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style=""><i style=""><font color="#ff8a00"> 十万大军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br> 塞上风光无限好,何须争入玉门关。<br> <br> 一一《感怀》 张仲瀚</font></i></b></h3> <h1> 在玛纳斯河西岸,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大片戈壁滩上,曾经有一个从迪化(今乌鲁木齐)到伊犁的小小驿站,因一条卵石沟宛如一条流淌的石头河,而得名“石河子”。</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49年11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由二兵团转隶一兵团建制,由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徐立清率领进军新疆,进驻哈密,剿匪反霸,建立政权,创建了哈密垦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起义部队于1949年12月7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于1949年12月20日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一兵团从二、六军中抽调大批优秀政工干部到二十二兵团和五军的军、师、团中,建立起各级党委会和政治工作机构及制度,加强了二十二兵团和五军党的工作和部队建设。</h1><h1><br></h1><h1> 1950年1月,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铸剑为犁,拉动了现代军垦第一犁,当年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h1><h1>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h1><h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此开始正规化国营农牧团场的建设,由原军队自给性生产转为企业化生产,并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单列。</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标志着军垦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完整的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种屯垦戍边寓民于兵,平时搞生产战时能打仗的体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越来越多的纳入领导层的战略考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5年以后,军垦模式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截止1971年,全国性的生产建设兵团基本组建完毕,当时全国军、农共有农场2062个,工厂146个,人口670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鼎盛时期达到200万人,成为全国生产建设兵团的“老大哥”。</span></p><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在编战士由最初的17.55万人发展到今天的300万人。老一辈军垦人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的子孙被骄傲地称作兵二代、兵三代……兵团子女一出生便拥有军籍,而且永不退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他们永远的番号!</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2年,陶峙岳将军率员视察石河子建设工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0年代,石河子中心农贸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0年代共青团农场(今150团)</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军垦第一犁(雕塑,位于北三路军垦博物馆前)</font></h3> <h1>王震将军(雕塑,位于北三路游憩广场)</h1><h1><br></h1><h1> 1950年8月,王震、陶峙岳和两位苏联专家来到石河子勘察。看到这里环境很好,泉水遍地。于是王震将军兴奋地一挥手:“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城留给后世”。</h1> <h3><font color="#010101">王震将军(雕塑位于北三路游憩广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铸剑为犁一一军垦紀念碑(位于游憩广场)</font></h3> <p class="ql-block">军垦第一连</p><h1><br></h1><h1> 军垦第一连位于石河子境内的玛纳斯河西岸的红山北麓,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52团三连,南距市区11km。这里原是20世纪50年代垦荒连队的驻地,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还有木轮牛车、木犁、石磨等垦荒工具和生活用品。</h1><h1> 这些遗迹成为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更是弘扬石河子精神、兵团精神、军垦精神的极好场所。</h1><h1> 军垦第一连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登高可遥望军垦名城石河子新城全貌。每年都有大批老知青、老军垦及全国各地“寻红团”到此观光敬仰。此景点已成为新疆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缩影。八十年代前,兵团连队的连部几乎都是这个形制。</h1><p class="ql-block"><br></p> <h3>地窝子</h3><h3><br></h3><h1> 地窝子和干打垒是军垦人最初的住房。</h1> <h3>地窝子内部</h3> <h5>80年代前的农八师石河子市师市政府所在地</h5><h5>今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h5><h3><br></h3><h3>
<h1> 1979年2月,成立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与石河子市合署办公,实行政企合一。</h1><h1> 1981年12月,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建制同时恢复,与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为同一机构、两块牌子,继续与石河子市实行政企合一、合署办公。</h1></h3> <h5>60年代落成的八师大礼堂(今人民影剧院)</h5><h5><br></h5> <h1> 如今,经过三代军垦人不懈的努力,石河子这座规划整齐的军垦新城,已经绿树成荫,园林遍布,道路整齐,工厂林立。<br> 城市覆盖,已经由初始的5平方公里发展到今天的50平方公里。成为一座农工商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br> 石河子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赞益为“绿洲上海,戈壁明珠”。石河子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h1><h1> 石河子拥有新疆两所211高等学院之一石河子大学。</h1><h1> 2017年6月,石河子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同年,石河子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h1> <h3>今日石城</h3> <h3>今日石城</h3> <h3>今日石城</h3> <h3>今日石城</h3> <h3>今日石城</h3> <h3>石城夜景</h3> <h1></h1><h1></h1><h3>蘑引渠</h3><div> </div><h1> 城市建设之初,老一辈军垦人深谋远虑,在城市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条宽近两百米,由白蜡、榆树、钻天杨等混生的城市防护林。</h1><h1> 上世纪70年代中末,位于市区西北的蘑菇湖水库建成。出于灌溉和泄洪的需要,在城东的防护林一侧开挖了蘑引渠(全称:蘑菇湖水库引水渠)。</h1><h1> 蘑引渠上游起于玛纳斯河口,下游至蘑菇湖水库,全长18km,流经市区近8km。为石河子垦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h1> <br><h1> </h1><h1></h1><h1></h1><h1> </h1> <h3>石河子的城市荣誉
1995年全国卫生城市</h3><h3>2000年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h3><h3>2001年国家园林城市</h3><h3>2001年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h3><h3>2001年首届全国人居环境奖</h3><h3>2002年国际迪拜人类改善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h3><h3>2003年12月首批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h3><h3>2006年6月首批全国绿色批发市场</h3><h3>2007年3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h3><h3>2007年11月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h3><h3>2008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h3><h3>2008年11月第四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h3><h3>2009年11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h3><h3>2010年5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h3><h3>2010年9月中国第五家棉纺织名城</h3><h3>2010年12月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h3><h3>2011年国家森林城市</h3><h3>2011年1月第二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h3><h3>2012年3月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h3><h3>2012年3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h3><h3>2012年3月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h3><h3>2013年3月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h3><h3>2014年12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h3><h3>2015年2月全国文明城市 </h3><h3>2015年4月国家智慧城市第三批试点城市
</h3> <h1> 40年间,沧桑巨变。随着石河子不断地扩建壮大,蘑引渠单一的引水泄洪功能,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城市卫生化、文明化,园林化发展的需要。其湍急的流水甚至成为市民生活的潜在危险。</h1> <h1> 2014年4月,人们翘首期盼的蘑引渠改造工程破土动工。<br> 工程总面积378273平方米,全长8公里,平均宽107米。功能定位为立足石河子军垦文化积淀,营造一个集历史、文化、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景观文化长廊,并划分了“历史,山、水、林、城“五个不同基调。<br> 2015年12月22日,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br> 改造后的蘑引渠水系工程,命名为“明珠河”。<br> 南三路至北二路沿河湖泊依次命名为“思源湖“、“朝霞湖”、“秀林湖”、“启航湖”、“玉城湖”。<br> 天山路跨河桥命名为“天山桥“,北二路跨河桥命名为“明珠桥”。</h1> <h1> 如何改建蘑引渠?<br> 师市领导及设计建设者们,本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建设理念。不仅要加强其灌溉泄洪功能,还要把它建设成为一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工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了解石河子的发展历程,了解军垦文化。</h1> <h3><font color="#010101">天山桥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珠桥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珠河畔的广场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维吾尔舞蹈</font></h3> <h3> 数道类似的跌水平湖设计,从而使河水趋于平缓。</h3> <h3><font color="#010101">明珠河夜景</font></h3> <h3> 大量的城市亮化工程,各种异形和变色彩灯的应用,把明珠河妆扮得流光溢彩,俨然一条人间天河。</h3> <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h1></h1><h1><font color="#010101"> 绿风诗雨轻抚面,潺潺流水浣明珠。</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010101">石河子明珠河的建成,为市民提供了暑夏戏水、儿童乐园、舞蹈广场、军垦沙龙、亲水栈道,军垦魂雕塑、海洋生物雕塑、沙滩雕塑、书法篆刻雕塑,攀岩墙、海盗船、剪影墙等文化娱乐设施。</font><br></h1> <h1> 明珠河宛若玉带,妖娆地勾勒于石河子中心地带,将戈壁明珠石河子均匀地分成两部分。</h1><h1> 河西老城区凸显了军垦人坚韧不屈,奋斗不止的历史人文。河东开发区规划整齐,新型无污染新工业体系厂房林立,一派现代城市气息。</h1><h1> 石河子有着独特的坚韧不拔的军垦精神;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传承。</h1><h1> 石河子,一座年轻的军垦新城;一颗璀璨的戈壁明珠。</h1><h1><br></h1><h1> 2016年5月,石河子</h1><p class="ql-block"><br></p> <h1><b><u><br></u></b></h1><h1><b><u><br></u></b></h1><h1><b><u>附: 人工湖里的大象</u></b></h1> <h1><font color="#ff8a00">曹冲戏你<br>将你置于这方寸小舟<br>好在你轻功不错<br>不然怎能不没</font></h1><h1></h1><h1><font color="#ff8a00"><br></font></h1><h1><font color="#ff8a00">据说曹冲称了你七回</font></h1><h1><font color="#ff8a00">最终仍无定论</font></h1><h1></h1><h1><font color="#ff8a00">于是 你羞于三国愚钝</font></h1><h1><font color="#ff8a00">一路沿江西行</font></h1><h1><font color="#ff8a00">出葫芦口过华容道</font></h1><h1><font color="#ff8a00">关羽义重任尔西出</font></h1><h1><font color="#ff8a00">赤壁烈焰也奈何不得</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r></font></h1><h1></h1><h1><font color="#ff8a00">最后到得这戈壁新城</font></h1><h1><font color="#ff8a00">竟习惯于小船摇摆</font></h1><h1><font color="#ff8a00">不忍离船上岸</font></h1><h1><font color="#ff8a00">见得这小城水美</font></h1><h1><font color="#ff8a00">引鼻长啸一声</font></h1><h1><font color="#ff8a00">我 来 了</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r></font></h1><h1></h1><h1><font color="#ff8a00">历史的风霜</font></h1><h1><font color="#ff8a00">磨砺冲刷 小船更小</font></h1><h1><font color="#ff8a00">只这一吼</font></h1><h1><font color="#ff8a00">竟又过了 1784年</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r></font></h1><h1></h1><font color="#ff8a00"> 初稿于2016年5月14日 石河子</font> <p>附2:</p><p><b style="font-size: 20px;">听老军垦讲兵团故事</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饭篮向晓迎残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歌板临风唱晚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双脚踏遍沧桑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铁肩担尽古今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