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曾有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唱响大江南北,以其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火热的激情,将大家从五湖四海召唤到了美丽的三亚。现在我们将要观赏的美篇,就是让大家魂牵梦绕的"天涯海角"。这里四季春常在,是海南和三亚旅游的标志景和代名词。</h3><h3>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中国最南边的大块陆地三亚市西郊23公里处。今年8月有幸再次来到三亚避暑,因为"天涯海角"的名字给人有着无限的遐想……</h3> <h3> 这里以美丽迷人的热带自然海滨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而驰名海内外,是海南建省20年来第一亮丽品牌。 海湾的沙滩上大小百余块花岗岩石耸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等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天涯海角游览区使人们心目中的"天涯情结"找到了物化的载体,每年各地游人纷纷慕名而来这令人神往的圣地。</h3><h3> 去天涯海角游览是海南旅游最精彩的节目之一,是海南之行的主题曲。既然来到了就让我们在一次回归大自然,开开心心的度过这美好的日子,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h3> <h3> 有句话说得好,来海南不来三亚等于没来海南,去三亚不去天涯海角等于没去三亚。</h3><h3> 那天涯海角在哪里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更是这样张开想象的翅膀,把遥远的地方定位在天涯海角。天涯海角被用来形容遥远的难于临至、即使能够临至也要经过千般磨难的地方。</h3> <h3> "天涯海角"一词其实是源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世界观。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必定有涯;地是方的,必然有角。而苍茫大地又被浩瀚的大海所拥,所以地的角同样就是海之角。古人将"天涯海角"或"天涯地角" 视为天的尽头、海的边缘(即陆地的边缘),因而常用来形容遥远至极、偏僻至极的地方。</h3> <h3> 如何理解天涯海角?先可以从字面上来看,简单来说,"天涯"就是天之涯,"海角"就是海之角。相信这样的解释是不会满意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通常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天涯海角。</h3> <h3> 正如南朝徐陵所描绘的:"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这里的"藐藐"和"悠悠"都是形容极其遥远,初唐诗人王勃在赠友人时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天涯海角"并非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令人无比向往的乐土,而往往是和离愁别恨、失意落魄联系在一起的,早在东汉时就有诗云:"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h3> <h3> 作为特指的位于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在古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在古代,作为特指的"天涯海角"以及整个海南岛是一块似乎遥不可及的偏远的蛮荒之地。这里孤悬海外,人烟稀少,耕作原始,瘴疬流行,于是便成了皇朝流放罪臣的理想场所。</h3> <h3> "天涯海角"这一名称是根据古代宗教学说"天圆地方"理论延伸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天是圆的而地是方的。假如这种理论成立的话,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某个地方是边缘或者是尽头,即"天边"。那么它又在哪里?历史上的说法是就在这里,就在这海南岛的最南端,从三亚市区向西走23公里的海边,天涯海角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照片的地方。</h3> <h3> 还有一说众所周知,原苏联有个叫西伯利亚的地方。那里一年四季冰天雪地、荒无人烟、萧瑟凄凉,也是专门用来流放官人犯法的。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两朝,这一带就是中华大地的"西伯利亚",也是封建王朝期的流放地。为什么要选择这儿而不选择别处呢?因为这里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瘟疫流行,常年干旱,天气酷热,环境极为恶劣。</h3> <h3> 唐、宋两朝期间,许多被流放至此的官人由于路途艰难,初到伊始,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极少有生还中原大地(今天的内地)的。他们个个无不怀着走天涯、下海角的感受去了结余生。</h3><h3> "天涯海角"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是指地球的尽头,而且意味着他们人生末日的到来。难怪被流放至此的唐朝两度宰相李德裕称之为"鬼门关"。</h3><h3> 他的全诗是:"一去一万里,千去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h3> <h3> 上述三个原因,即理论上的原因、地理上的原因和历史上的原因,人们称此地为"天涯海角"。</h3><h3> 今天我们也"体验"一下作为流放者走天涯、下海角的心情。但是,我们实为旅游者,不但没有情绪不佳,反而心花怒放。我相信,大家会为能前往这么一个带有神奇色彩,令人向往的古迹胜地而感到欣慰的。正如在北京旅游的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要说:"不到天涯海角誓不罢休。"</h3> <h3> 此外,我也发现在这中间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伴侣,有成年的老夫老妻,也有卿卿我我的年轻情侣,我为你们高兴。你们想过吗?你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来到天涯海角,作丈夫的把妻子带到天涯海角,妻子则跟着丈夫到了天之边、海之角,请问这一辈子还会分开吗?我相信一定会更加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永不分离。</h3> <h3> 我为各位能有机会到此一游而感到骄傲,大家想想: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假如有机会到过天涯海角,这个曾被李德裕"高度赞誉"为"鬼门关"的地方,试问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艰难困苦呢?一切困难与天涯海角相比将是何等的无足轻重、暗淡无疑了。</h3> <h3> 景观天涯、海角,就是根据"天涯行苦役,海角路漫漫"来刻意营造的。大家想想,看到天涯、海角的石刻,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热带海岸沙滩才能到达,达到目的地以后,还得原路返回,如此经过千辛万苦才能体会到前人,闯天涯海角的滋味。千年走一回,天涯海角,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h3><h3> 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天涯系日,海角揽月,让现代技术的快门为我们留下这美好的时光。</h3> <h3> 举世文明的"南天一柱"石刻,刻着宣统元年四个小字,下款刻的是"永安范云梯"字样。"宣统元年"也就是"公元1909年",永安是地名,"范云梯"是"南天一柱"的题字作者,字步月,"范云梯"在海南为官十八年,宣统元年朝廷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纷至沓来,共同瓜分中国,清朝处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风雨飘摇之中。当时46岁的"范云梯"出任崖州知州,苦心经营海南岛这块不毛之地。一天巡边至此看见惊涛之中一根石柱顶天立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道是,"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意到笔到,"南天一柱"四个大字一挥而就。只见字体端庄,雄浑有力,笔记饱满,言近旨远,完全是浑然天成。</h3> <h3> 远古先民的"地方天圆",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东南西北之说。天是圆的,笼盖着"四方大地",大地东南西北分别由四根柱子支撑着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柱迎合了人们的"地方天圆"之说。人们见此"南天一柱"大可不必担心天要塌崩下来。根据中国传统的说法,天是圆的,它由地上四边角的四根柱子支撑着,这就是其中南边的一根柱子化身,它支撑着南天,让人民安居乐业。</h3> <h3> 南天一柱独立石磊之中,屹立在南海之滨,奇伟壮观。南天一柱和旁边的天涯石岩,海角石岩一起构成主题的三大景观。所以1986版两圆人民币的背面图案,采用的就是这"南天一柱"的风景图。</h3> <h3> "天涯海角"这个地方,在地球形成时就有了,但作为景点观赏还没有产生之前,这个"天涯海角"的名词就已经早在中国人们的词汇里、口语中广为流传了。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就忬发过"海内仍知已,天涯若比邻"的豪情; 白居易也发表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南朝江淹也有过"君行在天涯,妄身长别离"的哀怨。它不仅代表了空间的标志,也代表了情感的意向,同时也有着爱情的象征。</h3> <h3> 这是我近30年前海南还没单独建省时到的天涯海角,当时还不十分明了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蕰,也就感受不到它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只是傻乎乎地留下"到此一游",以存纪念而已。</h3> <h3> 网友也许要问:木一君,到这里我们到底能看到什么?到底能感受什么?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历史的天涯海角,展望将来的天涯海角吧!<br /></h3><h3> 中华民族的复兴圆梦之时,浩瀚无垠的广阔南海定是我秋毫不可犯的神圣海域,这里的天就不再是涯,海也没有角呐!</h3> <h3> 由于这片沙滩在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被设定为大清王朝最南面的一块陆地,于是此后才有了追附这一说法的其它一些石刻。如:雍正十一年崖州知州程哲在距离"海判南天"不远的一块石壁上题下了"天涯"二字;宣统元年,最后一位崖州知州在"海判南天"对面的巨石上题下了"南天一柱"这四个字;再后来相传是民国时期的王毅将军又在"天涯"石附近题上了"海角"二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近代的题刻,如文豪郭沫若,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沈鹏等,都在景区内留下了墨宝。正是这一幅幅摩崖石刻把一个曾经遥不可及、虚无飘渺的"天涯海角",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h3> <h3> "天涯海角"是从何时开始由崖州的象征变成严格定位于我们即将到达的西距三亚市24公里的崖州湾的这片沙滩的呢?这就要从"天涯海角"景区的另一组石刻"海判南天"说起了。其实,坐落于著名的"南天一柱"石刻对面的"海判南天"才是"天涯海角"景区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块摩崖石刻。"</h3><h3>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去考证"海判南天"这四个字的含义以及镌刻在这片沙滩巨石上的原因。但由于心怀对两元版人民币上所绘风景"南天一柱"的虔诚以及对"天涯""海角"的憧憬,人们从"海判南天"的石刻前是匆匆而过,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一张,只可惜石头不能开口说话,否则它早就要向世人讲述它那段显赫的身世了。</h3> <h3> "海判南天",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判为分开、分离、分辨的意思,可以认为南海与南天在此分开。如果我们一起背对着这块巨石,面朝着南还就能领悟到,也可以说大海把带和南天,隔开或分开。是否,也可以如此理解:大地,大海,和南天在此分开同时也是在此汇合。我们在回过头看看,这是谁题写的呢?是清康熙53年钦差大臣苗曹汤,巡边至此题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