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忆中的那条河】</h3><h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知青下乡的岁月,我来到了,辽东山区的南部,风城红旗插队,我下乡的那个小山村,是一个群山环绕在山凹中的一个地方,远看是山,近看还是山,以山为邻,以山为伴,那个年代的山,植被覆盖率及高,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进山的小路被枯枝烂叶复盖上厚厚地一层松软的腐质土,每到雨季来临之际,腐质土吸饱了水分,是含养水源极好的山林,山中各个沟谷都流淌着涓涓细流,周围群山之中流淌出来的溪水汇成了一条自然的大河 围绕在我们的小村旁,我们出行,都要经过这条河。在人们的记忆都会记起家乡有一条河,不管你走到多远哪,都会留恋家乡的小河。同样我也会留恋我知青岁月承栽着我欢乐与困盹的那条不出名的小河,那条小河一年四季的变幻着不同形态的场景,深深隽刻在我的记忆中。</h3><h3>春天当春风吹绿了山上的植物时,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小河,又欢快的哗哗啦啦的唱起了春天的歌谣,我们知青生活中最劳累的时候到来了,每天往山坡地挑粪。那个年代农村还比较落后,没有农业机械设备,种地全靠马拉人抬,笨重的劳动累的知青们回到青年点倒头就想睡觉休息,连上小河洗漱的力气都不想挪动了。</h3><h3>夏季的小河,一年四季中我们最喜爱消遣的地点,在河中洗去署热带给我们的汗渍,换来一身凉爽,特别是夏日的夜晚,在银色的月光下,小河流水激起的水波,掀起层层的水花,波光粼粼,知青们都会不自觉的就来到小河边,看着小河流水,不知疲惫的奔流不息,流向河水的终点,著名的"玉龙湖"。虽然这条小河,给我们小队的出行填了很多麻烦 ,我们每次外出都要在河水中趟水而过,那个时候人们要在小河上架起一座桥,并非易事 ,经济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对一个一个劳日值,只有几角钱的小队,那是一件不可逾越的障碍。加上山区雨季各个山沟里的水一齐涌向小河,那时小河就会象放荡不羁的,脱僵的野马咆嚣着,翻滚着山上沟谷里冲出来的沙石奔腾着流向下游。</h3><h3>雨过天晴,河水又归于平静,恢复了往日清澈透明窥见河底,水中鱼儿畅游的情景。我们在那个年代 文化生活贫乏,缺少乐趣的时候,夏日的夜晚就是我们在小河里戏喜,抓小鱼打水仗,给知青岁月沉闷酷躁的生活凭添了几分欢快的气分。</h3><h3>进入秋季,小河里的水,身旁的风,带着秋的味道,河水中漂浮着少许山上的红叶,缓缓的流下来,给人以凄凉的感觉,山中的树木变幻着不同的色彩,远远望去五彩斑斓,如同一幅美丽的的秋意正浓的画卷。随着阵阵凉风袭来,山上的树叶逐渐飘飘洒洒落满了山岭的各个角落,蒿草已经枯萎完成了它的使命。此情此景预似着冬天就要到来了。</h3><h3>小河的冬天,随着辽东山区的逐渐寒冷,晶莹剔透的冰,封住了小河,欢腾喧嚣的吵闹声。偶尔能听到小河冻冰嘭涨喀喀的响声,在透明的冰层下河水中游动的小鱼悄无声息游向远方。</h3><h3>下雪了,那个年代辽东山区自然环境和气侯特有的异常寒冷,一场雪跟着一场雪,而且还不融化,小河、山野、村落、复盖上厚厚的一层积雪,在冬日里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刺眼。这个时候的小河为我们出行搭起了厚厚地冰层。四周的群山,河流,缺少了虫鸣蛙躁显得格外的单调,偶尔一两只冬天北方特有的 鸟儿掠过天空,寂静的出奇。</h3><h3>多少年以后,我回到了魂牵梦绕,渡过青葱岁月的小山村,物似人非,只有那条小河,一年四季忠诚的捍卫着自己的领地,不只疲倦的奔流着。还是我记忆中的小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