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蒙民族文化游记

无党派人士乌春雷工作室

<h3>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蒙古族所创造的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有很多创造堪称为世界文化之精华。</h3><div>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被我们熟悉,与我们相随相伴的物象已然渐渐远去,并逐步沉淀为历史的记忆——民族文化遗产。</div> <h3>喀左东蒙艺术馆</h3> <h3>  自从热爱上民族文化,内心就一直有个梦想,要把东蒙地区走一遍,想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蒙古族文化。</h3><h3> 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这次东蒙民族文化之旅终于实现了。</h3> <h3>PS: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地区(简称蒙东地区)地处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南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蒙东地区包括1969--1979年曾属于行政区辽吉黑管辖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东四盟)和地理文化上属于东北地区锡林郭勒盟共五个盟市,辖5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6.2%。内蒙古的蒙东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共同组成辽吉黑蒙——东北四省区,是国务院《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规划范围。</h3><div>蒙东地区属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秋季霜冻早,冬季寒冷漫长。</div> <h3>第一站:赤峰</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一:赤峰市博物馆</font></h3><h3>赤峰博物馆前身为于1958年成立的昭乌达盟博物馆筹备处(后来改名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赤峰市文物工作站),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一家历史类博物馆,位于锡伯河畔、赤峰市新城区富河街与锦山路交汇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h3><div>1985年,赤峰市博物馆建设工程启动,于1987年7月1日开幕。2007年年底,新馆建设工程启动,于2010年8月8日正式开幕。赤峰市博物馆设有四个常设展览(日出红山、古韵青铜、契丹王朝、黄金长河),馆藏文物逾万,包括10件国家一级文物,经常举办展览,免费对外开放。</div>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二:赤峰古玩城</font></h3><h3>在赤峰古玩城淘到了马鞭</h3> <h3>第一天(7月27日):喀左—赤峰—围场—多伦,今天途经三省,开了五百多公里。原计划今晚到正蓝旗,临时改变计划住多伦了。赤峰到多伦三百多公里开了五个多小时。<br></h3> <h3>第二站:多伦县</h3><h3>办完入住,就打车找了本地一家地道的蒙餐饭店,体验蒙餐文化。</h3> <h3>到内蒙就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h3> <h3>早饭也选择了蒙餐</h3> <h3>地道的奶茶</h3> <h3>蒙古果子</h3> <h3>参观多伦玛瑙城</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三:多伦马具博物馆</font></h3><h3>多伦马具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旧县城,是迄今国内唯一一家由家族出资筹建的马具博物馆。2009年在多伦县及锡盟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伦马具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成为目前中国唯一的马具主题的博物馆。</h3><div>马具博物馆位于一个200多年的多伦民间古建筑内,总建筑面积四百平米 ,展厅面积近三百平米,馆藏各类马具500余件(套)。藏品囊括辽、金、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的的各类马具精品。集中展示中国历史上700余年马具文化的沿革,折射出马背民族骁勇、豪迈的人文气息,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工艺技术、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人与马、马与马具之间充满互动的深刻文化内涵。</div> <h3>马鞍起源</h3> <h3>马蹬起源</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艺术馆文化之旅四:元上都遗址博物馆</font></h3><h3>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乌兰台敖包山东侧半山腰处,掩隐在山体间,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博物馆建筑遵循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将巨大的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与山体相融,与敖包相连,并与遗址有着理想的视角和轴线关联,尤其是保持了元上都遗址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h3><div>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991平方米,主体建筑5701平方米,是镶嵌在山体中的地上地下各两层的覆土式建筑,由展示区,文物库区,设备控制区,档案管理与研究区和多功能报告厅等各部分组成。其中,展示区域面积近2000平方米,由前言区、序厅、4个展示单元区、1个临时展厅,露天雕塑群和敖包景观组成。</div><div>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示以“走近元上都”主题思想贯穿其中,通过“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日的风采”“领略科技文化的繁荣”和“今日的金莲川草原”4个部分,展示元上都的兴建、布局、宫殿建筑与辉煌,反映出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及高度兼容并蓄的“二元”城市模式,见证元朝所造就的国际多元文化兼容的盛况。</div>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五:元上都遗址</font></h3><h3>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h3><div>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div><div>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div> <h3>航拍元上都遗址</h3> <h3>第三站:正蓝旗</h3><h3>朋友介绍正蓝旗广场对面有一家博物馆,建的很不错,导航到这里发现已经不存在了。</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六:正蓝旗忽必烈广场</font></h3> <h3>蓝天、白云、草地、牛羊,还有我的民族梦</h3> <h3>第四站:锡林浩特市</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七:锡林浩特市奇石玛瑙古玩城</font></h3><h3>七点多还有古玩地摊,淘了一个马鞭。</h3> <h3>第二天(7月28日):多伦—元上都遗址—正蓝旗—锡林浩特市。今天开了两百八十多公里,在草原驰聘的感觉很爽!</h3><h3>逛完古玩城在附近找了蒙餐饭店,点了特色包子,60元一斤。</h3> <h3>早晨六点多就来到古玩城,发现来早了。地摊不让摆就五六家,淘了一件布鲁。</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八:贝子庙、额尔敦敖包公园</font></h3> <h3>额尔敦敖包公园</h3> <h3>特色早餐</h3><h3>习惯了奶茶的味道</h3> <h3>在锡林浩特市奇石玛瑙古玩城淘了很多马鞍子</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九:锡林郭勒盟博物馆</font></h3><h3>锡林郭勒盟博物馆位于锡林浩特市新区,盟行政公署对面,始建于2004年,于2007年主体完工,2009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是全盟文物考古,研究,陈列,展览和保护中心。</h3><div>锡林郭勒盟博物馆共设三层展览,一层主要展览为蒙元历史和2014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北魏贵族墓葬展览。二层主要介绍了锡林郭勒草原上各蒙古部落民俗风情。三层主要陈列为锡林郭勒通史。</div> <h3>在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上都搜到锡林浩特市有三家民营博物馆,导航到达都无法参观,有两家根本就找不到了。</h3><div>民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路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把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事业坚持做下去!</div> <h3>第五站:东乌珠穆沁旗</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东乌珠穆沁旗马背文化</font></h3> <h3>这家古玩店老板人很好,帮忙找了三套老马鞍。</h3> <h3>第三天(7月29日):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开了两百多公里。</h3><h3>办完入住,继续体验蒙餐文化。</h3> <h3>蒙古馅饼</h3> <h3>早饭还是蒙餐</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一:乌珠穆沁旗博物馆</font></h3><div>乌珠穆沁博物馆座落于东乌珠穆沁旗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乌里雅斯太广场西侧,占地7800平方米。常年免费开放。内部展厅由大厅、《草原流韵》民俗一厅、《草原流韵》民俗二厅以及《草原春秋》历史展厅组成。</div><div>基本展览内容</div><div>  大厅——大厅一层正面墙壁上是描绘乌珠穆沁草原水草丰美、四季更迭的自然美景,春、夏、秋、冬油彩图。石柱上方是圆型带有民族图案的浮雕天井,上方二楼大厅正面中央悬挂有成吉思汗第十六代子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画像,两边分别依次排列着历代乌珠穆沁右翼,左翼旗扎萨克亲王、贝勒画像。</div><div>  民俗一厅——陈列展品以游牧部落生活用品为主,展示了乌珠穆沁部落古老的民风古俗马具,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服饰、家居摆设和游牧部落特有的生活用具。</div><div>  民俗二厅——展品展示了乌珠穆沁部落的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男儿三技、民间医学、蒙古族经典文献——《蒙古秘史》和相关研究史料及现代乌珠穆沁人生活写照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乌珠穆沁部落的民间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演变史以及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div><div>  历史厅——展出乌珠穆沁游牧民族迁徙历程,并在这老土地上所创造的历史。</div><div>  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了考古重大发现之一《金斯太洞穴遗址》为人们展示了远古的石器时代文明遗迹,使这片神奇草原又平添一份神秘。</div>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二:民族服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三:珠恩嘎达布其口岸</font></h3><h3>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位于中蒙边境1046号界碑处,历史上称为“蒙马处”,是中蒙两国边民世代友好的通商要道和重要枢纽。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季节性口岸,2004年确定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2008年正式实现国际性常年开放,2009年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三条通疆达海通道之一,明确为向俄蒙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内辐射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并向南延伸到东北和华北腹地;对外辐射蒙古国苏赫巴托省、东方省和肯特省,辐射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人。</h3> <h3>蒙古族摔跤活动</h3> <h3>车给羊让路</h3> <h3>第六站:西乌珠穆沁旗</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四:西乌珠穆沁旗男儿三艺博物馆</font></h3><h3>男儿三艺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12月29日。是以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在全区范围内尚属首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常年免费开放。</h3><div>展厅内容</div><div>第一单元《天骄子孙》主要展示了清代乌珠穆沁蒙古族生产生活;由部旗由来、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四部分组成。</div><div>第二单元《追风金鹰》主要展示了蒙古族马文化;由骏马春秋、驯马之术、赛马夺冠、名马功业等四部分组成。</div><div>第三单元《拔山健儿》主要展示了摔跤历史;由跤史溯源、跤术传承、跤王争霸、跤王留誉四部分组成。</div><div>第四单元《射雕英雄》主要展示了射箭历史状况;由草原弓箭、射雕之路、神弓竞技、骑射风流四部分组成。</div><div>第五单元《大漠英风》主要展示了当代西乌珠穆沁旗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三项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见证。由面向未来和盛世新貌两部分组成。</div> <h3>民族风情创业街</h3> <h3>第七站:林西县</h3><h3>第四天(7月30日):东乌珠穆沁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西乌珠穆沁旗—林西,今天开了三百八十多公里。下午五点多从西乌旗向林西进发,一百三十多公里走了三个多小时,中间修路绕道,八点多到林西。晚上继续体验蒙餐,酸奶非常好喝。</h3> <h3>第八站:巴林右旗</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五:巴林石展览馆</font></h3> <h3>巴林右旗博物馆因为周一闭馆</h3> <h3>第九站:巴林左旗</h3><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六:辽上京古玩城</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七: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font></h3> <h3>辽上京遗址</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八: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font></h3><h3>辽上京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博物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旗县级博物馆,占地面积达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辽上京博物馆馆藏丰富,珍品荟萃,藏有辽金代历史文物170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7件,二级文物242件,三级文物263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馆内有大型永久性陈列“走近辽都——辽上京历史文物陈列”,展出内容由一楼至四楼四个展厅,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系统地介绍和展示了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考古发掘研究成果。</h3> <h3>第五天(7月31日):林西—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今天开了两百多公里。</h3><h3>在林西没找到博物馆,也没有古玩城,只好向巴林右旗进发。到了巴林右旗,参观完巴林石展览馆,发现巴林右旗博物馆因为周一闭馆,就到古玩市场转了一圈,然后就向巴林左旗进发,在巴林左旗参观完古玩城、契丹博物馆、辽上京遗址、辽上京博物馆又回到巴林右旗。</h3> <h3>早晨到古玩市场淘宝</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十九:巴林右旗博物馆</font></h3><h3>巴林右旗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8月,由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的全区第一家旗县级博物馆。原自治区政府布赫主席为之题写馆名。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金牌奖,2009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h3><div>巴林右旗博物馆为准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人数为18人,其中,管理岗位人员3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11人;工勤技能岗位人员4人。内设考古部、藏展部、办公室、保卫科等四个部门。下属辽庆州文物管理所,股级单位,编制3人。</div><div>巴林右旗境内文物资源丰富,有史前红山文化遗址、辽代皇陵及奉陵邑、金界壕、荟福寺、释迦佛舍利塔、清代康熙行宫、巴林王府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div><div>巴林右旗博物馆建筑面积为七千多平方米,是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馆藏珍贵文物555件(组、套):经国家文物专家组鉴定的一级文物238件(组、套);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的二级文物163件(组、套)、三级文物154件(组、套)。巴林右旗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量均占全区旗县级博物馆第一。</div><div>巴林右旗博物馆文物基本陈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辽代皇陵特色展”、“巴林历史文化展”。</div> <h3>第十站:翁牛特旗</h3><h3>在高德地图上搜到这个翁牛特古代艺术博物馆,导航到这里没开门。</h3> <h3><font color="#167efb">东蒙民族文化之旅二十:翁牛特旗博物馆</font><br></h3><h3>翁牛特旗博物馆始建于2012年,于2014年的5月正式投入使用,展厅内的使用面积为5000平方米,由序厅和三个展厅组成。</h3><div> 其中一层展厅是集距离2万年的古动物化石,1.2年的上窑人类穴居遗址,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一个展区,历史文化悠远、浓厚。这是一个来赤峰旅游了解历史文化的好地方。</div><div> 二层展厅主要内容是契丹辽文化,辽族起源于此地的木叶山,本层中涵盖了辽代契丹人的生活场景、游牧生活、生活用品、祭祀品、以及有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州城址的介绍。</div><div> 三层展厅的主要内容是元、明、清,以及蒙古族的民族民俗用品区,本区域展示了翁牛特旗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文交流,商业互通等情况的概述,让人了解到翁牛特旗“全宁”的得名乃皇帝所赐,在全宁名城中留下的历史事迹和历史人物值得后人的研读。欢迎来到赤峰旅游,前往翁牛特旗博物馆参观。</div> <h3>翁牛特旗玉龙古玩城</h3> <h3>第六天(8月1日):巴林右旗—翁牛特旗—赤峰—朝阳,今天行驶三百多公里。</h3> <h3>平安归来<br></h3> <h3>第七天(8月2日):朝阳—喀左</h3><h3>  满载而归!东蒙文化遗产就像散落在东蒙大地上的珍珠,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忽略甚至弄丢了。作为蒙古族后裔,我们在策马奔驰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俯身把这些珍珠宝贝捡拾起来,串掇起来,让它们熠熠生辉,并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民族根脉,留住历史记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我们一直在努力!</h3> <h3>  历时一周,途径辽、冀、蒙三省,行程两千多公里。参观走访了赤峰市、多伦县、正蓝旗、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西珠乌穆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十个地区的博物馆、古玩市场等。较为系统深入地了解学习了东蒙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时也淘到了许多东蒙民俗物品。这是一次学习之旅、一次文化之旅、一次寻根之旅!<br></h3><h3>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h3><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