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明清两代,小榄曾经有祠堂407座、庙宇168座、镬耳屋(楼)99座、坊表30座、文塔3座、府第102座,还有私家园林、古桥、古碑等不胜其数。清乾隆后,因小榄有99座镬耳屋(楼),所以小榄那时还有“百楼镇”的美誉。而现在,这些古迹历尽自然或人为的洗礼之后,尚存不多。就镬耳屋来说,小榄尚存的仅有32座。这些镬耳屋隐没于小榄人家之中,成为了人们的日常风景。虽然这些镬耳屋与现代的新建筑格格不入,有些破烂不堪、成为危房,但这正是小榄历史的一个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俗地说,镬耳屋就是屋顶有两只大耳朵的旧屋。镬耳屋是明清两代风行于岭南地区的特色建筑。在那时的科举时代,如果有人中了功名或做了大官或发了大达,就会建造一座或几座镬耳屋,以彰显其功名和富有。因其山墙形似镬耳(炒菜铁锅的两边把手),所以就形象地叫做“镬耳屋”。这种建筑造型象征官帽的“两只耳”,所以又称“鳌鱼墙”,后引申为“独占鳌头”的意思。功名越多、越大,耳朵越多,最多的有六只耳朵,最少的只有一只耳朵。小榄拥有六只耳朵的镬耳楼就是位于大石街的“六耳楼”(其主人是榄乡大慈善家何圣强),相传这是当时全小榄最高的建筑。而“稀有”的只有一只耳朵的镬耳屋相传在下基一带。在小榄,主人是文官的其大宅一般都会建龙舟脊,是武官的建镬耳山墙。如果这家人既有文官,也有武官,则两者都可以建造。镬耳山墙一般是用青砖砌成。但有些镬耳山墙上部由蚝壳砌成,下部则用蚝壳混合蚝壳灰筑成。明代时,屋的墙身多数用泥筑成,清代以后逐渐改用青砖砌墙。屋内用阶砖铺地,用石板铺天井。屋外墙壁通常会有花鸟图案,屋根一般用红米石或花岗岩石材砌成。这样的镬耳屋不仅好睇,还好使。因为镬耳屋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火灾时,高高的“大耳朵”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起风时,“大耳朵”可挡风,进而使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将“富贵吉祥、丰衣足食”的寓意赋予给镬耳屋。俗语有话:“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小榄这个弹丸之地能有这么多的镬耳屋,从另一角度上也反映了小榄很重视教育,在文教方面也是“独占鳌头”。据统计,在明清两代的科举时代,小榄获得功名的人就占当时香山全县的三分之一以上!</p> <h3>旌义祠,也是一个讲“义”的地方。</h3><h3> 旌,是指古代的一种旗子。旌表,是指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牌匾等方式来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旌义祠,顾名思义,是用来表扬某位有礼教之人的“义”所建造的祠,而主人便是小榄何氏六世祖月溪公及其后人何图源。</h3><h3> 旌义祠正称为大夫六世祖祠,又俗称光裕堂,坐北向南,据载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大夫六世祖祠是小榄第一间祠堂,供奉何氏六世祖月溪公。此祠堂一进四座(一般的祠堂都只有三座,有的甚至只有两座),所以这座祠堂建成后,它所在的街道就被人称之为“祠堂街”(今 华光街)。祠堂为木石结构,用蚝壳作外墙,鸭屎石墙角。二座高悬堂匾“光裕堂”,为月溪公后人伦以训(明状元伦文叙次子)所书。</h3><h3> 祠堂天井处有一牌坊,是在正统八年(1443年)为赐何图源(何月溪长子)而立。祠外也有广州知府和香山知县为何图源立的“旌义流芳”坊。原来,七世祖何图源是一个粮商。1442年,他运了一批粮食到福建销售,恰遇福建饥荒,何图源立即把自己运过去的上千石粮食捐给了灾民。次年,朝廷下旨表彰其义,封其为“义民”,立“天朝锡命”石牌坊和“旌义流芳”坊。在“旌义流芳”坊分别有知府题写的“一表特旌忠义客,五羊争睹富豪家”和知县题写的“名扬上国闻千古,义赈香山第一人”的对联。“旌义祠”由此得名。</h3><h3>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夫六世祖祠的古建筑群大都已不复原貌。天井处的“天朝锡命”牌坊于民国时期被台风吹塌;其余大部分建筑在建国后逐渐被拆毁。2007年,由小榄镇政府出资修缮大夫六世祖祠。大夫六世祖祠是具有珠三角地区传统建筑特色的祠堂建筑,为明代政府表彰小榄义民而建,始建年代很早,原有布局形制宏大,又曾作抗日宣传阵地,因而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h3> <h3>何吾驺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文化路六巷1号。</h3><h3> 南方都市报: 他是小榄明清史上唯一官至首辅(宰相)的大员,他一生历仕六朝,30余年仕途几度沉浮,他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南明首辅、出生香山小榄的何吾驺,俗称“何阁老”。</h3><h3> 明清两朝小榄数他官职最高</h3><h3> 在小榄凤山南麓,曾经的相府“翁陔园”如今只剩下一个凋敝破落的头门,夹杂在喧闹的街市中,鲜为今人所知。“明清两朝代,小榄总共出了三位一品大员,何吾驺是唯一官至首辅的。”小榄镇地方志编纂者、何氏后人何尧申表示。</h3><h3>1274甲戌年,何贵九郎、十郎兄弟族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小榄凤山脚下,时至今日,小榄成为中山何氏最大的聚居地。1581年,小榄何氏第十三世孙何吾驺降世。数十载寒窗苦读,1619年,何吾驺考取进士二甲第四名,自此开始了跌宕沉浮的30余载仕途之路。1651年,历经沧桑的何相国驾鹤,其骸骨葬于凤山上。</h3><h3> 明崇祯八年(1635年),官至内阁大学士的何吾驺因与幕僚意见不合遭攻击,被罢黜归故里。回到小榄后,何吾驺于凤山之麓划地数十亩,筑起一座豪华的宅院,取名“翁陔园”。据史料记载,翁陔园包括现在的莲塘大街、三角市、西闸等地方,其北至凤山南麓,南至莲塘大街,东至滘口孖塘,西至西闸,并有葵溪横注其中。“当时的翁陔园内建有松凤阁、吸和轩等多处景点,规模宏大,处处胜景,"翁陔春游"被誉为当时的榄溪八景之一。”何尧申告诉记者。5月29日上午,在何尧申的指引下,记者在新市社区文化路六巷见到了翁陔园遗址一间破旧的单进间古建筑,曾经的翁陔园已经荡然无存。据《榄溪风物》记载,翁陔园内的松凤阁、吸和轩、楼览辉在清康熙年间实行迁海政策时被毁;宝纶阁在小榄沦陷时被毁;愚公楼、元气堂在解放后被拆除;后花园则被辟为小榄镇凤山公园(原人民公园)。最终存留下的只有明代所建的头门。据了解,相府头门保存了明末典型的官宦大家建筑风格,是中山现存很少的明代名人故居之一。头门为一进三间,花岗岩基底,青砖横砌,硬山式搁檩,檐下有拼砌的羽毛状浮雕砖雕。经过三百余年的风雨侵蚀,浮雕灰暗,墙壁斑迹点点,屋檐残缺不齐,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和青苔。头门后小小的园子里,高大的槟榔树在风中舞动。没落的相府与一墙之隔的文化路及栉比鳞次的商铺形成了强烈对比。据何尧申介绍,如今繁华的文化路就是由曾经横贯翁陔园的葵溪填埋而成。</h3><h3>2012年06月06日05:28 南方都市报</h3> <h3>明清两朝香山(今中山市)数他官职最高,明清两代榄都(今小榄镇)共出了三位一品大员,何吾驺是唯一官至首辅、宰相(阁老)。广东省在明代并不属于发达地区,却也出了五位阁老,他们是琼山(现属海南省)的邱浚,南海的梁储和方献夫,香山(今中山市)的何吾驺,还有顺德的黄士俊。这五位阁老的坟,除了黄士俊的尚未落实以外,其他的都还有迹可循。</h3> <h3>明代晚期一品大官宰相何吾驺(又称何阁老)之墓,位于小榄凤山公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旁。</h3> <h3>葵树庙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竹源社区(葵树庙涌水色匝的岸边)葵树直街37号,原是一座康公庙。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两进各一间,另附屋二间。因古时该处种植有很多葵树,所以乡人俗称为“葵树庙”。300多年间,葵树庙经历了风雨时势的洗礼,曾多次重修。1956年,由于资金缺乏、建筑破旧不堪以及建设用地的需要,葵树庙被拆除(已录入《小榄年轮》中)。2004年开始,为弘扬小榄的传统文化、古迹,众多善信、群众发起原址重建葵树庙的倡议。得到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末开始动土重建,到2009年十月(农历)竣工。2009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五)凌晨重新开光。</h3><h3> 小榄的庙宇就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一庙多神,一间庙供奉多位神灵,且不分儒家还是道家。所以原为康公庙的葵树庙,其“仙界”也渐渐热闹起来。今日,葵树庙内供奉的神灵有康公真君、文昌帝君、财帛星君和金花夫人(有“广东地方特色”的送子女神)。康公真君是“主家”,坐在正中央。</h3><h3> 小榄人对康公甚为崇拜。清代时,小榄已有三间康公庙。俗称“主帅庙”或“帅府庙”的康公庙为泰宁李族所建,在今康公路。由这间康公庙衍生出很多历史风物,如康公路、无佞前街(昔日叫主帅庙前街)、无佞后街(昔日叫主帅庙后街)、无佞横街等。另一间就是葵树庙。还有一间是俗称“神棚庙”的康公庙。三间康公庙昔日香火鼎盛,每到诞期(农历七月初七为康公诞),善男信女络绎不绝。</h3> <h3>隐秀寺新址位于中山市小榄镇沙口社区民安北路23号, 2010年10月23日,小榄隐秀寺隆重举行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庆典暨祈福亚运活动,新落成的隐秀寺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h3><h3> 隐秀寺原称隐秀禅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原址位于小榄镇新市社区梅花洞16一18号,新中国建立前夕,僧徒离散。2003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隐秀禅院易地在圆榄山上重建,恢复开放,更名为隐秀寺。2008年7月6日,大雄宝殿破土动工,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投入80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1333平方米的大雄宝殿。</h3><h3> 近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隐秀寺重新规划扩建。新的隐秀寺整体规划将包含圆峰山及山麓的小湖,有大雄宝殿外,还有天王殿、山顶宝塔等。现任住持为释弘如法师,俗姓杨,江苏南通人,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分院就读,2003年年底到隐秀寺任职,2006年年底当选中山市佛协会长,2007年1月被推荐为中山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h3> <h3>隐秀寺原址位于中山市小榄镇梅花洞16—18号,占地358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98平方米。</h3><h3> 明崇祯年间,何吾驺任东阁大学士,家人随居北京,其孙何栻在京出世,就地雇一女佣当乳母。迨何吾驺罢相归田,乳母随来小榄,相依生活。乳母有一子,早年在北方落发为僧,事隔数十年,忽动思母之念,寻踪问迹,南下访母,几经曲折,终获母子相见,依依不愿分离。当时明朝已亡,何栻隐居南塘,有地30多亩,被乳母之子孝念感动,在南塘之东(即现在梅花洞)创建一寺,题名“反哺蘭若”,后改为隐秀禅院,使其子为开山祖,住持寺务。目的是使其能长依膝下,侍奉其母终生。</h3><h3> 该寺创建近300年,一向香火鼎盛,僧侣志众。由于历史原因,寺院资料记录已荡然无存。解放前夕,僧徒离散,胜因法师移居新加坡,妙因法师四海云游,寺院无人管理。解放后,政府安排多户人家入住,直至1994年8月,才将所有住户迁出,将物业归还佛教。当时,小榄佛教徒积极要求开放隐秀禅院。因该寺地处居民区,通道狭窄,不符合消防要求,故原址不能开放。由于热心人士多年努力,根据当地实际情况,2003年9月29日,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易地重建,恢复开放,新址在圆榄山上,名为隐秀寺。2008年7月6日,隐秀寺大雄宝殿破土动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耗资8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的小榄隐秀寺大雄宝殿终于落成。</h3> <h3>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基美街17号的“昭武第”是一座拥有270多年历史的典型镬耳屋建筑,镬耳山墙、龙舟屋脊。原是清朝时一位小榄李姓武官的大宅,从“昭武”二字看出点滴印记。镬耳屋是明清两代风行于岭南地区的特色建筑,如果有人中了功名或做了大官,就会建造一座或几座镬耳屋,以彰显其功名。在新修后“昭武第”的牌匾上,左边落款写着“岁次己丑年仲秋必贵裔第二十三传孙建中重修”,可以推断这位李姓武官也是泰宁李氏的后裔。2009年12月“昭武第”被中山市列为市级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h3> <h3>小榄礼拜堂位于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无佞后街23号,此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h3><h3> 1896年,美国基督教同寅会女教士碧基能医生从广州派黄信神牧师来小榄宣扬福音,得到在沙口行医的公理会信徒赵玉田医师(新会人)介绍,在沙口坊养中街租赁店铺,设“谈道所”名为:“灵化书室”,1898年迁蓝田坊水流夫人街设立福音堂。差会于1900年续派李莲生先生来小榄助理教务,翌年又派黄藻亭先生来协助。小榄教会第一位信徒是领南大学校长钟荣光博士(小榄人)的父亲钟莲舫先生。1901年,差会派传教士汪怡备牧师夫人来小榄传教。1907年,差会又在第九坊东源里建筑礼拜堂(由差会出钱1000元毫银)。1914年,汪怡备牧师回国,差会又派传教士关宝华牧师来。1921年,关宝华牧师回国,差会派传教士苏维新博士、殷思道牧师来小榄。1921年,小榄教会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同年协会派何少泉牧师、曹振南先生来小榄堂主持教务。1924年,黄信神牧师发起筹建诗社新礼拜堂(今无佞后街23号),得差会乐捐港币5000元,其余亦得教友乐助,共获毫银1万余元,兄弟姐妹奉献堂中家具器具,1933年落成新殿,举行献堂礼,领南大学校长钟荣光博士与全镇各界人士前来观礼,祝贺盛典。</h3><h3> 抗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西教士离开小榄回国,小榄堂仍由黄信神牧师主持。八年抗战,七年沦陷,会务如常进行。慕道20年,对教会和教会办的医院、学校多有资助的刘荣阶先生,在此动乱之际,竟于八十高龄之时,决志领洗归主。</h3><h3> 1902年以后,宣教师谭俊云、江守三、胡敬之和张惺德诸君,女传道施五婶、张大姑、何四姑、李冬青和林慕诚诸女士,亦相继服务本会,合力宣扬主道。</h3><h3>1947年10月17日,小榄教会举行50周年纪念大会,广东基督教协会派员主持大礼,美国同寅会来华调查团亦莅临参加典礼。堂会在黄信神牧师牧养下,黄勤基女传道协助下,会务蓬勃发展。广东基督教协会初派刘德和先生,继派刘汝光牧师来堂主持教务并兼领导第二区会圣工。</h3><h3> 1949年,在黄信神牧师积极推动下,小榄教会发起自养,经董事会刘立夫先生、卢励吾先生编制预算,全年经费港币5000元,董事会发起募捐,省港澳及全体本堂教友支持,超额完成奉献竟达港币5400余元,小榄教会首次完全实现自养。1950年,黄信神牧师告老退休。</h3><h3> 祖国解放后,中国教会走上新时代,重写历史上光辉的一页。1951年和1954年,广东基督教协会先后调派李护法、谭顺天同工来小榄主持堂务,在顾问牧师黄信神、女传道黄勤基和何兆云的协助下发展教会圣工。</h3><h3> 1957年8月7日,小榄教会举行成立60周年感恩崇拜,广东基督教协会、石岐、大良、东莞、新会等地教会代表来宾和本堂教友150余人参加盛会,由招观海、吴鸿新、刘汝光、黄信神牧师等主礼,同日举行文娱晚会,8月8日举行纪念大会,由堂会主席邓善霖医师主持,中共中山县统战部和小榄镇领导讲话。同日晚上在富贵酒店举行餐会,110多人参加了欢宴。其间举行的讲道会由刘汝光牧师主讲。</h3><h3>1966年至1984年间,小榄礼拜堂停顿了会务18年,并先后移交作工厂、仓库和工场等使用,堂中桌椅等设备失散,教牧人员下放或改从别业。打倒“四人帮”以后,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但教堂仍由小榄镇荇厂租用。在中共中山县委统战部和当地党政部门大力支持下,荇厂于1984年9月15日迁出。复堂小组黄应恩、刘斌光两位老师立即计划,进行投入全面维修,得市基督教三自会支持经费,小榄堂终于1984年11月10日举行“复堂盛典”,由刘汝坚、谭洲龄、刘汝光、卢竹荣和谭顺天(1986年10月移居美国)等五位牧师主持圣礼,有400余人到会,小榄礼拜堂从此恢复宗教活动。</h3><h3> </h3> <h3>中山小榄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舜举何公祠是祭祀小榄何氏十郎房九世舜举公的祠堂。明代尚书乡人李孙宸为该祠题写了“积厚流芳”牌匾,因此该祠也称“积厚祠”。而积厚祠所在的街道被小榄人俗称为“积厚街”。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进行过重修。</h3><h3> 解放后曾作供销社仓库使用,1999年小榄镇政府出资修缮。该祠坐东北向西南,三间各三进、中夹两天井,第一进前有一庭院。三进均为硬山式顶,以花岗石为基底,山墙内层用水磨青砖横砌,总体面积约1000平方米。 </h3><h3> 祠堂头进广三间,深两间。横向承重墙勒脚由花岗石顺砌。正门由花岗石围砌,有瑞兽门墀。前后檐枋上每间有柁墩和两攒一斗三升斗,前檐柱在檐桁内一步。鳌鱼正脊有鸟兽、山水图案陶塑,博古垂脊,有木雕檐板。墙墀有砖雕,山墙内侧顶部有灰塑,山墙外侧为蚝壳砌筑。头进前庭院的内围墙顶部有彩色山水、诗词、古树壁画。</h3><h3> 二进广三间,深三间。十三架带前后廊,前后金柱间架随梁枋,上置瓜柱、五架梁、三架梁。前廊为穿过前檐柱挑 檐的三步梁,上置隔架科、单步梁,檐柱在檐桁内一步。后廊为穿过后檐柱挑檐的双步梁前部上置瓜柱、双步梁出头、单步梁出头。云纹木雕金枋上有隔架科,金柱与前檐柱间有木雕柁墩、斗拱、随梁枋,后檐柱间有木雕花隔扇门,檐下有木雕檐板。</h3><h3> 三进广三间,纵剖面现为纵墙与深四步的抬梁瓜柱结合承重,正立面为横向承重墙。前檐下有木雕花檐板。</h3><h3> 舜举何公祠于1990年12月9日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是中山市现存始建年代较早、布局较完整的祠堂,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及历史价值。</h3> <h3>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东区社区基头桥边的北帝庙,原称为基头坊北帝庙,此建于清代,两进各一间的建筑,木匾题“北极殿”,庙外香亭一座。清代乡人何大佐的《榄屑》中描述小榄的水上飘色已有提到,据载当年的水色巡游“始于基头坊北帝庙”,其正殿原址位于基头桥往下基方向的桥侧,解放后被拆毁。如今的北帝庙重建于1993-1994年间,为一进式青砖黛瓦的岭南风格建筑。最庙内主殿主供北帝君,另有观音、天后、龙母;右边侧殿供奉的是万世师表孔子和财帛星君,左边侧殿供奉了关圣帝君、齐天大圣、太上老君、日月星君、雷神、钟馗诸神。</h3> <h3>节和麦公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莲塘大街小榄镇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2006年由小榄镇人民政府重修。该祠堂坐北向南,原为三间两进,现存天井、雨廊和后座,砖木结构,总面阔约18米,总进深20.68米,面积约229平方米。后座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青砖外墙,麻石脚,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廊内设卷棚,大门由14扇雕花透窗屏门组成。天井左侧雨廊设博古梁架,外接厢房两间。该祠堂体现了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典型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h3><h3> 2017年9月24日在小榄节和麦公祠内隆重举办"庆祝国庆小榄麦氏卫国精英展暨纪念节和公诞辰二百七十九周年活动。</h3> <h3>佩兰书室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北村大街61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1998年由永宁社区居委会出资维修。该书室坐西向东,三间两进,砖木结构,面阔13.88米,进深13.8米,面积约171平方米。硬山顶,博古屋脊,青砖外墙,麻石脚,凹门廊。大门外砌花岗岩门框。前进南墙嵌有两块重修碑记。前后进间夹天井,两侧设雨廊,北侧雨廊外接一厢房。后进北侧建有一栋砖砌的两层重檐小楼。该书室曾为幼儿园使用,现为永宁曲艺团使用。佩兰书室是中山市保存较好的清代书室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h3> <h3>粤峰何公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莲塘大街36号,面积约286平方米,此建于明代,该祠堂建筑原为三开间,两进深,祟祀十世粤峰公,之后作小榄镇第二幼儿园活动场所之用。粤峰何公祠体现了中山明代祠堂的建筑特点,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h3> <h3>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无佞后街9号的仰峰何公祠(敦本堂)此建于二百六十年前,重修于道光乙酋年秋,三进式典型的岭南族清代建筑,祟祀十六世仰峰公。解放前曾为宏基小学使用,解放后用作厂房、民居。虽然历史的变革与时间的洗礼,但基本保留了原本的风貌。为保护祖先的文化遗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于二OO九年斥资重修。</h3> <h3>中山市小榄镇大涌边路13号的诚堂书室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昔日为两进各三间,为小榄镇李氏后人奉祀先人李青选所建,李青选生于1777年,卒于1869年,字容浦,号诚堂,生平乐善好施,清朝道光年间与乡人筹办“公善社”,收留贫病人士,为后人所敬仰。小榄李氏家族世遵祖训,以“诚”持家,“善”待人。中山首个“家风家规家训”示范基地选址诚堂书室以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旨在以古建筑为载体,传承诚信之家风家训,深化廉洁之品格锤炼,使廉洁诚信深入人心,代代相传。</h3><h3> 在诚堂书室内处处可以看到与廉洁文化相关的内容,有百诚墙、百廉金钟、戒贪杯等,在诚堂书室中厅内,摆放着一个“菊屏莲缸”,莲缸为仿古“缶”形设计,缸身十二屏手塑菊花,精巧别致,栩栩如生,充满岭南水乡生活情趣,“淡如秋菊何妨瘦,清若夏荷不染尘。”取青莲寓意清廉,涵养正气。在诚堂书室内有一对戒贪杯,巧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虹吸管入口隐藏在杯底下方,出口开在杯外底,如果斟水太满,满过了虹吸管之顶端,便会产生虹吸现象,把杯中之水全部漏掉;如不斟太满,则可正常饮用,戒贪杯告诫人们,“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h3><h3> 在诚堂书室电子阅览室内,还摆放着小榄何氏、李氏、麦氏等家训书签,小榄历代名人辈出,尤其是何、李、麦三大家族,家风正,家规严,家训都包含忠孝、廉诚、恭谨、勤俭等传统美德和朴素至理。</h3><h3> </h3> <h3>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兴仁里</h3><h3> 关于兴仁里,“兴仁”指的是清代乡人麦兴仁。“开建训导”麦兴仁曾任开建县(属肇庆)训导官职(辅佐地方知府)。他有一首很地道的《榄溪竹枝词》:“小苏州说是侬乡,四水茫茫限一方。别恨深闺全不解,爱侬夫婿怯经商。”在兴仁里的地标石上,右侧刻写着“光绪甲午孟秋重修”,“光绪甲午”即1894年,昭示着兴仁里是超过120年历史的老街。以“兴仁”来定名这条老街,可能因为麦兴仁当过官做过善事,又可能他出钱修路等等。</h3><h3>兴仁里的“源泉楼”</h3><h3> “源泉楼”当铺位于小榄镇滘口兴仁里,始建于清朝道光22年,至今已有163年历史,是小榄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当铺,也是旧时香山县较早建立且规模较大的当铺之一。</h3><h3> 源泉楼是一座镬耳式的古楼,这样的古楼曾经是小榄民居楼旧貌,现在还能找到一些,只不过源泉楼要比一般一两层的居民住所要高,有四层。源泉楼整座高楼的墙体大部分都是用红条石砌筑为基础,红条石上再砌上青砖,加上整座楼的窗户都特别小,两扇门也很厚实,这使得源泉楼看上去显得特别坚固。</h3><h3> 源泉楼的楼顶采用双层房梁双层瓦面,大门的门闩是用硬木和铁制成,这使得源泉楼这个当铺具有了很强的防盗、防火、防漏、隔热、保暖等作用。</h3><h3> 据悉,在清代,小榄经济繁荣,当铺也就相应兴旺起来。小榄的当铺在清代中叶就已经相当兴旺,中山县的典当行业里,以小榄的当铺最多。抗战时期,中山沦陷到日本人手里,小榄共有当铺19间,沦陷后还有源泉、裕隆、顺隆、天成、均宜、和祥、仁和、中和、佑兴、安全、成和、裕德12间。至解放初的1952年小榄镇还有裕德、源德、宏德、英昌4间当铺,但不久新中国就将这些在旧时盘剥穷人的当铺取缔了,这4间当铺也就先后歇业。</h3><h3> 应运而生的当铺与银号,既相似又不相同。都是赚取利息,都是“九出十三归”贷出一万元,实支九千元,三年期还一万三千元,即年息一分三三三。当铺以硬件为主,首饰玉器、古董钟表或衣服皆可抵押;钱庄则是以软件为主,田契、山契、屋契和有价证券作押。</h3><h3> 1950年,中山小榄尚有当铺七间,后都归入人民银行,例规新定,年息4.8%。1958年并入了人民公社。</h3> <h3>新市社区蓝田大街42号民国古建筑民居</h3> <p class="ql-block"> 小榄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崇德善院和同寅医院。崇德善院创办于1907年(光绪33年),同寅医院由美国基督教会同寅会在1918年创办。1949年11月崇德医院与同寅医院合并,成为中山县第三区小榄医院。1953年5月正式命名为小榄人民医院,成为中山北半部的地段医院。</p> <h3>新市社区北边街三巷清代古建筑民居</h3> <p class="ql-block">净意庵座落于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南垄街47号,始建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原名榄溪坑田寺,后改名净意庵,乡人又称“师姑寺”。该庵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历代住持依次是:果寿、与就、交太、因洁、撤昌、心乐、随麟、境信、廓耀、通证、玄标、基锐。净意庵有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等。</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至1988年,该庵停止宗教活动,比丘尼参加生产、自食其力,其间,安排一些群众入住。由于历史原因,该庵没有培养新人。 解放初,有的尼姑前往香港,个别还俗,大部分留在庵里居住直到圆寂,目前只剩释基锐1人。1980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庵堂归还佛教,当时阻力较大,已入住的群众不肯搬迁,其中伍开友还领取了房产契证。市政府宗教部门经过多次沟通协商,终将群众搬迁。1988年6月,净意庵经简单重修后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释基锐,俗名胡三妹,中山市人,1926年3月生,小时因家庭贫困被父母送到净意庵,一直居住净意庵,文革期间,留发换装,在生产队参加劳动,1988年6月后重新落发,住持净意庵事务。由于年老体弱,现由海康县比丘尼则如等协助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现任住持基锐老法师的带领下,该庵近几年来为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大量钱物,累计金额达8万多元。</p> <h3>仆射何家祠(教忠堂)位于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云路,坐北向南,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最初是小榄何氏九郎、十郎两房为崇祀其先祖———北宋状元、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何栗(字文缜)而建(在北宋,小榄还未开村,何栗是四川人,他的后代何氏九郎、十郎迁居小榄,逐渐繁衍出宠大的家族,现在很多何姓都以九郎、十郎为始迁祖),门匾为李文田所书,堂匾为何璟所书,仆射何家祠民国四年(1915年)重修。1990年,该祠堂被中山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 仆射何家祠的抬梁穿斗、隔架科柁墩斗栱、鳌鱼托脚等结构体系是小榄现存最独特的古建筑结构,又对广东何姓宗族有重要意义,具有鲜明的清代晚期地方建筑特色,有较高的建筑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h3><h3> 祠堂布局原为三进各三间,现存中、后两座,面积约为400平方米。1987年前座被拆毁。原有的柱础现存在中座内。后座纵剖面现为深四步的抬梁和纵向承重墙结合承重的结构。做仓库使用时,加建了一层木楼板的复式结构。</h3> <h3>翠峰刘公祠又名藜明堂,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莲塘大街小榄镇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内,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2006年由小榄镇人民政府重修。该祠堂坐北向南,原为三间三进,现仅存后座,砖木结构,面阔13米,进深11.94米,面积约147平方米。硬山顶,博古垂脊,青砖外墙,麻石脚,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廊檐板贴金,木雕花鸟图案,大门由14扇碉花透窗屏门组成,前有三级花岗岩石级。堂内有四根木圆柱支撑梁架。该祠堂原作建斌中学办学之用,体现了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典型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h3> <h3>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新市社区基头桥对面东堤路御龙街14号有一座节孝牌坊,砖石建筑,此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丙午为胡厚甫妻谭氏立,这座字迹模糊的节考牌坊就是表彰谭氏的节考坊。这是小榄镇仅存的一座古旧牌坊,这座牌坊镶嵌在一所旧民宅斑驳的青砖墙壁上,上有一块长约两米的石板,刻有“节孝”二字,“节孝”两字间有“旌表”字样。石板的右边隐约可见“道光”字样,牌坊上方还有一块石头,隐约可见刻有“圣旨”二字。牌坊上的字样之所以这么模糊,是被石灰所覆盖的缘故,这是文革时期群众为了保存这堵墙才这样做的。</h3> <h3>绿槐里始建于明末清初,最多时住有20户人家,不过其居室大多翻修或重建。</h3><h3>巷内的水泥路中间,嵌有一副刻着“绿槐里”三字的石坊碑,类似于长方形沙井盖,落款显示是清光绪年间流传下来的。</h3><h3>绿槐里6号,是一处凋零破旧的宅院,大门装着一道略已生锈的铁拉闸。别看不起眼,这儿却是三合会西义军活动旧址。</h3><h3>据《香山县乡土志》记载,此处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建筑坐北向南,分前后两间镬耳屋,各有左右耳房。清道光初年,何氏族人在此开设同记丝庄。时至太平天国反清起义,当地的西义军里应外合,在绿槐里6号设立三合会据点。另据《香山起义纪实》所述,“小榄三合会与香山同盟会相约,在1911年11月2日同时起义,小榄三合会首领李就等人依期揭竿占领了小榄都司署,收编了乡勇250余人,全镇人民为此热烈欢呼。香山协镇马德新,闻讯后率部前往镇压,被起义队伍击败。11月6日下午,小榄三合会与隆都、良都等各乡义军会合,攻破县衙,起义成功,香山宣告光复”。</h3><h3>在2016年小榄菊花会上,由竹源社区送展的大型菊艺作品《香山起义,小榄“首炮”》,用一束束菊花扎成火炮造型,再现了小榄率先打响香山起义“第一炮”的情景。</h3><h3>时至今日,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渐已远去。绿槐里6号的那处宅院,归复平静,成为一处历史遗迹</h3> <h3>南迁何氏开创菊花盛世</h3><h3>小榄被誉为“菊城”,得名于此地享誉海外的小榄菊花会。小榄菊花盛世,始于1814年。集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项目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自古被传承下来,成为小榄乃至中山独具特色的菊花盛会。继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小榄菊花会现正准备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h3>熟悉小榄菊花会的人都知道,该盛会大展以60年为周期,于甲戌年举行。这种期限设定,论起来与小榄何氏先祖有关。</h3><h3>据《小榄何环堂族谱》记载,小榄何氏先祖为北宋四川北斋公之孙裔。据小榄何氏后人所传,宋咸淳年间,原居于南雄珠玑巷的何氏兄弟几人,因著名的移民诱因“胡妃事件”而加入南迁队伍。他们兄弟共几房人砍竹为筏,顺流而下,其中的何九郎、十郎兄弟经连江口、南海县华桂坊,最后于1247年来到香山县的小榄凤山下,见野菊遍地,香气四溢,以为此处为福地,便决意在此落脚。此为小榄开村之始。</h3><h3>南迁的移民带来了中原的艺菊、赏菊习俗,到明代经济勃兴期,小榄的菊艺已经达到相当水准,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民间菊花会,世代沿袭。</h3><h3>现代小榄人通常把嘉庆十九年举办的菊花会称为第一届,一方面是由于该届规模远胜从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榄人出于对开村先祖的纪念之情。1274年正好也是甲戌年,小榄人选择这个日期有纪念祖先的开村之德。这一届菊会还约定,以后每隔60年(即一个甲子),逢甲戌年均举办一次,因此,小榄菊花会也称作“小榄甲戌菊花会”。</h3><h3>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h3><h3>漫步于以文化路、正义路和新市路为主干网络的小榄文化产业区,总能在商铺、往来车辆中感觉到某处暗藏的静谧。从街道小巷拐处探头望去,深巷纵深悠长,总有几处暗哑色调的旧时民宅,不仅给人带来视觉冲击,也使人产生恍若隔世的心理冲击。</h3><h3>这种新旧杂糅的基调,颇符合何氏宗祠在整个社区建筑群的姿态。在走访何氏宗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其说何氏宗祠为祭奠先祖的基地,不如说是继承先祖优秀品质的实践地。</h3><h3>何姓为小榄大姓,宗祠也比较多,较有名的是位于新市路附近的“大夫六世祖祠”和“积厚祠”。前者是现存最早的何氏宗祠,后者则是目前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何氏宗祠。</h3><h3>如今,“大夫六世祖祠”仅存一进间,后面为民居住宅,形成鲜明的“新旧杂糅”视觉效果,却丝毫不显破败和新旧冲突;而“积厚祠”则成为百姓休闲娱乐场所,第三进间更是改为图书阅览室,成为人们习文阅文之地,足见何氏后人在阐释宗祠文化方面的独特之处。</h3><h3>家住小榄镇竹源村的何启和是小榄何氏第24代孙裔,也是何吾驺的后人。何启和爱好民间收藏,对小榄民俗尤为着迷。几年前小榄民俗馆成立之初,何启和便无偿捐献了百余件民俗物件,还有一本关于小榄人文历史的著作出版。2006年小榄菊花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启和所收藏的3本关于菊花会记事便起了关键的作用。</h3><h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何氏先祖的许多历史遗迹不断被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所覆盖,但何氏后人一直以自身的方式追回所逝去的历史遗迹,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文物。正如何启和所言,他拿起的是一个物品,背后却是一截故事、一段历史。正是在后辈的努力和传承之下,小榄这个已然高度工业化的城镇,依然保存着隐匿的静默和底蕴。</h3><h3>出品单位:南方日报</h3><h3>协办单位:中山市档案局</h3><h3>本期策划:李华炎</h3><h3> 釆写:罗丽娟 李华炎</h3><h3> 摄影:罗丽娟</h3><h3> 时间: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h3> <h3>关于榄都堂</h3><h3>榄都堂始创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是当时榄乡公约内何、李、麦三大氏族集其他绅士提议所设。</h3><h3>故时珠三角流传一句老话:“两龙不认顺,小榄不认香”。这里的“两龙”是指龙江、龙山,“顺”是指顺德,“香”指的是香山,是中山的旧县名。这句话的意思是龙江、龙山及小榄的名气非常大,小镇的名气已经盖过所在的县名,在外面只需提自己的家乡小镇的名字就可以了。小榄地广人众,虽有百家姓,但因旧时何、李、麦三姓的地主和科举功名人物较多,形成了何、李、麦三大氏族,当地的话语权基本上就掌握在这三大姓的人手里。所以,在小榄当地有着“何氏官最大,李氏人最多,麦氏钱最多”的说法。</h3><h3>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小榄的一些地方治安不稳定,乡人上禀准县令金毓奇,倡议在晚市街何舜举祠(俗称积厚祠)设榄乡公约。榄乡公约内的绅士由八股内人士担任,约绅共4人,多是何、李、麦三大姓的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榄乡公约迁往主帅庙后街(今称无佞前街,系李姓的聚集地),随后再迁去细庙前街的榄乡义仓,管理乡中自治事务,兼调解民间纠纷。清道光七年(1827年),香山县11个坊都合并为9个都。小榄时称榄都,榄都便是9个都之一。为解民众疾苦,方便医病治疗,何、李、麦三姓提议设立榄都堂,由麦氏族人麦乃求总负责。麦乃求是榄都中医名家,在当地颇有名气,十里八乡的民众都会来找他看病,是榄都人眼中的“大医生”。到了清光绪二年(1876年),麦乃求在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述了《伤寒法眼》二卷。岭南医家一向重实干而少著述,这一传世医籍尤显珍贵。随着晚清政府的日益腐败无能,中国时局更是动荡不安。麦乃求去世后,榄都堂陷入无人管理状态,日渐荒芜。</h3><h3>清光绪33年(1907年),在榄都堂的废墟上,一所由榄镇乡绅和旅港乡亲出资兴建的“崇德善院”拔地而起。崇德善院的一切费用均靠乡人及旅省、港善长仁翁捐助。凡贫苦疾病者赠医施药,死而无殓者给予施棺,因此崇德善院成为小榄历史上第一所公共医疗机构和慈善组织。小榄解放后不久,崇德善院与同寅医院合并,成为“中山县第三区小榄人民医院”。1958年,在全国大办工业的热潮中,小榄人民医院药品制剂室的几位工人以医院的小房间作厂房,借用职工饭堂铜锅,配药、煮糖等,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生产一些糖浆、水剂、合剂、乳剂等药品,供应医院和附近地方医疗部门,后发展成为小榄制药厂。</h3><h3>小榄制药厂1958年在中山市小榄镇大冲边路开办,1969年迁往红山路63号,建设用地1.23万平方米。在市场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中,小榄制药厂不断探索创新,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开拓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后孕育诞生了“小榄驱风油”、“小榄蜂乳糖浆/胶囊”、“乐百氏”、“鹰牌花旗参”、“安斯夫ANCEF牌先锋Ⅴ号”、“美弗先MEFOXIN牌先锋美吩”等诸多知名品牌,90年代被业界誉为“四小龙制药企业”之一。</h3><h3>2015年,金城医药改组小榄制药厂并成立了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有限公司,并下设广东金城榄都医药有限公司,通过“实业+资本”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传承榄都、榄药文化及知识产权,恢复“榄都堂1827”字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