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体验后的思考

董耀会长城文化推广实验校

<h3>一个假期都在围绕“长城研学”这个主题做经典处长城的研学教材。看到国家图书馆的研学教材我总想实地体验一下,借去北京护理牙齿的机会,我去了一趟国家图书馆。</h3> <h3>我没有按教材的要求去体验,因为我认为我不需要。(图书馆教材是按地点从编者理解的角度让学生学什么,缺少整体性,目标性。)进入国家图书馆,我首先看展区介绍,我想整体了解这个图书馆,这与我平时的游览不同,平时是信马由缰,走哪是哪,看着啥是啥,有没有收获也无关紧要。这种不同源于我<font color="#ed2308">心中有任务</font>。</h3> <h3>图书馆分借书区,阅览区和展馆区。借书区和阅览区我是走马观花,因为我来这里没有读书的<font color="#ed2308">目标,</font><font color="#010101">教材在这里是让学生分类整理图书,我家也没有那么多藏书</font>。而展馆区吸引了我,无论是甲骨文的记忆、金石的拓版还是从诗经到红楼梦的经典书籍都能唤起我的记忆,和我教育教学息息相关。驻足停留,觉得在这里一天时间不够,学一项也要停留几天。如果学生有和我同样的需要,那老师用什么样的手段激励学生坚持学习和研究是关键。</h3> <h3>常规的研学旅行一地也就一天,一天能学到什么?在国家图书馆里泡一天,关于知识性的东西我基本没有收货,因为看了,忘了。</h3> <h3>闭上眼睛好好想想,我都记住啥了?对了,能装下书的包不让带进去,要存;饮水处提供的不是纸杯是纸袋,更环保;再有就是这里很安静,心也静。这算长了见识吗?即便算,也不是研学的内核。</h3> <h3>这张照片有孩子的身影,为什么我要照下来?因为只有在孩子的身上出现与这里了格格不入的噪音。这也只是外出研学要提高的素养。</h3> <h3>在火车站我看到了一群孩子;背包上醒目的写着“研学旅行,行走的课堂”,追过去问两个高个子女同学:这次研学旅行,研究什么了?孩子说去了博物馆、科技馆,参加了活动,我问:研学旅行和以前的旅游有什么不同啊?孩子说:有导游给讲解。走了,听了,看了就算研学了吗?</h3> <h3>研学旅行,研学,研什么是行前就产生的问题还是遇到什么问题再研什么?如果行前没有任务,行后没有延续,只把中间的过程交给第三方那叫什么研学旅行!如果是放假爱怎么游就怎么游和我没关系,有没有效率我都不管,如果纳入课程,占用教学时间那还真得好好研究,愿这种校内外融合,学科间贯通,家校连动,学生深入持续地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能通过研学旅行的途径实现。但,我看到的研学旅行没在点上。</h3> <h3>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不是第一个吃龙虾的?干嘛非得做第一个?我就做吃得香的那个。</h3>

研学

旅行

教材

国家图书馆

学生

什么

孩子

借书

图书馆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