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摩洛哥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位于北非,东接阿尔及利亚,南为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成为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伊斯兰教是摩洛哥的国教,阿拉伯文化。</h3><h3></h3><h3> </h3><h3> 出发之前,对完全陌生的大洲,完全陌生的民族,是心生惧意内含不安的。那么,行走的意义,是不是教会我们战胜内心的恐意,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勇气!</h3><h3></h3><h3><br></h3><h3><b><br></b></h3><h3><b><br></b></h3><h3><b>8月11日: 6顿连环吃</b><br></h3><h3> 浦东登机,1点15分,正餐;6点15分,早餐;迪拜转机,12点30分,早餐;16点30分,正餐。</h3><h3> 一看到芒果酱芝士、鲜芋冰激凌,完蛋啦,立马成为阿联酋航空粉啦啦啦啦啦~ ~</h3><h3> 更难得的是,航班对小小的幼儿超级好啊,专门提供儿童餐,赠送内含美术用品的小书包,给长途中的幼儿们带去美好的安静时刻;当哭闹时,灿烂的空乘带着即时成像照相机逗着孩儿拍照,变魔术般慢慢显示出成像的照片,此时,大人们、孩子们、空乘们,所有的笑容,比天上的云彩还要纯真~ ~</h3> <h3></h3> <h3> 抵达。19点30分,摩洛哥三道式;24时,晚餐。</h3><h3> 摩洛哥三道式:先来一份餐前开胃菜,只是那腌制后酸酸的果蔬,还有“泡熟”的大米,常常让我们望而兴叹;</h3> <h3> 接着,当地特色主菜库茨库茨,以鸡汁蒸熟麦粒后轻敷陈年奶油再蒸,反覆三次,将各式肉类、蔬果、汤汁埋入麦粒,用蔬菜、干果和果脯装饰,盛在一个硕大的盘中,惊叹地呈现于我们眼前;抑或是塔吉锅,器皿下部厚厚的平盘铺满肉丸,上盖上草帽般尖尖的盖子,焖炖成香料浓郁的食肉族美味;最后的果蔬及薄荷茶,新鲜碧绿的薄荷叶,淡淡的茶香,乡情,也就在这茶中慢慢地温馨起来。</h3> <h3></h3> <h3> 于是,彻底撑爆肚子的团友们,在食物飘香的梦中,迎接明天行走的期待~ ~</h3> <h3><b><br></b></h3><h3><b><br></b></h3><h3><b>8月12日,白色皇都——拉巴特(首都)</b></h3><h3> 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首都拉巴特,位于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她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沉静,低调,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文化产物。</h3><h3><b><br></b></h3><h3><b>第一站:皇权和宗教</b><br></h3><h3> 拉巴特的皇宫,穆罕默德五世灵寝,凸显着阿拉伯的风格,可深深打动我的,只有哈桑塔!</h3><h3> 1195年,Almohad王朝计划在拉巴特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拥有19个殿堂和480根柱子,宣礼塔高80米,让所有军队在此祷告。可是这壮阔的方案尚未实施完毕,发起者便去世了,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使得清真寺大部分建筑成为废墟,但立于广场的312根圆形石柱仍可让我们想像到其昔日的雄伟,而高 44米哈桑塔,纹丝不动,屹于广场傲视着整个国家,其伟大窥见与此。站在广场上,仰视哈桑塔,历史的辉煌与卓绝,敬仰无比!</h3> <h3></h3> <h3></h3> <h3> 真正的祸福相依吧,里斯本大地震的巨大伤亡,迫使人们开始大范围地进行科学化的研究,现代地震学就此诞生。</h3> <h3><b>第二站:此小镇,彼小镇</b></h3><h3><br></h3><h3> <b> 小镇之“乌达雅堡”。</b>兵营之要塞,位于布雷格雷格河注入大西洋的犄角上,依山而建,最早是十二三世纪柏柏尔人建立的阿尔摩哈德王朝的都城,从这里,柏柏尔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发动了对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进攻。</h3><h3> 穿过城堡历史感厚重的城墙、城门,步入小镇,街巷纵横交错,无数的小巷子引向一座座深深庭院,加上闲聊的居民,这就是乌达雅堡如今平静的生活。</h3> <h3> 穿过小门,登上平坦宽阔的瞭望台,沿着布雷格雷格河极目远望,浩瀚的大西洋就在眼前,无边无际,深浅不一,蛇头般的波浪线由远及近,极速,变幻,拍击石礁岸,引得阵阵欢笑的人间喧哗。</h3><h3> 大自然,是多么的公平,无论贫富,她赠予了每一位公民她最博大的胸怀,用她独特的方式温暖地拥抱着你!</h3> <h3></h3> <h3> <b>小镇“艾西拉”</b>。则是恬淡,静谧。她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腓尼基人,至今仍然保持完整无缺的城墙。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整个城是用深深浅浅不同色调的蓝色粉刷出来的,像面包一样鼓鼓的土房子曲曲折折地连在一起,无人的小巷,没有一丝一毫商业的气息,悄悄地述说着她如竹般的性情。</h3><h3></h3><h3> 每年8月,艾西拉小镇的白色墙壁上,就被各地的绘画爱好者油画上各色图案,于是,小镇的热情也随着油画,流淌到每一条小巷深去。</h3> <h3></h3> <h3></h3> <h3><br></h3><h3><br></h3><h3><br></h3><h3><b>8月13日,从“直布罗陀海峡”渗进“地中海”伸入“内陆”</b></h3><h3> </h3><h3><b>第一站:绝美的直布罗陀海峡</b></h3><h3> 沿着原先只在地理课上听到过今天终于亲眼见到的美丽纯粹的直布罗陀海峡,我们开始了今日的行程。</h3> <h3></h3> <h3></h3> <h3> 非洲大陆最北的西点,温柔地立着斯帕特尔海角灯塔,塔身耸立,隔很远能清晰可见,于是,夜间塔顶透亮的灯光,为远方的船只指明着方向,船长据此合着船员们调整着与海洋相比太过渺小的船的航向。而海洋,就以此灯塔为界,左,是辽阔浩茫的大西洋,右,是绝美的直布罗陀和地中海。于是,灯塔,有了它所归属的地理意义。</h3><h3></h3> <h3> 跟着崔导的步伐,沿着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洞穴通道,我们往深处走着。赫尔克里士之洞,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狠狠地擦擦眼睛,简直不相信这神奇的自然冲击力!快速冲到洞口前,眺望西班牙并观看大西洋和地中海之分界点,激动得不知所以地哇哇哇哇大叫,太具魅力啦。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马达加斯加岛都安置有度,难怪当地人称之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咔擦咔擦又咔擦,我要留住着自然无私的馈赠!</h3><h3></h3> <h3></h3><h3><b><br></b></h3><b>第二站:老城,老城,又老城</b><h3> 摩洛哥的发展,使得各市异地建设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可是,并不拆除原先古老的城区,保留着古老城区集市般原始的模样。而我们的步伐,就轻轻地踏上了最能反映这个国家生活本真风貌的各个古老城区。</h3><h3></h3><h3> <b>临大西洋的城市丹吉尔。</b>它的老城,白色为底,依坡而建,街巷交错,而汽车就在那窄窄的巷子中爬坡而上,顺坡拐弯,司机师傅的技术那是超级一流啊。满目的菜铺、摊点、作坊,多彩的涂料,多色的干果,多味的面摊,喧哗热闹,满满的生活气息。</h3> <h3></h3> <h3></h3> <h3> <b>濒地中海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得土安。</b>坐落在里夫山脚下,古老的城区完好地保存了几个世纪前的模样。临近古城,那朴朴的城门,似乎是带着我们走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而进出的人儿似乎就是那神奇故事里一个又一个有着魔力的神奇主人公,微笑向你,你却恍然而醉。城中,是拱门的世界,在一指宽的极窄巷中,拱门装饰着这个神奇的地方,而门外精心布置的墙面,显示着主人富裕的生活抑或艺术般的心态。</h3> <h3></h3> <h3> <b>内陆古城舍夫沙万。</b>竟然是世界第一大麻原产地,但是,今天,我们将迈入她的麦地那,欣赏她早已成名的蓝白之色。她的历史与犹太人渊源久已:15世纪,受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来到这里避难,偏居一隅的山城确实是不错的屏障;19世纪初,为避纳粹,一大波新的犹太人赴舍夫沙万,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和天堂,让人们保持高度的精神上的觉知,也寓意着上帝的保佑,于是1930年始,犹太人开始把房子漆成蓝色,这种蓝色的主色调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大部分犹太人离开舍夫沙万后,依然被保持了下来。</h3><h3> 如今,每年春天,经过一个冬季雨天的洗刷后,局民们重新用蓝色粉刷房子,那所有的蓝,所有的白,让夏日下午的炎热都收敛了光芒,清凉自得了些多。</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h3> 老城,老城,又老城,真实的民风,浓郁的气息,是不是,我们的故乡,也可保留那历经千年的城迹,完成现代与历史的对话~ ~</h3> <h3></h3><h3><br></h3><h3><br></h3><b>8月14日,黑色皇城——梅克内斯</b><h3> 梅克内斯,于1672年由阿拉维王朝的第一位君主穆莱•伊斯梅尔定为首都。阿拉维王朝至今仍然统领着摩洛哥王国,因此,穆莱•伊斯梅尔堪称今天摩洛哥皇室的祖先。君主当年不仅骁勇善战,收复了被英、西班牙占领的领地,统一了国家,还立功经济建设、政治外交,使得当时的摩洛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据说,君主带领那支几乎全部由黑人奴隶组成的15万人强大军队,一生所向披靡,从未尝过败绩,于是,黑色,成为梅克内斯的代名色。</h3><h3> </h3><h3><b>她的辉煌!</b></h3><h3> 以 “胜利”、“ 凯旋”之意而得名的曼索尔城门。</h3> <h3></h3> <h3> 君主伊斯梅尔爱马,皇宫里养了无数骏马,并精心设计建造了巨型的马厩,并在马厩附近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粮仓和一座蓄水池。粮仓至今保存良好,即使气温高达40度,但是粮仓里采用地下水流降温兼屋顶开窗通风,于是,仓里一直保持着合适的温度。</h3> <h3></h3> <h3> 从粮仓步入马厩,天哪,这是马厩吗?!!活脱脱是一座伟大的古建筑!高耸的一堵堵厚实墙垣,阔大出入的拱形通口,跺脚扬起的漫漫黄土,若是那骏马同时扬蹄,是不是这儿将成为军队热血沸腾呼声杀敌的号角之处!</h3> <h3></h3> <h3></h3><h3><b><br></b></h3><b>她的沧桑!</b><h3></h3><h3> 瓦卢比利斯考古遗址,位于梅克内斯以北约30公里处。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为了取得地中海西部完整的霸权,屠城迦太基,在摩洛哥的土地上灭了柏柏尔王国,在此立定居点,并逐渐使之发展成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负责生产并向帝国输出粮食。于是,瓦卢比利斯考古遗址,成为了非洲大陆上具有古罗马城市特征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h3><h3> 即使午间酷热,向往这片古迹的我们,缓缓地行走于废墟之上。精美的地面,圆拱的城门洞,屹然的广场立柱,厚达的凯旋门,断残的石墩,手扶于上,多少辉煌,多少壮丽,多少繁荣,多少水流沧桑,历史,在我们的期许中告之它的厚重,没有告诫,没有导引,此时,遗址,就是遗址,时间长河不朽的痕迹!</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b><br></b></h3><h3><b>她的和平!</b></h3><h3> 晚间,领队带我逛家乐福买伙伴们的礼物,偶遇极为漂亮的婴儿娃娃,一下子我就走不动路啦,逗着娃娃,赶紧把刚刚学会的口语拿出来练练“very beautiful! very beautiful!”婴儿的父亲得意极啦,热情地用中文短语与我们对话,原来,父母二人均赴北京、长沙参加过工作,和所有非洲人民一样,对中国充满了高度的友好之情。合影啊,合影啊,把这位超级像我们群主大人的父亲合影,赶紧发至群里,妥妥地完成了大美女邀我拍摄帅锅锅的要求啦啦啦啦!</h3><h3></h3> <h3></h3><h3></h3><h3></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8月15日,蓝色皇城——菲斯</b></h3><h3> 《西班牙旅行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要是有一张载着阿拉伯人的飞毯突然飘起来,你也不会感到奇怪,人们还维持着那神话里的生活。”</h3><h3> 菲斯的老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占地仅仅3平方公里,却遍布9400条小巷,126座清真寺,居住着35万人!高处俯瞰,米黄古旧的老房子密密麻麻地簇拥在坡上,一直延伸至低地,建筑起伏高低,生生磅礴了古城的气势。</h3> <h3></h3> <h3> 从城门处进入老城,立即眼花缭乱起来:街道两旁的小铺卖着各式传统工艺品,地毯,围巾,绣花鞋,铜器,精油;匠心者从事着最古朴的手工制作,纺织,裁剪,镶嵌,针纳;毛驴,驮马,从身边掠过,街巷内所有人家的煤气罐都是靠着它们进出不怠。</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古城里保留着传统的皮革染整作坊。老远老远,就闻到那扑鼻的味道,走进楼梯间前,店家赠送每人几片薄荷叶,怕我们被熏怕了。原来,古城里的皮革制作保留着最原始的制作方式:先将动物的皮毛加热消毒,然后放入鸽子粪和石灰的缸内浸泡3到5周,石灰使毛皮分离,鸽子粪使皮革软,最后放到各色大染缸内色染,制作成各种皮品。望着在功能各异的大缸中忙碌的人们,早早失去了对味道的敏感,他们,就像这薄荷叶,用满腔的对生活的火辣辛勤,换来我对劳动深深的尊敬!</h3> <h3></h3> <h3></h3> <h3> </h3><h3> 最震撼的是老城内最为古老的院校!<b>【请允许我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未拍摄任何照片】</b></h3><h3> ——卡拉维因大学建于公元862年,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其所属图书馆早在中世纪即负盛名,收藏着带彩色画面的古兰经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古籍,被誉为“学术首都”,可容纳2万名教徒祈祷。整座建筑由270根廊柱支撑,用大理石、石灰、石膏、鸡蛋清等为原料建造而成,由于当时摩洛哥不产大理石,因而是用1吨糖换1吨大理石,由意大利进口运抵菲斯,窥其当年之盛世。创办初期,学习的课程包括《古兰经》诵读及注释、圣训、教义、教法和语言文学课等,注重品德和宗教修持的教育,经考核合格发结业证书,在各地清真寺、法院或政府部门任职;1143年,正式为独立的高等学校建制,并逐步发展成为马格里布地区宗教教育和伊斯兰学术文化的中心,培养了大批穆斯林学者,成为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中坚;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该校成为独立的伊斯兰大学,课程设置向多科的综合大学方向发展;1957年开始招收女生入学。</h3><h3> ——阿纳尼耶和阿塔林伊斯兰高等学校,均建于14世纪,被视为菲斯最美丽的校园,建有喷水泉、祈祷所和学生宿舍,建筑的华丽及装修的精美,超出当时的一般建筑水准,从地面到房顶,大理石、陶瓷锒片、石膏和雪松木雕、琉璃瓦,浑然一体,宏大深邃。</h3> <h3> 走累了吗?好哒哒,来一碗海蜗牛汤吧,让草药香料把熏酣的气息飘向高高的天空。</h3> <h3> 口渴了吗?好滴滴,来几个仙人掌果吧,连着仙人掌种子一齐吞下,异常丰富的维生素E立马把大伙儿带回十八岁的青春岁月里,哈哈哈哈哈</h3> <h3></h3><h3><b><br></b></h3><b><h3><b><br></b></h3>8月16日,撒哈拉</b><h3></h3><h3> 早早起来,今天要长途跋涉,去往沙漠啊。</h3><h3> 途经有“非洲小瑞士之称”的小镇伊芙兰。她曾是来自撒哈拉商队中的一个重要中转贸易基地,在欧洲殖民时期,因其近似于北欧的气候吸引了大量富人前来居住,因此建筑风格均参照了北欧风格而建。</h3><h3> 小镇东北部的“两兄弟大学” ——Université Al-Akhawayn,是由前摩洛哥国王和沙特国王共同出资建立的一所基于美式教育的大学,建校宗旨之一就是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意在为阿拉伯国家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这样的校旨,是超级打动我的,张开手臂,热情地拥抱她拥抱她!</h3> <h3></h3> <h3> 翻越阿特拉斯山脉,山脉以南就是沙漠气候,越往南走越发炎热,路两旁的景致逐渐过度成砂和石的荒芜之地,只有少量耐旱的植被,40℃多是肯定有的。我呢,唉,一定是吃多了,反胃,太阳穴突突地发涨。再转而一想,这分明是高原反应嘛,天哪,才两千多米耶,就弱不禁风成这样,呜呜呜呜物,我要锻炼锻炼锻炼!!!</h3><h3></h3> <h3> 整整8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撒哈拉的门户之地——梅祖卡。 </h3><h3> 从大巴换上越野,哇塞,我好想坐在车前盖上,照几张酷酷照啊。要不,试一试?我一脸谄媚地对越野司机哥哥说:I ,down?!司机师傅一下子就知道我的意思,很坚决地摇头:No! 我悻悻然地哭丧了脸,仍存幻想地摸了下车前盖,妈妈咪妈妈咪呀,要烫死人啦,要烫掉皮啦,要烫成烤鸡爪啦啦啦啦啦啦</h3><h3> 死心了。</h3><h3> 行吧,摆个pose,来几张自觉八错的照片,出发沙漠咯!</h3><h3></h3> <h3> 沙漠!沙漠!沙漠!傍晚的她,发出莹柔温暖的晕晕光芒,一望无际而延绵起伏,不知这大自然的风是如何绘画出她特有的曲线及曼妙纹路,全身心地吸引着我们,拉着我们不断前行,前行,前行,引向她的深处。</h3><h3></h3><h3> 往深处,沙丘,抑或沙石建筑,抑或沙筒,夹杂着一两株旱地绿植,衬着前方使者探索的脚印,于是,沙漠,呈现了她波澜阔大的气势。写下自己的姓名,一会儿,它就定将被风沙淹没,但,又怎样呢,我见到了她,我抚摸过她细腻的皮肤,我躺在了她温柔的胸中,我从心里叹她,我,就满足啦!</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夕阳西下。沙漠引导者把夕阳拥入我的手心,让我带着沙漠畅达的心,与伙伴们,在庭院中,欢畅!</h3><h3></h3> <h3> </h3><h3><br></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b>8月17日,撒哈拉</b><h3></h3><h3> 5点30分,天未亮。我怂,不敢坐骆驼,赖在毯子里没肯起来。领导奔跑着赶回我们的屋,一把拉起我,欢快地叫到:驼倌儿睡过啦,驼队用吉普带我们去看日出!哇卡卡卡卡,赶紧地,奔!</h3><h3> 前面的驼铃响叮当,我们的吉普静静地跟在驼队的后面,不叨扰这温顺的人类伴侣。可是,沙漠人热烈的情怀一会儿就爆发了,吉普绕过沙丘,悄悄地领先了驼队,于是,它像撒了野的骏马,开始了沙丘冲上伏下的过山车大刺激。妈妈咪呀,我超级胆小心脏早已跳出我的喉咙,惊叫声伴随着沙漠人得意的欢笑声,响出老远老远,等我白了脸瘫倒在座椅上时,吉普也来到了最高的沙丘身旁。</h3> <h3></h3> <h3> 天蒙蒙了,驼队到齐了,我们开始准备爬上这最高的沙丘。没有想到,爬上大沙丘并不容易,每一脚都会深陷而下滑,似乎你永远都在原地徒劳地喘着大气费着大力。驼铃人早已看出我们的狼狈,大手伸向你,鼓励一笑,开始用力地带着你往上登爬。踩着滑着,呼着喘着,费劲了满身的力气,终于爬上丘顶,老牛吐气似的回头一望,哈哈哈哈哈,丘顶的驼铃人正抛下长巾,在众人的加油声中,使劲地拉上了沙丘下的女子啦啦啦啦。我这是不是半步笑三步啊?哈哈哈哈哈哈哈</h3><h3></h3> <h3> 裹好了头巾臭美的我们,喧哗之后,开始安静了,安静地躺着,安静地打坐,安静地滑下沙丘在另一片天地中轻轻按下自己的脚印。</h3> <h3></h3> <h3></h3> <h3></h3> <h3> 是为了等待沙漠的日出吗?哦,似乎不是,似乎只是想静静地望这一片沙的海洋,望向她的平静,望入她的怀抱,望她从一种晕黄渡到明亮——日出了!</h3><h3></h3> <h3> 日出,打破了沙漠的宁静,带来了人们的欢叫——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日出代表的明亮,永远是我们追寻的希望!</h3> <h3></h3> <h3></h3> <h3> 不入腹地。这是摩洛哥行唯一的遗憾!不过,记得崔导说过:我们带着包容的心,愉悦地接纳我们的所见所闻,只收获我们的快乐!那,就让自己继续快快乐乐起来吧!</h3> <h3></h3><h3></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8月18日,瓦尔扎扎特</b></h3><h3></h3><h3> 越往南走,山脉的色彩越发红色起来。</h3> <h3> 瓦尔扎扎特,就是采用着红色的砖土建筑自己房屋的城市,而常年的修葺,使得整个城市保留住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因为建筑特点太过突出,瓦尔扎扎特成为了好莱坞等影视大咖基本的拍摄基地,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地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当中,《阿拉伯的劳伦斯》《尼罗河的宝藏》《木乃伊》等均在此拍摄。</h3> <h3></h3> <h3> 瓦尔扎扎特名字来自于Amazigh(柏柏儿语)由war zazat单词组成,意味着没有噪音,漫步城市,确实是一个极为安静的地方。当地的少年们坐在高高的城市广场的台阶上,抑或仰望天空,抑或欢畅而谈,愿,他们的未来如同这个国家一样,生动而充满活力。</h3><h3></h3> <h3></h3> <h3> <h3> Kasbah是摩洛哥人用当地特有的赤土泥沙手工堆砌的房屋村落,而世界文化遗产之地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就是摩洛哥保留至今最经典最完整的 Kasbah ,是柏柏尔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始建于公元8世纪,世居于此的柏柏尔人为抗御流寇劫掠,修造如此的防御型居住区,守卫着一条穿过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业路线,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烘干的泥土搭建而成的建筑物群一直是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魅力。<h3></h3></h3></h3> <h3> 通向城堡的是一座跨河小桥,河边高高的城墙,建有角楼,而城墙后便是那层层叠叠、依山而筑的古民居叠加而上,一直通向山顶一座四方的碉楼。步入村庄,整个村庄红色的、层层叠叠的土房子沿着山包而建,房屋用红土参杂干草垒筑起来。这些由厚厚的墙壁搭建起来的房子清凉宜人,屋顶由一种带有苦味的柳木编织而成的,可驱逐昆虫,自带芬芳。</h3> <h3></h3> <h3></h3> <h3></h3> <h3> 拾级而上,偶遇肚痛瘫倒的外国朋友,她们束手无策,只能用矿泉水加以藉慰。领队二话不说,掏出中式清凉油,按压友人的人中、太阳穴、虎口,递上藿香正气丸,拿些打扇,一气呵成地完成救治。哇塞,中国医药的魅力,在这短短的救护当中,让我倍觉自豪啊!</h3><h3></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b>8月19日,马拉喀什“历险”记</b><h3></h3><h3></h3><h3> 比起马拉喀什的巴西亚皇宫,我更爱人间的烟火!</h3><h3></h3><h3><b><br></b></h3><h3><b>惊叹火车站!</b><br></h3><h3> 位于哈桑二世大道上,是摩洛哥铁路网最南端的枢纽站,据说是由法国与摩洛哥共同建设而成,一个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摩洛哥建筑。</h3><h3> 步入火车站内,无太多乘客,人们安静有序地等待着进站,没有什么喧哗。候车处设施极为齐全,指示清晰,蛋糕店、便利店、礼品店、麦当劳均精致而美,透着浓浓的当地特色。我这样没买票的同志是无法进站台的,那就隔着玻璃给站台来张特写吧!</h3> <h3></h3> <h3><b>“遇险”歌剧院!</b></h3><h3></h3><h3> 火车站对面一座美轮美奂的圆顶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她是政府所在地?插上国旗,有人进入,极有可能。管她是什么呢,我要去看看!</h3> <h3> 过马路,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圆顶建筑门前,往里探头探脑一下,哇哦哇哦,圆顶的精美,厅内长条桌上摆放着整齐精美的酒杯,在我这刘姥姥看来,分明是准备接待贵宾嘛。门口年轻的保安小哥微笑客气地阻止我想进入的脚步,我厚着脸皮,谄笑道“only look!only look!”可是,小哥依旧客气地摆手,让我这个不懂英语的家伙更加痛恨自己为啥不好好学习阿拉伯语呢。</h3><h3> 正僵持着,一位满满艺术气息的帅锅锅走来,拾起地上长长的不知什么设备,准备进入建筑内。见我探着身子“look!look!”地欢叫不歇,咕噜咕噜地和保安小哥一通,冲着我笑道:“look?”我一愣,这分明是就着我这个国际语文盲在对话嘛,赶紧一阵狂点头“look!look!”帅锅锅迷人地笑啦,招招手,让我跟他进去,哇塞哇塞,看着保安小哥一脸无奈的为难,让我一下子爆发了满满的成就感耶,赶紧跟着帅锅锅进入耶。</h3><h3> 哇哦哇哦,怎么用言语说呢,这分明是欧洲教堂的内部建筑啊,雕刻精美的圆顶,通天的圆柱,拱形的彩窗,圆形大厅的周边小小的边房,安静地打扫着内部底面的阿拉伯阿姨,一切都静悄悄的,似乎那长桌的酒杯,那打开的食谱,正是等待一场隆重的宴请,会四海的友人。</h3><h3> 我好奇地稍稍转了转,就见帅锅锅回头冲着我招手,咕噜咕噜不知是英语还是阿拉伯语,似乎很高兴地想对话,可是,我这水平,只好害羞地装聋作哑啦。帅锅锅也笑了,行了,就招呼着我和他一起往里走。往里走?这儿好静谧的,我能往里走吗?我内心有些忐忑了,好似我只要看到这圆顶的下方是什么就够了吧。可是,我是不是再看看情况?</h3><h3> 带着警备的心理,跟着帅锅锅走向窄窄的通道,看着他打开一扇边门,而边门外是露天。我稍稍放心,跟着他走出边门,走进露天花园。哈哈,花园正对着热闹的大街,我一下子开朗起来,八错八错,这不是带我去后花园的节奏嘛!</h3><h3> 可是,还没高兴够,帅锅锅就扛着器械步上台阶,准备走进一座黑乎乎的大空间内。我呆住了,大空间的门处,分明站着极为阿拉伯壮年,我吞吞吐吐地多上几级台阶,极力往大空间里巴望去,似乎看见成排的座位,但是,看到更多的是——黝黑黝黑的不知底。一下子,所有坏念头都冒了出来,完蛋了,完蛋了,我小命别丢在这儿啊,赶紧跑吧!“Sorry, I back !”临逃时,我还故作镇静地冒上几个单词,生怕我的恐慌惊到他们,然后,掉头,快步回小门,快步走通道,快步回大厅,快步跨出大门,在看到保安小哥熟悉的脸后,我终于开心啦:哇啦哇啦, 安全啦,保安小哥最帅啦啦啦啦啦!可惜,保安小哥听不懂我的咕噜咕噜,依旧客气地摆摆手,和我告别呢。</h3><h3> 这儿到底是哪儿呢?难道是暗网?嘻嘻嘻嘻,真正一打听,原来这儿是马拉喀什歌剧院。哈哈哈哈哈</h3><h3><br></h3> <h3><b>“惊吓”吉玛广场!</b></h3><h3></h3><h3> jemaa Fna广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自从公元1050年起存在至今,广场就是马拉喀什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傍晚时分,炎热渐渐散去,太阳的余晖依然恋盏良久,广场逐渐变得游人如织。耍蛇的艺人,把蛇盘旋在客人的颈脖,而所有的蛇昂着脖子,伴随音乐舞动的点,随处可见,一个走神,可能你就走入了耍蛇的地盘,那蛇头突然向你伸展过来,吓得小命都不要不要的啦!</h3> <h3></h3> <h3> 更让我好奇的是,一堆一堆的男子们,不知围观什么,一圈又一圈地围着。我的好奇心又发作了,不看不罢休啊,于是,硬是从那么多男子的缝隙中,挤呀挤呀挤进去,脑袋一探,咦,只见一位男子盘坐地上,说着我不懂的话语,在干嘛呢?下注吗?看看周围围观男子的眼睛,不停地打量我,哦哦哦哦哦,没有女同志参与哎,难道想打我?!哇哇哇哇哇,赶紧一缩头,呲溜溜出圈圈,逃得远远滴,别找打啊啊啊啊啊</h3><h3></h3> <h3></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b>8月20日,卡萨布兰卡</b><h3></h3><h3> 围绕着摩洛哥国土一圈,我们又再次回到大西洋,回到卡萨布兰卡。</h3><h3> 一部《北非谍影》,人们记住了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的本名倒是被人们遗忘啦。卡萨,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拥有全国70%的现代工业,市区和郊区有1000多座工厂,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h3><h3></h3><h3> <b> </b></h3><h3><b> 哈</b></h3><h3><b> 桑</b></h3><h3><b> 二</b></h3><h3><b> 世</b></h3><h3><b> 清</b></h3><h3><b> 真</b></h3><h3><b> 寺</b></h3><h3> 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海上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名穆斯林作祷告,是唯一对外国人开放的清真寺。它的命名源于已故哈桑二世国王。国王在位30多年,极具威望,国王认为这一切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决定在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清真寺建在海上,缘于国王梦里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h3><h3> 为实现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承担了工程的设计任务,并在1987年8月11日破土动工兴建,经过3.5万名劳工和技术人员的日夜修建,用掉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终于在1993年8月30日竣工并开放。</h3><h3> 清真寺占地9公顷,寺区面积为2公顷,共分4层:下面两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祈祷的场所;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妇女祷告之用;最上面一层则是活动式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直射寺内。宣礼塔高达200米,可通过楼梯或电梯直达其顶端,塔顶的激光设备,在夜间,长达35公里的光束为穆斯林指引着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方向。</h3><h3> 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庄重而明亮。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寺内,五彩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墙壁上镶着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并铺设地毯,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更显得整个寺院富堂皇。</h3><h3><br></h3><h3> <b> 来到鸽子广场。</b></h3><h3> 和象征着和平的鸽子、市政主体大楼来张摄影,在大国博弈的今天,强大与和平,是我们中国人多么期盼的未来!调皮的我们,请憨厚的司机师傅裹上头巾,充当一次阿拉伯人民,让那欢声响彻海滨大道~ ~!</h3> <h3></h3> <h3></h3> <h3> <b>里克咖啡馆。</b></h3><h3> 根据电影《北非谍影》中咖啡馆复制而来的。原电影1942年上映,由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主演,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里克咖啡馆的谍战与爱情交织的故事。因过于经典,以至人们前来寻找这咖啡馆,于是老板娘就地建了这间咖啡馆。哇塞,这位老板娘好有生意头脑哦,好佩服哦!由于过于火爆,凡团队就餐都需提前预约,导游早早预约,也只约到了晚上9点半就餐。没问题,裹上蓝色头巾,听着乐队演奏着电影里的插曲,回顾那段美丽的故事,惬意,满满于心头,为摩洛哥之行划上了圆满的感叹号!</h3><h3></h3> <h3></h3> <h3><h3></h3><h3><br></h3><h3><br></h3><h3><br></h3><h3> 摩洛哥,我记住了你的活力,你的绚丽,登上回国的土豪航班,向热烈的非洲土地,道一声:我们会再见!</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