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后街记忆</h3><div>尚 文</div><div> </div><div>人们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一个城市、一个村落,不能没有记忆。是的,在古老的洎阳城走过它那1400多年建镇之路的今天,当我倘佯在当年繁华“大寺上”后的西后街,走进这粉墙黛瓦修旧如旧的古巷,寻觅街之遗存,感悟巷之沧桑,抚摸其之瘢痕,无不感慨:这是老“城区仅存的几处有历史印记、文化遗存的街巷之一”啊!它,传递了多少历史信息、保存着哪些乐平元素?它,蕴藏了多少湮灭的传闻、诉说着哪些尘封的记忆呢?</div> <h3>一、</h3><div> </div><div>西后街是我与生以来第一条最熟悉的街巷。</div><div>我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乐平人,上世纪40年代末出生在这座古城中连通西大街与西后街的粮厅巷内。由粮厅巷至西大街、再大寺上而西后街,这不到一平方华里的弹丸之地,就是我儿时生活学习玩耍的小天地。</div><div>西大街(西门)是自唐中和三年(883年)花靥镇设县治后开始形成的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之一,数百年后的明代初叶,在其北面200米左右的地方,又形成了一条街,从东边的北街(北门)一直延伸至西端,约有600来米长,而大街在前,小街在后,先辈们习惯地称之为“后街”。后街因其宽不过3~4米,我们今天只把它作为一条巷道,须知,当年的主街西大街宽度也仅有4米啊!尤其在后街东段,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大寺上未打通形成新北街之前,这里还有许多类似老北街的店面式木结构建筑,屋檐一般通过二楼夹层或斗拱式或牛腿式外挑,门面多为活动木板合成,即白天卸下门板营业,晚上打烊可上门板。这后街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距今有近650年历史的老“街”哟!</div><div>为什么讲后街是我“第一条最熟悉的街巷”呢?</div><div>一是后街毗邻我儿时居住地粮厅巷,至此仅一步之遥;二是后街前几十米、也就是如今洎阳北路正中间,是我的母校——大寺上小学;三是后街上住着我的许多“发小”,放学后节假日寒暑期,穿梭般地往你家到他家,同做作业,共玩游戏,不亦乐乎!</div><div>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听着前辈的诉说,看着经年的遗存,翻着有限的资料,后街作为不同寻常的古街区印象逐渐在我的记忆中明晰起来!</div><div>西后街作为距县治繁华中心大寺上最近的一个街区,包括东西向的“后街”这条主街,以及街两旁延伸的多条南北向巷道,如大寺口、新安里、粮厅巷、金家园、宫保巷、宫保细巷、斋公堂等,它是旧乐平城的一个古街区。明清以来,在这不到一平方公里面积的西后街街区,建有不少府第、官仓、寺庙、祠堂、试馆、名宅。如东晋建的安隐寺,明代建的许(瑗)公祠,清代顺治至同治年间建的官府粮仓、周王庙、黄氏宗祠、榜眼府,以及休宁金氏建的府邸与花果园、徽州人聚居成巷的“新安里”、斋公堂、菩提庵、杨爷公仂庙等等。</div><div>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锐不可挡。古老的洎阳城已从70年前的2平方公里2万来人的小城演变为如今20平方公里20余万人的城市,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破旧的房屋、狭窄的街道,已成了历史,已化为记忆。在人们呼唤着留住城市的灵魂,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今天,可喜的是,后街一带的巷道,依然保持明清时期的布局原貌,且不少保存尚好的百年以上建筑物,如已作民居的榜眼府后堂,门楣高墙上端嵌有“御前侍卫”石刻的黄氏宗祠,门楣上嵌有“三讓居”石匾的吴慎和堂私宅,墙上嵌有“……金姓己业……光绪念七年岁在辛丑”等文字石碑的金姓老宅,等等。</div><div>所以说,“西后街”,是我市城区仅存的几处有历史印记、文化遗存的街巷之一。</div> <h3>二、</h3><div> </div><div>从粮厅巷到大寺上再至西后街,乐平老城区抹不掉的记忆。</div><div>莽莽苍天让我自冥冥之中从粮厅巷走来,又让我在这“粮厅巷·大寺上·西后街”这个古老洎阳城的中心地,辗转往返陀螺般地转了若许年,当初虽说有点晕晕乎乎而懵懵懂懂,而愈历经年却愈清晰明朗,历史的遗存,旧城的地标,亦成了我难以忘却的记忆。</div><div>——粮厅巷,它见证着农民的艰辛与奉献。</div><div>经过呀呀学语进而蹒跚学步,步入蒙童时代的我,第一起清清楚楚的记忆,就是刚上小学读书开学的那些日子,一出家门,跨进那被农民送粮车子堵得水泄不通的粮厅巷内,在延绵几百辆粮车中左穿右越曲经通幽般上学去的情景。</div><div>后来的我才知道,这在后街前几十米的有一处粮仓(上世纪60年代仍是县粮食局的直属粮库),是在清初顺治年间就建有的官办粮仓,古称“社仓”或“义仓”,用来存放赈灾备荒粮食的,从外观看,这座粮库仓容至少达千石以上。从清初到上世纪70年代,此粮仓存在时间有300年以上。</div><div>儿时的记忆仍浮于脑海。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农民送公粮余粮推的还是那种吱呀吱呀响个不停的木制独轮手推车——乐平人称作的“红车”,一边一个硕大的装着150~200斤稻谷的布袋,袋是夏布质地的,袋口呈两条尖而长之状,装满稻谷后,袋口之两尖条互绞互缠成一个女人发髻似的盘圆,又牢结又易解开。</div><div>那时,每年立秋之后,乡村的农民插完了晚稻、晒干了夏粮,就开始向国家交公粮余粮了。也就是9月初左右,北乡人从后街进巷、西南乡人从西门走粮厅巷西口进来的粮车,络绎不绝排成长龙挤在长不过200米的粮厅巷内,等待验谷、评级、过磅、开票、上仓、卸包……。</div><div>无怪乎!这集粮之仓、收粮之地,“文革”期间美其名为“丰收巷”了。</div><div>那时,童心冥顽的我,放学之暇,就喜欢钻在那车龙阵里好奇地穿来穿去,甚至不顾粮站员工的呵斥,偷偷跟在驼谷上仓的农民后面,想看看那农民带来拉车几乎与我同龄的小孩子上仓去干什么?上去了后,才知道那农民驼谷袋上楼后,好大好沉的一袋粮压在背上,他是摸不到袋口那盘圆的,只见那小孩太概是他儿子吧,用手将露在盘圆边的尖条奋力一扯,哗啦啦,谷子流往楼下仓间了!</div><div>这时,在我幼小心灵里,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农民们背驼着那几乎重达200斤的粮包,一步步迈上三十几级楼梯的情景。但见他们:头上汗如雨淋,身上几乎湿透,脚下颤颤悠悠,实在令人揪心,真是又见一次“汗滴粮下仓”呀!二是生平第一次看到乐平农村人出外带的那种用粗竹子做的“菜筒”。中午时分,送粮的农民午餐就是吃着这种“菜筒”装的一些冷饭、少许粗菜甚至是咸菜,干吧干吧的嚼着、咽着,却还谈笑风生呢!</div><div>——大寺上,它展示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div><div>讲到大寺上,就忘不我读了6年小学的母校——“乐平县大寺上小学”,这是由1922年创办的“县立女子小学”演变而来、乐平现代办学史上较早的一所高等小学。方位是现在洎阳路与翥山路交叉处北面,过去这里是没有街道的,东西门与南门交点的丁字路口北面是一高坡。上坡不到百米处,就是“大小”(1959年铲平高坡打通新北街后搬迁到金家园,即改称现在的“一小”),它几乎囊括原粮食局大部与原二医院及整个街面的范围。</div><div>旧时的大寺上,可热闹非凡哟!</div><div>在大寺上这一高地,两边是众多的小吃店、茶馆,白天,两边店铺门口遍布打小炉之类的手工业地摊,以及手工浇制糖菩萨等零食摊菜摊鱼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入夜,则热闹非凡,小吃摊点,叫卖之声不绝于耳;茶肆馆内,听评书者聚集成群。尤其大寺上高坡下的大寺口,因处城区东西南三条街交汇的核心地段特定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繁华之地的定位。而大寺口,包括东、西、南门的街口,则集中乐平的各大商号,绸棉麻布、南北杂货、笔墨纸张、中医中药等人居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堪称古乐平城首屈一指的繁华街区,</div><div>然而,此何以称为“大寺上”呢?</div><div>这就要穿越仅数十米长分隔大寺上小学两校区的一巷道,绕回后街了。过去的后街东端是一直通往老北街的,就在这后街东端之前,有一座当时赣北两大名寺之一的“安隐寺”。据有关资料载,东晋太兴二年(319年),一位俗名叫蔡泌的高僧,欲在翥山之下洎水畔寻觅一方宝地,惟见此处山岸高耸,河水环流,风水甚好,于是在这山南水北之“阳”,建起一座香火千年的安隐寺。只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处于繁华闹市大寺上与后街之间的千年名寺灰飞烟灭了。到共和国时代,此地旧时的大寺上高坡削平了,大寺上小学搬迁了,后街东段的街面拆除了,向北的大道拓通了,展示在今人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繁华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洎阳北路。</div><div>可以说,寺因其规模宏大而称“大寺”,地因寺而得名“大寺上”,没有安隐寺,就没有大寺上。尽管岁月如烟,大寺不见踪影,而“大寺”其地标、其大名,仍在乐平城。尤其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来说,不知大寺上,焉知有乐平?</div> <h3>三、</h3><div> </div><div>祠堂庙宇多这一农耕社会的“中国特色”,在西后街这区区之地,可以找到它的“微缩景观”。</div><div>说到后街东段前的安隐寺,它可是建于东晋与庐山东林寺齐名且还早于东林寺67年的名寺。经过百年,进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教鼎盛时期,宋祥符九年(1016年),朝廷又赐匾额高悬于庙门之上,可以想象这700年间,该寺庙是何等壮观、香火是何其旺盛啊!后虽经战火而毁,直到明万历(十七世纪下半叶)年间尚存钟楼,清代又经修葺,到了民国,这千年古寺就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之中了。</div><div>然而,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对神佛的崇拜,并不因一座寺庙之毁而中断。众多蒙昧的凡夫俗子把对大千世界的恐惧、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化为了对某一神灵、大佛的膜拜,对之付予了全部的精神寄托。因而,西后街区不到一平方公里之区域,又有了常年香不断的多处寺庙。</div><div>如紧靠西后街东段“新安里”之北,就有一座颇具规模的菩提庵,有庵堂、有斋房、有庭院。“庵”,是女姓即尼姑的修行之地。共和国成立之初,僧尼还俗,后街还传说着一段西方寺(后街西端过蔡家桥的一座寺)和尚与菩提庵尼姑喜结良缘的趣闻呢!</div><div>后街中段北面还有一座斋公堂,是佛教天仙派在晚清年间筹资兴建的。许多的信徒与居士,除了初一十五例行朝拜外,尤其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生日、渡海日、成道日三天,则举行盛大法会,集体进斋饭、佛果,献香、油费,可谓虔诚之至,亦见热闹非凡。</div><div>后街西端,还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周王庙。如今庙已无踪,而以之命名的周王庙巷,作为西后街延伸的一条巷仍在。周王庙,至今我亦不知供奉的是那方圣神。而据旧时庙制,名为庙的,并非观、寺、庵一类的宗教之地,而是像“儒学里”敬拜孔子的先圣庙、东门口祭祀长沙王吴芮的“石下庙”一样,是带有纪念、缅怀意义而祭拜一位先贤。</div><div>这些直到共和国时代才拆除的斋公堂、周王庙、菩提庵、西方寺等,虽在后街或东或西或前或后,说实话,处于与共和国共成长年龄段的我,却未曾目睹过这些寺庙拜者如云香烟袅袅之景象。而唯一见证过的,是后街街面上的“杨爷公仂”庙的极盛香火。这个杨爷公本是后街旧时行业帮会供奉的一个神灵,庙朝南街面,敞开无外墙,门两边各装一排栅栏,屋内正中一木雕偶像,前有供桌香炉等。老一辈人说这杨爷公很灵的,后街人大凡家人小孩有身体不适之恙,都去求它。那时,我隔三差五走过庙前,总见烟雾腾腾、烛光闪闪,香火可谓盛矣!</div><div>农耕社会的先民,其精神寄托、心灵期盼,除了对偶像的信仰,更重要的就是对祖宗的膜拜,对先贤的崇敬。在后街这狭小地盘上,也可见证。</div><div>如后街前面的许公祠。乾隆版乐平县志在“许忠臣祠”条下述,“在安隐寺右,明嘉靖丁巳(1557年)知县庞尚鹏(广东南海人)为高阳侯许瑗(名口人)立坊,额书‘开国忠臣’四字,时以礼致祭”。这座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仍在,整个建筑气势恢宏、高大森严,屋内用材硕大,厅堂深邃,雕栏玉砌,工艺精美。可惜的是,大门常年紧闭,我等顽童,只有不时从门缝里“偷窥”这座古建内雄姿的“福份”啊!</div><div>而今,仍有一座虽经沧桑已显“苍老”,墙体斑驳、梁柱将朽的黄姓祠堂尚“健在”。外墙门楣上端嵌有镌刻“黄氏宗祠”四字匾额,横匾之上高墙耸立,又嵌有一块竖刻“御前侍卫”四字的石碑。经查乐平县志,载有一位名为黄朝选的人物,嘉庆六年(1801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应该是黄姓族人以此为自豪,故将其任职之匾立宗祠外墙上端,光耀门庭,显其荣光吧!</div> <h3>四、</h3><div> </div><div>西后街街区的这巷那园、这居那宅,其名其实,刻下了许多历史印记,留下了不少人文信息。它是记忆,远去的历史;它是现实,眼前的遗存。</div><div>是的,今日已行走在黄昏途中的我,较之生长在这一街区少时懵懵懂懂常常在此转悠的我,竞然对此街区有了较深一些的了解和认识。</div><div>在乐平的老城区,东西南北四条老街连接着几十条主巷,一条主巷又辐射出数条支巷,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巷道多得使人难记其名难觅其处,殊不知,在这众多巷道的幽深之处,却蕴藏着历史中的乐平元素,人们只要有心,总能寻觅到古代人文遗存的珠丝马迹。后街,就是这么一条东西向的主巷道,辐射出若干条有着人文印记的巷道。 </div><div>如前所述,粮厅巷、斋公堂巷、周王庙巷、大寺口巷等,虽不见其实还留其名,然而,钉在巷墙上的巷名铭牌,同时也印刻在今人的大脑“硬盘”上。</div><div>还有的,它不仅是记忆,还是现实。</div><div>比如“新安里”,它是今天从洎阳中路踏入后街的笫一条北向小巷子,是一条长不到40米死胡同。这里可是150年前清同治年间徽州籍商人初来乐平的聚居之地,因古徽州别名新安故名新安里。须知,今日此巷仍有徽州人如婺源人后代在此居住呢!年长的人还不时与年轻人诉说徽州商人在乐平的创业史。</div><div>“金家园”,此巷名缘自160多年前清咸丰年间休宁籍金氏在此间建的花果园,今天的“一小”就是果园旧址。而后街中段北面仍有一幢墙砖刻有“金氏己墙”的老宅,据现居其中的金氏后人说,他家在此居住七八代以上。其里屋内墙上嵌有一块与邻里分界的石碑,上刻“……金姓己业……光绪念七年岁在辛丑 立”等文字,立石时间是1901年,说明此老宅至少在百年以上。</div><div>“宫保巷”,此巷是后街西端一条通往西大街的主要支巷,清末,在巷东面建有榜眼府堂,因榜眼公儒林汪氏汪守和被赐封太子太保,即“宫保”,故名宫保巷。据当地老人讲,昔日榜眼府建筑恢宏气派,从巷中段起建有门楼,前府后堂,多间居室,几进几出,一直延伸到北面后街。迄今,榜眼府门楼及前厅主建筑已不存在,但后院的两进居室仍在,从中可直通后街,虽经百年风雨“垂垂老矣”,作为民居还住有多户居民,人们也还习惯地称之榜眼府。</div><div>在榜眼府南面不远,尚有一栋“身材硬朗”且高大的老宅,正面高高的门楣嵌有镌刻“三讓居”三字的石匾,外墙砖上刻有“吳慎和堂號己墙”,据该屋吴姓主人说,其祖上是在乐平开钱庄的。</div><div>等等,这一小小街区,让后人能有这么丰富的记忆,给今人留下这么宝贵的遗存,足见乐平老街文化底蕴之厚重,历史遗产之丰富。</div><div>须知,这一小小街区,其粉墙黛瓦之下,其旧居老宅之中,还有多少文化信息、历史斑迹,等待我们去寻觅、去探求、去挖掘!</div><div> </div> <h3>五、</h3><div> </div><div>说到宫保巷,说到后院直通西后街的榜眼府,就不能不说榜眼公汪守和,就不能不说汪氏历代传承的儒林家风。</div><div>儿时,打从发蒙读书之日起,我那虽目不识丁却目光远大的母亲,就经常与我讲城里汪家人历代读书成材的故事。</div><div>城里汪家即儒林汪家,共和国成立之前大都聚居在东门财贵巷、花园巷一带。其始祖是古徽州人汪路,自北宋末年来乐平任知县后,其后裔就一直定居在乐平。路公裔孙汪守和在清嘉庆元年高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官至户部、工部尚书,左都察御史。守和公一生多为朝廷主持科考,选拔人才,勤勉奉公,以至晕在考场,不治而逝。后清帝赐匾命名乐平汪氏为“儒林汪氏”,汪氏读书报国的儒林家风也一直传承今。</div><div>儒林家风,突出的是“读书、敬业、诚善、拔萃”。</div><div>“读书”,汪氏家族世代书香,历来重视读书是一大特色。</div><div>“敬业”,汪氏先祖告诫儿孙从事任何职业都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努力奉献国家和社会。</div><div>“诚善”,汪氏家人都很重视道德修养,要求后代做人要诚实,对人要讲诚信,要心地善良。</div><div>“拔萃”,汪氏家族历来人才辈出,先辈期望后代超越前人。</div><div> 可以说,这“读书、敬业、诚善、拔萃”八个字儒林家风的传承,对后街人来说,既是历史的记忆,也是现实的比照。</div><div>——历史的记忆。 </div><div>“十代书香亦足豪”:</div><div>元代岁贡慈湖书院山长汪炳儒,</div><div>明代进士参修“永乐大典”的汪誾,</div><div>明代进士监察御史汪琰,</div><div>清代进士钦点户部主事汪树鍭,</div><div>清嘉庆元年榜眼汪守和,</div><div>近代乐平唯一参加“公车上书”的举人汪丹甫,</div><div>跟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任第一届民国众议院议员的汪汝梅,</div><div>民国第一届参议院议员汪徵元,</div><div>景德德陶大前身江西省立陶专创始人校长汪璠,</div><div>现代著名国际法专家汪瑄等……</div><div>——现实的比照。</div><div>汪璠子女教授多:</div><div>长女汪静娴,原天津大学出版社副总编、编审;</div><div>长子汪大纲,原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div><div>次子汪大绶,原《中国煤炭报》副总编、高级政工师;</div><div>三子汪大经,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系主任、教授;</div><div>四子汪大绩,原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同济医大</div><div>客座教授;</div><div>五子汪大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常务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div><div>九子汪大总,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工程师、上海汽车集团副总裁。</div><div>当代海归博士多:</div><div>汪璠后裔第四代第五代中有20人留学美国耶鲁、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康奈尔等知名大学,或已毕业或在读,已有7人获博士学位。</div> <h3>六、</h3><div> </div><div>西后街是有生命的,它从诞生至今已650岁了;西后街是有记忆的,它以布局原貌百年老宅历史遗存传统家风向今人诉说它的前世今生。</div><div>有人说,有生命的东西是脆弱的,后街也如此:</div><div>构成古街生命的许多元素,在一个个历史时段里愤然而去,如那香烟萦绕的安隐寺、博大宏伟的许公祠、恬静优美的金家园……。</div><div>我们说,有生命的东西更是坚强的,也如后街:</div><div>那一幢幢饱经风霜的百年老宅,及那布局依旧的古巷网格,是后街留给今人的宝贵遗产;那一段段书写在史志古籍里的文字,虽是零碎的但是真实的叙说,是后街古人对今人的历史交待;那一代代原居先民口头传承的名人佚事家风家规,是后街前辈让后辈承继的精神财富……,从古老榜眼府而出的儒林家风,波及今日之京津沪宁,更远及大洋彼岸的耶鲁哈佛……,这不正是后街的鲜活生命延续吗?!</div><div>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div><div>盛世今朝,我们有责任让城市文化遗产“活起来”,而不仅仅是“记忆”,因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div><div>让西后街“活起来”,活得更有生命力,活得更坚强、更长久!</div><div> </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