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青甘大环线之青海湖和茶卡盐湖篇

Lili💝

<h3>第三天 青海湖-茶卡盐湖-德令哈。</h3> <h3>青海湖拥有众多美誉:&quot;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quot;、&quot;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景区点&quot;、&quot;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保护区&quot;,两年一届的&quot;青海湖国际诗歌节&quot;和已成为亚洲顶级赛事的&quot;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加之300多年前诗人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的诗意留痕,这些都在肆意张扬青海湖作为&quot;中国最美的湖泊&quot;的无限魅力。</h3> <h3>行程的初衷主要是奔着青海湖环湖来的,但是行程所列的其他景区照样很吸引人,果断决定先走马观花看一遍,因此此行留给青海湖的只是在二郎剑景区,当天天气也不是特别好,山雨欲来的感觉。</h3> <h3>二郎剑景区门口的石碑,因为游客太多,实在是不得空,就拍了一张对方不知是谁的到此一游照。</h3> <h3>景区的售票处。</h3> <h3>门区的售卖点。</h3> <h3>二郎剑景区导览图。二郎剑景区是一处狭长的陆地堤带,自南向北没入青海湖中,因外形酷似一把长剑而得名,是观赏青海湖的主流景区。</h3> <h3>飞马腾空,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马踏飞燕(中国旅游标志)的基础上加入了藏族的文化元素。</h3> <h3>青海湖诗歌广场,是为宣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而建的。</h3> <h3>风景名胜区是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业的第一个单位,所以每到一个风景名胜区,我关注的点可能会更多一些。</h3> <h3>离码头越来越近了,7月初的油菜花正鲜艳的开放着。</h3> <h3>邻近码头的宾馆,这个位置似乎很得天独厚。</h3> <h3>卧佛和祈福区。</h3> <h3>通往出口的园区小火车。虽然天气差强人意,但是青海湖蓝宝石般的吸引力尚在,假以时日还是会找机会深度环湖。</h3> <h3>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边缘,黑马河乡以西,有柴达木东大门之称,古代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重要站点,也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在藏语里,茶卡盐湖意思是"盐海之滨",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其盐储量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约75年。</h3> <h3>火车站台。</h3> <h3>颇具复古意味的小火车。</h3> <h3>熙来攘往的人群所为何去?</h3> <h3>原来是去凹造型。由于茶卡盐湖大量的湖盐类沉积矿物结晶析出,并结成数米厚的盐板,而其上又铺着一层几毫米厚的水,因此远远望去,站在檐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一般,倒影清晰可见,就是传说的天空之镜。</h3> <h3>温馨提示,湖里面有许多的小黑洞,是一些危险的陷阱,洞里一般都很深,踩了就会陷下去,尽管在到达景区前导游已经再三提示了,但是本人还是不幸中招了,才下湖,没走两步,一心只看着前面在拍照的人群,忘了看脚下,一脚踏空,右脚划伤了,手里的手机也进水了,一进水手机就没用了,匆忙间凹了一个不太成功的造型就匆匆收兵了。其实在水里走的时候只要认真看着,那些黑洞是看得到而且能避得开的。</h3> <h3>好在随身还带了一个iPad mini,可以临时充当拍照的功能。</h3> <h3>凹造型除了要看天气和时间之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站在水里等到水面平静。</h3> <h3>遇水不化的盐雕。</h3> <h3>小火车增加了风景的灵动感。</h3> <h3>茶卡盐湖以其生产、旅游两相宜而在国际国内旅游界和青藏高原风光游中享有较高较高知名度,它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被称作"青海四大景",同时还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今天是眼见为实了。</h3> <h3>晚上住在德令哈。在蒙古语中德令哈意为&quot;金色的世界&quot;,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青海省北部,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也是青海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德令哈除了资源丰富、景色优美,还有一个令不少行者追随而来的是海子诗歌陈列馆,&quot;一首诗天堂花开,几个人尘世结缘&quot;,海子于1988年在青海旅行时经过德令哈,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从此,海子成为德令哈的另一种象征。由于我们到达德令哈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所以只是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出发了。</h3> <h3>归途中的落日,似影似幻的城池。</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