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下乡纪念日

韩喜斌

<h1>四十多年前的迷茫,<br>如同昨日难忘,<br>一群16岁左右的孩子,<br>离开家乡,告别爹娘。<br>她们冠已美丽的名字叫做“知识青年”,<br>她们从事的伟大事业叫做“上山下乡”。<br>她们从此开始了茫然的征程,<br>艰难的行走在不知归期的路上。</h1><h1></h1><h1><br></h1><h1>16岁,刚刚收藏好红领巾,<br>亟待补充文化和身体的能量。<br>不知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br>放出来无尽的磨难,<br>让人们的神经无比的冲动无比激昂。<br>没有疑惑,</h1><h1>没有彷徨,</h1><h1>毅然既然,</h1><h1>一往既往。</h1><h1><br></h1><h1></h1><h1>16岁,父母眼里的孩子,<br>不知什么是社会责任,<br>没有经历过生理上的提防。<br>这是第一次为生存而选择,<br>必须是以政治正确而下乡。<br>没有人解释未来,<br>隐约沉默在心中的理想,<br>似乎仍是何时能够返回故乡。<br>孩子无奈,在无奈中成长,<br>父母牵挂,在牵挂中忧伤。<br>人们狂躁,在狂躁中更显得孤独,</h1><h1>知青无助,在无助中学会了互助和坚强。</h1><h1><br></h1><h1></h1><h1>有人说今天应该庆祝一下,<br>我撒费苦心地寻找着庆祝的理由。<br>是庆祝城市容不下这一千八百万青年人口?<br>还是庆祝文 @革无序的动荡?<br>是庆祝闹着吃不上饭的什么革命?还是庆祝高举戍边务农的红旗迎风飘扬?</h1><h1><br></h1><h1></h1><h1>学者说,应该叫纪念,<br>纪念的目的就是让这代人不被历史遗忘。<br>哲人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怀念,<br>怀念和新中国同年代出生的孩子,<br>在广阔天地里成长;<br>怀念我们从无奈和孤独中历练出了无比乐观无比坚强;<br>怀念那广阔无垠的黑土地上的麦浪滚滚;<br>怀念那白雪皑皑过后的鸟语花香。<br>怀念那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那片土地里;<br>怀念那行走在无际天涯的你,应该是昨天的模样;<br>怀念那些没有来得及回归故里的灵魂,<br>长眠在遥远的地方。<br>怀念母亲流干了的眼泪,</h1><h1>怀念,怀念是因为我们已经白发苍苍。</h1><h1><br></h1><h1></h1><h1>怀念不需要轰轰烈烈,<br>怀念更不要冠冕堂皇。<br>只要有人轻轻的说一声对不起,<br>还可能唤起我们心中的信仰。<br>怀念是把深深埋在心里的北大荒唤醒,<br>或许还能激发出失去良久的青春再一次荡漾。<br>怀念永远不屈不挠的知青精神,<br>吃苦,顽强;<br>奉献,担当;<br>慷慨,自立;</h1><h1>忘我,倔犟。</h1><h1><br></h1><h1></h1><h1>有人说:<br>让这磨难从头再来一次,<br>那就去问问江畔钓鱼的大爷,<br>还有广场上跳舞的大娘。<br>历史怎能倒退,<br>我们今天庆幸站在这里,<br>应该为自己,为同龄人,<br>为多彩的暮年生活,<br>尽情的放声歌唱。</h1><h1></h1><h1><br></h1>写在下乡纪念日<br>  2017年9月<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