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濯堂</h3><div><br></div><div><br></div><div> 昨天(8月5日)晚上听花鼓戏太晚了,今天早上醒来有点迟,我打开手机时已经是九点过几分了。从微信中看到老朋友单永辉发来信息说九点多到长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忙着收拾一番,泡好茶等着他的到来。不一会老单到了,我们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生活,聊书法,很开心。</div> <h3> 老单几次在书法群里说我写的字有古法,见了面自然再次提到古法的问题。我对老单说,只能说我的方向应该是对的,依我对法帖的解读与自己书写的经验结合来看,古法不单纯是笔法的问题,个人认为其中包含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静。静是笔法最有效的基石,笔法只是一种技巧,倘若离开了静这一巨大的基石,笔法就显得力单和无助。致虚极,守静笃。古人之静是得道之静,能静至生灵,合天人而一,神抵毫尖;古人之静是一种极静,是一种虔敬。笃静就是定力的源泉,是极高的修为之功。这种功力的练就不仅需要时间,还要同时修道心灵。我说,我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古人内心的那种静笃,仅是走向通往静笃的路上。老单非常同意我这个观点。</h3> <h3> 静与动是相对的,辨证的。静是动的内核,更是动的本质。一棵种子从生机发芽到长成一棵幼苗,这一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虽然它每分每秒都在产生着变化,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变化。如果我们用摄像机将其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经过电脑处理,加快帧数的播放时间就能明显地看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静态的影像就变成了动态。 再以骑单车为例,保持快速行驶容易做到,而要保持相对静止的缓慢速度行驶就不容易做到,以近乎静止的缓慢速度行驶不仅需要耐力,更加需要具有强大的定力。</h3><div> 动是一种快速和简略的表达,是急躁不安的;而静则能体现一种含蓄与老练,是舒缓安定的。由此可知动得新质,而静得古质,所以古法的涵义是重在得质。汉代尚德,重品质,讲朴实,所以汉隶的笔画质感自然厚重、质朴无华就不难理解了。反映古的本质就是自然,而自然所传达的气息正是神韵,这是顺理成章并不矛盾的。静是铸就古质之源,是得自然之道,也是生神之法。</div><div><br></div><div> </div> <h3>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这是杜甫的论书诗句。杜甫其书法家身份为大诗人身份所掩,其书法造诣之高深姑且不说,我们先看他这书论诗句的依据源自于什么?</h3><div> 有人认为,杜甫是尚骨派,“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名句主要源自王羲之语:“凡字多肉微骨,谓之墨猪书也。”在杜甫所处时代,社会风尚使然,书风“皆趋于肥”,异于初唐书风的爽健瘦劲,歌舞升平的盛唐时期,书坛乃至整个社会审美风尚都弥散着以丰润肥腴为美的气息,他想改变这种风气。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其精神境界无疑是极其高尚的。书为心画,诗言心志,杜甫的人生境界早已进入清奇入骨,质朴高洁的大拙之境。对于笔墨更是不愿沾染半点的虚伪和累赘,其对尚骨瘦硬的书法要求正同于其对诗句的要求一样,就是要精炼,只有精炼方得神髓!</div><div> 无独有偶,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讲究精炼,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自出机杼,自树脊骨”,不赶浪头、趋风气,要似二月之花,自辟新意,一花引来百花香的生机勃勃的盛景,开创与众不同的新格局。郑板桥与杜甫的贵在瘦硬的书学主张如出一辙。其都是源自于自己的内心,源自于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源自于老子尚道,孔子尚德思想的影响,归根结底都汇聚到了一个点上,那就是静,守静笃才是正本清源。</div><div><br></div><div> </div> <h3>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边喝着茶边聊着书法,生活本该如此,守一份清静,行一生笃厚,添几许精进可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