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后面大院里的女人和孩子

十月

<h3></h3> <h3></h3><h3>  久不看电影了,但《战狼2》的上映,如潮的好评,曾经军人的身份,激起我看这电影的愿望。正好,单位组织观看,兴奋的去了。<br></h3><h3> </h3><h3></h3> <h3>  </h3><h3></h3> <h3>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荡平匈奴郅支单于后给汉宣帝的上疏中如是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影片中战舰上齐发的导弹用事实给此话做了注解,高举五星红旗通过交战区,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所得到的庇护是此话内涵的最好诠释。这也应是此影片想表达的主题,我姑且认为。但因票房的高歌猛进,也有人认为这主题被吴京成功的弄成了赚钱的工具,吸金无数。同时指责国人为一个塑造出来的英雄血脉喷张,而却把实际的英雄遗忘,尤其是当下印军侵入我领土的时刻。1962年的庞国兴谁知道?</h3><h3></h3> <h3></h3> <h3>  1962年我军对印发起了自卫反击作战,在战斗中与《战狼2》里曾经的特种兵冷峰一样牛的“全军战斗英雄”庞国兴却鲜有人知。庞干的事比冷更出色。据记载:庞国兴为解放军陆军第19军55师163团9连副班长。11月18日在西山口战斗中他与部队失去联系,带两名战士机智勇敢,巧袭印军,以两支五六式冲锋枪、两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深入敌纵深15公里,打了五仗。共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夺取印军炮兵阵地两个,缴获火炮七门,炮对镜、望远镜各四付,推土机、汽车四台,又用虚张声势之计,拿下印军一个榴弹炮阵地,抢占了制高点,为主力部队开辟道路向敌纵深发展做出了贡献。战后,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第一政治委员刘澜涛签发了给庞国兴荣立一等功的命令。1963年8月26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庞国兴“战斗英雄”称号。这段历史并不远,但已被雪藏。</h3> <h3></h3> <h3>  话到此处,如传奇般的实战叠加到了影片中,真实的英雄与塑造的英雄也叠加到一起了。所以无论是用来赚钱还是用来激情,作为曾经的军人,我不想去评判,我只想说,英雄的军人背后,背后的背后那些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大院小事,是它们培育了英雄。</h3> <h3></h3> <h3>《战狼2》以冷峰为亲爱的战友,亲密的恋人复仇置生死与度外来到了非洲大地。牵引他来的是爱,是情。这爱,这情都发源于大院,是至诚至真,它像火一样的烤着军人,给他们的血加热,给他们的心温暖,给他们的身体升温,在关键的时刻,勇猛的冲上去,捍卫爱与情的尊严。</h3> <h3></h3> <h3>  记得曾看过一篇《第三十七团》的文章。这文章叙述的就是那些小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的第一支汽车部队军属大院里的鸡零狗杂的事。对这些事,我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我在部队大院呆过,那些事不是经历的,就是见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天底下所有部队大院都是一样的。</h3> <h3></h3> <h3></h3> <h3>  我们的大院在一个城市的西郊,也是团部,也是从血与火的年代走过来的一支英雄的部队。它战功卓著,英雄辈出,和平年代驻扎下来,他们的家属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个大院里。大院里大致西边是营区,东边是家属区。家属区热闹非凡,四海八荒的声音此起彼伏,五湖四海的饭菜走东家串西家,东西南北的瓜果蔬菜、花卉树木也在院里拐拐角角的地方快乐的生长。季节虽更迭,但院内却果蔬不断,花香不断,鸟鸣不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与热爱,和谐的要命,美的要命、幸福的要命。所有的人都分外的珍惜这美好的大院时光,像孩子与他最好的玩具伙伴似的,护着,享受着。</h3> <h3></h3> <h3></h3> <h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的大院也是如此,总是有来的,有走的。来的人热情百倍的投入到大院的建设里,要离开的人总是在这儿拍张,那儿拍张相片,说是留作纪念,亦或带走一棵花苗,但却把能留下的,对大院有用的,那怕一丁点用的,他们都会留下,车子都开出院门老远了,还不停的挥着手,扯着嗓子喊,我会回来的 。这皆是因为作为军人家属的“女人和孩子们对院的热爱是来自骨子里的,尽管‘爱’说不出口——不说,更爱。”尽管他们有的在院里只呆一两年就离开,却也只是拼命的做,使大院成为美丽又热闹的家园,让当兵的男人走进院里时,都会感觉到无比的舒心愉快,都会觉得天底下就是这里最好</h3><h3></h3> <h3></h3> <h3>  大院也有宁静的时刻。这个时刻不是夜幕的降临,而是大院里男人出征的时刻,出征未归的日子里。这一时刻里所有的女人和孩子们,心都是捏着的,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是静静悄悄的开落。她们知道作为军人的男人或者女人,每一次出征前对她们轻描淡写的告别,都有可能是对她们说的最后一句话。和平年代也是如此,没有他们的舍死,哪来我们的安生。我的一个战友在执勤的过程中,冒死拦下了一列疾驶的列车,避免了列车的脱轧倾覆,挽救了百人的生命,但他与死神只差十几厘米的距离,如果列车在往前十几厘米,战友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大院里女人和孩子们安静下来,他们把有限的听力放到无限大,不是听风花雪夜,不是听燕子呢喃,不是听流行乐曲,而是企图捕捉远方的一切声响,风雨声,枪声……,把眼睛睁的大大的,不放过一点儿的光影、片纸,那些日子里的报纸和电视总是最抢手的……关于出征人所在方位的一切可能,一切毫无根据的杂七杂八的议论,传闻……都是女人和孩子收集的对象,他们怕出去的人会一去不返。</h3> <h3></h3> <h3></h3> <h3>  “她们不会说‘和平’这样伟大的词语,但她们最祈望和平。只有外面和平,大院才能和平。”第三十七团军属大院的女人们、孩子们如此。我们大院的女人们、孩子们也是如此。无论是《战狼》中塑造的英雄,还是反击战中真实的英雄,大院里的女人和孩子们都不愿意要。他们要的是军车开出去了,男人出征了,不管时间多久,干什么,都能完好的,一个人不少的再开回来,那怕少几个零件、残缺,能陪他们收拾收拾院子,种种菜、养养花,陪日落月升就行。他们的要求就是这样的简单,简单到摆不上桌面,上不了任何头条,简单到不能和任何大院外面的人说。但这简单一直在我的心头供奉着,珍藏着,也时时的温暖着我,提醒着我。:部队大院的女人们和孩子们,是英雄的培育者,也是英雄背后的一切甘苦承担者。</h3><h3> 向他们致敬,把最美的花献给她们,作为一个看过《战狼2》的老兵。</h3><h3>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h3><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