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携一缕愁丝,访名山古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一望云际水流,舒一舒深锁眉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愁善感也许是文艺女青的特质,我曾因流水、落花、人去、楼空而暗自神伤。如今,被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挡在屋檐下,没有人撑伞,也没有听雨的心情。我将此心寄予何处,我又将何去何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游山玩水之形,享田野调研之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去何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贵州黎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肇兴侗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着走着,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心情愈加豁达开朗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h3> 友人说,同你一起旅行可以学到很多。是的,经受过美学、文艺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训练,我是有了一些不小的改变,至少不再像当初那样轻易请个当地导游,然后走马观花。我开始学着有意识地去挖掘当地人家生活的本真,我的眼睛不再满足于旅游开发者想让我看到的样子,我的脚步不再停留于美好风景的表面,我的学识不再局限于一种学科。但是不得不承认,我还没有深入,没有真正参与进去,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h3> <h3> 在大量的资料收集后,我稍微有点儿底气去寻访一个地方,这次,带上问题我去了黎平肇兴。在出国旅游盛行的当下,仍然有许多人探访这个深山中美丽而淳朴的边城(它距贵州省会贵阳近500公里,离广西桂林300多公里)。肇兴侗寨,它在郁郁葱葱的山林环绕之中,循着水源便可找到它。肇兴侗寨依河而建,是典型的平坝型山谷侗寨。其中,肇兴河自东向西、纪伦河从南向北,从村寨之中蜿蜒而过。河流入寨处为寨头,出寨处为寨尾。寨头和寨尾各有花桥(又名风雨桥)一座。周边是一块块山林、梯田罗棋布地环绕着寨头和寨尾。寨子南北两边的低山地带,山坡梯田层层,山上古木参天,巨杉、楠木、枫树挺拔其间,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区是肇兴侗寨主要的保护地带,叫做风水林。风水林被侗民珍视为“龙脉”的图腾物象,是一寨镇凶邪、保平安、纳清凉的吉祥宝地。小小的山林盆地中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干栏式吊脚楼遍布其中,在这里,是一个隐匿着上百户人家的村寨。在侗乡,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说,七百贯洞,指的是从江县的贯洞;千家肇洞,便是此处的肇兴。肇兴侗寨是黎平县最大的侗寨,也是最古老的侗寨之一。</h3> <h3> 侗族一般选址于山水秀美、地形起伏多样的地理环境之中。侗族古歌中对村寨选址的重要性有生动的教海:“村是根来寨是窝,鱼靠水养村靠坡。村离山坡要枯死,人离村寨不能活。”侗族建筑正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随山就势营造的,体现侗族古朴的生态特质。侗族村落与自然山水相契合,是一种“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的典型模式,如肇兴侗寨,生长在山间坝子上,随山就势,山林、梯田、溪流、村落俨然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精美山水画卷。</h3> <h3> 在规模上,肇兴侗寨气势雄浑,有五个鼓楼、五座风雨桥和五个戏台。鼓楼,外形像树,像塔,又像坐立的龙,它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可以说,有鼓楼的地方,就有侗家人,侗寨的建筑群落格局就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外舒展而建。五个鼓楼即意味着五个房族(宗族),因此家族组织常常与村寨组织在地缘上重合。在侗族,有三种社会组织形式:一是环绕鼓楼而居的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家庭结构;二是若干个家族合成的村寨组织;三是一个地区内若干个村寨联合而成的侗款。在雄奇的鼓楼四周木楼里居住着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侗族家庭,这些家庭是侗族社会组织的最小单位。侗族的家庭模式是父系家长制。一个侗族家庭一般有2-10人,两三代人一起生活的形式比较普遍。在家庭这一社会组织之上的社会组织是家族,指的是父系这边的关系如叔伯、堂兄弟姐妹,不包括母亲那边的舅姨、表亲等。可以说,一个鼓楼,一个寨,侗族村寨是典型的以鼓楼为分界标志的家族社会。在家族组织这一层面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小房族,指的是同一族人的血缘关系在五服之内,族中人皆以叔伯兄弟相称,其成员视若同胞,关系极其亲密;第二层次为大房族,指的是几个血缘较近的小房族组成的血缘群体。在大房族中自然形成“族长”,主动负责族内公共事务的安排。大房族内是严禁通婚的。第三层次为“姓”,侗语念作“胜”,是从汉语上借音借词。同姓不一定就是同一房族,比如肇兴,五个房族对外一律姓陆,内部则各有不同的姓,不同的姓氏按河流方向从东向西有赢、满、自、马、郭、孟、曹、鲍、邓、夏、龙、衰等十二个内姓,内姓之间不能通婚。也就是说有的姓刚好同大房族在外缘上完全重合,内姓和外姓一致;有的姓则是介于房族和房族之间的一种组织结构,如肇兴有些人家对外姓陆,在自己的房族内则有另一个姓。由于“姓”这种两可的特性,因而“姓”并不是侗族家族社会的标志,鼓楼才是。</h3> <h3> 肇兴侗寨有五个鼓楼,由于五个鼓楼同处一个寨子,所以被称作“五团”,五个团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壮观的鼓楼群,这便是肇兴侗寨最大的特点。这五个团分别居于五个自然片区,称作“仁、义、礼、智、信”团,侗民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建筑与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见儒家文化提倡的“五常”这一中华伦理思想对侗族人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了肇兴侗寨的审美取向,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追求。在之前,这五个自然片区并不称作“仁、义、礼、智、信”团,而是被当地人称作“高、格、登、府、派”五斗,“斗”是自然片区的单位,也叫做“督”。后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才演绎为“仁、义、礼、智、信”五团。而“肇兴”这个地名有“开始兴旺”的意思。</h3> <h3>侗族的历史在古歌里,但是现在侗族也有自己的文字</h3> <h3> 五个团的鼓楼各有千秋,游记上不便细说,重点介绍下我在义团鼓楼看到的芦笙制作过程。我们去参观时,恰巧看到鼓楼内火塘边有一群人在制作“芦笙”,这是西南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的一种古老簧管器乐,其前身为典故“滥竽充数”的“竽”。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逢年过节,他们都会吹起芦笙唱起歌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如侗族的迎宾、踩歌堂和月也等。我们听当地人说最近几天将举行一个“斗芦笙”会,几个芦笙师傅正在制作大小不一,形态类似的芦笙(目前我并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在除了大小之外,在造型和装饰等地方有什么不同)。围绕他们的有一堆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外地游客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观赏和拍照,本地人三三两两就竹子或是长凳而坐,一副轻松自在状态,两耳不闻周边的嘈杂,一会儿彼此闲聊一阵,一会抬眼看看猎奇者。制作芦笙的材料选用经过烘干的通心竹子、木头和金属片。一个完整的芦笙主要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四个部分构成。笙斗是主体部分,像一个气箱,主要选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我们看到的正是以杉木为笙斗制作的芦笙,其质地松软、纹理顺直,很有观赏价值。制作时,先将整块木头毛坯料从中间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再在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保证其稳固不漏气。在笙斗上,师傅会先开出几个孔,有四孔或八孔,但多为六孔,然后在笙管(竹子)入斗处会事先装有一个呈长方形、梯形、菱形或是三角形的铜制簧片,将带有铜制簧片的一端插入笙斗中,接着在每管的近斗处开一个圆形按音孔,再调试声音。看着简单,但十分精细,可谓匠人。初闻芦笙,惊其洪亮,声音极有力量,能够穿透人的心灵,再加上芦笙舞蹈,欢快又不失沉稳,即有舞蹈之柔美,又有武术之刚毅,让人留念,令我想念。</h3> <h3>侗家儿女</h3> <h3>花桥,又名风雨桥</h3> <h3>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h3> <h3>我们的来访,正值农历润六月,是禾苗生长的季节。为了看梯田,我们坐车到离肇兴3.5公里不远的堂安,弄抱山的半腰处。在肇兴周边各村寨之间,都保持着合理的生态距离,如分布着同宗族或是有关联的纪伦、厦格和堂安村寨,每个村寨都有合理的水田、林地和山地空间。侗寨大都随形就势,与环境相融相谐,肇兴如一条雄奇的龙,盘踞在山谷盆地之间;而堂安,则像一位坐在山坡上远眺的美丽少女,建在陡坡陡坎的山林之上。相比于肇兴,它更多一份恬静潇洒,宁静而致远。</h3> <h3>堂安寨比肇兴的寨子小,但是身处陡坡山林中的它更加精致,行至其间,怡然自得,心旷神怡。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堂安是农耕文明梦想中的世外桃源,确实名不虚传!此时的我,眼之所见皆美景,耳之所闻即天籁,仿若仙境一般,美仑美奂。滴绿拥翠之间,是阡陌纵横的堂安村寨,干栏式吊脚楼依山就势,悬空吊脚,鳞次节比,井然有序。</h3> <h3>宁馨的梦境</h3> <h3>旅行途中结识堂安寨的陆姓、潘姓小妹,她们有着侗家人的朴素温柔和热情好客,不仅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还领我们走遍寨中每一寸土地,陪我们切身体验了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堂安寨曾有两次分别发生于2003年和2007年的大火灾,由于侗族人的房屋都采用木制干栏式建筑,并且一屋连着一屋,当一家着火,火就风势,一座烧到一座,村寨便在片刻之间淹没于火海之中,威胁到全寨人民的安全。寨子入口处有一座风雨桥,但是现在移到寨门之外,原因是风水师认为原先风雨桥所在的位置不好,不足以庇佑全村的人。经过风水先生的测量后,他们将风雨桥移至新的位置以图更有好地保护寨子的风水,镇凶邪、保平安。</h3> <h3>堂安鼓楼,占据寨子最中心的位置。鼓楼的神圣性首先与它在风水上的特殊意义有关,侗族人在建寨时,鼓楼的安放有“点穴”之寓意,侗族歌谣中就有唱“鼓楼建在龙窝上”。堂安寨在选址上也是十分讲究的:堂安寨建于山间水过的一小片平地之上,这个地方被侗族人看作是“龙嘴”,而寨子建于该处则有“坐龙嘴”之含义;寨子所倚靠的山脉,被称作“龙脉”,堂安人在龙脉上蓄古树、种杉木保护风水;顺着龙脉到平坝缓和之处叫做“龙头”。因此,风水师在选址和操作时一般都要根据“觅龙、点穴、察砂、观水、择时、取向”这几个步骤进行,然后权衡利弊,趋吉避凶,确立选址。村里人相信只有根据龙脉来选址,根据龙脉的走势来规定建筑物规模和朝向,才能降龙脉而不伤龙脉,使村寨得到庇佑。堂安的鼓楼造型为九重檐四角歇山顶,鼓楼下方的柱子有十六根,中间的四根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四周总共十二根檐柱,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大概有希望在鼓楼的庇佑下风调雨顺。在鼓楼后檐柱上有楹联:联合众心平地一声齐动鼓,安堂聚友男欢女唱太平楼。这副楹联令我十分感动,它道出了侗家人的价值追求,他们的内心是宝贵的,他们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幸福安康。</h3> <h3>无案牍之劳形</h3> <h3>在堂安鼓楼的旁边有一方池塘,有一种说法是“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可能这也是侗寨内外多建有池塘的原因,一来蓄水养鱼,二来旱时灌溉,三来蓄水救火,也有趋吉避凶、求福纳祥之寓意。池塘的旁边有座戏台,是传播侗族戏曲文化的载体。朝山上的地方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汩汩清流从山上一直流入青石材质的石斗中,从左右凹槽向外流出,石头的下方是厚重的多边形青石礅,因石斗形状如木瓢,因此也叫做“瓢井”。山泉水清澈见底,让人忍不住喝上几口,甜丝丝的味儿堪比天上玉液琼浆。</h3><div> 同专业的兄长看过之前还未编辑好的文字,提醒做学问不可以走马观花,切不可以以猎奇者的心态观摩,需要沉下心参与其中。遇此良兄,心生感激。然此文并非田野报告,游记而已。</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时雨,化成淡墨渲染着暮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深浅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勾勒出足迹与车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时风,绘出彩色迎接着朝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清爽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充满着奇迹与希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驻足堂安,这一刻,享受幽谧与恬静,返璞归真,仿佛颇悠然自得。肇兴、堂安,一个宁馨的梦境,令人心生眷恋,常忆常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 <h3>织布机</h3> <h3>蓝靛草 </h3> <h3>拦路迎宾</h3> <h3>手头上的事情没有做完,游记也就此搁笔了,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时间整理,如传统节日"丢卣卣"、"踩歌堂"等;传统工艺蜡染;以及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的侗族大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