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钟声

璐璐

<h3>  我回到离别快三年的故乡已经有一个月了。刚回来的头几天,大舅几乎每天傍晚都会开车带我们去周遭新建起来的地方转转。</h3><h3> 我感叹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它正变得越来越好,可于我而言它却越来越陌生了。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钟声,那是我记忆深处,故乡的钟声。那一串钟声仿佛叩击在我的记忆之门,串联起童年的点滴影像,勾起了我对于家乡的情愫。</h3><h3> 我的家乡人以孩子在外地求学、生活为荣,他们大多认为有出息的孩子都去外面了。所以,如今的"宝高",我们当年的重点校,依然是垦区内外闻名的高中,每年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着她培养出的优秀学子。当我抱着儿子来到她的面前,只能远远看一下曾经的校园。近处大门前张贴的高考喜报,正向我诉说着她正日益强大。</h3> <h3>  后山,依然是家乡人民热爱的地方。在我的记忆里,后山不仅有童年嬉戏的公园,还有每年清明学校一定组织要去扫墓的烈士,我们的民族英雄赵尚志纪念碑。那里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有烈士墓还有防空洞,还有直耸入天际的苍苍松柏。那些松柏是家乡的记忆,他们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岁,见证了几代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如今依然苍翠挺拔。仿佛是伸向天空的手,召唤离开家乡的孩子们。</h3><h3> </h3> <h3>  伫立在黑龙江边名山口岸的中俄界碑,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我家的孩子们似乎童年时都有一张和界碑的合照,我不知道长辈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这里。我记得,小时候大人们跟我说江对面就是俄罗斯,我那时候好像还挺向往俄罗斯的。偶尔在江界线那一侧还能看到几个老毛子泛舟于江面,摇着啤酒瓶和我们招手,心里一阵激动见到外国人。后来长大了,又听说好多老毛子从这里偷偷来到中国。江那边其实很穷。</h3><h3> </h3> <h3>  故乡,没有美丽的大河山川,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地和湛蓝湛蓝的天。我怀念记忆中家乡的味道,那是一个有情怀的地方,有会让你的血液沸腾的红色,有会让你豪爽的干几杯的黑色,还有漫天遍野银装素裹的白色,还有田野里充满希望的绿色。</h3><h3> 岁月它带给我们什么?也许很多人已经如成年后的闰土,有了阅历却没了情怀。岁月它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我说不清楚。我只希望经历了岁月的沉浮,人生的起落之后,依然能回归,回归这片土地最初赋予我的心境。</h3><h3> 又将踏上一段回归的旅途,我知道终点在哪里,也清楚起点在哪里。人生的路,不断的开始,不断的结束,不断的归途。</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