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欣赏山西好风光从大同开始</h3> <h3>大同土林过去不曾听说过,这次眼见后感到土林与石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雨的塑造下,时时在发生变化,但土林的神韵依然,丝毫不影响其美感度。</h3> <h3>奇特的土林景致令人目不暇接,一处处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形态怪异,或壁立,或层叠,或猛兽欲起,或神魔欲行行走于迷宫般的土林之中,不由感慨......多少个春夏秋冬,风吹、雨刷,在这厚厚的黄土层中,雕出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h3> <h3>天空云彩构画出一条鲤鱼甚是让人惊喜,它也被土林的美景吸引现身了吗?......</h3> <h3>远处是刘曙光老师的身影,学习摄影是刘老师引我入门的,待我亲如姐妹,当今社会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而刘老师不光教我们摄影还教我们如何做人,我从心里尊敬刘老师,让我发自内心地叫声姐姐。</h3> <h3>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h3> <h3>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h3> <h3>悬空寺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h3> <h3>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h3> <h3>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h3> <h3>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h3> <h3>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h3> <h3>冰洞--宁武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在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乡麻地沟村,处旅游专线旁,海拔2300米。</h3> <h3>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h3> <h3>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却寒气逼人、冰雕玉砌,且愈往地层深处冰层愈厚,与越往深处气温越高的常规地质情形形成强烈的反差。</h3> <h3>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或婀娜多姿,或雄伟壮丽,无不令人惊叹。堪称一个冰的世界。</h3> <h3>悬空村,指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大山里的王化沟村。整个村庄悬空在距地面百余米高的半山悬崖之上,背倚峭壁,面朝峡谷,形成一个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从外观看,因为山腰空间狭窄,房屋后部坐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则悬空而建,从山缝中伸出的几个木桩,把村子整个支了起来,给人的感觉有些摇摇欲坠。</h3> <h3>村子里唯一一条"主干道",是用木桩一根一根铺起来的,路面很窄,半悬在空中,如同古代的栈道,让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悬空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h3> <h3>途中的耶稣光</h3> <h3>途中的彩虹</h3> <h3>途中的田园风光</h3> <h3>老牛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往南是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h3><h3><br /></h3> <h3>乾坤湾位于山西省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陕西省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乾坤湾是一幅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也是山西永和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风景点。来到圣览山巅,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h3> <h3>明长城遗址峰火台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由于黄河正值枯水期,我们没有看到黄河奔流的景象有些遗憾,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遗憾,而这样遗憾从某种角度也让我们产生一种想象的美。</h3> <h3>在右玉县博物馆看到了不少西汉文物,其中朱雀玄武博山炉,仅在上海博物馆有见。</h3> <h3>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称参合口。</h3> <h3>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h3> <h3>杀虎口是历代古长城的雄关要隘。"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这个胡字代表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康熙亲征北方,这里才改叫杀虎口。这里有很多的历史故事......</h3> <h3>大同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大同九龙壁的龙,龙爪、鳞片排列、龙尾及飞腾姿势皆不同于北京北海公园、故宫的九龙壁。</h3> <h3>大同九龙壁的飞龙为四爪,且没有尾鳍,尾部类似蛇的尾巴,龙身鳞片是条形叠加分布,而故宫九龙壁的分布形式更像现实中鱼类的交错分布。大同九龙壁的9条龙均为侧向,故宫九龙壁中间黄龙为坐龙,这为了区别代王与皇帝的地位差别,不过这也足见代王在当朝的地位。</h3> <h3>俯视华严寺很壮观,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h3> <h3>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幅墙砖组成"吉"字增添了了寺院神秘。</h3> <h3>这是全国最大的鸱吻,建在古建筑屋脊两端的饰物,是防火镇宅辟邪的吉祥物。</h3> <h3>大同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h3> <h3>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h3> <h3>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h3> <h3>大同古城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元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全国颇有名气。大同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h3> <h3>古城墙上转了一周找回了感觉和回忆。40年前我在大同入伍,今天和战友相约相聚在古城多有感慨,古城变得更美丽了,我们战友情也更深了,我们最好的年华是在这里渡过的。</h3> <h3>灵岩寺坐落于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湖心岛中央,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h3> <h3>水天一色十分漂亮</h3> <h3>但导游告诉我们原来的灵岩寺比现在的更大更美</h3> <h3>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始于北魏,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h3> <h3>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我最喜欢第五石窟,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我和战友合影也多在此窟前。</h3> <h3>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中期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晚期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h3> <h3>大同火山群是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h3> <h3>狼窝山火山</h3> <h3>老虎山火山</h3> <h3>远望昊天寺</h3> <h3>在大同五天中,我看到了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三百万年前形成的万年冰洞、自然风雨雕刻的土林、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大同古城、走西口的杀虎口、壮观的火山群......这真是一次美好的旅行。</h3> <h3>此行我和六个好姐妹同行,有老师、有战友、有影友,为纪念我参军四十周年,为开始我退休新的生活。此行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再见了山西!再见了大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