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年的记忆!😂😊😊一一一广昌县苦竹镇金华山钨矿之行

龍鳳呈祥

<h3>  多年的梦想!今天成真!一九六八年八月我下放离开广昌苦竹镇金华山钨矿!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回到了这里寻找童年的回忆!真的大高兴了!</h3><h3> 感谢我的外甥!感谢我的小妹全家!感谢所有为我实现梦想的亲人们和朋友们![微笑][微笑][微笑][玫瑰][玫瑰][玫瑰][抱拳][抱拳][抱拳]</h3> <h3>去苦竹镇金华山钨矿的路上!</h3> <p class="ql-block">看了童年生活的地方有一篇关于金华山的详细的介绍,特将此文借来一用,感谢胡家钓同志的美文,让我寻找到童年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情思</p><p class="ql-block"> 文/胡家钧</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坐落在广昌县城西北的苦竹境内,是一座与我有缘的山,因为它的名字与父亲大半辈子工作岗位有关,而我人生工作第一站,也在金华山。</p><p class="ql-block"> 这座山历史上曾称金嶂山,主峰海拔737.1米,系古代广昌十景之一。《建昌府志》载:“县西北四十里,有山独秀名金嶂,山高出云表,自远望之,形若翠屏,县治之镇也”。</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座“县治之镇”山,缘于一块奇石的出现,竟然辉煌了近半个世纪,也正是这奇石的发现,金嶂山被改名为金华山。</p><p class="ql-block"> 那是解放前的1946年春,邻县宁都黄陂某伐木工人,在金华山麓的苦竹珠坑新竹窝水溪中,偶然发現一块奇异的黑石头,好奇心驱使,他弯腰拾起,掂了掂并欣赏起来。此石与众不同,质重且有光泽,携交画眉坳钨矿棚目(老板)钟兆发后,经鉴定为钨矿。</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有钨矿很快被锁定。1947年秋,苦竹设立金华山管理站,招工开矿,首月产矿200吨。次年,采矿者猛增,矿工多达28000人,当年产钨精矿1776.6吨,占全国总产的十分之一。在这里,矿以山得名,而山因矿出名,所以,说到金华山,一定会说到矿。</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金华山钨矿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矿部机关有警卫连持枪警卫,岀入要凭岀入证。当年父亲从赣州通天岩疗养院调来这里,时称“中南有色金属管理局金华山钨矿”。几年后,该矿下放为地方企业,归属画眉坳钨矿,后又下放为县办企业。钨矿体制不管怎样变,父亲都一直在这里从事医务工作,直至退休。而我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就在钨矿广坊口矿业社当矿工。</p><p class="ql-block"> 矿工有自己的行话,不懂的会听得云里雾里,比如“砂子”、“打砂子”,翻译过来,“砂子”就是“钨矿”,“ 打砂子”就是“开采钨矿”,而“打过砂子”就是“当过钨矿矿工”。听说建国初期,“打砂子”的风钻工工资高,娶妻特容易,是姑娘眼中的香饽饽。首批风钻工是旱钻,大多染上矽肺病而英年早逝,这可苦了他们年轻漂亮的妻子,过早地成了寡妇。</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是座宝山,山体内遗存着地球成长的轨迹,蕴藏着地壳运动的回馈。被誉为乌金的钨矿,悄悄地隐身于花岗岩包裹着的白色矿脉之中,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开采。金华山名声远扬,钨矿兴旺时,这里留下过原苏联专家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该山的珠坑、严坑、下庵、竹子窝、广坊囗等地方都有矿工,而有矿工的地方一定有父亲的身影。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过,那时还朦懂天真,只知道山路难走,好累。</p><p class="ql-block"> 然而,清瘦、慈祥的父亲从未说难、说累。那个年头,父亲是位集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于一身的全科医生,没有节假日、双休日,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病人,背起药箱就岀诊,那怕正在吃年夜饭也不例外。几十年来,经父亲之手医治了多少病人,接生过了多少新生婴儿,金华山可以作证。</p><p class="ql-block"> 苦竹的往日荣光缘于金华山,而金华山又缘于矿,加上1958年又成立翠雷山垦殖场,于是,金华山下的苦竹更添辉煌。</p><p class="ql-block"> 穿过时光遂道,当年这里有影剧院、医院、子弟学校,还有灯光球场。广昌来了新影片,要苦竹先放才轮到县城及别处。苦竹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方方面面比较前卫,就连苦竹球队也敢与县城联队对决,于是,有人把苦竹誉为广昌的“小上海”。</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离县城不算远,就在西北约20公里的广昌、南丰两县交界处,是休闲登山的好去处,天气晴朗,肉眼都可望见其形似翡翠屏风的山峰。若登顶金华山,从县城出发,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沿广苦公路到尧山,过增坊、广坊口,上竹子窝,再登峰顶。二是先到苦竹圩,然后上严坑、过下庵、登竹子窝,最后冲刺登顶。</p><p class="ql-block"> 不同年龄段的人登金华山感受不同。我成年后登金华山就与儿时感触不一样,觉得山有灵性,若亲近它,它会对你很友好。</p><p class="ql-block"> 踏入金华山就进入茫茫林海。当你沿着曲折险峻的山道拾阶而上时,定能看到那无边无际的蔽日丛林,说不定还会偶遇叫不出名字的飞禽走兽。攀登之中,你可让山风去掉心中的浊气,也可让山涧溪水涤荡心中的疲惫,你若有什么郁闷,尽可在林荫探幽之时,将其全部排空而换来一身轻松。</p><p class="ql-block"> 无论你从哪条路登顶金华山,都可途经竹子窝。那是一方种植伟岸的海洋,漫山遍野全是毛竹。在这里,竹的挺拔与山的巍峨融在一起,唯美唯妙。阵阵竹涛声,犹如妙曲,令人陶醉,又仿佛为你冲刺登顶加油鼓气。</p><p class="ql-block"> 你若细心,会发现峰顶植被有点特别,灌木林几乎是贴地而生,仿佛生怕长高会阻挡登山者远眺的视线。当你登顶成功,站在巅峰之时,激动之情无法言表,语言仓白,那种“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定会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山顶上无遮无挡,极目远望,弯曲的旴江犹如玉带依稀可见,薄纱之中,县城的房屋轮廓时隐时现。腑视脚下,众多山峦形态各异,郁郁葱葱。在这里,即使看那远处翱翔蓝天的雄鹰,也不必仰视了。</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是大度的,也是温馨的,它黙黙地、无怨无悔地任由你走上自己的头顶,而且还为你赏阅美景提供“千里目”的方便。其实,这是山的低调、谦虚和厚道的体現,要知道,登顶不是对山的征服,而是山用自己坚实的身躯把你托起!我想,人和山一样,真正有品味的高人,在待人处事上,定会是平和、包容和胸怀宽广的。</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虽偏僻,但并不是世外桃园,“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也殃及到金华山钨矿。这里出现过不可理喻的人斗人,听说有人闯进金华山的下庵,说什么破“四旧”,抡起钢制撬棍把庵里菩萨撬下山坡,然后扬长而去。就这样,下庵的庵破败了,而下庵的地名也空有其名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页已经成为历史,金华山钨矿终因资源枯竭,于1997年依法破产了。次年,86岁高龄的父亲也因病仙逝了。父亲见证了金华山钨矿的兴旺、衰败、倒闭的全过程,而能与矿山不离不弃亲历全过程的人并不多。人生苦短 当年与我同事的广坊口矿工也大多作古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金华山那山体遗留的废弃窿子,那山谷裹露的堆积矿渣,渐渐地淡岀人们的视野,静静地印证和诠释着它当年的奉献和牺牲。金华山为国家和广昌经济建设是出过大力的,至于造就了多少福祉,恐怕无法考证了。</p><p class="ql-block"> 山还是那座山,时代变迁了,它依然那么迷人,昔日的“小上海”正在向今日的“九寨沟”转身。我相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它一定会让人们看到它新的辉煌。 </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7年5月7日</p> <h3>走上金华山去一一珠坑口!</h3> <h3>去苦竹镇的公路!还很好哦!</h3> <h3>儿时看电影和上台表演的大礼堂!</h3> <h3>儿时表演节目的大舞台!</h3><div>也是举行盛大婚礼宴会的大食堂!</div> <h3>金华山钨矿的办公大楼!</h3> <h3>原来我家居住的后山小菜园!</h3> <h3>家门口的简易小桥!原来是木头的!现在变钢筋混凝土的了!</h3> <h3>儿时经常下河去摸鱼的大河!戏水,十多个小伙伴在一起洗澡!现看着己变成小溪了!</h3> <h3>水质到现在都还很清澈!没有污染!</h3> <h3>淙淙流水!清澈见底!</h3> <h3>原翠雷山垦殖厂的办公地!</h3> <h3>翠雷山大礼堂!</h3> <h3>记忆中咱家的老房子!</h3> <h3>经常在这个厂房里玩耍!原来要偷着才能进去!现在变成了废厂房,堆放杂物了!</h3> <h3>儿时看见的高楼大厦!现也破烂不堪了!现在居然还住着人!很难想象!</h3> <h3>上山路口!每逢星期天就要上山去捡钨砂的路!</h3> <h3>已经很少人走的山路!</h3> <h3>被雨水冲刷的山路!</h3> <h3>就快到坡顶了!</h3> <h3>废石场!溜口!捡钨砂的地方!</h3> <h3>苦竹镇全景!</h3> <h3>青桐水库!</h3> <h3>远山很美的风景!</h3> <h3>山泉水!</h3> <h3>上山捡钨砂时半路休息的小木屋!(茶厅下)</h3> <h3>很少人走的上山路!</h3> <h3>我到山上了!你们快来!</h3> <h3>儿时上学的学校:广昌苦竹完小 现已经变成幼儿园了!</h3> <h3>老校门已经不见了!</h3> <h3>中午与家人和朋友共进午歺!家人的团聚!丰盛的午歺!尝不完的美味,说不完的亲情!</h3> <h3>去苦竹镇的路上!</h3> <h3>以前经常十多个小屁孩去玩水摸鱼的河滩!</h3> <h3>原来苦竹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方!</h3> <h3>家人的团聚!丰盛的晚歺!尝不完的美味,说不完的亲情!</h3> <h3>家人的团聚!丰盛的晚歺!尝不完的美味,说不完的亲情!</h3> <h3>到广昌了!</h3> <h3>侯车厅等待上车!</h3> <h3>公交车上!</h3> <h3>已经很少人去珠坑口了!</h3> <h3>儿时每星期要走的山路变大了!还可进车了!</h3> <h3>无尽头的山路!</h3> <h3>儿时看的最大的河床,怎么变得那么小了!</h3> <h3>废石场!溜口!经常捡钨砂的地方!</h3> <h3>现在新做的棚户区改造新房!</h3> <h3>儿时经常去玩耍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