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格拉斯哥坐螺旋桨的飞机离开苏格兰到Newquay ,开始英伦行海滨小镇之旅。</h3> <h3>这是我们住的民宅,过道就是海边的沙滩。</h3><h3>Newquay 地区感受较深的绣球花,只要有条岔路或者小路入口满是一丛丛的绣球花,从小路进去不是公园就是宾馆或者酒店。</h3> <h3>因为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来到海边的一家小店解决午饭问题。这是我在英国印象最深的一顿饭,说实话,英国饮食真的不敢恭维。</h3> <h3>小店建在悬崖下的海滩上,坐在落地窗前就能看到大海。</h3> <h3>每张桌上都有一瓶鲜花,帅哥弹着吉他在吟唱,有点杨坤的味道。</h3> <h3>著名的炸鱼薯条,其实就是挂糊炸鱼外加薯条。</h3> <h3>在一块烧的滚烫的石板上自己动手煎三文鱼和牛排,没有佐料,煎好以后蘸酱汁,三文鱼非常新鲜,让我最不习惯的是主食都是薯条。</h3> <h3>吃完饭,把行李安顿好,雨也停了,迫不及待的来到海边沙滩溜达。</h3><h3>据说Newquay 是英国的冲浪圣地,正是退潮的时候,虽然温度不高,仍然有人在冲浪。</h3> <h3>海边的岩石上密密麻麻的海蛎还是海虹?不知道叫什么,我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但是当地人用咖喱做出来,真的美味。</h3> <h3>退潮以后,海菜露出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一丛丛的新鲜的海菜。</h3> <h3>难怪英国足球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么个小镇都有草坪和足球场地。</h3> <h3>因为阴天,从海边溜达回到我们租住的民宅,坐在门前晒台上喝茶闲聊,偶然看到对面房屋窗户上的一束金光,遂决定到海边岩石上试试能否看到晚霞,真是个英明的选择。</h3> <h3>阴郁的天空背景,夕阳为静谧的小镇涂抹了一层金色。</h3> <h3>儿子拿着相机一通狂拍。</h3> <h3>爷俩并肩而坐,静静的享受这美景。</h3> <h3>偶尔还有海鸥飞过。</h3> <h3>整个过程将近两个小时,虽然没有完整的落日,但是霞光中的云层从形状到色彩的变换,真是美轮美奂。</h3> <h3>兴奋的爷俩。</h3> <h3>第二天,儿子还在睡懒觉,我跟老公沿着海岸边的礁石闲逛,虽然没有蓝天,但空气清新,微风拂面,海水或绿或蓝,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偶尔有散步或跑步的友好打声招呼“morning ”。</h3> <h3>用铁丝网圈起来的领地,本来以为撂荒了,长了很多野花,细看,却是种的小麦。</h3> <h3>儿子起床,开车去Lands end。</h3><h3>在海边的这几天,基本上就是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穿过各条乡间小路,马路很窄,有时窄到会车时一边必须停下来,即使这样,交通总是有序的。而且这样的乡间小路也形成了网络,无所谓走错了重走,会从另一条小路到达目的地。</h3><h3><br></h3> <h3>很多小路都被这样高大的树木形成隧道般所掩盖,在这样的小路穿行,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般。</h3> <h3>路过penzance,我们决定在这个小镇吃午饭。</h3><h3>小镇也不大,没多少人,只有一条主要街道上有商服。也有把衣服或者水果蔬菜摆到路边卖的,也没人看着,随意挑选,然后自觉排队付款。</h3> <h3>Lands end ,儿子说陆地尽头的意思,是英国的天涯海角。</h3><h3>空白的那个横条,可以花钱摆上你想要的内容,或者是你的姓名,或者是你的居住地,说明2017年7月17日来过此地到此一游。</h3> <h3>柱石形成的礁石,有点像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只不过没有那么大规模和壮观。</h3> <h3>总是感叹那份海水的蓝。</h3> <h3>突兀的岩石上少年背影。</h3> <h3>海边漫坡不知名的花。</h3> <h3>first and last house,蓝天白墙,有点希腊圣托里尼的感觉。</h3> <h3>回程儿子导航寻找the Minack Theater,一个建在悬崖上的剧院。</h3><h3>这边的海水却是由绿色慢慢过渡到蓝色,海鸥从镜头前飞过,天空,海水,那么的澄静。</h3> <h3> 这个坐落在海边峭壁和巨大的岩石上、看似古罗马遗迹的建筑,让人疑心是古历史文化遗址,或者古代大力士的劳作成果,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前来拜访的顶级艺术殿堂——米纳克剧场(The Minack Theatre)。这个让人为之惊叹的崖顶圆形剧场是当地名媛罗文娜•凯德(Rowena Cade)的挚爱,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粒沙都出自这位英国女性的精心设计,而这剧院起初不过是Rowena家的后院。</h3><div> Rowena Cade出生于1893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来到英郡康沃尔,她和母亲看中了康沃尔最西南的这块悬崖,就以一百英镑的价格买下,建造了自己居住的屋子,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她从此将开始“愚公移山”的一生。</div><div> 1929年,Rowena Cade在小渔村的草地上观赏了当地的演员们排演的莎翁戏剧《仲夏夜之梦》,当她得知剧团计划第二年表演莎翁的另一部作品《暴风雨》时,热爱戏剧的她按捺不住粉丝的心情,主动邀请剧团到自家后院演出,因为她的房子临海,大海、悬崖以及远处的海岸线成为这出戏不可多得的天然布景。</div><div> 得到同意之后,Rowena便开始积极向家里的两位园丁学习,把自己家和天然海滩上一切可利用的材料都派上用场,一点点修葺了台阶和舞台,经过一整个寒冬的努力,第二年夏天,《暴风雨》如期而至——当月光照亮舞台时,人们被米纳克剧场的魅力征服了,演出获得巨大成功。</div><div> 事实上,在海边悬崖上表演,是对演员功力的一项挑战,他们不得不放大音量,施展表演才华,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使他们不被海豚的可爱嬉戏、海鸥的鸣叫分了神。能在英格兰的天涯海角,伴着海浪、海风看一出莎翁戏剧,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热血沸腾、惊心动魄的艺术体验。</div><div> 自那以后,Rowena就开始着手把自己家后院的悬崖峭壁一点点挖掘、搬运、雕刻成剧场的样子。因为英国西南角的天气恶劣,她只能每年冬天工作,希望夏季(6月~9月)有人来表演。</div><div> Rowena Cade事必躬亲,水泥雕刻不在话下。她亲手雕刻的座位,座位号码和扶手堪称艺术品。</div><div> 自从1930年产生了建造剧院的设想,Rowena Cade就一刻不曾止息。如今,剧院已有750多个座位,5月中旬~9月中旬是表演周,在花岗岩座位上,人们可以找到《威尼斯商人》、《麦克白》、《仲夏夜之梦》等熟悉的剧名以及这些名剧首次在米纳克上演的时间。</div><div> 米纳克剧场现已全年对外开放,老观众都会带上红酒、野餐用品和防御设备,考虑到座椅都是花岗岩材质,建议带上温暖舒适的坐垫。</div><div><br></div><div><br></div> <h3>百度才知道这个剧场的传奇,可惜我们到那,当天的票已售磬,没有票是不能近距离参观的,只能远远的遥望了。</h3> <h3>因为在晒台喝茶聊天,忘了时间,看落日去晚了,经过了昨晚的晚霞,虽然没有那么兴奋了,但仍然惊讶于大自然多变的色彩。</h3> <h3>当太阳完全沉入天际,我们往回返的途中,被阵阵哐哐声吸引,原来是涨潮了,一直经过的峡谷被海水填满,阵阵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巨大的声响。</h3> <h3>第三天,开车去Lizard point,这是英国的最南端。</h3><h3>这里的人要不要太舒适,停车场工作时间是10点到下午两点。</h3><h3>让我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海边岩石上长满了这样的多肉植物。</h3> <h3>这些多肉植物还开着鲜艳的花。</h3> <h3>阴沉的天空,悬崖峭壁,峭壁下翻滚的海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情景总让我想起电影“蝴蝶梦”和“阳光下的罪恶”,真是个掩盖犯罪的好地方。</h3> <h3>第一次感受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h3> <h3>坐在海边的餐吧等待暴风雨过去,看到墙上挂着的图片,有意思的英式幽默。</h3> <h3>雨过天晴,悬崖边孤零零的座椅,真个是背朝大海,春暖花开。</h3> <h3>椅子上的苔藓和斑驳的痕迹,看来坐的人不多。</h3> <h3>风仍然很大,海浪撞击着礁石,发出震耳声响,好像海鸥知道似的,浪大的时候它绝不会出现。</h3> <h3>这么个小地方居然也有宾馆,而且环境这么好。</h3> <h3>英国最南端的标志。</h3> <h3>回到Newquay 的fistral beach,坐在沙滩上看云卷云舒,云起云落,海水的颜色随天空的阴晴而变化。</h3> <h3>看到退潮峡谷的底部露出,跟儿子突然有探险的念头,从峡谷穿越,沿着岸边的礁石从这个沙滩走到另一个沙滩。</h3> <h3>果然别有洞天。</h3> <h3>海鸥旁若无人的在整理羽毛。</h3> <h3>成功到达另一边的沙滩。</h3> <h3>又下起了小雨,蜗牛也出来凑热闹,纷纷从壳里钻出。</h3> <h3>第四天,住了四天的Newquay ,我们居然都没逛过,只去了几个海滩。</h3><h3>铁路孔桥,好像英国特色似的,很多地方都有,只是长度不同。</h3> <h3>小镇很小,但是这样的参天古树却随处可见。</h3> <h3>Newquay小镇实在太小,逛完还早,然后驱车去St. Ives。</h3> <h3>在英国这些天,爱丁堡感觉人多,排了差不多半个小时队才买到门票。第二个感到人多的居然是St. lves这个海边小镇,我们找了三个停车场才停下车。</h3> <h3>这么多天看海,依然感叹海水颜色的变换。</h3> <h3>坐在海边长椅上,海鸥高冷的与我们对视,等待有人喂食。而且每个海鸥都有自己的领地,有入侵抢食的,扑过去就咬,看的我们忍俊不禁。</h3> <h3>明天去英伦行的最后一站------伦敦,坐在晒台上,望着天边的云,牧场里的牛,农场里的庄稼,如果不是马路上时不常经过的汽车的轰鸣,会误以为在农业国度。不要忘记,这个国家引领了工业革命。伦敦又会有怎样的呈现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