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笔记,笔记</h3><h3>一直向前,尽量不完美</h3> <h3>当你说爱人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时可能说明:</h3><div>1.你爱人遇上了事,有情绪,需要疏导</div><div>2.你作为妻子,还不够了解你的爱人,所以不知道他怎么会发脾气。</div><div>3.你现在可能对他的这种情绪内心有指责和抱怨。</div><div><br></div><div>沟通时又烦躁可能说明:</div><div>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疏导情绪,不是理性沟通。 沟通要在情绪疏导之后。</div><div><br></div><div>你不想回家可能说明</div><div>1.你自己不知道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给予他支持</div><div>2.他的这些行为,你既不知道如何面对,甚至内心还不能接受,所以你选择用逃避来保护自己</div><div><br></div><div>基于以上可能的可尝试方式有:</div><div>1. 先处理你内心对丈夫出现这种情绪行为之后的不满情绪。</div><div>至于方法嘛,个人建议,想想你和他曾今的美好,以及他对你的支持和包容。先让自己心里有爱,才能把爱流动给那个需要被温暖的爱人</div><div><br></div><div>2.当你内心有爱后,就可以支持你的爱人疏导情绪了。</div><div>方法嘛,把你想到的那些美好的过去,以及他对你的好真诚的分享给他。能温暖你的,自然也能温暖到他。 然后告诉他,你看到了他的烦躁,你想帮他,却不知如何入手,问问他,你可以为他做点什么?</div><div>去做点他愿意你为他做的就够了。</div><div><br></div><div>3.平时,你需要把心和眼睛多放到你爱人的身上,多观察,了解,在乎他。这样,下次他再有情绪,你心里大概也会有个谱,不会特别觉得他无理取闹了。</div><div>@西安路超 </div> <h3>何为亲子教育?</h3><div>1. 亲子教育根本就不是教育孩子和改变孩子,而是家长提升和成长自己,这才应该是亲子教育最根本的核心所在。</div><div>2、妈妈(的内在情绪)是大海,孩子是小船。大海风平浪静,小船自然安安稳稳,大海风大浪大,小船被掀翻的可能都有。妈妈,是孩子生命的根基。</div><div>3.做为父母,当你不开花,所有的亲子技巧都只是装饰,甚至毒药。当你开花,你不需要任何亲子技巧,或者,任何,都可以是你的技巧。</div><div>4. 孩子的生命,只有被真正地看见时,只有真正地被看见时,才能得以开花。</div><div>5. 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先爱好自己,并保持内在的放松。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好孩子的妈妈。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了解并做到,这世界将美好得不可想象。</div><div>6.放下恐惧与控制,相信孩子,全然地相信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成长的奇迹,只有在本然的爱和全然的相信里,才能发生。</div><div>7. 真正的爱孩子,是放手让孩子做他自已会做甚至还不会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替他做他自己已经会做的事情。别让爱变成碍,别再碍孩子了,别再用这种爱孩子的方式来爱自己里面的那个内在小孩了。给孩子他想要的,而不是家长自己想给的。</div><div>8. 没有恐惧的父母,才可以带出自由自在的孩子! </div> <h3>《人生十五项重大能力一》笔记</h3><div>如何帮助孩子构建自我意识:</div><div>一 多拥抱。</div><div>多做身体的本体感觉。孩子十二周岁以下,多和孩子进行身体连接。我在爸爸妈妈怀里的时候会找到我的感觉</div><div>二 尊重孩子的私人物。</div><div>比如孩子不允许分享玩具的时候要尊重她。</div><div>要区分自我意识和自私,自私是牺牲别人成全自己。</div><div>我明白我是谁,我知道怎样去得到。这是自我意识。</div><div>通过保护自己的物品来保护自己,构建自我意识从保护玩具开始</div><div>三 尊重孩子的情绪和动机</div><div>情绪没有好坏行为有对错,尊重情绪就在培养自我意识,孩子十八岁前给孩子五千次肯定</div><div>四 引导孩子表达他的感觉,情绪,想法,要求</div><div>如:你有什么观点,说说看</div><div>让孩子用我字开头表达自己的想法</div><div><br></div><div>在我的人生里,我是最最重要的,有我才有其他,没有我就没有其他。</div><div>我的生命来自于父母,同时我也独立父母的存在。</div><div>我有自己的人生界限,我尊重并守护我的人生界限,其中最最重要的事,要学会说不</div><div>练习说不</div><div>谁时都爱自己,怎么爱都不为过</div><div>方法:</div><div>一拥抱自己</div><div>二抚触自己的身体</div><div>自己爱自己越多,就会吸引很多人来爱你,当内在爱足够多的时候随时可往外舀给别人。</div><div>自己绽放,世界就绽放</div><div><br></div><div>我内在有力量了,我站稳了就能帮助到孩子,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再学习成长。我学习成长了,爱人孩子都受益!</div> <h3> 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和批判本身恰恰是一种隐藏更深的认同</h3><div> 所有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人生中与其他人的关系。我们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关系的纠结追溯最终的根源,都是因为缺爱,童年爱的缺失让我们用一生去寻回,真正的伤害是在童年发生的,我们命运的种子是在童年种下的。有多少人一直在人生的关系中在索爱,在要懂得。</div><div> 女人一辈子讲的念的怨的是男人,男人这一辈子讲的念的怨的是女人,以为伤自己的是对方,其实卡住我们的是我们与父母的链接。人世间回不去的,最遗憾的不是男女的错过,而是亲情的错过,童年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只一次,过期无法弥补。</div><div>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同,是不惜拼命的,他会用失业,用离婚,用不婚,用生病来求关注。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和批判本身恰恰是一种隐藏更深的认同,它推动着无数人走向了父母的反面。对父母的失望更像是一种爱的绝望,它是一种内心爱的缺失的表达,是一种内在坑洞的呈现,是得不到爱的歇斯底里,是绝望后的玉石俱焚。当一个人要叛逆,要特立独行,他能逃过父母的阴影吗?多少缺爱的孩子都活成了上一代相反的样子。叛逆能帮我们跳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吗,决裂能真的帮我们超越原生家庭的问题吗,不能。</div><div> 很多没被爱喂饱走向了父母的反面的孩子,都在证明给父母看,其实这是在求爱,求被关注,被认同,所有叛逆的孩子不知道他自己内心深处在保留着对父母的最大的忠诚,这最大的叛逆里隐藏着最深的忠诚。叛逆与忠诚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里就这样悖反的存在着。</div><div>人生在世,原生家庭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话题,没有人的生命是一座孤岛。诚然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却有完美的表达与看见,去看见爱,去合理的表达爱,接纳不完美的父母和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爱,与生命本身握手言合。父母既是我们人生的来处,也是我们人生的归途。原生家庭是我们的充电器,和父母没有链接我们会很孤独很无助。与父母和解是我们唯一一条回家的路,回家的路可能很难走,但只有这一条路,没人能帮你走,没有别的路可走。没有人能摆脱血缘的羁绊,这就是命。</div> <h3>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甚至不上学,往往现象深层的背后却是孩子深爱着爸爸妈妈,孩子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行为能拉回爸爸妈妈的心,只能采用牺牲自己拯救父母这种无效的方法,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懂反思自己,却依然把注意力放到孩子不上学的行为上。爸爸妈妈活好自己,爸妈绽放,孩子自然就跟着绽放!</h3><div>一对苦难的爸妈是推动不出绽放的孩子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