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年的三伏天在老家河南家家户户都会做些辣椒酱豆,在漫长冬天来临时,青菜的行情一路飙涨,这时的辣椒酱豆便派上了大用场。热油爆香,大大的葱花切碎,和酱豆一起加进去翻炒,油,葱,合适的温度翻腾碰撞,几分钟红艳艳的酱,油便出来了。热蒸的大白面馍一掰两瓣,用勺子盛上两勺加到馍里面,一裹,大快朵颐,不知是吃的太急赶不上趟,还是酱豆太热,抑或辣椒有点辣降不住,额头上不由冒出热汗来,一个馍下去,甚是不过瘾,再来一个……</h3><h3>说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直咽口水,心想这辣椒酱豆咋这么好吃,好吃不好吃不是我说了算,馍说了算。</h3><h3>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天我就来送福利了,安利一下辣椒酱豆的做法。咱自己学会了,还不是想啥时候做就啥时候做的事?</h3><h3>做酱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捂豆。</h3> <h3>一大早我就把买好的3斤黄豆泡在盆里,差不多八个小时左右,中间换一下水,清洗干净,咱自己吃的东西,一定要干净为先。</h3> <h3>然后就是煮豆。豆煮熟为止,不能夹生。</h3><h3>捞出放在洗菜筐里沥干净水晾凉。</h3><h3> <br /></h3> <h3>准备放面粉,拌匀,一定要让每一粒豆都裹匀面粉,找一个漏勺,把裹好的豆漏到一个案板上。注意木板必须是实木板,不要用三合板等发凉的板。</h3> <h3>裹匀好的豆平铺在板上大概一公分的厚度。太厚了不容易发酵,豆会发黑。</h3> <h3>捂豆的温度一定要注意。为什么要选在三伏天做酱豆呢?因为三伏天温度和湿度都相对高,在室内温度25度以上捂豆最快。</h3><h3>平铺好的豆要用多层报纸盖上。</h3> <h3>因我的房间里温度高,才三天的功夫就这个颜色:黄绿色。</h3><h3>豆由长出的白毛毛转变成黄绿色的醭。如果是黑色的毛毛就是有毒的霉菌。而白色的毛毛是酵母菌,它的作用是将营养成分降解为小分子,以利于毛霉菌生长,而黄绿色的醭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毛霉菌。</h3><h3>不要觉得这东西不干净,有毒,致癌。我们吃的酱油和买来的豆酱都是通过这个发酵过程得来的。如果自己做的不放心,那买来的没有看见的就能放心吗?</h3> <h3>捂豆时间大概是七天。在这七天里不要勤翻报纸,捂好的豆基本呈半干状态,这时就要趁晴天扒拉出来晾晒了。</h3> <h3>我是放在簸箕里的,放在太阳最毒的地方爆晒一天。</h3><h3>晒好的豆用手搓开,把上面的绿长毛毛搓掉。</h3> <h3>来回揉搓后,簸箕里会有一些碎渣子,用簸箕簸出。装进食品袋里待到空闲凉快的时候买上红辣椒就可以做了。</h3> <h3>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记住比例:一斤豆三斤辣椒四两盐。</h3><h3>我捂好的豆称过后是3斤多(因为裹了面),于是我就买了10斤大红辣椒,又配了2斤小红尖椒。辣的出味儿。</h3><h3>清洗辣椒时辣椒上的绿蒂不要去掉,这是在沥水时以防水进到辣椒里,方便沥水。</h3> <h3>然后就是切辣椒。注意一定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如果有胶手套的带戴上最好。我戴了两个一次性手套,结束切完辣椒后手还是火燎灼热的。</h3> <h3>为了卖相好看味道正宗,我又加了些配料。适量生姜,八角,还有新鲜的花椒。</h3> <h3>切好的辣椒和豆,放在干净的盆里,按照之前的比例放入盐,姜片等配料。</h3><h3>为了防止高温容易坏,可放几两白酒。</h3> <h3>拌好的辣椒酱豆是不是很漂亮?红艳似火的辣椒,黄绿清爽的酱豆,再加上黄姜片和花椒的点缀更是锦上添花。</h3> <h3>装瓶密封。大功告成。</h3> <h3>这就是做好的成品酱豆。放上几个月家里偶尔没有菜的时候,来一碗辣椒酱豆换换肠子,说不定会让你多吃俩馍呢不是?</h3><h3>这种做出来的酱豆存放时间长,吃个对头年都没问题。在以前的冬天或青黄不接的春夏过渡期,辣椒酱豆在每一个农村家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h3> <h3>薇薇安:静儿。80后,喜欢一切与美好有关的文字。如果喜欢可直接加她微信y62309909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