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i>心心念念的罗马今又见,还是那样的树、那样的建筑,却是不一样的心情。</i></b></h3><h3><b><i>前两次走马观花的观光游,留下了许多遗憾,这次想多多补上。</i></b></h3><h3><b><i>整个罗马本身就是个露天大博物馆,大街小巷一转身、一回头,都是历史、都是艺术。建筑、雕塑、喷泉、绘画,就连橱窗里陈列的商品,都会让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i></b></h3> <h3><b><i>我们是中午到达罗马的,午饭后就去梵蒂冈,由官导带领没有等待多久就顺利进入</i></b><b><i>梵蒂冈博物馆,</i></b></h3><h3><b><i>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早在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16世纪时,博物馆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为5.5公顷。</i></b></h3> <h3><b><i>仰望着这巨石和雕塑的大门,心中有种小小的激动和莫名的不安,生怕看不了、看不全、看不清、记不住。</i></b></h3> <h3><b><i>梵蒂冈城的模型</i></b></h3> <h3><b><i>这个艺术感极强的美丽旋梯存于我脑海十多年了,前两次去都和它插肩而过,遗憾万分。这次,进入博物馆后,我两眼一直在寻找它的踪影。从长方形楼梯上到最高处,它就在眼前了,真有点“众里寻她千百度,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感觉。</i></b></h3><h3><b><i>这种感觉会让人血脉喷张、心跳加剧。</i></b></h3><h3><b><i>螺旋坡道/楼梯,1932年由摩莫设计建造。</i></b></h3><h3><b><i>世界上独此一个哦!</i></b></h3> <h3><b><i>梵蒂冈博物馆,拥有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汇集了希腊、罗马的古代遗物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大都是无价之宝。</i></b></h3><div><b><i>这里人流如潮,你根本停不下脚步细看,只能不由自主地被裹挟着前行。</i></b></div> <h3><b><i>博物馆本来是罗马教皇的宫廷,后来被改造成为了梵蒂冈国家博物馆。主要以收藏艺术品为主,大部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那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名作精髓,如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都藏于此,还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i></b></h3> <h3><b><i>当然,除了里面的藏品,博物馆本身的建筑风格也很值得称道。</i></b></h3> <h3><b><i>华丽丽的天顶画底下,我只能外行看个热闹了。</i></b></h3> <h3><b><i>地面的镶嵌画</i></b></h3> <h3><b><i>走廊两侧一边陈列的是各个时期的雕塑作品。</i></b></h3> <p class="ql-block"><b><i>另一边是织物挂毯,内容都是圣经故事的展现。</i></b></p> <h3><b><i>西斯廷礼拜堂,一进去感觉被神倒了,就像触了电一样。抬头看,四壁和天花板都是密密麻麻的画,地上插满了人头。好像有点晕乎,呼吸也有点困难。也许人、画太过拥挤?抑或如此神圣的艺术品突然呼啦啦地一股脑儿出现在眼前和头顶,有点接应不暇?</i></b></h3><h3><b><i>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加四壁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可以想象一个足球场上密密麻麻的画满油画吗?</i></b></h3><h3><b><i>眼睛不好使了,看到的都是虚虚的,(此时才感到好眼力有多么重要啊!)你也没法走近去看,根本挤过不去嘛!出来后脑子一片模糊😰</i></b></h3><div><b><i>(由于室内禁止拍照,凡此室内的照片下载于网络)</i></b><br></div> <h3><b><i>这就是米开朗基罗做的事情,耗时四年,天天抬头作画,脊椎严重损伤。</i></b></h3><div><b><i>又因为常年的颜料滴进眼睛里,左眼也几乎废了。这是拿命赌艺术哦!</i></b></div><div><b><i>天顶画的中间9幅描绘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故事。</i></b></div><div><b><i>周边12幅是先知(如以赛亚等)的画像,这12位先知都比耶稣早几百年诞生,但都成功预言了一件事:耶稣要来了!世界有救了!</i></b></div> <h3><b><i>这幅画是第五幅,在居中位置,曝光率是最高的了(一般也都把这一单幅称为《创世纪》),也堪称美术史上的范本,描绘了上帝正赋予亚当于生命和灵魂。</i></b></h3> <h3><b><i>米开朗基罗在画完西斯廷的天顶后25年,他再一次受到教皇的邀约,刷出了这篇蓝色海洋。</i></b></h3><h3><b><i>《最后的审判》是他晚年的率性之作,那时候他已家财万贯,对手们也都死了,他不会因任何人和事妥协,他只会画他喜欢的。</i></b></h3><div><b><i>所以这幅画是绝好的走进米开朗基罗内心的方式。</i></b></div><div><b><i>此壁画现场不能拍照,此翻拍于图片</i></b></div> <h3><b><i>西斯廷礼拜堂内的两壁的壁画(部分)</i></b></h3> <h3><b><i>著名的壁画《雅典学院》驰誉于世,是拉斐尔在25岁左右的作品。</i></b></h3><h3><b><i>米开朗基罗在绘天顶画过程中是全封闭的,没人能进,但拉斐尔还是想办法进去了。</i></b></h3><div><b><i>当拉斐尔看见还没完工的天顶的时候,内心是有千万头草泥马的。<br></i></b></div><div><b><i>回来之后,他在《雅典学院》里加了米开朗基罗,当然,他也把达.芬奇也画入了这幅画里,借此向两位大师致敬。</i></b><br></div> <h3><b><i>从博物馆可看到圣彼得大教堂的大穹顶</i></b></h3> <h3><b><i>梵蒂冈博物馆和圣彼得大教堂间隔着这么个深邃的走廊,有点魔幻的不是?</i></b></h3> <h3><b><i>出来到了大天井,下到地面,这时怎么有种从天堂回到人间的感觉?</i></b></h3><h3><b><i>再出大门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大门了。</i></b></h3> <h3><b><i>大教堂也有一个类似佛罗伦萨洗礼堂的“天堂之门”的铜雕大门。</i></b></h3> <h3><b><i>又一次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心情不像第一次那么激动了,但还是感到震撼。</i></b></h3><h3><b><i>由于圣彼得大教堂辉煌的历史、世界之最的地位、多位世界级大师参与设计,精美建筑和室内装饰在建筑界、艺术界影响巨大,所以即使不是基督教徒的世界各地人们,也是把这里视为建筑圣地和艺术殿堂。它因此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游客来这里参观。</i></b></h3> <h3><b><i>进入大教堂后,一般都会顺右边往前走,所以最先就能看到这尊雕像:米开朗基罗23岁时</i></b><b><i>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哀悼基督》,也是唯一一件由作者注了名的作品。圣母面对死去的儿子耶稣,无限的悲痛和无奈。栩栩如生的神态和服饰,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名23岁的资历不深的年轻人之手。</i></b></h3> <h3><b><i>圣彼得大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长两百多米,最宽处有一百多米,从最顶端到地面有一百多米高,是原罗马城的最高点。</i></b></h3> <h3><b><i>内部墙面、地面,采用各色大理石、壁画、雕刻等装饰,富丽堂皇。</i></b></h3><h3><b><i>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也体现了16世纪意大利在建筑设计和结构施工的最高水平。</i></b></h3> <h3><b><i>大拱顶是米开朗基罗的天才杰作。他设计这个拱顶已经是71岁高龄的老人,与他为大教堂所作的《哀悼基督》已相隔四十多年。工程落成前,大师已告别人世,没有最后看到他的作品。</i></b></h3><h3><br></h3> <h3><b><i>大拱顶下面的是主祭坛。</i></b></h3><h3><b><i>主祭坛上方那座 近三十米高,重约八吨的</i></b><b><i>青铜华盖是建筑大师贝尔尼尼的作品。</i></b></h3><div><b><i>这座巴洛克风格的、高大的、用螺旋型柱支撑的青铜镶金华盖是用了从万神庙大门上拔下来的青铜钉子制作的。螺旋式的柱子被称为“所罗门式柱”。</i></b></div> <h3><b><i>教堂内不管是墙壁、地面、神龛、或者是雕像,都是奢华地用彩色大理石雕刻、镶拼而成。这是贝尔尼尼的教皇亚历山大七世陵墓及雕像。</i></b><br></h3> <h3><b><i>从大教堂的左侧出口出来,台阶边就是由瑞士士兵守卫的青铜大门。这些瑞士卫队士兵身着红、橙、黑三色条纹服、头戴黑色扁帽 手拿长矛,历经四个多世纪的沧桑,一直忠实地履行着他们的职责。这支卫队在当年罗马大劫难中表现出对教皇的无比忠诚。</i></b></h3><h3><b><i>在以后的每年五月六日,梵蒂冈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以表彰瑞士卫队的忠贞和勇敢,同时为新士兵举行宣誓仪式。</i></b></h3> <h3><b><i>大教堂的广场硕大无比,这又是一件贝而尼尼的杰作。</i></b></h3><div><b><i>贝尔尼尼最后把广场设计为椭圆形,两个半圆长廊从教堂的左右两边展开,如同一双臂膀将容得下三十万人的广场拥住。</i></b></div> <h3><b><i>长廊内的总柱数为二百八十四根,每排四根,间隙中可跑一辆马车。</i></b><br></h3><h3><b><i>但此地永远人来人往,没有一瞬是空无一人的。十一年前的那次,我在廊柱的一头碰运气 ,忽然就在这么不到一分钟,竟然无一人走过。而且就在这一分钟时间里,像神助似的两位红衣女郎(可惜年纪有点大了,但我没得挑啊😥)向我款款走来。不敢怠慢,我立马举起相机就咔嚓了两张,就两张哦,马上就又人来人往了。</i></b></h3><h3><b><i>当时突突的心跳,兴奋加紧张的心情现在还记得。</i></b></h3> <h3><b><i>乘车在罗马市里转,看到了台伯河和天使古堡,也看到了河上那座有八个天使雕像(贝尔尼尼作品)的桥。眼前出现的是安妮公主在桥下和密探大打出手的搞笑场面。</i></b></h3> <h3><b><i>斗兽场没进去,人太多、天太热,也提不起兴趣了,留个影了事。</i></b></h3> <h3><b><i>西班牙广场因在它附近的西班牙驻梵蒂冈使馆而得名。它的落成是以18世纪宽大而宏伟的长石阶的修筑完工为标志的。长石阶一直通往高高处的三位一体山教堂。</i></b></h3><h3><b><i>这里在17世纪以后是欧洲许多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像拜伦、李斯特、歌德、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等大师都曾在这附近居住过。</i></b></h3><h3><b><i>时至今日,这里已成为游客的主要观光景点之一。由于《罗马假日》电影的拍摄,这里更是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要是再模仿安妮公主在此吃冰淇淋的话,那是别提有多时髦了😂</i></b></h3> <h3><b><i>正对着长台阶的是有名的《破船喷泉》,也叫《古舫喷泉》,风格非常朴实。它是1629年贝尔尼尼的父亲彼得.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由于它所占位置特别,虽然比较笨拙和粗糙,竟也成了全城最上镜的喷泉之一。</i></b></h3><h3><b><i>从沉船四周和破洞溢出来的水都是可以饮用的地下水。每次来,我都会接一瓶水喝😄</i></b></h3> <h3><b><i>喷泉右侧的小广场上立着一根罗马圆柱,柱的顶端耸立着一尊青铜圣母玛利亚雕像,圆柱的基座上分别刻有圣经人物,莫西、以撒亚、埃泽基莱、和大卫。这是为了纪念1854年,教皇庇奥九世宣讲圣灵怀胎教义而树立的。每年12月8号圣母受胎节,教皇都亲临这里,将一个花环委托给消防队员,由他们送到高高在上的圣母像前,而虔诚的信徒们一边画着十字祈祷,一边将大量鲜花奉献在圆柱的底之前。</i></b></h3> <h3><b><i>广场边有许多弄堂,开的是奢品店和名品店。</i></b></h3><h3><b><i>正对着大台阶的一条著名的小巷,叫水道大街(说是大街,其实是很窄的一条巷子😂),几乎所有意大利最红的时装设计师都在水道大街上设有专卖店,因为这里是罗马最时髦的商业区。</i></b></h3> <h3><b><i>水道大街86号是著名的希腊咖啡馆,它于1760年开业,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i></b></h3> <h3><b><i>它是罗马最古老、最高贵的咖啡馆。文学界、艺术界的名人,如歌德、司汤达、邓南遮、伯辽兹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不知他们作品里的哪些灵感是来自这里?</i></b></h3><h3><b><i>里面那些深色的实木家具和暗红色墙壁上的浮雕和壁画使它显得与众不同。</i></b></h3><h3><b><i>11年前来喝咖啡,还有位身穿燕尾服的老侍者,今天已无从找到他的身影,但愿他仅仅是退休了在家颐养晚年而已。</i></b></h3> <h3><b><i>坐在小圆桌边,我喝着精致加工的意式咖啡☕,心想,也许这张小桌边,也曾坐过歌德吧?也许是司汤达呢?</i></b></h3><h3><b><i>这样一想,不觉浑身一激灵,仿佛也闻到了陈旧的烟草和皮革味。而那一桌上,似乎带着高圆帽的艺术家们正围着小圆桌在高谈阔论,揉揉眼睛想定睛辨认,却原来是同伴们在议论这咖啡馆。呷一口浓郁的咖啡,好歹才定下神来😝</i></b></h3> <h3><b><i>我们好不容易在三圣山的侧面找到了一个僻静的台阶,完成了大合影的拍摄</i></b></h3> <h3><b><i>万神殿前的广场和方尖碑</i></b></h3> <h3><b><i>万神殿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i></b></h3><h3><b><i>整个神殿就像一个拙扑的大桶,上面盖了一个有中空的大锅盖。</i></b></h3> <h3><b><i>万神殿最早是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的,新建以后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i></b></h3><div><b><i>意大利统一后,又加进了意大利国王埃玛努埃尔二世、翁贝尔托一世和他的妻子玛尔盖丽妲王后等重要人物。有幸的是,艺术大师拉斐尔也占有了一席之地。</i></b></div> <h3><b><i>在拉斐尔的神龛前被刻上了这样的墓志铭:</i></b></h3><div><b><i>“这里安息着拉斐尔</i></b></div><div><b><i>他活着--大自然害怕被征服</i></b></div><div><b><i>而他死后</i></b></div><div><b><i>又担心自己死去。”</i></b></div> <h3><b><i>纳沃纳广场坐落在罗马老城区,中世纪以来一直被称为城市的心脏。算得上罗马最美丽华贵的广场。许多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大师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天才杰作。</i></b></h3><h3><b><i>广场呈椭圆形,中间是大型雕塑群:四河喷泉(贝尔尼尼作品),喷泉正面是巴洛克风格的圣阿格尼斯教堂(波洛米尼作品),椭圆两侧是两个小喷泉。</i></b></h3><h3><b><i>古时,意大利人喜爱海洋运动,于是这里就成了表演海战的运动场。</i></b></h3> <h3><b><i>广场中央的四河喷泉(贝尔尼尼1648年作品),作品中的四个壮汉代表地球上最著名的四大河流(他们怎么没到中国来看看,我们也有不差于这几条河的大流域哦),它们分别是欧洲的多瑙河、亚洲的恒河、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和非洲的尼罗河。</i></b></h3><h3><b><i>这尊仰头观楼、举手遮挡的尼罗河大汉和前面的这座教堂还有一段故事,也是两位设计师剑锋对决的体现。但是可别当真哦!哥那只是一个传说😜</i></b></h3> <h3><b><i>罗马的威尼斯广场,也是纪念意大利国王埃玛努埃尔二世的。</i></b></h3><h3><b><i>这座广场虽不太被罗马人喜爱,但确实要比那些古典的广场要气派许多。</i></b></h3> <h3><b><i>罗马总理府及广场</i></b></h3> <h3><b><i>特莱维喷泉,大家习惯叫她《少女喷泉》或者叫《许愿泉》里面也有一个美好的故事……。</i></b></h3><h3><b><i>喷泉前是个广场,但也是很迷你型的。它虽然小,但永远人满为患,想挤进去拍张照片,都会是和许多不认识的人在合影。<br></i></b></h3><h3><b><i>据说,你背向着喷泉向池里扔硬币,如果投入池中,那你还会再来罗马。我第一次很认真地投了一枚,命中池心。果然有了第二次光临。第二次也投了一枚,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第三次。这次不知怎么没想着再去投枚硬币,想来也许今后不会再去罗马了吧?但又谁知道呢。😂</i></b></h3> <h3><b><i>喷泉倚在波利宫南面的墙身上,它是罗马现存最晚的一件巴洛克风格的杰作,由彼得.布拉齐完成。表现海王德胜而归、穿过高耸的凯旋门时的场面。威武雄健的海王脚踏着巨大的海贝做成的马车,由两匹生着翅膀的骏马拉着,飞驰而来。</i></b></h3><div><b><i>海王的雕像被立在布满浮雕的神龛之中。神龛两侧是象征“丰收”和“健康”的两位女神。</i></b></div> <h3><b><i>特莱维喷泉右侧街角上的雕塑</i></b></h3> <h3><b><i>雕塑下,就是这个很有名气的冰淇淋店。6年前生意冷清的很,也许时令已过,但店里女售货员的笑脸甚是可爱☺。</i></b></h3><h3><b><i>今天,三十几度的气温,把游客都赶到这家店里了,挤挤挨挨的人群,生意十分兴隆。有点得意的售货员小伙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和我搭腔着。</i></b></h3> <h3><b><i>这座位于亚尔比列尼广场上的雕塑喷泉叫《特里同喷泉》,也叫《人鱼喷泉》,是贝尔尼尼的另一件杰作。喷泉的水从海螺里喷出,构思很巧妙。喷水池中央有个半人半鱼的雕像,海神之子特里同正用力吹着海螺,好像在呼风唤雨。</i></b></h3><div><b><i>大巴从街上快速驰过,它就留在了我的相机里了。</i></b></div> <h3><b><i>来到佛罗伦萨,就像看见了久违的老朋友似的亲切。我们在米开朗琪罗广场能看到整个佛罗伦萨古城。</i></b></h3><div><b><i>佛罗伦萨从13世纪到15世纪,是意大利天才人物的最大舞台,它曾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和艺术之都,是人文主义运动的王国,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中世纪的一盏明灯。</i></b></div> <h3><b><i>这就是佛罗伦萨的魅力,尽管外表看似老旧,但当你走在它的一条又一条的小巷,在一个转弯抹角处,不经意间就会碰到哪个名人大家的出处,给你一个大大的惊讶。</i></b></h3><h3><b><i>走出弄堂,市政厅的大钟楼突兀地出现在眼前</i></b></h3> <h3><b><i>又一个拐角,竟是《神曲》作者但丁的故居</i></b></h3> <h3><b><i>地上的一块砖石撒上水,就会出现但丁的头像,果然,这个鹰钩鼻老头的头像清晰地出现在眼前。</i></b></h3> <h3><b><i>从这个角度看“大卫”,是不是有点特别?这就对了,原来米开朗琪罗雕塑大卫时就是考虑了视角透视的原理,故意把大卫的头部放大了,仰看时才不感到头太小。有谁会像我这样从这个角度去看大卫的哦!😂</i></b></h3> <h3><b><i>佛罗伦萨圣百花大教堂有个鲜艳的橘红色的大圆顶。它高于整个城市的屋顶线。</i></b></h3><h3><b><i>这座教堂最开始是没有顶的,因为最初设计者太贪心,妄想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大教堂的穹顶直径近45米),比保持了1300年'吉尼斯纪录'的古罗马万神殿还要大。</i></b></h3><h3><b><i>到真封顶的时候,大家都懵逼了...。于是,这座没顶的教堂在那里矗着足足一百多年。</i></b></h3><h3><b><i>最终,一位天才的出现,终结了这个烂尾楼,</i></b></h3><div><b><i>他就是布鲁乃列斯基。斯基是看着没有穹顶的教堂长大的,一个机遇,教堂大穹顶的建筑落在了他身上。</i></b></div><div><b><i>斯基为了搞清楚大穹顶的建筑诀窍,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去罗马学习。一去就是15年,把古罗马所有的建筑都摸了一遍之后,回到了佛罗伦萨。最终,历经16年艰巨的浩大工程后,教堂被完美封顶。</i></b></div><div><b><i>直至今日,这个大穹顶仍为所有建筑史教科书上列举的经典之一,布鲁乃列斯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之父,他使意大利的建筑革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i></b></div> <h3><b><i>瓦萨里(Vasari)还为穹顶画了“最后的审判”</i></b></h3> <h3><b><i>由乔托设计建造的乔托钟楼就在百花大教堂紧边上</i></b></h3> <h3><b><i>百花大教堂的外墙是由绿色、粉色和白色的大理石镶拼而成,因此非常华丽。</i></b></h3> <h3><b><i>百花大教堂的内部却是十分朴素,你绝不会想到这么华丽的外表包裹着的是一份低调的美。</i></b></h3> <h3><b><i>工作人员是位美丽的MM,正在细心地修补地砖,那虔诚的姿态若无旁人的专心工作,像极了一个基督徒正向上帝祈祷时的那份神圣。</i></b></h3> <h3><b><i>乌菲齐美术馆,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乌菲齐宫内,是世界著名的绘画艺术博物馆。它的藏品是由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捐献。</i></b></h3><h3><b><i>该馆以收藏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名作而蜚声国际,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和“文艺复兴博物馆”之称。</i></b></h3> <h3><b><i>美第奇家族赞助艺术的初衷是为了赎罪</i></b></h3><div><b><i>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熏陶,子孙们开始喜欢上了艺术</i></b></div><div><b><i>整个家族也因为这些艺术品流芳百世</i></b></div><h3><b><i>由赎罪到热爱,这条用金钱铺就的心路,最终使得家族和金钱都因艺术成为永恒。</i></b></h3> <h3><b><i>一脚踏进乌非兹,心里真有点诚惶诚恐,极像一个信徒去朝圣一般。</i></b></h3> <h3><b><i>乌菲齐美术馆共有 46 个画廊,分为三层,收藏着约 10 万件名画、雕像、陶瓷等。以美第奇家族历代收藏为主体,收藏有13~18世纪意大利派、佛兰德斯派、德国及法国画派的绘画名作。从这里既可以看到意大利艺术发展的趋势,也可以概括地了解世界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各种流派。 </i></b></h3> <h3><b><i>美术馆二楼的走廊</i></b></h3> <h3><b><i>走廊的顶部</i></b></h3> <h3><b><i>部分雕塑藏品</i></b></h3><h3><b><i>图下为“高第躯干”(Gaddi Torso),是古希腊人体塑像的代表作。高第是该雕塑的收藏者。</i></b></h3> <h3><b><i>《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群雕像</i></b></h3><h3><b><i>拉奥孔是特洛伊人,波塞冬或阿波罗的祭司。由于他结婚生子而违反了神的旨意,或是因为与妻子当着神殿中的神像交媾而犯了亵渎之罪。他又在特洛伊战争中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接受希腊人留下的木马,但没有成功。随后他就被两条从希腊人临时驻扎的Tenedos岛上跨海而来的大蛇夺去了性命。</i></b></h3><h3><b><i>这是一组忠实地再现自然并善于进行美的加工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是古希腊最著名、最经典的雕塑杰作之一。<br></i></b></h3><div><b><i>(此雕塑为复制品,真品存于梵蒂冈博物馆)</i></b></div> <h3><b><i>《基督受洗》韦罗基奥</i></b></h3><div><b><i>在绘画方面,韦罗基奥很大程度是因为他那著名的徒弟而知名的,他是佛罗伦萨最受欢迎的美术教师,鼎鼎大名的达芬奇就是他的学生之一。由于韦罗基奥的画作常常有他的学生参与,因此很难确定在他的名下的作品有多少是他本人所作。可以确定画面中的两个中心人物肯定是韦罗基奥所作:严肃庄重的圣约翰迈前一步,正专心致志地为基督施洗,为了使画作放在圣坛后依旧能吸引人,画家强调了人物的姿态。跪在河边准备给基督披上斗篷是两位天使。据说背对着观者的那位有着金色卷发,气质优雅,如在梦中的浪漫天使是年轻的达芬奇所绘,这也是这幅画作之所以闻名的原因之一。</i></b></div> <h3><b><i>《受胎告知》是达.芬奇早期的板上油画。对称性结构、美丽的庭院、华贵的建筑、以及玛利亚面前的雕花桌子都符合准确的透视法则。体现了达.芬奇探索客观真实所做的努力。</i></b></h3> <h3><b><i>达.芬奇的手稿真迹</i></b></h3> <h3><b><i>《多尼圆形图》又名《圣家族》,是米开朗琪罗的早期作品,是他创作的少数架上画之一。</i></b></h3><h3><b><i>人物造型呈金字塔式结构,色彩艳丽。健硕的人体,表现出画家对描绘肌肉变化的探索。</i></b></h3> <h3><b><i>《春》是一幅令人感到非常优美和亲切的作品。作者波提切利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皮革商的家庭,绘画题材多来自神话故事和文学著作。</i></b></h3><h3><b><i>《春》的灵感来自诗人波利齐亚诺的诗歌,艺术家以自己的思想去诠释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在这幅关于生命与美的寓意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早春清晨的新鲜和活力。</i></b></h3> <h3><b><i>《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继《春》之后的又一力作,是《春》的姐妹篇。维纳斯的形象充分显示了波提切利运用线条的高超技艺,这些流畅的线条表现出裸体女神的秀美妩媚。画面的色调极为明朗和谐,充满了神秘感。</i></b></h3> <h3><b><i>《诽谤》是波提切利晚年的杰作,是一幅寓言性作品。取材于古希腊诗人吕西安对希腊画家阿贝列斯作品的记述。</i></b></h3><h3><b><i>画中,象征“虚伪”、“叛变”、“欺骗”的三个女人和一个象征“嫉妒”的男人,正揪住“无辜”。“真理”和“无辜”都以裸体出现,表现她们的纯洁美好。而长着一对驴耳朵的法官正被两边的“无知”和“轻信”所纠缠。</i></b></h3><h3><b><i>这幅画是波提切利对黑暗社会愤怒和抗议。</i></b></h3> <h3><b><i>拉波提切利的《圣母颂》</i></b></h3> <h3><b><i>拉菲尔的自画像</i></b></h3> <h3><b><i>《带金莺的圣母》是拉斐尔·桑西1506年的作品。这幅圣母像上一共画了三个人物,圣母、耶稣与约翰。但人物没有一点宗教标签。 圣婴与约翰都画成幼儿形象。年轻的圣母,就象带着两个孩子的民间母亲。构图取金字塔式,据说这是他效法达·芬奇的结果,因为这种构图在当时正是达·芬奇的成功首创,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感。</i></b></h3><h3><b><i>从1504年开始的3年多时间内, 拉斐尔·桑西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几乎成了这一主题的“系列变体画 ”。这说明拉斐尔在力图摆脱以往圣母的拘谨构思,放开了表现范围,把圣母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一般说,是以这一幅《带金莺的圣母》为开端的。因而它也更富有典型性。</i></b></h3><h3><b><i>在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圣子的脚轻轻地踩在圣母脚上,这种身体的接触充满了亲情,动人心弦。这确实是一个不平常的动作,具有表现人情与天伦乐趣的特殊意义;这样一个细节,透过拉斐尔充满爱意的完美笔触,随着时间季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线与色彩所描述的环境,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i></b></h3> <h3><b><i>卡拉瓦乔的《酒神巴克斯》</i></b></h3> <h3><b><i>希腊神话里的蛇发女妖美杜莎让看到她的人都变成了石头,伯尔修斯背过脸去,用盾牌做镜子,反射着找到了美杜莎的位子,把她脑袋给砍了下来。因而后世习惯把美杜莎的头像画在盾牌上了。这是卡拉瓦乔的《美杜莎》</i></b><br></h3> <h3><b><i>《犹滴杀死荷罗浮尼》作者是女画家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i></b></h3><h3><b><i>画中表现的是犹太女子犹滴为了挽救族人,深入敌军,施展美人计刺杀了敌军首领荷罗浮尼。逼真的绘画手法让我们闻到了血腥味。</i></b></h3><h3><b><i>值得一提的是,深色背景突出了人物形象,这一手法来自女画家的老师卡拉瓦乔的“黑影强光”的表现方法,是否让人想起来在马耳他圣约翰大教堂祈祷室内悬挂的那幅卡拉瓦乔的《被斩首的洗施约翰》来。</i></b></h3> <h3><b><i>走出乌非兹仿佛又回到了人间,眼前的一切真实而可信。熙攘的人群、替游客画像的画家、出售油画的画商、以逗乐游客而赚点小钱的街头艺人……。</i></b></h3><h3><b><i>时间就这样一直延续了千年,似乎从未间断。</i></b></h3> <h3><b><i>古城仍在延续着它古老的魅力,就像这抹绚丽的早霞。</i></b></h3><h3><b><i>我用两三天的时间,阅读了文化名城的千年,感慨无限。世界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花样纷繁的一城一隅的精彩,才成为了真正的大千世界;人类正是有了这些天才辈出的人杰,才给后代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来装点这精彩的大千世界。</i></b></h3><h3><b><i>有幸的我们!</i></b></h3><h3><b><i><br></i></b></h3><h3><b><i> (感谢此片中我的留影拍摄者:陶本川老师)</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