无主,主张部队分散突围。总指挥徐向前当机立断指出:"一大块肉一口怎么也吞不下去。分隔开了势必被国民党军队一口一口吃掉",决定集中兵力打开缺口突围。在这关键时刻,政委陈昌浩支持了徐向前的意见,这一正确决策,再一次挽救了全军。<br /></b><b> 徐向前命令:红十二师为开路先锋,在七十三师配合下夺路前进;红十、十一师各一部抵御南面和西面夹击之敌,坚决实行突围!红十二师由许世友为团长的三十四团担任突击任务,实施正面攻击,夺取漫川关以北的张家庄北山垭口,为全军打开通道。11月13日子夜,许世友率团向漫川关以北之张家庄垭口发起冲锋,韩良臣帅二一九团配合,陈昌浩政委亲自指挥,指战员们奋不顾身,甩掉背包,冒着小雪,攀登悬崖,向敌阵地冲去。经过激烈战斗,三十四团,二一九团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终于控制住了垭口两边高地,把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撕开了一条三、四里宽的口子,红四方面军部队连夜突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向茶壶岭急进,冒着大雪沿着小路翻越了一千六百多尺高的茶壶岭,直插竹林关。<br /></b><b> 漫川关全军突围了,韩良臣团长和八百多名指战员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永远留在了漫川关!<br /></b><b> 漫川关张家庄垭口战斗,被徐向前元帅称为"关系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一仗"!<br /></b><b> </b></h1> <h1><b> 我们一行十二人眺望远方,疾驶向西飞奔。<br /></b><b> 2017年6月1日午后下高速,与陕西省商洛地区山阳县党史办李主任汇合,由他带路去瞻仰漫川关战场。</b></h1> <h1><b> 这里是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在漫川关第一个战场——云岭垭口。</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云岭垭口的南面:湖北。</b></h1> <h1><b> 云岭垭口的北面:陕西。</b></h1> <h1><b> 李主任指着远处的村庄,那就是宋庄,红四方面军临时指挥部,徐向前总指挥在那里部署漫川关全军突围方案。</b></h1> <h1><b> 在党史办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驶向山里。开了四十多分钟还走错了路。如果不是李主任做向导,偌大的群山,我们就是翻遍每一座山头也不知道哪里是阵地战场,没有路标和文字注明,只有被劈开的山头修筑的公路和连绵起伏的群山。</b></h1> <h1><b> 在山里绕来绕去,上上下下行驶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准确地站立在八十多年前张家庄北山垭口战场。李主任开始为我们解说方向,突击,战况,突围。</b></h1> <h1><b> 张家庄外沿北山垭口右侧高地。陈昌浩政委率警卫排和三十四团二营经过勇猛冲杀,抢占了这侧高地,用火力封锁住了敌人后续部队增援的途径。</b></h1> <h1><b> 一营迅速夺取了敌人最前沿的小山阵地,像把老虎钳子死死掐住了敌人的咽喉!阵地的左侧后面就是全军依赖突围的唯一通道。一旦失守,全军就将被堵死在山谷里。为此,一营长和三个连长、指导员、大部分排长、战士都牺牲了!</b></h1> <h1><b> 敌人凭借兵力和优势装备,整连、整营甚至整团地向山上疯狂反扑,妄图把丢失的阵地再抢回去,把四十四师两个旅的结合部重新合拢。生死关头,团长许世友拔出驳壳枪带着团部警卫连和</b>三<b>营也冲了上来。敌人的包围圈终于被撕开了一条三、四里宽的口子。</b></h1> <h1><b> 小山被劈开修了路</b></h1> <h1><b> 两个团奋力拼杀破敌,终于撕开了突围的口子,全军在山谷里突围成功,绝地重生!</b></h1><h1><b> 虽然我们一行人无从知晓自己的父亲当时在哪个位置,但我们都清楚父亲们全在这生死搏杀的战场上!</b></h1><h1><b> 荆棘丛生杂树成林的陡峭山里,没有路,只有方向。大军过后踩踏出的一条条小路,早已被八十年的岁月覆盖毫无踪迹。<br /></b></h1><h1><br /></h1> <h1><b> 远处山谷就是全军突围通道。</b></h1> <h1><b> 有多少人知道远处那道沟和身边这些山头曾经的故事?</b></h1><h1><b> 应该在此立个石碑!</b></h1> <h1><b> 我们一行是红四的后人,1932年11月下旬,父亲们 都在这里经历了一场生死悠关的漫川关突围。与生俱来的血脉相连,亲情之承,我们把漫川关做为圣地专门来此朝拜!</b></h1><h1><b> 祭奠以命换取全军突围的红军英烈,纪念红军父亲在此九死一生,我们拉开横幅举起军旗,在他们的战场合影!</b></h1> <h1><b> 张家庄北山垭口。</b></h1> <h1><b> 我们举旗祭奠英烈!</b></h1> <h1><b> 我们举旗纪念父亲!</b></h1> <h1><b> 别了红军英烈!虽然我们不可能再来,但是不知姓名的你们和韩良臣团长的牺牲地——漫川关,永远记载在红四方面军的征战史上,印刻在我们心中!🇨🇳🇨🇳🇨🇳🇨🇳</b></h1> <h1><b> 远处是云岭。</b></h1> <h1><b> 漫川关战斗烈士陵园。</b></h1> <h1><b> "朝秦暮楚"典故出自漫川关。</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