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铁道兵(下)

林溪

<h3>《永远的铁道兵》(下)</h3><h3> 金秋八月,阳光明媚。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和八一军旗,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打败了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丰功伟绩。就在人民军队里,有着一支英雄部队,铁道兵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h3><h3> 铁道兵,前身是1945年8月由四野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h3><h3> 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历任司令员先后有腾代远、王震、刘贤权、陈再道、吕正操等,最多时兵力达40余万人。铁道兵组建后,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为抢修、抢建铁路、保障钢铁运输线畅通无阻,立下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在国家铁路建设中,光荣的铁道兵先后修建了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等重大铁路建设。</h3><h3>1984年1月,授命铁道兵集体转业。从铁道兵到中国铁建,各师番号由铁一师……九师等分别改制为中铁十一局、十二局……十九局等,继承和发扬铁道兵光荣传统,成为祖国铁道建设大动脉的雄师劲旅。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国家重大铁路建筑工程,都深深刻印下了中国铁建的雄伟足迹。(历史图片和资料从网络下载)</h3> <h3>《永远的铁道兵》是一个关于云南昌宁县39年前的1978年初春,120名热血青年,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召唤,离开家乡,辞别亲人,应征入伍,从四季如春的南方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壮志从军为中国铁道兵传奇历史故事。</h3><h3></h3> <h3>中国铁道兵的传奇历史故事,是感人的、可叹的,铁道兵用双手构架起新中国崛起的框架,用年轻的肩膀挺起了新中国不屈不挠的脊梁。鹰厦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引滦入津工程等等,已经成为铭记铁道兵功勋的丰碑。</h3><h3></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为铁道兵提词:“人民铁军”,追溯铁道兵的光辉历史,弘扬铁军精神,展示昌宁县籍铁道兵老兵良好社会形象,就是最好的发扬和传承铁道兵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进取。这也正是当今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正能量。</h3><h3></h3> <h3>《铁道兵志在四方》</h3><h3></h3><h3>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h3><h3>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h3><h3>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去哪</h3><h3>里去呀,</h3><h3>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h3><h3>离别了天山千里雪,</h3><h3>但见那东海呀万倾浪,</h3><h3>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h3><h3>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h3><h3>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h3><h3></h3><h3>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h3><h3>雄壮的(哪个)队伍浩荡荡,</h3><h3>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h3><h3>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h3><h3>劈高山填大海,</h3><h3>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h3><h3>今天汗水下地,明天(哪个)鲜花齐开放。</h3><h3>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h3><h3>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h3><h3><br></h3> <h3>纵观铁道兵的历史,这是一支从战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在辽沈战役打响之前,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奉命在9天时间里,修通四平至锦州铁路,便于集结大军,为辽沈决战立下第一功。“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这是铁道纵队在解放战争时的真实写照,这支从战火中走来的部队逐步形成了流传后世的铁道兵精神。</h3><h3></h3> <h3>钢铁运输线,是铁道兵用生命和鲜血架起来的。朝鲜战争初期,铁道兵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美军始终把破坏我军铁路补绐线作为战略重点。从此,轰炸与反轰炸、破坏与抢修,构成了这场战争中最为悲壮的篇章。</h3><h3></h3> <h3>难忘的1978年初,云南省昌宁县120名十八、九岁的好男儿,应征入伍,一路北上,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辽宁省,成为铁道兵第九师42团的一名光荣的战士,开始了铁道兵军旅人生。</h3><h3></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九师简介:组建之初原为中国国民党100军197师。1949年8月4日随陈明仁将军长沙起义,自称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1军第1师,随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2军214师。先后参加了广西剿匪和荆江分洪,在荆江分洪期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第九师。后进军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争期间划归铁道兵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九师。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1、42、43、44、45团。1955年2月21日从朝鲜战场回国。1973年,修建沙(河)通(辽)铁路。1984年1月1日响应国家军队改革,改编为铁道部中铁第19工程局。2001年9月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现为中铁19局集团有限公司。下图为1984年1月1日铁道兵向军旗敬礼,接受整编改为铁道部中铁第19工程局。</h3><h3></h3> <h3>难忘的1978年初春,120名云南昌宁籍好男儿走进铁道兵第九师42团的军营,与战友们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军歌走向了铁道建设的大业中。</h3><h3></h3> <h3>老兵联谊会的组织者感慨的讲:“金秋八月,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同时迎来了1978年昌宁籍铁道老兵入伍三十九周年战友纪念日,这是凝聚着战友情结的纪念相聚。”</h3><h3></h3> <h3>金秋八月,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季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的同时,我们迎来了78年昌宁战友入伍三十九周年再相会,这是凝聚着战友情结的纪念聚会。这天,铁道兵老兵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再次欢聚一堂,共忆军营往事、共叙战友情怀,此时此刻,面对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一刻是多么的令人心驰神往啊。铁道兵老兵代表发言说道:“军旅数载,我们在绿色的军营生活,结下今生不解的友情;39年的岁月,割舍不断我们质朴的情谊!战友的情怀。回首往昔,是部队培养了我们、教会了我们、锻炼了我们的综合能力。部队的生活,军人风范、坚毅性格。我们从不后悔自己当过兵,我们为自己曾经拥有军旅生活而倍感骄傲和自豪!”</h3><h3><br></h3> <h3>铁道兵老兵代表发言说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谈笑间,军旅生活已成往事。我们这些老兵迈着军人成熟的步伐,带着梦想、带着期盼走向社会,迈过了沟沟坎坎,在不同岗位上、不同的环境中,以军人敢于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正视一切、猎取强胜的独特气质,为祖国、社会、家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当中,有的战友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改革和建设的浪潮中熠熠生辉;有的战友财运亨通,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崭露头角;有的战友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可以说,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都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我们彼此期盼和祝福的。”</h3><h3></h3> <h3>三十九年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机遇和命运,造成了铁道兵老兵们各不相同的境遇。但没有改变的是他们战友之间的浓情厚意。真挚的友情,紧紧相连,时隔三十九年,他们的战友之情,依然像当年一样天真爽快,无拘无束。数十年后的相聚,依然能表现出当年的豪迈志趣,依然可以朴实无华地相互交流。只有在战友的称谓下才能尽显林立,这种情景让人恍然如梦,好像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跨越了漫长的时空,一如既往地停留在一个遥远而葱郁的地方,没有老去。战友情怀,就象长年老窖时间越长,越醇厚、越珍贵。在久违的日子,他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下落,只为送上一句战友最诚挚的问候,他们虽然各在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后来,有几位热心的老兵组织了战友联谊会,初衷就是为了共同回味军旅历程,重温友情,再话当年,就是为了搭建互通互动与互助平台,就是为了整合战友信息资源,共创共享美好未来。</h3><h3></h3> <h3>共叙军旅情。喊一声老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滚烫的暖流;叫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难忘的镜头。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尽管,现在由于老兵们各自忙于工作,劳于家事,相互间联系少了点,但绿色军营结成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三十九年后的今天,他们相聚一堂,畅叙战友情。一位老兵感慨的说道:”今天,通过这次老战友共同纪念'九十周年'、'纪念参军三十九年'的聚会,将更加浓厚我们的友谊,相互启迪我们的智慧,共同描绘出我们更加灿烂的明天,更加辉煌的未来。愿战友情谊常在。聚会是短暂的,思念是长久的。难舍的聚会,难忘的重逢。”</h3> <h3>翻过39年的历史,120名昌宁籍铁道兵老战士在后来的日子里,有的退伍还乡,有的转业到地方参加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的在1984年的军队改革中,走到了改编后的中铁19工程局的新岗位,参加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铁路建设大业。同时,时间又把这些铁道老兵打磨成了老年人,但是,今天,铁道兵精神又将他们重又聚到了一起,他们一起回忆那逝去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去传承“艰苦奋斗,志在四方”铁道兵精神。</h3><h3></h3> <h3>回忆当铁道兵的峥嵘岁月,老兵们更加珍视战友情怀,更加珍惜过去当铁道兵的光荣和荣誉;回忆当兵的日子,老兵们更加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明天!</h3><h3></h3> <h3>39个春秋,铁道兵老兵们相互间都变化很大,但不变的只是一个“情”字,兵营铸造了他们的战友情,军旅生涯是他们永远割舍不下的人生中最最重要的联系纽带。老兵们磕磕绊绊走到了今天,他们大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但是,这又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他们倍加珍惜眼前一切美好的东西,延续当年的情怀,将其锤炼成终生难舍的友情,永远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搏击人生,永远传承铁道兵精神。最后老兵们纷纷表示,要在各个不同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庭的和谐、战友的情宜、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h3><h3></h3> <h3>杨柳依依,老兵们折枝送友,举杯壮怀,他们相拥告别,在岁岁年年《送战友》的歌声中,在告别军旗的场景中,他们时刻思念着部队朝夕相处的战友和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喊一声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滚烫的暖流;喊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难忘的镜头。战友情,就是生死和信任之情,是尊重之情,就是宽容和理解之情。</h3> <h3>铁道兵老兵们中有的战友退伍还乡,扎根农村,为改变家乡面貌奉献了全部力量与汗水,做出了突出贡献;有的战友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奉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有的战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带头致富,拓展自我,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成为改革开放的带头人和事业有成的厂长、经理;我们有的战友在党政机关、工厂企业、事业等单位担任公职,一直牢记使命,忠于职守,服务人民,心系群众,清正廉洁,勤劳务实,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誉与尊重。</h3><h3></h3> <h3>39年了,老战友,咱们合张影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来一张。</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来上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来一张。</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老兵们的孙辈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咱们也来一张吧。</h3><h3></h3> <h3>为了更好传承铁道兵“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精神,昌宁县文联的领导很关心昌宁籍铁道兵老兵,为他们的第三十九个“八一”建军节送来了珍贵的书刊,作为节日礼物。有昌宁籍军旅作家省边防武警总队杨佳富大校著的诗集《当兵的日子》、《永远的昌宁》;原昌宁县委宣传部长范红玉和县文联主席李发祥编著的《抗日骁将鲁道源》;昌宁农民作家杨成章著的小说集《古月劫》;昌宁县文联文艺刊物《千年茶乡》2016年、2017年各期刊,这些珍贵的礼物,受到了老兵们的欢迎。特别是对杨佳富大校著的诗集《当兵的日子》爱不释手,倍加珍爱,这本诗集让铁道老兵们回忆起自己的“当兵的日子”,老兵们多次感谢昌宁县文联的领导送来的这些节日礼物,多次感谢杨隹富大校的诗集《当兵的日子》,让他们对自己“当兵子”有了美好的回忆。这个愉快的“八一”建军节,让道兵老兵们感到欣慰,因为社会各界没有忘记他们,历史更不会忘记他们。</h3><h3></h3> <h3>老战友,你还好吧。</h3><h3></h3> <h3>老战友你好好吧。</h3><h3></h3> <h3>铁道老兵们最爱读的书是军旅作家杨佳富著的诗集《当兵的日子》。</h3><h3></h3> <h3>“八一”建军节到了</h3><h3></h3><h3>老兵们悄悄换上了</h3><h3>当兵日子里的军装</h3><h3>让摄影师拍一张</h3><h3>穿军装的最萌照片</h3><h3>那身军装上有你曾经追求过的梦想</h3><h3>那身军装上有你亲手创造过的辉煌</h3><h3>那身军装上还有你常常思念的营房</h3><h3>那里可以听到你熟悉的军号</h3><h3>那里还保留着你年轻时的模样</h3> <h3>穿过军装的战友们啊</h3><h3></h3><h3>快换上军装照张像吧</h3><h3>这是一部让你魂牵梦绕的纪录影片</h3><h3>这是一曲依旧余音绕梁的浪漫交响</h3><h3>那是你永驻心底的一段记忆</h3><h3>那是你风华正茂的灿烂时光</h3><h3>军装,是铁道兵老兵们永远的骄傲</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八一”建军节到了</h3><h3></h3><h3>老兵们悄悄换上了</h3><h3>当兵日子里的军装</h3><h3>让摄影师拍一张</h3><h3>穿军装的最萌照片</h3><h3>那身军装上有你曾经追求过的梦想</h3><h3>那身军装上有你亲手创造过的辉煌</h3> <h3>快换上军装照张像吧</h3><h3></h3><h3>这是一部让你魂牵梦绕的纪录影片</h3><h3>这是一曲依旧余音绕梁的浪漫交响</h3><h3>那是你永驻心底的一段记忆</h3><h3>那是你风华正茂的灿烂时光</h3><h3>军装,是铁道兵老兵们永远的骄傲</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回忆过去,铁道兵老兵们更加珍视战友情,兄弟爱;回忆过去,他们更加珍惜过去的光荣,曾经的奉献;回忆过去,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向往明天!</h3><h3></h3> <h3>在今天这个欢乐激动的时刻,亲爱的战友,请别忘记多名战友,他们已经永离开了我们而去,长眠于他乡和故土,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因此,我们要更加的注重健康、珍惜生命,珍惜今天难得的相聚。</h3><h3></h3> <h3>人生是短暂的,当兵的时光是铁道兵老兵们友谊的基石,今日的相聚是他们友谊的平台。感谢军营生活,给了他们绿色的记忆;感谢战友,陪他们风雨兼程;感谢家乡的绿色大地,给了他们无限的力量和希望。</h3><h3></h3> <h3>尽管现在,老兵们各自忙于工作、忙于家事、忙于创业、相互间联系得少些,但绿色军营洒下的美好,结成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总是回味无穷的。</h3><h3></h3> <h3>今天,老兵们相聚在一起,希望战友们敞开心菲,多多交流,细细品味这39年的所遇所感,让老兵们利用这次机会在一起好好聊一聊、乐一乐、叙旧话新,谈谈工作、事业、家庭。让老兵们利用这次聚会,更一步加深战友之间的情意,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增进沟通,加强联系,我们相信这次战友聚会一定是我们生命中的又一次灿烂,是联系战友感情新的纽带和桥梁。</h3><h3></h3> <h3>老兵们举杯与昔日的军营干杯,与铁道兵当兵的日子干杯,与往日的荣誉和辉煌干杯,更为共同的中国梦和美好明天干杯!</h3><h3></h3> <h3><br></h3><h3></h3> <h3><br></h3><h3></h3> <h3><br></h3><h3></h3> <h3>怀念起当年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两边挂”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兵们流下了热泪。</h3><h3></h3> <h3>怀念起当年的军装,老兵们感慨万千。</h3><h3></h3> <h3>昨日的铁道兵,今日的社会栋梁。</h3><h3></h3> <h3>《铁道兵志在四方》</h3><h3></h3><h3>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h3><h3>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h3><h3>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去哪</h3><h3>里去呀,</h3><h3>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h3><h3>离别了天山千里雪,</h3><h3>但见那东海呀万倾浪......</h3> <h3>铁道兵精神永存</h3><h3></h3> <h3>昔日的军嫂们39年后迟到的合影。</h3><h3></h3> <h3>昔日的军嫂们39年后迟到的合影。</h3><h3></h3> <h3>尽管120名铁道兵老兵没有到齐,还是在39年后来个全家福。</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