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行程第四天的主要目的是赶往敦煌市。</h3> <h3>从德令哈出来不久就到了克鲁克湖-托素湖生态旅游景区。托素湖和可鲁克湖,一咸一淡,被誉为情人湖。</h3> <h3>关于托素湖和可鲁克湖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托素和可鲁克原本是一对情侣,有一年,这对年轻的情侣决定举办婚礼,根据当地的风俗,可鲁克去部落头人家企求准婚,没想到头人见可鲁克天生丽质,就心生邪念,假称考验可鲁克的情人托素对她是否忠诚,必须要让托素到一个名叫"盐泽"的地方背回一袋盐。头人的话不能违抗,为了和心上人成为眷属,托素当天晚上就来到了盐泽,谁知盐泽遥远而荒凉,没等背回盐,托素就累死在了路上。一只好心的大雁将托素的死讯带给可鲁克,悲痛欲绝的可鲁克决定找回托素的遗体,但她刚走到托素倒下的地方,也累死了。于是托素和可鲁克的遗体就化作一咸一淡两个湖泊,日夜相守在怀头他拉草原。</h3> <h3>门口卖小鱼的小姑娘。在景区买东西似乎有潜规则,原本15元一袋的鱼,我前面的御姐说自己是导游,花10元就拎走了一袋。</h3> <h3>漫长的路途,连绵的戈壁,满目的苍凉,单调到昏昏欲睡,忽听到导游说快下来拍照,原来是拍公路照,趁着没车,坐在公路正中,各种拍,听到尽职的导游高喊:"车来了",大家赶紧做鸟兽散,几个回合下来,过瘾而刺激。</h3> <h3>这是刚结识的安徽小美女,跟我们拍照的是上海的虎妞,旅行达人,摄影水平很高。</h3> <h3>白天看风景,晚上看演出。敦煌三大特色演艺:《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导游推荐前两个,我们几个选择了看《丝路花语》。《丝路花雨》的几大亮点:</h3><h3>1. 中国舞剧之最:38年的历史,出访30多个国家,演出2800多场,观看人数400多万;<br /></h3><h3>2. 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60周年,2010年世博会,2011年亚运会等重大场合都选择丝路花雨作为献礼演出;</h3><h3>3. 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演出能够满足所有敦煌迷和莫高窟迷的向往。千手观音、敦煌壁画、波斯舞、反弹琵琶、敦煌伎乐天这些特色元素应有尽有。</h3> <h3>看完演出逛了一下敦煌夜市,几个团友点了驴肉黄面、卤猪蹄等特色小吃,酒足饭饱才步行回酒店,再顺便表扬一下携程,订的酒店都很有讲究,不但住得好,出行也特别方便,更赞的是这是一路上唯一的连续三天住同一个酒店,方便洗尘休整,感觉特别好。</h3> <h3>市中心的标志——反弹琵琶像。</h3> <h3>第5天行程:阳关景区-玉门关遗址-雅丹魔鬼城。</h3> <h3>因为晚上要在雅丹魔鬼城看日落,上午十一点才出发开始行程。住的地方就在党河边上,早上起来先去逛了一下党河风情线,再去到市中心买了一个新手机,手机是人的电子器官确定不假,两天没手机整个人都不好了。</h3> <h3>新买的手机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阳关景区,是个好兆头,预示着今后的路将顺风顺水。</h3> <h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渭城曲》,让敦煌阳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这里曾雄关巍峨,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这里曾绿树成荫,街道纵横,天马驰骋于野。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海关,丝绸之路的咽喉,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阳光大道"更是光明、希望和美好前景的代名词。</h3> <h3>阳关烽燧。</h3> <h3>玉门关遗址。玉门关遗址是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三世纪汉帝国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位于疏勒河下游南岸的戈壁上,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作为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好、类型最完整、规模足够大的关隘遗存,其见证了汉代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烽燧制度与长城防御制度,及其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h3> <h3>玉门关遗址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包括2座城堡、20座烽燧、18段长城遗址,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在长约45公里、宽约0.5公里的区域内呈线性分布。</h3> <h3>雅丹魔鬼城。也叫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敦煌与新疆交界处的罗布泊荒原中,面积约400平方公里,距敦煌市西北约108公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其壮丽、雄浑、怪异和神奇,不亲临其境是无法领略的。公园内集中连片的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也因为园区内四处由风吹产生的悲鸣声而得名。</h3> <h3>金狮迎宾,是雅丹地貌发育壮年期的产物。</h3> <h3>狮身人面。</h3> <h3>孔雀玉立,是柱状雅丹体演化后期产物。</h3> <h3>西海舰队。</h3> <h3>日落时分。</h3> <h3>第6天行程: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h3> <h3>这两天为了看风景也是蛮拼的,头天晚上看完日落回到酒店已是晚上十一点多,第二天四点多又起来去鸣沙山看日出。</h3> <h3>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动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出嗡嗡的响声。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名山。</h3> <h3>我们一人花150元骑早骆驼,进景区的时候花15元租了双防沙鞋套,五个人一组结成一个骆驼分队,骑骆驼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出发的时候是由后到前依次骑上骆驼,下骆驼的顺序刚好相反。我刚好轮到坐第一头骆驼,这个好处还是很明显的,首先起落的时候没那么多的惊吓,照单人照的时候不会受前后骆驼的影响。</h3> <h3>经过20分钟的骑行,到达了骆驼休息点,众人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到达插着红旗的顶峰静待日出。</h3> <h3>六点十几分,东方开始透亮,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h3> <h3>山上的风很大,风大的时候,风沙确实是发出声音的,只能不顾形象的全副武装了。</h3> <h3>晨曦下的鸣沙山,多彩、丰富而辽阔。</h3> <h3>下山的时候可以滑沙而下,滑沙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用竹子拼接而成的,一种是充气橡皮垫,我选的是竹滑板,滑起来很简单,手放在沙里可以调整速度快慢。</h3> <h3>留恋的回眸。</h3> <h3>回到骆驼休息点又重新出发挺进月牙泉了。每人给牵骆驼的人20块钱,他就可以负责给大家照相。我们这个师傅特别的卖力,一路上给我们拍了不少的照片和视频。</h3> <h3>五人小分队越来越合拍了,我也被推举为小分队的队长,只是这个分队长被吐槽摆pose老是剪刀手。</h3> <h3>去月牙泉的路并不算长,如果是想不走路的话还可以花十块钱五分钟坐电瓶车就可以到了。</h3> <h3>月牙泉位于位于鸣沙山北麓,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h3> <h3>这是团友Lisa爬上沙山拍下的月牙泉的照片,算是最完整的一张月牙泉照片了。我们小分队的人因为早上爬山观日出,体力欠佳,就只在月牙泉周边转了转。</h3> <h3>从鸣沙山月牙泉尽兴而归,回到酒店稍事整理,又出发去看神往已久的莫高窟了。</h3> <h3>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它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年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窑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h3> <h3>由于参观者众,莫高窟现在都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入参观,预约成功的可以进入数字展示中心,参观8个窑,预约不成功的,只能购买应急票,看4个窑,负责讲解的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高,温文尔雅。</h3> <h3>莫高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一部浩瀚的百科全书,短短的参观时间难以穷尽,室内也不允许拍照,留给各位看官随缘膜拜、领悟。</h3> <h3>参观完一天的行程,晚饭安排了两个自选项目,一个是烤全羊,一个是大漠风情宴,大家都选了大漠风情宴,吃吃也还可以,乏善可陈。</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