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影人

新天摄影

巍巍太行,红色武乡,革命圣地,英雄辈出。在这块光荣的热土上,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里汉子,长年累月奔波在山庄窝铺的放映人---周耀武。周耀武(又名小胖),山西武乡东村人,为人憨厚开朗,吃苦耐劳,少年时代就特别爱看电影。一九八七年也就是二十二岁那年,他自筹资金买了一台8.75MM放映机,开始了他的电影人生,成了当时周边惟一的个体放映专业户,终于圆了他的电影梦。因为家境贫寒,早些年挑着担子,后来推着自行车,现在开着三轮摩托车,到各村放映。为了电影事业,三十年来,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迎来春秋,走过冬夏,沿着星光大道一路走到今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武乡报曾以《浪子回头金不换》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令人刮目相看,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周跃武 (小胖) 从8.75MM放映机起家,后来又买了16MM的中型放映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本人的爱好,先后又增添了氙灯放映机,宽银幕镜头等一系列设备。二00八年又投资了三万多元,首部数字放映机落户武乡,成为全县首家放映,独家经营的范例。 为传承文化遗产,弘扬电影事业,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经过多年收集整理,一个“耀武农村电影文化大院”诞生了,她涵盖了电影文化的历史,收藏了大量的老式电影设备、海报及宣传画资料等,老电影片130多部,其中红色影片40余部,展现了电影发展的全过程,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作为一名放映员,身为一个武乡人,在太行精神的鼓舞下,寒来暑往三十载,任劳任怨,踏遍了武乡的山水,走遍了老区的村庄,把党的政策、科技文化送到农村,送进农家,送给农民,使之家喻户晓,为村民送来了欢乐与笑声。由于他的执著,曾多次受到县电影公司、市电影公司和文化部门的表彰,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他生在农家,长在农村,服务农民,始终坚持放映员的宗旨,使农民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有所提高。为经济发展、推动精神文明,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0一0年,改编为“武乡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第十二队”,被长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优秀放映员”称号。 二0一0年“耀武农村电影文化活动室”初步筹划 二O一一年编印《放映人足迹》宣传画册 二0一二年,“耀武农村电影文化大院” 正式开放。 山西省书法协会秘书长韩清波为“耀武农村电影文化大院”题字 每当周日,总是有好多孩子们来看书。 二0一二年,长治日报新闻摄影周刊曾以《山里汉子的电影人生》作了新闻报道,获得新闻 “二等奖”。 二0一三年,长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长治市群众自办文化先进单位”金匾。 二0一四年,长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武乡县丰州镇放映队先进单位”荣誉证书。 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凭的他,工作记录做的工工整整。 挂银幕 为方便观众,自己投资买了好多马扎,每天放映之前都要摆放的整整齐齐,迎得了群众的称赞。 铺电缆 准备工作就绪后,便向村民们宣传影片简介和放映时间。 二0一六年获得 山西省 "五一劳动奖章” <p>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来共放映5000多场次,观众达六十余万人次,创造了全县同行业值最高纪录。</p><p>五年来电影文化大院接待参观人数达30000余人次,为社会主义教育付出了辛勤的汗水。</p><p><br></p> 由于多年来工作成绩显著,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走过的村庄、学校赠送他多面锦旗,得到群众的口碑和肯定。 2017年8月14日,接受中央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此纪录片将在全球六十个国家同步播放。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已经在路上。 为了全家生计,曾经干过多年“钉鞋匠” 为毛泽东的摄影师吕厚民做过模特 文化生活很丰富 剃成光头来顶灯 民俗文化俺传承 艺术光辉耀人生 在他事业的背后有一个温馨的家:每天出发全家送,年年如此到如今,老父盼儿平安归,妻儿牵挂心中甜。 <div>  人与人不知什么原因就稀里糊涂的走到一起了,而且还能长期的相处下去,这可能就叫缘分吧。我和周跃武(小胖)认识已经十几个年头了,来来往往,吃亏便宜根本分不清,也就不分清。没想到他有这么多好故事, 更没想到的是,他的业务技术竟这么优秀,电影事业越做越大,在同行中竟独领风骚。</div><div> 这还得从二00五年说起,那时侯我的摄影工作室就在电影院楼下,经常看到一个身穿迷彩服的农民出没在电影院,皮肤黝黑,说话大嗓门,不拘小节,衣着也不讲究,起初我也没在意,只知道他是一个放电影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那是电影公司委托我设计海报宣传版面,需要参考资料,可是公司一时也提供不出资料来,来得早不如来的巧,措手之际,小胖正好进来,他心直口快也很热心,一看情况就说: “这东西我都有,需要啥随你挑。” 随后到他家一看,好家伙,倒像一个资料库,大柜子、小箱子整整占了一间房,里面全是电影资料,有海报、光盘、小人书、电影画报、电影杂志、老电影设备、老影片等。面积不大恰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应有尽有,令人肃然起敬,原来站在我面前的这位山里汉子,竟是粗中有细的 “张飞” 也,真是有眼不识泰山。</div><div> 打那以后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可以说是另眼相看,而且在工作中又有好多的接触,随着电影文化市场的逐步升温,放映员也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常年在乡下放映,我也经常随电影公司的领导们下乡巡回督查,拍摄放映实况,以备资料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顺便也记录一些放映背后的故事,拍点儿花絮什么的,以补充我的爱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一拍就是十几年,确实攒下了不少资料,记叙了他和他的伙伴们的工作片段,尤其是小胖这个人做事有种独特的风格,就是挂个银幕都要按规定来操作,很规范,很认真,很讲究,所以聚在他身上的焦点最多。说实在的,人,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什么高低贵贱,都差不多,因为咱是草民,只注重人品和德行,我的眼光一直盯着最棒的,镜头老是追着精彩的。一口气追踪了十几年,这十几年也就是他艰苦创业的十几年,闪光的十几年。他的做事处处有亮点,无论是下乡放映,还是创办 “农村电影文化大院”,都很出色,特别引人注目。</div><div> 他的敬业精神令人感慨,从一个地摊小商到山西省 “五一劳动模范”,他已经付出了许多许多。为了表达我对他的敬慕之情,将前前后后十几年,断断续续追踪他的镜头整理成《乡村电影人》(上集),供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明天,我将一如继往的追踪下去,记录他的超级人生,敬请关注。</div><div> 愿小胖的电影事业明天更辉煌。</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