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艺术道路 [原创] 一一徐悲鸿入室弟子孙建华老师的艺术人生系列 (一)

盖桐紫

<h3>  说起孙建华的艺术成长道路颇具传奇色彩。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进攻,飞机炸毁了孙建华家的房子,炸死了他的姐姐,祖父是古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后人,珍贵的医学遗产也消失在烟火中。1938年,当过私塾老师的父亲孙建伟(书画家)参加了抗日组织,1939年,在上海青沈巷战斗中,父亲英勇杀了四个日本鬼子,由于整个战斗失利,破日本鬼子追剿,逃到母亲的家乡一一浙江西圹。当时父亲壮志末酬,心情到了最低谷时,1940年1月4日,孙建华这个小生命降生了,使这个破碎的家庭增添了欢笑。</h3><h3> 转眼到了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了,父亲把年仅五岁的孙建华送往民国国立小学上学,在学校读书时,学习成绩很好,尤其对图画课更感兴趣,表现出画画的天赋,受到图画老师的赞扬。1946年,6岁时,开始跟祖父孙伯琴(晚清秀才,中医)学医,又跟父亲孙寿伟(书画家)学书画。1947年开始在国立枫泾镇小学读书。</h3> <h3>  1948年夏季的一天,知名书画家、实业家,攵亲的好友许士骐,到家探望在书画上有一定造诣的父亲孙寿伟时,发现了小建华的画画天赋,很喜欢他,带孙建华到他家学画画,准备收他为徒,但当时许士骐办了很多工厂,腾不出精力教孙建华,就把他介绍给当时名声正旺的张大千为徒。</h3><h3> 许士骐(1900一1993),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30年代畄法,曾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建筑系教授,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与教育家陶行知是好友,支持陶行知晚年在上海组织民主活动。陶行知逝世时受郭沫若之托,当</h3><h3>夜为陶行知拓制面模、手模,供后人凭吊纪念。1946年,在安徽老家歙县宅基地建立《行知小学》,文革后,积极参与陶行知研究事业。著有《人体解剖与造型美术之研究》《睌学斋吟草》、《黄山记游画集》、《古生物造像》等,1993年逝世于上海。</h3> <h3>许士骐的花鸟画</h3> <h3>许士骐的山水画</h3> <h3>  在许士骐的介绍下,师傅张大千手把手认真教他学画,並要求他多观察多临摹,並多次带他到杭州尨游路15号沙孟海家,在此又结识了沈尹默、诸乐三、王个簃、吴長邺等多名著名画家。</h3> <h3>张大千的山水画</h3> <h3>沙孟海見孙建华聪明好学,很喜欢他,说他“是一棵好苖子”。</h3> <h3>沙孟海书法作品</h3> <h3>书画家诸乐三</h3> <h3>诸乐三的书画作品</h3> <h3>书法家沈默</h3> <h3>沈尹默的书法作品</h3> <h3>书画家王个簃</h3> <h3>王个簃的花卉作品</h3> <p class="ql-block">  师从张大千时,他牢记老师的话,狠下功夫临摹老师的作品,后来张大千移居台湾,走前对孙建华说:“小鬼,我不在时,你要向沙孟海老师家见过的前辈多联系多学习。”</p><p class="ql-block"> 张大千去台湾后,父亲的好友许士骐到北京创业。许士骐夫妇很关心小建华的前途,又把他带到北京,把他介绍给一起法国畄学的同学徐悲鸿为徒弟。</p><p class="ql-block"> 许士骐的夫人贝聿玿,也是我国著名女书画家,出身苏州名门望族,中药世家,早在淸乾隆间,已成为《苏州四富》之一,从小在《狮子嶺》长大。</p><p class="ql-block"> 玝士骐、贝聿玿,这对伉俪,曾合作出版《许士骐贝聿玿画册》,成为书画界美谈。</p> <h3>贝聿玿的书画作品</h3> <h3>顺便提一句:</h3><h3> 世界著名学者,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是贝聿玿的弟弟,许士骐是贝聿铭的姐夫。</h3><h3><br></h3><h3><br></h3> <h3>  孙建华老师在国内办画展时,贝聿铭大师还特从美国写來贺词祝贺。</h3> <h3>  1948年, 当时许士骐夫妇住在徐悲鸿家,小建华和许士骐夫妇住一楼,徐悲鸿夫妇住二楼,徐悲鸿女儿丽丽住三楼(前妻蒋碧薇的女儿)。 </h3><h3> </h3> <h3>  徐悲鸿老师对孙建华的学习很重视,尽管当时徐悲鸿工作很忙,但还是抽出时间,认真指导孙建华,基本上每星期二、四上午,孫建华就到二楼画室,听徐悲鸿老师上课指导,平时更多时间是自学,孙建华学习很认真。</h3><h3> 1953年9月的一天,已经13岁的孙建华,应恩师之约,在恩师家认识了准备参加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画家齐白石、傅抱石、颜文樑等,晚饭后,徐悲孙鸿把他叫到跟前,当着大家的面,关切他说:“要学好画,必需想画什么就应该以什么为伴,比如想画马就必须做到‘以马为师’,记住唷!”,已经渐渐懂事的孙建华,从此牢牢记住恩师的话,时常到动物园观察并了解马的形态、神情及生活习性,並以写生素描形式,画了大量的马,家里角角落落铺滿了马,成为“画痴”,恩师徐悲鸿高兴地说:“小鬼,功夫不负有心人,马画得越来越好,有出息!”正当孙建华在恩师的培育鼓励下,绘画水平不断提高时,恩师却在当年中秋节的前一天,也就是1953年9月26曰,患脑溢血离开人世。恩师的离世,使孙建华伤心不已,流下一串串泪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h3> <h3>徐悲鸿老师一家三口。</h3><h3> </h3><h3><br></h3> <h3>徐悲鸿老师送给孙建华的全家福照片</h3> <h3>徐悲鸿大师畄下的铜印章</h3> <h3>光绪二年</h3> <h3>徐悲鸿印</h3> <h3>  1959年高中毕业后,孙建华到上海铁路局工务段工作,成为一名铁路工人。1962年6月,孙建华报名参军,分在6429那队(前身朱德警卫团),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士。他那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没有丝毫减退,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痴迷绘画。为了牢句恩师徐悲鸿那句“以马为师”的教诲,毅然主动请求养马,他的想法银快得到首长同意,他在部队一边养马一边画画。由于工作成绩特出,1964年,又调到南84698郭,被任命为文书。在此期间,他为部队扫盲,组织“五前一路”歌曲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受到领导赏识,很快被提升为班长。然而老天没有眷顾这个苦难的孩子,1965年8月27日,在江苏滨海国防施工中,遇到塌方,身为班长的孙建华,为了保护其他四名战士的安全,腰部与脊柱被压致殘,经医院诊断为腰椎粉碎性骨折,殘废等级为二等乙级。因当时医疗条件落后,身体一直不能康复,被定为“二等乙级荣誉革命殘废军人”,于1968年3月份退伍。</h3> <h3>孙建华当兵时英俊的照片</h3> <h3>  部队退伍后,被分到上海901军工厂工作。</h3><div>在这个三千多人的工厂里,被安排做仓库管理员、並负责材料采购等工作。虽然身殘,工作上兢兢业业,毫不马虎,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丝毫未减,白天工作晚上仍然坚持画画,经常画到深夜。虽然很累,但他从艺术的追求中,找到快乐,找到成就感。:</div> <h3>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孙建华绘画创作的春天,他被借到松江《云间工艺美术厂》当厂长,煥发了他艺术创作的热情。从1981年起,孙建华先后在所在单位和松江醉白池、枫泾镇、金山文化馆、嘉兴市工人文化宫以及浙江省荣誉军人疗养院等沪浙地区举办了六次个人画展。后来,经老领导刘平与新四军老干部、901厂党委书记龙生同意,批准孙建华带着工资念大学,1984年,孙建华在上诲美协(中国画院)进修两年花鸟画,又在北京屴画函授大学进修三年山水人物走兽等美术理论,在艺术上不断提升自已。並在学习过程中,向程十发、朱孔阳、钱君匋、申石伽、黄达聪、吴长邺、刘旦宅、郑家声等著名书画家请教指导,博采众长精益求精。</h3><h3> 照片是“云间工艺美术厂”开会合影。孙建华(右二)、范志超(左三)。、朱孔阳(左一侧面)、汪观清(左一后)</h3> <h3>  孙建华(右一)在沈尹默故居开发仪式上,与叶建生(左一)、戴自中(左六)及沈尹默家属合影留念。</h3> <h3>  1981年,在上海松江醉白池方塔公园,孙建华(左七)与黄达聪、朱孔阳、翁闓运、任政、朱振铎、高式熊、钱君匋等著名书画家一起合影。</h3> <h3>  为完成古树《黛色蒼天》等山水画作品,孙建华在杭州观察写生将近二个月,不断观察修改,以达到良好的创作效果。</h3><h3> 孙建华这位身残志坚的退伍军人,献身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深深鼓舞着人们,很多领导和艺术家题词赞扬。</h3> <h3>钱君匋 : 逸趣横生</h3> <h3>王个簃 : 无声诗</h3> <h3>杜平: 身殘艺精</h3> <h3>申石伽: 艺苑精英</h3> <h3>许士骐: 河清海晏 硕果累累</h3> <h3>吴作人: 无我</h3> <h3>朱学范: 坚强意志</h3> <h3>邵洛羊: 笔墨金石</h3> <h3>龚継先: 瀚墨缘</h3> <h3>林曦明: 有精神 有事业</h3> <h3>黄达聪: 古代师范</h3> <h3>曹简楼: 風华正茂</h3> <h3>俞振飞: 精思妙笔</h3> <h3>朱涵: 艺苑明珠</h3> <h3>王遂常: 志在丹青</h3> <h3>应野平: 笔参造化</h3> <h3>程十发: 精忠报国</h3> <h3>廖静文: 創业志坚</h3> <h3>沈柔坚: 精于勤</h3> <h3>刘旦宅: 勇猛精进</h3> <h3>施南池: 美育可以代宗教</h3> <h3>谢稚柳: 百花齐放</h3> <h3>吴长邺: 艺精志坚</h3> <h3>颜文樑: 92岁 题 后起之秀</h3> <h3>沈迈士: 94岁题 游于艺 近乎道</h3> <h3>  这幅《九马图》,完全改变了恩师徐悲鸿通常泼墨写意的风格,而釆取传统的工笔重彩,又有兼工带写的手法。九匹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已完全脱离恩师徐悲鸿的老框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孙建华多年的部队生活,遵循恩师的教诲“以马为师”,多年养马、爱马、画马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结晶。</h3><h3>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孙建华一直怀念恩师徐悲鸿,1985年的天,他带着《九马图》到北京看望师母廖静文,师毌带他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並亲笔为其写下“创业志坚”勉励他。不久师母又带他到吴作人家作客,吴作人在他签名册上题字“助人为乐”,又给他题词“无我”,鼓励他发奋创作多出好作品。师母还带他去见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長艾中信,艾中信送他一本《徐悲鸿研究》,并为他题词“钢铁意志”。艾中信又带他拜见邓小平的女么邓林,邓林很欣赏他的《九马图》,看了后感慨地说:“很好,你画的是春天的马,有志气,大有前途。”</h3><h3> 书法家任政,书画家杨遇春均为《九马图》题款。</h3> <h3>《山水仕女图》 程十发题:甚似仇英画风今不多见也 注:仇英为明代著名画家</h3><h3> 画的右下角是吴玉梅的题款</h3> <h3>  古柏(杭州吴山写生),是孙建华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孙建华为完成此作品,在杭州将近二个月,多次写生修改,把古柏的蒼劲有力,和山石小竹的勃勃生机,遙相呼应,构图相当完美!</h3><h3> 黄聪达题:黛色蒼天 杭州吴山写生 乙丑之秋孙建华画; 程十发题:建华同志此作筆力雄健有为之作。</h3> <h3>江畔风帆</h3> <h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甲子冬建华画于上海</h3><h3>吴青霞题:奔腾</h3> <h3>叶建生题:……一声长啸振雄风</h3> <h3>《白玉兰》</h3><h3> 叶建生题:建华画玉兰中佳品</h3> <h3>  《麻姑献寿图》 ,也是孙老的得意之作。提起此画,孙建华有些激动,他虚心好学,是个重情意知感恩的人。他说:“郑学声是我最后一位老师,对我帮助很大。”俗语说:“画人难画手”,在郑家声的指点下,他画了很多“初稿”,她女儿为他当“模特”,反复修改,终于比较完美完成此画。</h3><h3> 尹默传人叶建生题款</h3> <h3>下山虎《雄威》</h3> <h3>任政题:前程万里;</h3><h3>石伽题:奔马图</h3> <h3>《雄鹰图》</h3> <h3>风日春遥 山水一色</h3> <h3>沈迈士题:《灵运歌箫图》</h3> <h3>《卓冠群芳》</h3> <h3>紫葡萄</h3> <h3>《虾》</h3><h3> 我平时看过很多有关《虾》的画,大都出于,或者类似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虾》,变化不大。看了孙建华的`“虾图”,觉得有些絕然不同的感觉。我曾好奇问孙老师:“徐悲鸿有没有画过虾?”,孙老师不加思索地回答:“从来没有”。我好象找到了答案,我从孙老师的“虾”中好象看到徐悲鸿《马》的“神韵”。</h3><h3> 都说:“画如其人”,孙老的生话和艺术道路是坎坷的,他身残志坚,从他的“虾”中,透露出一股“和命运抗争”的那股“劲”!我们平时不难看出,当“虾”遇到惊吓,或者缺水和离开水的那一刹那,小小的体型会产生强力的“蹦跳”。</h3><h3> 孙老师的《虾图》中,就有这种”摇摇欲跳”的感觉。打个比方说,看齐白石的“虾”,好象听“轻音乐”,节奏优美平静;看孙建华的“虾”</h3><h3> :像听“交响乐”,画里透出“:等、等、等:、等一一一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节奏&nbsp;。</h3><h3> 通常画的题款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情感,一般通常“虾图”的题歀,大都是“虾趣”之类;孙建华的“虾图”,喜欢题“龙腾虎跃向东海”。从这里不难看出,它们不同之处。</h3><h3><br></h3> <h3>任政题:昭君出塞图</h3> <h3>《春风第一枝》孙建华写;黄达聪題:無邉景物正春时 </h3> <h3>陽春艳景 孙建华画 黄达聪题</h3> <h3>晨嘶 叶建生题</h3> <h3>《傲雪》 王个簃题:冲风斗雪见精神;任政题:春风第一枝</h3> <h3>《双虎图》任政题:万傾松涛震山谷 一声长啸势惊天</h3> <h3>《春滿人间》 朱孔阳题:春日同和;</h3><h3>任政题:翩跹燕舞爛熳花开</h3> <h3>任政题款:梅花鸜谷图</h3> <h3>  《名人电视台》台长于萍和孙建华亲友团</h3><h3> (前左二)孙建华、(前左一)秘书叶子、(右一)于萍、(右二)好友朱道存、(右三)孙建华夫人叶桂香、《右四》好友凌为治。</h3> <h3>(前)孙建华、(后左一)孙建华夫人叶桂香、(后左二)好友朱道存、(后左三)好友凌为治。</h3> <h3>孙建华老师赠送《名人电视台》书法作品</h3><h3>“紫氣東來”。</h3><h3>(中)孙建华、(左)《名人电视台》台长于萍、(右)孙建华夫人叶桂香</h3><h3><br></h3><h3><br></h3><div><br></div><h3><br></h3> <h1>  美国集邮全球公开发行中国艺术名家孙建华邮票</h1><h3> 邮票向来有“国家名片”的美誉,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h3><h3> 为庆祝中美建交38周年积极贯彻落实两国元首“海湖庄园”会晤达成的两国加强人文交流的指导中,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更好地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美国集邮集团,在有关权威文化机构和华人艺术家的积极支持下,特在全球公开发行了“中国艺术家美国邮票”,由美国国家邮政印制,面值34美分。</h3><h3> </h3><h3> </h3> <h3>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世界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在全球发行中国艺术名家孙建华美国邮票,这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家的高度赞誉,也是向世界,向中国文化艺术崇高的致敬,中国艺术家不仅是中国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h3> <h3>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所以,中国文化只有坚持走出去,才能真正在世界面前建立起中华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h3> <h3>  孙教授手捧美国刚发行的《集邮册》</h3> <h3>美国邮票中的孙建华艺术作品《奔腾》</h3> <h3>美国邮票中的孙建华艺术作品</h3><div>《风日春遥山水一色》</div> <h3>  “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孙建华除了时刻记住恩师徐悲鸿的教诲,对热心帮助过他的老师和好友任政、郑家声、程十发等,他都记在心中。尤其年过百岁,和他忘年之交的苏局仙老人,更和他有深厚的情意。尽管自已行动不方便,但他每年都抽时间看望老人,陪苏局仙老人从101岁到106岁,走完最后人生。老人每年送他一幅书法作品,如今6张珍贵的书法作品,是他俩友谊结晶。</h3> <h3>  这幅是苏局仙老人离开人世最后一年106岁时送给孙建华的作品:</h3><h3> 登登山路何时尽,</h3><h3> 泱泱溪泉到处闻,</h3><h3> 风动叶声山犬吠,</h3><h3> 几家松火隔秋云。</h3> <h3>清明节,孙建华到好友程十发老师墓前扫墓。</h3> <h3>  孙建华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在国画艺术创作上取得可喜的成就:</h3><h3> 现任国际书画家友好联盟常务理事;中外名人书画院院士,一级美术师;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新加坡新神州艺术学院高级艺术顾问。</h3><h3> </h3> <h3>  孙建华牢记徐悲鸿恩师的教导:“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h3><h3>在成就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屈服。</h3> <h3>  《十五的月亮》歌词中唱道:“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h3><h3> 孙建华深知,自已是个残废军人,行走困难,要靠轮椅生话,女儿精神上曾受过刺激,也需要照料,原本将要破碎的家庭,全靠夫人叶桂香里外忙碌,带来生机。如今自己事业有成,全靠妻子一人照料,为感激夫人的辛勤劳累,特写书法“福寿”,祝妻子长寿!</h3><h3><br></h3><h3><br></h3><h3><br></h3> <h3>孙建华和夫人叶桂香</h3> <h3>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孙建华深深体会到:[快乐每一天】是最大成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