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日23:59分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搭乘肯尼亚航空KQ886航班经泰国曼谷转机TG602途经香港辗转近24小时于8日凌晨回到了深圳家中,昏昏沉沉😴了近20小时,懵懵懂懂中回顾一下肯尼亚之旅,犹如一场梦,有点意犹未尽,却因各种原因(8日将迎来2017肯尼亚大选,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大使馆提示可能会伴有骚乱、冲突发生)又不得不结束这段旅程。</h3><div> 从各方面看肯尼亚的经济发展好于埃塞,当然埃塞的人文、自然景观并不输于肯尼亚,各有千秋。肯尼亚的经济位列东非之首,但国内治安情况应该堪忧,首都内罗毕有点规模的酒店大门都防范严密,需要经过近似于机场般的安检,车辆进入需要做防爆检查。一些安全Tips均不建议一两个人单独活动于街头。</div><div> 此次肯尼亚的旅程人品指数实属大爆发,雨季来到肯尼亚,白天却都没有下⛈️,在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和马赛马拉大草原得以近距离的与非洲五霸(非洲狮、非洲象、非洲水牛、非洲豹、黑犀牛)四👀相对。和非洲五奇(东非剑羚、葛氏细纹斑马、索马里鸵鸟、网状长颈鹿、长颈羚)……的亲密直视;亲睹了狮子、鳄鱼、花豹的血腥狩猎(虽然这一切有些残忍🤐,但深悟到了这一切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虽血腥、残忍,但又无法改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有幸在马拉河以每日一次的频率观赏到了角马迁徙过河,即便是在回程内罗毕经过马拉河边又一次欣赏到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我们的时段虽是天国之渡的高发期,却有人在渡口连续坐守了四天一无所获🤔,真是替他们伤心欲哭😭);天国之渡(指的是每年在东非塞伦盖提平原上超过140万头黑尾牛羚(又称角马)和30万匹斑马和瞪羚为了跟着应雨生长的草皮,大约每年7至10月便会从坦桑尼亚的Serengeti南部一直迁移到北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在那里居住一两个月,雨季过后便又顺时针方向返回Serengeti南部。这些动物每年行走超过2500公里的路,周而复始,至死方休。)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可以如此震撼,让我心生对生命的敬佩与尊重,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回忆。</div><div> </div> <h3>有幸在踏入马赛马拉大草原就一睹非洲五霸(非洲狮、非洲象、非洲水牛、非洲豹、黑犀牛)。</h3> <h3>在经验丰富老道的Musa带领下,非洲五奇(东非剑羚、葛氏细纹斑马、索马里鸵鸟、网状长颈鹿、长颈羚)也一并纳入了视野</h3> <h3>东非大草原肉食动物的食物链……血腥、残忍,但又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肯尼亚政府严禁投放食物给保护区内的动物或者救助任何受伤或迷失的小动物……</h3> <h3>天国之渡</h3> <h3>天国之渡</h3> <h3>迁徙(天国之渡)的整个过程真是即期待又伴着痛惜,在岸边集结,期待它们赶紧跃入河中;看它们成功的过了河后,替它们庆幸;看它们体力不支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或是被河里的巨鳄捕食,万分痛惜。在过河前,它们之间有交流,有组织的去踩点,头马跳入河中那一刹那,整个族群会相拥跟随、在过河中有小角马犹豫不决,父、母会回头伴其左右……只有你在岸边亲睹这一幕幕,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这一切🙏</h3> <h3> 肯尼亚之旅一路上经常听到当地人对着我说“江不(jumbo)”或是“how are you”,前者是“斯瓦西里语”,中文“你好”的意思,也常常可以听到很麻溜的中文“你好”!或是在不确定你是中、日、韩哪国人时,“你好”、“空你其瓦”、“阿尼阿塞哟”一股脑三箭齐发似的问候,然后我自豪回以“ I am Chinese,I'm from China.”,此时会感受到他们惊喜的回答:“I like China”,此时顿感作为大中国子民的骄傲😂。通过旅程中和司机、酒店服务生、向导、当地民众的交流,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中国,大体的回答都认为:中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5月31日开通的蒙(巴萨)内(罗毕)高铁,从原来10多个小时缩短至4个小时;通往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高大上的高速实际上和国内的高速公路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整个肯尼亚这是独一无二的(这两个项目都是完全由中国负责建设的,实际上这样的项目还有好多);…… </h3><div> </div> <h3>马赛人友好的要求合影</h3> <h3>酒店偶遇一大哥听说我来自中国,主动提出带我到湖边看河马,临湖的确好多河马,只可惜没听他的召唤上岸,不过倒是得以近距离接触了好多水羚羊和斑马……</h3> <h3> 在回国的当天,由于航班是23:59分的,我们两个人想了解、感受一下肯尼亚底层人民的生活百态,花了点$请了一位居住在基贝拉(努比亚语里,它是树林、森林的意思。)的居民做向导,基贝拉—世界三大贫民窟之一,非洲之首。它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商业区只相隔几百米,可谓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在面积只有2.5km²的区域内,生活着约100万人口。我们就这样误打误撞踏入了“战狼2”的取景地(进入之前并不知道,后来看了文章介绍才知道,据爆料该摄制组在贫民窟还被抢了),这部票房达30亿之多的剧,因当时身处异乡还没得以观看以了解其巨额票房原因之所在😁</h3><div> 在向导的陪同壮胆下,得以用了约2小时安安全全的走了一圈,领略了这片用铁皮、泥土、木棍搭建的无序且脏乱的民居,1899年由英国殖民者修建的蒙(巴萨)乌(干达)铁路横穿其中,那铁路要不是通过与向导了解到早(蒙巴萨发往乌干达)晚(乌干达发往蒙巴萨)仍有一辆列车以30km/H对开,没人能想到这样破烂的铁路仍在使用。这条铁路也是除中国兴建的蒙内铁路之前,肯尼亚存在的唯一一条铁路。这片民房外表虽脏乱,却并没有影响到居民们对洁净的需求,大多数家庭都是挂着各色门帘防蚊蝇,帘上满是油渍和灰土,进门需要拖鞋的,我想也许是出于外面的巷道实在太“污”,而家中的空间又实在太小,一般十个平米大的房间,要住7、8个人,卧室、厨房、客厅都在一起,房屋外面都是土路,土路中央就是露天排污渠,如果穿鞋而入,室内的空气应该令人无法呼吸吧。据向导介绍,这里的民众日收入约1$,不过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贫民窟孩子生活很艰辛,但是他们的眼睛特别干净,充满了渴望与期许;有的聚在一起全神贯注的在看足球赛;有的年轻人在跳街舞;还有些女人们在美发店中美发。这里的人们并没有来之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你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大多都能露出洁白的牙齿报以善意的微笑回视,也许是有向导陪在身边的缘故?不过半路上碰到一醉汉还是让我们有所紧张,见人就跑过去拥抱,还欲脱下自己的裤子……贫民窟里的人们因为时时刻刻存在的危险害怕出门,曾经流行一种飞行厕所。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厕所,而是普普通通的塑料袋,由于公厕奇缺,老百姓把大小便装入塑料袋内,随手丢到大街上、房顶上、树丛里。以前一到雨季,贫民窟便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不过政府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改变这里了,个人感觉也许是敷衍,因为新建民居都在外围,像一道围墙把那些就建筑包围其中……倒是这里的学校还是让我惊叹,即使在这样的破烂贫民窟中,还能看到颜值这般高的学校,不容易!期待2017的肯尼亚大选后,基贝拉民众的生活环境能有所改观🙏</div><div> 此次肯尼亚之旅最可笑的是在大草原与野兽一两米的近距离相距、在非洲最大、外界评价最恐怖的贫民窟中穿行近2个多小时,都安安全全得以全身而退。倒是临行前在内罗毕乔莫.肯雅塔机场T1航站楼外的停车场马路上居然被三名警察赤裸裸的索贿(一开始并没感到是索贿,后来在收钱的时候,他们让我侧过身,把钱压在📷下拿过去,我才明白了一切)50$,经过一番示弱的讨价还价,最终以20$终结,起因是我在拍照时,他们进入了画面(可惜的是这三位警届“英雄”的照片没有留存下来),可周边并没有任何提示不能拍照。值机时碰到了另外两名国人,他们也聊到了类似的经历,一位奉上了$(数额不详);一位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被要求买了一张电话充值卡+一杯咖啡得以脱身,这一切行为实在让我为肯尼亚警务人员所不耻,也让我脊背有些发凉,之前在临行之前,有朋友告知机场的海关人员有索贿行为,不过我们倒是没有碰到,之前还在庆幸,谁想临别肯尼亚前却发生了这一幕😤为什么平民百姓对中国人如此友好,而警务人员却如此对待我们?也许是中国人逆来顺受?又或许是他们认为中国人口袋的💰多……以后去肯尼亚的小伙伴要警醒喽😏</div><div> 希望再有机会踏上肯尼亚的土地,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基贝拉”……</div><div><br></div> <h3>锈迹斑斑的“民宅”,在这片约2.5km²的土地上居住了约100万人……</h3> <h3>二手皮鞋在这里可是宝贝</h3> <h3>诺基亚在这里可是热门货</h3> <h3>临街的售卖点。</h3> <h3>到私人水站打水的小男孩,每桶约2先令,旱季则会涨到25先令/桶。这里政府不提供相关公用设施。</h3> <h3>做发饰的小女孩</h3> <h3>坐在垃圾堆上无助的孩子……</h3> <h3>贫民窟的孩子们</h3> <h3>戏耍的孩子们</h3> <h3>放学的孩子们,希望能改变他们的人生……</h3> <h3>期待幸福来临的孩子们</h3> <h3>守望</h3> <h3>纯真的笑容</h3> <h3>期待……</h3> <h3>守望</h3> <h3>蒙(巴萨)—乌(干达)铁路</h3> <h3>临蒙(巴萨)—乌(干达)铁路而建的“民宅”</h3> <h3>行走在蒙(巴萨)—乌(干达)铁路上人们</h3> <h3>行走在伴着垃圾山的蒙(巴萨)—乌(干达)铁路上人们</h3> <h3>遍布贫民窟无序的污水随意排放</h3> <h3>铁轨上遍布垃圾,相邻的污水渠……</h3> <h3>临铁路而建的“商铺”</h3> <h3>政府投资建设的廉租房,即使这样相信也很难有人租的起,毕竟大多数人每天的收入只有1$左右,能吃一顿饭就是幸福了。</h3> <h3>感觉这些新建廉租房倒像是遮羞布,在做表面文章,把“旧房”围在其中,期待2017的大选能给“基贝拉”带来颠覆性的改变……</h3> <h3>举着竞选者头像牌子的孩子,他在期待着当选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吗?</h3> <h3>远处的墙上贴满了2017大选竞选者的招贴画,贫民窟这个时候可是票库了。</h3> <h3>远处的墙上贴满了2017大选竞选者的招贴画,贫民窟这个时候可是票库了。</h3> <h3>天真无邪的笑容</h3> <h3>贫民窟中颜值颇高的学校,不过据向导说要搬迁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希望有更好的学校等着孩子们,这里的学校大多是公益组织建设,基本没有政府投入……</h3> <h3>贫民窟中颜值颇高的学校,不过据向导说要搬迁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希望有更好的学校等着孩子们,这里的学校大多是公益组织建设,基本没有政府投入……</h3> <h3>跳着街舞的年轻人</h3> <h3>巷道</h3> <h3>临街“商铺”</h3> <h3>巷道</h3> <h3>遍布垃圾的臭水坑</h3> <h3>遍布垃圾的臭水坑</h3> <h3>竞选者的招贴画与垃圾为伍,期待你能改变基贝拉……</h3> <h3>我们向导的背影</h3> <h3>碰到两个带着迷离眼神的年轻人,主动要求我们拍照。</h3> <h3>这在基贝拉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商铺</h3> <h3>这里也有载客的摩托车,请问你敢坐吗?</h3> <h3>这里也有载客的摩托车,请问你敢坐吗?</h3> <h3>算是体面的小铺</h3> <h3>巷道</h3> <h3>小铺</h3> <h3>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的年轻人,拍照时他们转过了身……</h3> <h3>临排污水渠而建的“民宅”</h3> <h3>这片民房外表虽脏乱,却并没有影响到居民们对洁净的需求,大多数人都是挂着各色门帘防蚊蝇,帘上满是油渍和灰土,进门需要拖鞋的,我想也许是出于外面的巷道实在太“污”,而家中的空间又实在太小,一般十个平米大的房间,要住7、8个人,卧室、厨房、客厅都在一起,房屋外面都是土路,土路中央就是露天排污渠,如果穿鞋而入,室内的空气应该令人无法呼吸吧。</h3> <h3>街市</h3> <h3>这在基贝拉算是一个像样的街道了</h3> <h3>人头攒动,繁忙的街道。</h3> <h3>药店,向导说怕打劫,即便是开着门,也是用一个铁栅栏面对顾客。</h3> <h3>基贝拉的主干道……</h3> <h3>基贝拉的主干道……</h3> <h3>基贝拉的主干道,红衣人是我们的向导……</h3> <h3>看起来档次不错的美发店</h3> <h3>15先令一次的洗手间</h3> <h3>水果摊档,因为身上没有先令了,也没好为他们的GDP做点贡献。</h3> <h3>主干道</h3> <h3>即便住在基贝拉依然笑容灿烂的女人们,对明天的幸福充满了期盼……</h3> <h3>挂着绿植装饰的“民宅”,幸福是自己找寻的……</h3> <h3>欢迎来到基贝拉……希望有机会再一次踏上肯尼亚的土地能见到不一样的基贝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