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的故乡——仁多玛草原

柳暗花明

<h3><font color="#010101"><b>  </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我心中的故乡,并不是出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而是居时的吾心安处,别后的魂牵梦萦。是老阿妈的转经轮、是老阿爸的鼻烟壶。是小扎西雪白的牙,是小卓玛百灵鸟一样的歌声。是患难与共的纯真友情,是美丽的甘南美仁大草原。</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1975年3月29日,春寒料峭,我和其他20几名知青,带着行李和父母的牵挂,来到原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美仁公社仁多玛大队。<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仁多玛距甘南州府约30多公里,一条崎岖坎坷的路,是奶车压出的车辙。不记得颠簸了多久,也不记得路边的景色,甚至不记得当时的心情。只觉得,家,远在天边了。</b><br></font></h3> <h3><b>  </b></h3><h3><b> 我想象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而眼前的仁多玛,几十间土屋,灰黄、破旧,与同样灰蒙蒙的山融为一体。一条冰封的小河,河边山坡上有片松林,亦是灰蒙蒙的。后来才知道这是仁多玛大队的冬窝子,是牧人们在漫长的冬季,栖息的地方,是他们最温暖的地方。</b></h3><h3><b><br></b></h3><h3><b> 仁多玛是纯牧区。牧人们用牦牛驮着帐篷,赶着羊群、牛群,择水草而居。只有到了冬天,才会回到冬窝子。</b></h3><h3><b><br></b></h3><h3><b> 我们这些十六、七岁,刚刚离开学校和家庭的少年,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们被临时安置在大队部的院子里,自己做饭、洗衣。学习用牛粪生火,用羊粪烧炕。渐渐习惯并开始喜欢喝奶茶、拌酥油糌粑、吃半生不熟的肉。</b><br></h3> <h3><b><br></b></h3><h3><b> 6月,冰消雪融,仁多玛渐渐开始泛起新绿,牧民们忙着剪羊毛,准备游牧。我们知青在大队附近,以二牛抬杠的方式种青稞、种燕麦。一人牵牛,一人扶犁,还有一人撒播种子。由于难以控制犁铧入土的深浅,我们个个累得腰痛腿酸,犁出的田垄却高低不平,东倒西歪。大家咬着牙练习,没过几天,我们犁出的田垄,慢慢变得均匀笔直了。</b></h3><h3><b><br></b></h3><h3><b>7月,连绵起伏的草原,各种野花竞相开放。成群的牛羊,在牧人高亢悠长的吆喝声里游动,风景开始生动鲜活,仁多玛美如画卷。</b></h3><h3><b><br></b></h3><h3><b> 我们有了新的工作,封滩育草。</b><b>就是将部分草场围起来,加以保护,改善牧草质量,储备冬春饲料。我们的工作就是垒土墙,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土,夯实,然后再填,再夯实,直到筑成一米多高的墙。整个夏天,我们就这样喊着号子,汗流浃背地筑好一堵墙,再筑一堵,终于完成了封滩育草。</b></h3><h3><b><br></b></h3><h3><b> 这个夏天,草原上支起了两顶大帐篷,男女知青各住一个。床板直接在草地上摆放成大通铺,换洗衣服和其他物品都放在床上。一个帐篷内小声说话,另一个帐篷里的人听得一清二楚。于是,男知青常常为了谁放的屁,大声相互推诿。女知青悄悄捂着嘴笑,把脸憋得通红。</b><br></h3> <h3><b> </b></h3><h3><b>  这个夏天,我们的早饭都是玉米面散饭就咸韭菜,吃得大家直呕酸水,时隔多年,我们仍旧不愿吃玉米面。供应的细粮不多,我们把面擀成圆圆的一张,切成小小的菱形,加一点土豆块,用白水煮了吃。除了盐,没有任何调料。我们没有青菜,没有吃过一顿米饭。</b></h3><h3><b><br></b></h3><h3><b> 下大雨时,帐篷四处滴水,被褥接连几天都是湿乎乎的。有几个知青因此患了关节炎,至今未愈。天晴时,太阳火辣辣的,紫外线格外强,每个人都变得黑黝黝的,也壮实了。晚上睡觉,衣物经常不知是被牛还是狗,叼到帐篷外,撒得到处都是,有的还被咬破了。</b></h3><h3><h3><b><br></b></h3><b> 这个夏天,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很快乐。我们像当地的牧民一样,把捡来牛粪和好,摊成饼状,晒干了生火。我们在草原上采蘑菇,有时能惊喜地发现蘑菇圈,一次能采半背篼。</b></h3><h3><b><br></b></h3><h3><b>我们的歌声、笑声不时在草原上荡漾。白天,看云卷云舒,每一朵,都是欢喜的形状。夜里,看繁星闪烁,每一颗,都是醉人的模样。</b></h3> <h3><b> 封滩育草结束后,知青点盖起来了。一个四合院,八间单身宿舍,铺了木地板,有单人床、炉子,条件一下子改善了。不久,我们23个知青,被分配到六个生产队。分别担任了老师、会计、电工、赤脚医生、兽医等。除了在大队学校担任老师的知青外,其余任老师的知青都下到了生产队。</b></h3><h3><b><br></b></h3><h3><b> 我是大队的赤脚医生,在阿一山铜矿医务室学习了一个多月。医务室的王大夫和汤大夫是夫妻,都是北京医学院毕业的,因出身问题被下放到铜矿。他们教得非常仔细,我学得也很认真。刚开始学打针,我紧张得双手颤抖,汤大夫就让我给他打。那些来看病的矿工,也都让我打,鼓励我别怕,放心打。白天在医务室学习,晚上就看《赤脚医生手册》,还有王大夫送给我的一些医学书。真恨不得自己立刻成华佗转世,能够悬壶济世。</b></h3> <h3><b>  </b></h3><h3><b> 回到仁多玛后,我就跟着师傅阿哥智华边学边干。阿哥智华是甘南卓尼的藏民,5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在甘肃少数民族工作队当翻译,到了仁多玛,他与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一见倾心,便毫不犹豫留了下来。</b></h3><h3><b><br></b></h3><h3><b> 阿哥智华的两个女儿和我们差不多大,是仁多玛草原最漂亮的梅朵。阿哥智华的汉语很流利,藏语就更不用说了。我跟着他学藏语,在小本本上用汉字注音。我的藏语经常让他笑得前仰后合,眼泪直流。阿哥智华的女儿,还有其他牧民和小朋友,也都热心地教我。</b></h3><h3><b><br></b></h3><h3><b> 特别是阿姐高老,她是4队的队长,公社唯一的女队长。她行事干练、为人善良,对我非常好,经常让我去她家,给我弄好吃的。还给我起了个藏族名字,叫鲁毛草。她的女儿扎西草和我很亲,成天跟着我,不停地叫“阿姐鲁毛草”,用小手比划着教我藏话。很快,我就可以用藏语和大家进行交流了。</b></h3> <h3><b>  </b></h3><h3><b> 学骑马,可不像学藏语那么轻松。大队给我们分配了一匹马,枣红色,四蹄是白色的。阿哥智华形象地说,牠是站在雪里的枣红马。我便叫牠雪里站,雪里站的性格比较温顺,可还是认生。刚开始我连马都上不去,后来一次次摔下来,再咬牙骑上去,骑上去,再摔下来,我终于可以单独在草原上扬鞭跃马了。</b></h3><h3><b><br></b></h3><h3><b> 以后的日子,我背着药箱,骑着雪里站,一个人到各生产队去巡诊、打防疫针。下大雪迷了路,天地一片白茫茫,眼泪在脸上结成了冰。马受惊,我掉下来套了镫,被马拖着跑,只见天上的云在上下翻腾。被藏獒追咬,药箱都被咬了一个洞。</b></h3><h3><b><br></b></h3><h3><b> 更多的时候,我哼着歌儿,信马由缰观美景;和一朵带雨的云赛跑,让雨点噼里啪啦落在飞驰的马后;躺在开满花朵的草地上,看蓝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朵、听雪里站咀嚼青草的美妙声音。<br></b></h3><h3><b><br></b></h3><h3><b> 不管到哪里,牧民们都特别热情,烧奶茶、打酥油、煮肉,用最好东西招待我。在生产队当老师的知青战友们更是如此,总是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拿出来,还给我包包子、做长面。这些场景,一直在我心里,在最柔软的地方,温暖着我,感动着我。无论过去,还是将来。</b></h3> <h3><b> <br>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这些知青,渐渐融入了仁多玛的怀抱。我们学会了藏语,习惯了牧民的生活。学会了骑马、扎帐篷。有的知青甚至学会了捻毛线、宰羊。而我成了草原上的曼巴、孩子们喜爱的阿姐鲁毛草,是全公社唯一加入党组织的知识青年。<br>  离开仁多玛的那天,许多牧民们都来送行,他们在路边挥手,我们在车上流泪,难舍难分。“再见了我的故乡,再见了我的亲人们,再见了我的雪里站。”我在心里一遍遍轻声呼唤着,泪流满面。</b></h3> <h3><b>  </b></h3><h3><b> 今年夏天,在仁多玛草原最美的时候,我们几个知青,相约去了仁多玛。很多老人都不在了,阿哥智华也去世了。阿姐高老一家在草原上扎了几顶帐篷,等着我们。依旧是带骨头大块的肉,用藏刀割着吃。酸奶、糌粑、藏包、凉面、各种饮料一应俱全。我们拥抱、唱歌、跳锅庄。“现在生活好多了,你们那时候苦呀”,阿姐高老心疼地念叨。</b></h3><h3><b><br></b></h3><h3><b> 仁多玛变了,变得我们都认不出来了。重盖了金碧辉煌的寺院,新建了一家生产牦牛绒披肩的工厂,产品全部出口澳大利亚。家家都盖了新房,阿姐高老的孙子们,有的在机场、旅行社工作,有的就在牦牛绒厂上班,家里有好几辆车,已经不再放牧了。其他牧民放羊都用摩托车,骑马只是体育娱乐项目。美仁大草原成了名声大噪的旅游景点,到了夏季游人络绎不绝。</b></h3> <h3><b>  仁多玛草原,不思量自难忘的地方,它似有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将红尘中的纷纷扰扰、尔虞我诈都隔在外面。我们有幸在少年时来到这片纯净的草原,受藏族牧民的耳濡目染,我们少了世俗的贪婪,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岁月静好。吾心安处是故乡,仁多玛就是我们的故乡。</b></h3><h3><b><br></b></h3><h3><b> 岁月沧桑,物是人非,我心心念念的仁多玛,你还是过去那个草肥水美、牛羊成群的草原,是珍藏着我们青春年华和纯真友情的地方。仁多玛呀,这个神一样的名字,就像一粒草籽根植于我心底,千帆过尽,蓦然回首,你已长成一片葳蕤的草原,长成故乡亲切的模样。</b></h3><h3><b><br></b></h3><h3><b> 仁多玛,你是我灵魂的栖息地,轻轻地念出你的名字,顿觉草香弥漫,天清地朗。那些干净明媚的日子,在记忆深处次第苏醒。走遍千山万水,走过风风雨雨,回到仁多玛故乡,我们鬓已染霜,却依旧是少年。</b></h3><h3><b><br></b></h3><h3><b>文字:柳暗花明</b></h3><h3><b>图片:柳暗花明(手机拍于仁多玛)</b></h3><h3><b>封面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