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堂兄

静影沉璧AuAg

<h1><font color="#167efb">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啊,岂止是盛年?失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三年了,最后一次去白银市平川区仁寿山公墓祭奠堂兄,一种怅然落寞的思绪悠然袭来,将身心淹没!堂兄是煤矿老矿工,育有一儿两女,虽然目不识丁,可为人忠厚老实,吃苦耐劳,洁身自好,清贫一生,是靖远矿务局较早建设者之一。</font></h1> <h1>  先说说我下文里的魏矿吧,靖远魏家地煤矿简称魏矿,是靖远煤业集团骨干矿井,1989年12月建成投产,甘肃既产煤又产煤层气的双重能源基地,生产的“晶虹”3#煤,具有发热量高、低磷、低硫、中灰份等特点,是优质的工业动力用煤和民用煤,行销全国各地。该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曾是全国煤炭系统35座安全重点管理矿井之一。那是1958年,第一声钻探的轰鸣打破了风沙弥漫、广袤贫瘠、人烟稀少的靖远矿区,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在宝积山铧尖子村打钻探煤,当钻孔深至400米处时见到厚达14米的煤层,对当时能源极度匮乏的甘肃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和惊喜,靖远矿区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省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即刻展开全方位研究和勘探,首次探明煤炭储量5.5亿吨,煤炭部随即确定对靖远矿区开发建设,同年8月,靖远煤矿筹建处成立。</h1> <h1><font color="#b04fbb">  “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山似和尚头,有河无水流,一日分四季,风沙昼夜游”就是当时环境的真实写照,冬天一场风,黄沙黑浪,夏季一场雨,泥泞难行(现在的生态我看并不怎么样),就是这群从农村生产队“贫下中农”里召来的矿工们(如堂兄),头顶烈日,脚踩戈壁,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喝咸水、啃干粮,打土坯、住地窝,用铁锹和大锤拉开了矿区开发建设的序幕……</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小时候记得堂兄通讯地址是“甘煤一处建井一队靖远魏家地”,和他一同来到靖远煤矿的还有同村一个名叫“续成子”的老乡,多年前在一次矿难中“老续”被砸断了腰,半死不活,带着残废的肢体与血淋淋的心里创伤,被迫回到了静宁老家。魏家地矿井地质构造异常复杂,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六大灾害俱全,瓦斯突出,该矿的发展史亦是与灾害相抗争的历史。 </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魏矿是竖井,深度达到1000多米,矿工们需乘电梯下去,不过这个电梯不是商场或高档写字楼OL们(白领女性)没事对着镜子自我欣赏的地方,这玩意儿叫做罐笼,真正的钢筋牢笼,还有一类斜井,工人们需要坐缆车下去,不过也不叫缆车,叫做猴车,有时下井以后还要在水平方向打平巷,平巷有几公里深,一般的交通工具就是小火车,不过不是公园坐的那种,是电池驱动的闷罐车,门都要关起来只留下通气孔,顶上加固防止坠物,电池驱动可避免因内燃机或轨道供电产生明火与电火花。通常从下井到工作面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行程,“路上”交通工具充满各种风险。井下作业面煤尘太多,大多情况,能见度很低,工人配发的过滤器基本使用不到一小时就会堵塞失效,许多工人就在煤尘中呼吸(因此有很多煤吸肺病患者),工作环境极度恶劣,闷热潮湿! 班中餐也在井下吃,拉撒都在里面。显然不能明火(以免引起瓦斯爆炸),一般井下吃饭都是矿上食堂把做好的饭菜送下去,有很多挖空的地方就是半固定的餐厅,吃完接着干活,饮食也许看起来不大干净,但热量还是不错,因为要保证工人有足够体力劳动,不能带个人电子设备下井,休息时,娱乐方式也非常有限,通常就是聊天,谝得最多的是关于女人的话题,或关于女人的荤段子(《平凡的世界》里有描述),以打发疲劳,沉闷,烦躁,偶尔打打牌,由于在狭窄的环境一起同大自然斗争,矿工们都积累了深厚的同事情谊,比兄弟还亲。在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耗完所有精力之后,必须坐危险的交通工具升井,然后交还矿灯等设备,最后洗澡换衣服变成正常人。洗澡,是他们最放松惬意的时刻,都会大嗓门兴高采烈地喧哗,抽烟泡澡,能从暗无天日的地下侥幸活着回来,都值得好好享受这廉价的奢侈,然后回到宿舍妥妥的先睡一觉。</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升井之后他们就是一般工人,生活与你我并没有太大区别,大都喜欢抽烟喝酒,挖煤的人一般也就只买这两样!对于他们,除了冒顶、透水、瓦斯等致命事故,还有砸伤、碰伤、潮湿、噪音和粉尘的伤害,通常在采掘面上互相都听不到说话,人出来从里到外都是黑的,所以矿工一般都有职业病——长期听力损伤和矽肺,防尘面具基本没用,而且井下本来就闷,工人们嫌难受即使有也都不戴,如果不幸遇到工伤死亡,矿工家属大都选择私了,道理很简单——维权成本太高,也有倒在井下连尸骨都捞不回来的,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悲壮,没有贪婪,没有蜚短流长,亦无花前月下与声色犬马,只有悄无声息,只有踏实工作, 只有挖掘温暖,开采光明! 正如泰戈尔所说,“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这样一笔带过,轻描淡写深埋于地下血肉模糊的死难者有些肤浅残忍,有些麻木不仁(社会的麻木),罪过!罪过!</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说到矿难,国家能源司曾表示,中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7%,但事故死亡竟占全世界70%。虽然近年来持续下降,但事故总量依然很大。“大跃进”年代,大同矿务局发生了中外采矿史上最悲惨的煤尘大爆炸,一次性死亡682人,打破世界纪录至今,是何等的惨烈?有人做过比较,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持续了八年时间,美军死亡1000人,可同时档中国矿难死亡人数达41064人,是阿富汗战争美军死亡人数的41倍,触目惊心啊?不亚于一场规模战争。讽刺的是,同样的死亡,军人称为壮烈牺牲,矿工叫做不幸遇难;同样的女人,军人的称军嫂,矿工的叫家属,无语了。然而,就是这么一群前赴后继的中国矿工,用他们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粗糙的从来没有洗干净过的却比任何高大上都“干净”的双手,给了泱泱大国以光和热,醒醒,躺在温暖里的国人,我们烧的不是煤,是血!是血!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绕了一大圈,还是说说老矿工堂兄吧,一个无怨无悔把毕生奉献给煤矿的挖煤人,一个从艰难困苦里蹒跚而来的农村人,一个用心在石头缝里抠生活的老实人,拮据一生,两袖清风(因儿子结婚估计去世时还有欠账),唯一的爱好便是喜欢抽抽廉价的香烟喝喝低劣的小酒,倒也自得其乐,可上苍总是喜欢愚弄可怜人,正应了祸不单行,福不双降,屋漏偏逢连夜雨,退休了,他还得去甘肃的古浪天祝、陕北等地打工还账,没来得及安享晚年天伦之乐,不幸身染重疾,死于肺癌。(是否与矿区环境有关值得商榷)</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三年前离世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生平第一次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在眼前死去而无能为力),接到病危电话,我们连夜赶往长征靖煤总医院,堂兄已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憔悴不堪,仅剩的几根头发(化疗的后遗症)倔强于脑门,如瑟瑟秋风里的蓬蒿,那种孱弱,痛苦,绝望,遗憾和对人世间的留恋眷念,生生地撕扯着亲人间的骨肉情深,我们脆弱不堪,拳拳心海,一汪清泪……傍晚时分,病榻上的堂兄,双脚发紫,呼吸困难,坐卧不宁, 我猜不到弥留之际他的心理历程,一点儿忙也帮不上,纵使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儿女开始擦拭他那插满各种管子的身体——人生最无力的事就是眼看着亲人在你面前离去却无能为力,无论再怎么哭泣都温暖不了他渐渐冰凉的体温,在眼泪婆娑的视线里,堂兄安静地……从此没有了声音…...永远不再……</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遗体被安放在医院太平间偌大的冰柜里,离开时,我想到了一个字“冷”!眼前浮现出儿时他探亲回来送给我们胸前印有“学雷锋”字样的T恤和水果糖,还有香甜可口的面包,唏嘘在晶莹里一切是那么的清晰又那么的遥远……接下来,匆忙地在家属楼下搭建灵棚,请老家来的“阴阳”念经,以超度亡灵,艰难地熬过一夜,第二天破晓,殡仪馆的灵车载着堂兄的遗体去平川仁寿山火葬场,我第一次在现场目睹死人化过妆的脸,看上去红光满面,安详宁静,和睡着了也差不多,哀乐声中,他被火化,当一缕青烟飘出那根烟囱时,我听到内心深处的“坚强城堡”轰然倒塌,眼前的世界,末日似的支离破碎,一种灵魂溃散与“残忍”淹没身心(老家习惯土葬),一段曾经不再,一行清泪簌簌, 长漫漫,人漫漫, 如果,没有如果的话,时间是否会为他停留?我不愿多想!</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三年就这样弹指一挥过去了,最后一次来白银市平川区仁寿山公墓烧纸纪念(我想再也不会来这个伤心地方了),面对他的墓碑,脑海里跳跃出几句文字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无尽的缅怀中,我也明白、逝者已去,生者已矣,只能让文字无奈的跋涉,传递和记载我的忧伤和孤独,关于他的记忆终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残片化,随风飘走,散落于天地间渐行渐远,会被厚重的年轮覆盖,很难找回来,安息吧堂兄,一路走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幸好他还是留世有根,何况痕迹!塞满悱恻惆怅又如何?</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仓央嘉措说得对,“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虽属生死,终归要释怀的,其余便都是闲事范畴,一些念念不忘的耿耿于怀的人和事会随时光流逝,零落于缥缈,如过眼云烟,卷舒间荡然无存,是的,人总要走孤独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给忘记了。惟愿一些过往将幻化成恒古、虚无!</font></h1><h1><font color="#167efb">对,心存善念,但不应伤春悲秋!<br>再见了魏矿!<br>再见了长征!<br> </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r></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r></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2017年农历7月</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矿工<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洒血挥汗地壳中,生死早不放心胸。<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如若他日离世人,还赠世人一炉红。</b><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 —— 静影沉璧AuAg </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 </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