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洪水灾难过去一周了,看着曾经繁华的街道,满目疮痍,优美的绿化带,挂满了水草垃圾,所到之处,都是很深的淤泥,从店铺里,商场里,各种杂物,都被淤泥包裹着,曾经的马路,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汽车以各种姿态挣扎在废墟中,三五成群的堆积在一起,被冲撞的都变了形状,有的像受到了惊吓直接爬在了树上,洪水所到之处,汽车无一幸免,直到现在,仍有地下室的车子深陷淤泥中,惨不忍睹,电动摩托车,横七竖八冲倒淤泥中,深的只能看到车把,浅出的被淤泥包裹着,有很多受灾的居民找不到自己的车子,过了两三天,从四五里处的龙凤桥下挖出来了,整条街道的商铺被洗劫一空,敞开的门不见了,只有淤泥各种垃圾沉积在里面,有的门被毁坏的,有的冲走的,一间间店铺都张开“大口”,仿佛诉说着昨晚恐怖的经历,低处的淤泥快两米深,有的居民窑洞全部被淤泥吞噬,里面的所有家具都深深陷阱淤泥根本看不到影踪…被冲毁的电杆,东倒西歪,被冲断的电线七零八落,一坨一坨的水草耀武扬威的挂在上面,被冲倒的大树横在路上,树下的车子被砸的不成样,路面不敢走,沿途能看到比路面高出许多的水位线的清晰的印记,那是洪水猛兽留下的足迹,深深的淤泥和垃圾还有暗流涌动下水道井口,就像陷阱一样让人防不胜防,走在淤泥中,鞋子拔不出来,路上能看到很多赤脚的行人,他们的鞋子不知道几时都被淤泥吞噬,满身的淤泥,湿漉漉的,不只是雨水还是汗水,脸上神情凝重,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用尽全身力气,不知道这一脚下去会不会有玻璃,彩钢板,铝合金等碎片扎破脚。看到行人都满身的污泥,衣衫褴褛,有的拿着简易的行李,神色匆匆,就像逃难的人。古老的石拱桥,“军民桥”经受住考验,没有塌陷,桥上的栏杆无一幸免,那些栏杆都是用石头砌成,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那是绥德民间的艺人用最精湛石雕图案讲述着“鱼水情”的故事,可惜这些故事永远的沉寂在淤泥里。一辆油罐车倒立在桥下,只留车尾卡在桥上,洪水在桥上咆哮着,如同壶口瀑布,带着泥沙,各种杂物,急匆匆的奔跑着,延河停放的车辆,电动车,和几间早餐点,粮油供应点踪影全无,只剩下洪水漫过的淤泥,一汪一汪的水阔。洪水声音响彻全城,这是已经下降了快两米的水位所看到的景象,难以想象夜间的洪水是怎样的肆虐全城,由于停电,信号中断,没有能记录下这灾难性的时刻,这一夜,全城百姓的不眠之夜,只听见洪水警报声响彻天空,刺耳的雷声在漆黑的暴雨夜里一声声让人揪心。整座城市就像一座黑暗中孤岛,不知道洪水会肆虐到什么时候?不知道等待中的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第一次感觉与死神如此零距离的接触,生命是如此的渺小。作为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对雨是相当的渴望,做梦也没想到水神爷这次真的发怒,并且一发不可收拾…</h3><div> 天微微亮起,人们才从惊慌中回过神来,所看到的就是上述的惨状,整晚消防员都在沿途疏散群众,挨家挨户,半夜三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人们纷纷跑到高山上,来不及思考,有的来不及穿衣服,县城里都被洪水淹没,桥面根本看不到踪迹,只听到洪水在耳畔声响,人们就像潮水一样往山上跑去,大人抱着小孩,男人拉着女人,搀着老人,有走散的人大声的喊叫,也有孕妇也以最大的力气吃力的走着,有刚生产完几天的产妇...天黑路滑又下着大雨,人们只能用手机,手电筒照着走路,县城有标志性的合龙山,二郎山的戏台上挤满了人,每年的庙会,虔诚的百姓们都赶到这来,烧香拜佛,上点布施,也有人来看戏,希望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可是人们做梦也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来到庙里,以这样的方式站在戏台上,同样人山人海,可惜“人是景非”望着漆黑的夜空,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人们静静地等待黎明,三四小时的等待仿佛等待了几个世纪,那一夜是何等的漫长,何等的无奈与恓惶...洪水不停的上涨,地下室水满了,一楼水进水了,地下车库更不用说。消防员,武警,公安,连夜开始救被困人员,第二天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员赶来,上演了上述一幕幕感人的画面,随后几天,救灾物资不断支援,爱心志愿者的投入,爱心人士的捐助,一个个爱心免费就餐点在县城里悄然兴起,一切都井然有序,街道上随处可见暖心的故事在上演,可爱的小学生“胡智博”的爱心举动感染着这座城市所有的人。各单位领导组织志愿者团队,拿起铁锹,投入到这场混混烈烈的救灾当中,绥德警察,在洪流中大显英雄本色,“绥德汉”的精神在这场灾难中做最大的释放。绥德消防员更是彰显着军人的本色,还有外地赶来的救援人员,他们在灾区过了一个特殊的建军节,我们在感动之余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国家有这样钢铁般意志的子弟兵,也是给予灾区百姓最大的安慰。绥德的女人们也不甘示弱,吃苦耐劳的品格也彰显无疑,不管在铲淤泥的第一线,还是在后备的救灾物资的运输中,到处能看见绥德女人们的身影,有好多志愿者女性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div><div>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官方统计的数字,经济损失达到42亿,作为一个小县城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灾害,也许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重建我们的家园,洪水之伤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中,但是我们比较幸运,生活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有强大的国家做百姓的坚强后盾,灾难发生第一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供应,来自个人的,团体的,我的闺蜜的姐夫,一位来自府谷县的个体户王二埃,亲自给灾区送来一大卡车面粉,价值20万...后来的几天,有的从乡下卖菜的农民看到城里水灾,有好心的农民把上万斤的菜毫不犹豫捐献给救灾点,这可是他们不小的收入啊!还有一位老农,拉着自己家的葱,亲自送到各个就餐点,淳朴善良的陕北农民,不太会说献爱心的话,他们用实际行动感染这我们灾区的民众,有的志愿者家里也受灾了,他们顾不了小家,忙的在街上铲淤泥,大汗淋漓…诸如此类的爱心故事每天不停的上演,正能量正在灾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暖心,感人…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我们感谢各行各业的救灾人员,此时我想说,大悲无泪,大爱无声,大悟无言。希望我们受灾的乡亲们,不要辜负爱心人士的期望,重拾信心,重建家园!</div><div><br></div><div> </div> <h3>年轻的脊背背负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中国的脊梁”最好的诠释!大爷别怕。</h3> <h3>黑暗中,没电,只有警条格外的明亮,孩子,叔叔的背就是你的依靠,坚持下去...</h3> <h3>我们的背是最结实的依靠...有爱就有希望…</h3> <h3>淤泥拖住了双脚,大妈,我们的双臂也能搭出一条路来。</h3> <h3>我带你去更安全的地方!</h3> <h3>老乡,挺住,很快到安全的地方了。</h3> <h3>大爷,挺住,我跪着也要把你背出去。哥们加油!</h3> <h3>爱心接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背就是你的阶梯,战友们可以上去,老百姓可以下来。</h3> <h3>有你们真好...</h3> <h3>废墟中最美的身影...</h3> <h3>孩子,别怕,叔叔带你爬楼梯!孩子天真的笑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场的心里明白,这是唯一的就生通道,四面全是淤泥,根本走不出去,临时搭了这座“生命楼梯”。</h3> <h3>孩子,别怕,我们安全了!想不到这是十年九旱的陕北“旱码头”绥德的街道,如同南方的水灾,老天爷这次真的发怒了!</h3> <h3>废墟中生命接力赛。</h3> <h3>终于上岸了!好样的!</h3> <h3>孩子,别怕,叔叔的“公主抱”是最安全的!</h3> <h3>“绥德汉”为你保驾护航,大姐,别惊慌,有我们在...</h3> <h3>手挽手,向前走,大娘,我们是一家人。</h3> <h3>哥们,挺住...</h3> <h3>大妈,我给开路,跟着我走,这条路是安全的!</h3> <h3>哥们,小心...</h3> <h3>英雄的本色在一幕幕上演...</h3> <h3>大爷,注意脚下,小心摔倒,惊魂未定的小狗,惊慌失措的眼神,在救援队员安慰的眼神中,紧紧拥入怀中,人与动物的温情在上演,钢铁的汉子却有侠骨的柔情。</h3> <h3>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与时间赛跑,为了赢得更多的生命。</h3> <h3>老乡,挺住,我们很快就到医院了!泥巴不仅仅是裹满裤腿,裹满的是身体……</h3> <h3>泥塑军人本色!</h3> <h3>接到命令,赶紧出发...</h3> <h3>终于能休息一会了!小伙子们,真给力!</h3> <h3>一位不知名的警察,灾难中的坚守岗位...淤泥中的身影铸就了“警魂”。</h3> <h3>淤泥中的身影,暖心,感人...美国的灾难片在陕北这块贫瘠黄土地上真实的上演,让人心痛……</h3> <h3>洪流中铸就了金色盾牌!</h3> <h3>用尽洪荒之力以后......</h3><h3><br></h3><h3> </h3> <h3>辛苦了一周的人民子弟兵要离开了,老百姓举目欢送,非常感谢我们的子弟兵,尽管我们家园重建需要很长时间,但老百姓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真好,军民鱼水情最好的诠释!祝愿好人一生平安!</h3><h3><br></h3><div> </div><div> 图片来源于榆林公安网</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