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牛虻》 永恒的记忆

往事如歌

<h1>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前苏联的文学巨著及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风糜我国。我特别喜欢《牛虻》,是缘于我家有本《牛虻》的小说。那会儿我虽然很多地方都看不明白,但就是手不释卷,电影也看过好多遍,莫名地喜欢亚瑟、琼玛,甚至是反面人物的蒙泰里尼。</h1><h1> &nbsp;</h1><h1> 那时卓娅和舒拉,保尔.柯察金是我的偶像,牛虻却是我心中的英雄。</h1> <h1>  亚瑟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富裕的家庭,天真单纯。他是神父蒙泰里尼的私生子,从小遭受异父异母哥嫂的岐视而毫不知情。</h1><h1><br /></h1><h1> 他最爱的两个人:一个是神父蒙泰里尼与他情同父子,他对神父从精神到生活都充满了崇拜和依恋之情。另一个是青梅竹马的女友端庄美丽的琼玛,他们一起参加秘密革命组织--青年意大利党,充满激情共同为意大利的自由而战。亚瑟的一生都与神父和琼玛这两个人连在一起。</h1> <h1>  影片以19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为背景,描述了亚瑟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的过程。</h1><h1><br /></h1><h1> 年轻时的亚瑟是个热血青年,与神学院的神父蒙泰里尼亲密无间,他的理想,就是要把奥地利人驱逐出去,使意大利成为一个除了基督没有帝王的自由共和国,他狂热的革命精神令神父不安。恰逢此时神父要调任去罗马担任红衣主教,就把他指定给新来的神父卡尔狄。亚瑟全然不知卡尔狄是他们的敌人,非常信任地把当成自己的忏悔神父。</h1> <h1>  青年革命组织的领导人叫波拉。他年轻,学识渊博,对革命理论侃侃而谈,而且他赏识并倾情琼玛。琼玛对波拉也很信任与尊敬。在一次对革命理论的讨论中,亚瑟误以为琼玛对波拉产生了爱情,从而他对波拉充满了妒忌和恨。当他意识到这种心情不利于革命工作时,他找到卡尔狄神父向他忏悔。</h1> <h1>  披着宗教外衣的卡尔狄正在愁于无法抓捕革命人士,在亚瑟忏悔的过程中,他竞然用截获秘密组织联络暗号"为了上帝和人民,始终不渝"来误导亚瑟,让其透露了组织的情况和战友的名字,最终亚瑟和波拉都被捕入狱。</h1><h1><br /></h1><h1> 亚瑟被保释出狱遭到琼玛的误解,她的话狠狠地刺伤了亚瑟脆弱的心。回家后哥嫂让他知道了他无比敬重的神父蒙泰里尼竟然是他的亲身父亲。接连发生的沉重的打击让得知真相的亚瑟发出狂笑,砸烂了手中的十字架,他留下一封遗书,来到达森纳船港的河岸,将帽子扔在水里,制造了自杀的现场只身离去,坠入了真正的人间地狱。</h1><h1><br /></h1><h1> 13年后当他从南美洲回来时,残酷激烈的斗争将这个曾经天真纯洁、富于幻想的亚瑟锤炼成钢铁斗士列瓦雷士,一个代号为"牛虻"的革命领袖。</h1> <h1>  年轻时的亚瑟天真纯洁,他的眼睛像清水池中的两朵勿忘我。他身材瘦削,个子不高,长长的眉毛和敏感的嘴唇,纤巧的手脚,静坐时可能被误认为是一位身着男装的美丽少女。</h1><h1><br /></h1><h1> 历尽沧桑,13年后归来的他更名为列瓦雷士,有着深邃的眼神,面带可怕疤痕,走路撑着拐棍有点瘸腿,和亚瑟判若两人。每每斗争局面出现危机时,他都会出其不意,解救受难或被捕的革命志士,让局面转危为安,成为令人尊敬和拥戴的领袖。</h1> <h1>  当年亚瑟失踪、搜寻无果,琼玛伤心无比。在波拉强大的攻势下最终成为了波拉太太。波拉在9年前已经死在监狱,而琼玛仍然在为意大利而战。</h1><h3> <br /></h3><h1> 她在与牛虻的接触中,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熟悉与黙契。恍惚中她感到代号为牛虻的列瓦雷士就是亚瑟,她开始怀疑牛虻的身份,收集各种资料并时时进行试探,但亚瑟始终都没有承认。在进行一次非常危险的活动前,亚瑟同意这次战斗后会把实情告诉琼玛,琼玛怀着忐忑的心情等来的却是牛虻被捕的消息。</h1><h3> <br /></h3><h1> 琼玛收到列瓦雷士留下的一封信:"你记得吗?有一次我吻你的手,你求我请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可是现在又在这纸上写着你名字的地方吻过了,你看我已经吻过了你两次了,可是两次都没有得到你的同意"。落款时写着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琼玛几尽暈厥,她再一次失去了他的亚瑟……每当我看到这里,心都碎了,泪流满面,为这对挚爱而最终未能走到一起的红色恋人唏嘘感慨。</h1> <h1>  牛虻对已是红衣主教的蒙泰里尼从内心仍然充满了爱意,在各种不同场合,只要听到这位大主教讲演或祷告,他都会浑身发抖。但他现在巳经是无神论的坚定革命者,他只能把爱深藏在内心深处,而在各个公开场合无论是对大主教本人还是对教会都亳不留情地抨击。&nbsp;</h1><h1>&nbsp;</h1><h1> 牛虻不幸被捕,上校要秘密审判将他处死,但必须得到红衣主教蒙泰里尼的首肯。主教到狱中看望他,当知道他就是亚瑟时,喜出望外,想方设法要将他救出牢房。亚瑟竭力说服主教在宗教和儿子中只能选其一,希望主教放弃立场,跟他走。但终究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与对立,双方均坚持各自的信仰,牛虻被生父违心地送上断头台,而蒙泰里尼大主教也为自己敲响丧钟,第二天死于所谓的心肌梗塞。</h1> <h1>  《牛虻》原著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写的小说,在我国青少年中成为热门读物,几乎是人人必读。原著反映了青年意大利党人反抗奥地利统治的不屈斗争。</h1><h1><br /></h1><h1> 前苏联将这本反宗教的革命小说改编并拍成电影,获得列宁勋章。演员斯特里奇诺夫饰演的充满忧郁和悲剧命运、有着深䆳情感、顽强意志、坚贞不屈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牛虻,冲击了整整一代中国年轻观众的心灵。</h1> <h1>  《牛虻》陪我走过了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中年时代直到现在。几十年来,从懵懂少年到华发丛生,我都热爱这个有血有肉、鲜活灵动的人物。</h1><h1><br /></h1><h1>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电影在形式、内容、主题、故事及人物刻画上都大大优于以前,但这部影视作品依然能让我如此动情、震惊、震撼。牛虻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对革命亊业的执着,誓死如归的精神,顽強的毅力,他13年来肉体所受的非人折磨,内心承受了炼狱般的打击,他对蒙泰里尼爱恨交织,感人的亲情、他对琼玛的挚爱,令人伤感而震撼人心的悲剧结局,我也从未忘怀。甚至小说中很多情景的描述、内心独白以及心灵的对话,我都还能大段大段的背颂。</h1><h1><br /></h1><h1> 牛虻的肉体毁灭了,灵魂却得到永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后来四人帮批判所谓的封资修,这部电影早巳尘封,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也很少去看这类作品了。但在浩若烟海的影视作品中,《牛虻》却是我心中永恒的记忆。</h1> <h1>  谢谢浏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