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酒

久久

<h3>经过若干年的观察,我发现男士喝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吹牛之间”,喝什么酒无所谓,以什么名义喝酒有所谓;在什么地方喝酒无所谓,与什么人喝酒有所谓。喝红酒,也喝白酒;用高脚杯,也用大茶碗;进五星酒店,也吃地摊上的大排档。喝酒能够喝出五百年的交情,当然也能将五百年交情毁于一旦,那就是在酒场上,你有酒量,却滴酒未沾。</h3><div>据说酒品如人品,拿酒测人格,屡试不爽,理论是这样的:逢喝必醉,此友不可深交,自制力太差,没有把控力;只见喝酒,从未见其醉,此人不可交,属于深藏不露,心机太重,作为朋友太累心,得时刻提防;三天清醒,五天一醉,此人可交,有真性情,也有自制力,做事必定张弛有度,重感情,也理智。</div><div>某君说:“不喜欢酒的滋味,喜欢醉的感觉。” 又有一君说:“喜欢酒的滋味,不喜欢醉的感觉。”我想,这是喝酒的两种状态。喜欢第一种状态的人,平时一定不苟言笑,酒后放松一下,尽情玩耍,借机回到孩童时代,哄自己开心,平时不敢说的话,借酒说了,平时不好意思表达的意思,借酒表达了;喜欢第二种状态的人,一定是真喜欢酒的人,其乐趣在细细品味酒的甘醇,酒的浓淡清香,“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尽情享受喝酒的过程。</div><div>窃以为喝酒最好的境界应该是“微醺”状态,似醉还醒。既不失态,也不失酒趣。有万丈豪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有万种风情,“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有万般无奈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有万籁俱寂中的落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div><div>酒乃神奇之物,装到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 经常有豪饮者“沉醉不知归路”。有一年春节,在路边遇到一“醉卧”之酒神,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卧于人行道上,酒气冲天,眼睛是睁开的,每逢有人从他身边走过,他的眼睛就追随着路人转来转去。</div><div> 过犹不及,所谓美到极致不一定更美,比如玫瑰花,怒放过后,留下的是一个丑陋的疙瘩;比如烟花,绚烂之后,是一地纸屑。</div><div>(图片载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