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难忘的知青记忆

郑瑞华12973448

<h3>夕阳的回忆/陈子明老师诗文</h3><h3> <b>引言</b></h3><h3> 您好!</h3><h3> 我年轻的老同学; 我年老的"心"同学;</h3><h3> 同心同德,情同手足,一个基因。</h3><h3> 此时此刻,你在做什么?遐想?怀旧?还是回忆?</h3><h3> 追怀那已逝的青春岁月?还是回忆少年时代的人生理想!</h3><h3> 回忆,是一种幸福!当生命的历程已经步入夕阳!</h3><h3> &nbsp;</h3><h3> 曾记否?</h3><h3> 国货路口,五一路边,有一座名不经传,其貌不扬的普通中学-------福州第十五中学。 &nbsp;</h3><h3> 十五中啊!</h3><h3> 我的母校,我的一切,都在这里奠基,我生命的一切都在这里发祥!</h3><h3> &nbsp;</h3><h3> 曾记否?</h3><h3> 雪琴的一只(螃蟹),竟然引起一场争论:使我们认识了 生命的价值,知道了生命的珍贵!</h3><h3> 教育与成长,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之中。</h3><h3> &nbsp;</h3><h3> 曾记否?</h3><h3> 1965年的迎新晚会,那个美丽的夜晚。</h3><h3> 语文老师的《八赖舞》,笑翻了我们,至今依然留在记忆中,挥抹不去!</h3><h3> 击鼓传花 ,传花击鼓,迎来了崭新的一年!</h3> <p>  随着文革,我们长大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向生活,走向农村,到广阔的天地,&nbsp;&nbsp;创造自己青春的辉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谱写青春的乐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战天斗地,奉献青春在福建闽北的山区---偏僻的山村里安家落户。</p><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家人一个血统,一奶同胞:通通都是福州十五中三五班的兄弟姐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里记录的文字,就是他们的经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们的辛酸和汗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们的拼搏和奋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们的坎坷与磨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们的欢乐与夕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笔金钱买不到的精神财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留给子孙,作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力量!</p><p>&nbsp;&nbsp;&nbsp;&nbsp;</p> <p>回忆录1/奔向广阔的天地/唐云英文&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六九年,我和十五中几百名同学一起踏上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征程,向闽北山区建瓯县出发。那年的二月七日晚上,正逢寒冬腊月,寒气袭人,踏上了开往南平的列车,又坐上了通往建瓯的汽车,当汽车载着我们穿过沿途欢送的人流,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巅跛着。我的心也随着震荡起伏,山上有山,山下有山,山外还有山,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人称为建瓯的西藏一龙村公社目的地插队落户。贫下中农顶着刺骨的寒风,敲锣打鼓迎接我们,他们还怀揣着火笼,我们还依稀见到几个老大爷还梳着滿清时代的长辫子。摆在面前的偏僻与落后景象和当初想像中的美丽、富饶的田园相距甚远。顿时我和同学们如坠入五里云雾中,我们的心沉到了谷底。一个个像瘪了气的汽球哭丧着脸,没有了激情和期望,只有一颗失望、冷却的心。此时此刻热烈的欢迎气氛丝毫也打不起我们的精神,农民挑着我们的行李在前面走,我和大家只是默默地跟着他们翻山越岭,穿过九曲十八弯,才来到了我们落户的小山村---余元村。这里沒有电灯、只有煤油灯,大队方圆几十里才有一架手摇电话机。见此情景,我们都惊呆了,心也凉了,当夜又从电话中得知龙村下面几个年长的知青大哥、大姐带着二百多个知青连夜打着手电筒步行八十四华里来到县城,找到县委和四向办,在那里静坐,要求调換公社的消息,心更乱,简直身心俱疲,只想第二天早上也赶去,后又听到去县城的同学又都回到原插队地点的消息,才打消了我们去的念头。记得我们到这里一星期后就是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腊月三十我和同学们接到第一封家书,思家之恋倍感难过。同学们躲在宿舍里嚎啕大哭。这时候,乡亲们捧来了自酿的红酒,香喷喷的年糕、糍粑、腊肉、烩鼠、榛干、杨梅......。给我们送来了浓浓的乡情、亲情,和我们一起过年,吃年夜饭,这是我们在异乡度过第一个难忘而别有一番风味的年夜。</p><p>&nbsp; &nbsp; &nbsp; &nbsp; 时光过去将近五十年了,每当回忆当年的知青生活真是感慨万千,有不堪回首坎坷经历,有回味无穷的人生感悟。但是,无论怎么认为,我们的人生都是从那里起步,没有当年插队的艰辛和苦涩,不会有今天坚强和成熟,没有当年的磨练和铸就,不会有现在的坚韧和执着,我们现在都几近古稀之年,尽管大家走过的路不尽相同,但插队这段时光都是刻骨铭心的难以忘怀的。</p> <h3><font color="#010101"><p>回忆录2/我们的村/唐云英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插队的余元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这个70多户人,一百多口人。四面环山,层层梯田,眉毛坵、斗笠坵一眼望去,比比皆是。离公社翻山越岭十华里,村口一条婉蜒曲折的小路通往村子里,路左边是一座庙,庙里面摆着神像,右边是一座挢,桥下放着好多口又大又高、雕鸟画花,五颜六色的棺木。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桥下潺潺流过,小溪上转动着一轮水车,一根大木柱连着水车和村民舂米的小石臼,全村人吃的米都是这口石𦥑舂出来的米。穿过绿油油的菜地和篱笆墙就到了村里,村头有一株硕大的樟木树,枝叶繁茂:,这是这个村的风水树,村民对其毕恭毕敬。村里土垒的墙,黄澄澄的整颗杉木盖的房屋一幢连着一幢,敞开的沒有门,这家的前门,就是那家的后门。走门串户象走地道战似的。村里一条石板铺的路从村头通往村尾,沿路流淌着清澈的小溪沟,村头、村中、村尾有三口石板铺的方口大水井,水清澈见底,冰凉透心,全村人洗衣做饭全靠这三口井。 这里没有电灯,供销点、医疗站、还有我们知青家都只有煤油灯,而农民家里多点的是松明;几个村子,方圆百里,只有大队部一架手摇电话。刚到这里,村民敲锣打鼓,寒冬腊月,穿着单薄的衣服,抱着火笼,里三层、外三层,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些"天外来客"。年纪大的大爷们脑后梳着满清时候的大辫子,山里的大娘不知咋地头顶上一毛不长,头发从旁边绕过额头包围到后脑勺盘着发式,脚下迈着三寸金莲走路却健步如飞,望着村里的大娘,我们心里一阵悲凉,是这里水质有问题吗?若干年后我们竟然也是这等模样?一头雾水,不敢往下多想。这里风俗很多,听说这山里人一年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去世。门前不能晒女人的衣服,否则会招来霉运。这里小女孩五六岁就被父母包办婚姻定了娃娃亲,按山里人的话说是"卖人了"。想着从此以后,我们将和这村里的人一起生活,不禁让我们悲从心生,不寒而栗。 &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从城市来到这个小山村,由于城乡差别,环境、人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思想感情上与当地村民是格格不入的。刚到这里,听说山区人野蛮,我们不敢懈怠,晚上睡觉枕头下必然压着一把柴刀,预防不测。第一次冼澡向隔壁大娘借了木盆,当她知道我们用木盆洗澡时,犯了大忌,让她叽哩咕噜骂了三天三夜,木盆也被冲洗了三天三夜。农民送给我们咸菜,是笋、猴头菇,豆腐乳、芋子腌的,我们看黑乎乎、粘乎乎的,他们前脚一走,后脚全倒掉,,后来才知道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佳肴。有生活就会有碰撞,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他们相互的碰撞中我们在思想感情上也逐渐地在发生了变化。我们逐渐地融入当地生活中,也逐步地影响着、改变着村民思想和文明的进步。</p></font></h3> <h3>回忆录3/我们的家/唐云英文</h3><h3> 当年我们十位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这偏僻的小山村插队落户。我们十个人组成一个家这些人原来在家里都是过着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生活,哪里懂得做饭,尤其是男生更是要从头学起。记得有一天早上,男生做好早饭走到村口,碰到村民,被笑得前俯后仰,原来是这位男生嘴巴黑乎乎的一大圈,象长了络腮胡子,这山村烧火做饭的吹火筒与我们福州的不一样,他们吹火筒是空心的,我们的吹火筒底部有一个小洞,他们是隔着嘴巴吹,而我们嘴直接靠着吹火筒吹,而且用尽全力吹 ,也吹不着火,成了笑谈。不管男生女生,我们每个人都学着做饭煮菜。开头半生半熟吃,过𣎴了多久,毎个人也都学会做一手好饭菜。</h3><h3> 插队的第一年,国家还拨给我们每个月八元生活补贴,第二年就只靠自己自给自足。想未来,很渺茫,但现实很骨感。插队、插队不久我们都安插到生产队,还直插到小组,接着就要跟随他们下水田。早晨,吃过早饭,我们披着簑衣,穿着草鞋,扛着锄头,腰里还别着柴刀,扁挑上挂着一笼小鸡,出工去了。到了田间学着农民嘴里"哩噜、哩嚕"把小鸡放到田埂上。收工时,农民会给我们砍一根小树木,还在树木上用柴刀砍成几小节,让我们扛回家来当柴火烧。 </h3><h3> 在余元村插队的知青后来有的带自己的弟妹一同来的,大家知根知底,初出校门,稚气未脱,思想单纯 ,少不更事,没心没肺 ,村民用本地话说我们:麦得知天光,麦得知天暗 。有出工就一齐出工,没出工相约在家玩,在一起嘻闹玩笑,苦中作乐。 记的有一次男生躲在女生宿舍关起门,打起自制的用毛竹做的麻将,突然遇到隔壁村知青来访敲门,吓得男生一个个翻越窗户外从一个柱子上滑落下去,然后装模作样地从楼下走到楼上,像刚外出回来样子,一本正经地招呼了他们。还记得我们住的楼梯上、断墙边,大门口有空走廊,就成了我们家闲谈休息" 厅",晚上收工回来 ,吃过晚饭,我们就坐在这里聊天, 天南海北 ,说东道西侃大山,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感觉没有未来,但却无奈调侃未来,曾悲怆地说过"今后无论是男生在这里上门当女婿,还是女生出嫁到那个村,都要记得常回咱这个大的家看看。话到伤心处,我们也时常愔然神伤,我们一起来的邹惠敏同学是最早离开这个家的,六九年五月就嫁给了邻村的志愿兵知青,我们知道她有她的苦衷,她悲观,她茫然,她无奈,她想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到一叶方舟。常让我们唏嘘不已的是她最早离开这个家,也是最早离开这个世界,她于一九八二年病故走了。就这样我们有的时候,聊着聊着,聊迟了,到村里买一头鸭子现杀现炒现煮,又盛几碗自酿米酒,边吃边聊到深夜,来个一醉方休。 </h3><h3> 我们的村庄是块美丽的地方,尤其是在有月色的夜晚,寂静的小山村被银灰色的月光笼罩着。我们围坐在走廊前沐浴在月光下,遥望着山村夜色:远的山峦层层叠障,近的田园溪流蒙蒙昽昽,村庄里闪动着点点摇曳的灯火,如此美妙的月光山色,令人陶醉,心旷神怡。我们情不自禁嘴里轻轻哼起了: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的响,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多么迷人的晚上....."。</h3><h3> 一九七一年底,有了知青招工返城,我们这个家陆陆续续有的招工进城,有的参军,有的上学.....。这个渲染了岁月,陪伴我们度过了难忘的时光的家,用其温暖让我们度过了多少苦涩的岁月,用其欢笑冲刷了我们多少辛酸的泪水。我永远怀念这个家。</h3> <h3>回忆录4/踏雪/唐云英。 </h3><h3> 一九七二年的春节,我们余元村的知青都留下过春节,我嫂嫂也从福州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过春节。正月初一清晨,我们打开窗户,看到的是皑皑白雪反射的第一道光,我们高兴得欢叫起来。窗外,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缤纷绚丽。我们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捧这些小精灵,瞬间就化成了瞐莹透亮的小水珠。我心情无比激动,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场美丽的雪景。雪越下越大,到处银装素裹,屋顶上、田野里、山川溪流中都积满了厚厚的的白雪,遍地树林挂满了雾淞,竹子被雪压弯了腰,偶尔还传来竹子"咯吱"的断裂声。看到这一切,想起毛主席气壮山河的诗词《沁园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好诗句。</h3><h3> 我们像小孩一样跳着、叫着,大家商量着去赏雪、玩雪去。那时,我们班蒋榕生的弟弟分配在海拔更高的梨坪供销社工作,我们就决定去梨坪村。大家穿着没膝的长统雨靴,穿着厚厚的衣服;一路歌声,一路欢笑地走在这如诗如画的漫天飞雪世界中。我们脚踩在软软的雪地上脚步很轻很轻,生怕踩坏了洁白无瑕的雪地。我们欣赏着、享受着,如痴如醉感形成了心灵上最美的风景,当我们走上一个山头,眺望远近雪山,大家心胸更开阔了,心境倍感透彻纯洁了,一切忧愁、烦恼、思乡之情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成了世界上最浪漫、最快乐的人。</h3><h3> 二十多里路,不知不觉走了五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一点多到了梨坪村。一路上没有疲倦、没有寒冷,只有兴奋,只有欢笑。到了目的地,大家心静时才觉得全身湿透了,也感觉有点又冷又饿了。此时榕生弟弟建生"雪里送炭"用新鲜的香菇、冬笋煮好香喷喷的粉干让大家解寒充饥。这碗粉干时隔四十多年,至今回想起来仍回味无穷。我们围着篝火,一边烤衣服,一边听我嫂嫂讲故事《贻顺哥烛蒂》、《樊梨花》,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吃完粉干,全身热乎乎的。下午我们在村头堆雪人、打雪仗又玩了一阵,吃了晚饭,酒足饭饱之后,大家仗着体力好,胆大无畏,决定乘兴来个夜奔林海雪地。雪地的夜晚如同白昼,月光洒满大地,万籁俱寂,好像大地就只有我们几个人。大家不敢大声说话,不忍心打破了这静静的夜空。时而大家静悄悄轻盈地慢步走着;时而哼着"浑身是胆,雄纠纠"迈着有力的步伐行走着。第二天凌晨三点,才回到余元村,大家一点睡意也没有,接着听故事、烤衣服,直至天亮。当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我们的房间,我们才渐渐地进入梦乡。时光过去四十多年而今又临近春节,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那年春节真是一个难以忘怀而又值得回忆的春节。</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nbsp;插队期间任民师照片。</p></font></h3> <p>难忘岁月(一)/陈蕙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六九年十一月我到闽北山区插队落户。踏上荒芜人烟的羊肠小道,走进这贫穷的小山村,那里的一切,在一群稍谙世故却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男少女的眼里全是一种美。他们青春的脚步在山涧小路上"察、察"欢唱,十几双稚嫩的手同时在空中飞舞,把他们的一腔热血和青春的梦全写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考卷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个工分只值一角六分钱的穷山村,知青来的那天,村里四处飘着蒸大米饭的香味。乡亲们用新收割下来的稻子招待知青,而自己一年里却难得吃上一顿饱饭。贫穷的乡村向我们敞开了博大的胸怀。在那愚忠愚红的年代,吃苦,在我们心中已成为无上的光荣。我们立下誓言,要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那时,我们为手上打起的血泡而骄傲;为渴饮冷水而自豪;为那磨破的衣裳缝上块块补丁而欣慰。我们迎着天寒地冻的风雨泡在烂泥田中,冻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但一爬上田埂便会放声歌唱:"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随着太阳起,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地球,是我光荣而神圣的天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一切,如今看来是如此的荒唐、可笑!我曾经向女儿述说过,开始她还怀有同情心地打趣:"妈妈,当时你们这一代人是否被灌了迷魂汤,全傻了?""咳!我的女儿耶!"我想更多一点解释给她听:"这么跟你说吧,我们这一代人很纯真、很""妈,妈,您打住,打住。"女儿开始不耐烦。"怎么了?"</p><p>"智商太低,没劲!"女儿抛下话便拂袖而去,任由我悲壮得热血沸腾。</p> <p><br></p><p>难忘的岁月(二)/陈蕙文</p><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下乡的第二年,国家不再供应插队知青商品粮了,本来就艰难的日子变得更加贫困了。红薯、稀饭就酸菜,吃得我们干活时胃里直往外冒酸水,更令我们发愁的是到冬天没菜吃。村里的老百姓是将"雪里红"、"芥菜"和霜打过的"红薯"叶贮藏起来留作冬用的。我们也曾在分配的自留地上种过菜,可它们就是长不大呀,平常都不够吃了,哪有剩余留作冬用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夏天,到了水稻收割的季节,中午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随风起伏发出天籁般的声响,蚂蚱清脆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成群结队的麻雀在稻田里穿梭。看着那些行云流水般起伏浩荡的金穗,我与农人一样能够体会深埋在心田的喜悦和满足。</p><p>&nbsp;&nbsp;&nbsp;&nbsp;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学割稻子的情景。我跟在一位老农身后听他讲解并示范:"右手拿镰刀,左手反手腕抓住稻子一刀一刀地割。"刚开始,我的双手和脚步配合得不协调,显得有点手忙脚乱,不仅速度慢,稻子也撒了一地。最难的是割完稻子要捆扎好,我试了好多次都没有学好。等到我基本上掌握了动作要领时,已经开始腰酸背疼、汗流满面、上气不接下气、手上也磨出了血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城里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自然也看不到大片的稻田,如今我也就渐渐忘却了关于割稻子的往事。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农人们握稻挥镰、驮着稻草汗流浃背的情景,我便会想起山区那些含辛茹苦的父老乡亲。</p><p>&nbsp;</p> <p><br></p><p>难忘的岁月(三)/陈蕙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山区生活的日子,经常要与山岭较量。山岭,给我的直接感觉是:折磨。上岭,累得大汗淋漓,上气接不了下气,所以通常上岭不叫上岭,而叫爬岭。"爬"是连手带脚的动作,具有挣扎的色彩,可见其艰辛;下岭,又累得两腿筛糠似的在发抖,瑟瑟不敢迈步,一脉长岭下来,小腿胀痛,直到第二天也下不了床,这种疼痛往往要延续好几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山区的农民就像山上的花草树木一样,它们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从不追求什么辉煌腾达,也不在乎什么贵贱,更无意于吸引人们的目光;它们不怨天忧人,本分地跟随季节荣枯,默默地展示自己的生命意义。外人知道也罢,不知道也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能够开花总是好的,哪怕仅仅为自己灿烂。我想,人也应该这样,不管你在哪里活着。</p> <p><br></p><p>村庄竹林/陈蕙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早,我是在爸爸书房的墙壁上认识竹子的,那水墨画上的竹子给我的感觉,总脱不了是清幽、雅致和闲适的印象。</p><p>&nbsp;&nbsp;&nbsp;&nbsp;&nbsp;后来,在我插队生活过的那个村庄后山上,我见到真实的竹子,令我改变了当初对竹子的印象。那里有的是绵延的大片竹林,站在山脚远眺,山上密匝匝的竹林融成一片绿雾,苍苍莽莽。一阵风过,绿涛滚动,那雄伟的气势,象海洋里拍天的波澜;也象天空上奔跑的云涛。山雨骤起,竹林急剧地摇动着万杆羽箭,发出千军万马的呐喊,象松涛,也象海啸,不能不叫人惊心动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村庄在竹林的掩映之中,显得朝气蓬勃。村中有一草堂,四周围修竹万竿,把个草堂点缀得幽雅、清丽。我走进那片竹林,真有一派"竿纵万条枪,叶垂千口剑"的气魄!这里种植着名竹百余种,色彩奇异,形态万千,更令我高兴的是看到了紫竹和湘妃竹。唐伯虎有一首题竹诗:"一林寒竹护山家/&nbsp; 秋夜来听雨似麻/&nbsp; 嘈杂欲疑蚕上叶/&nbsp; 萧疏更比蟹爬沙"这首诗富于生活气息,把雨打竹叶的声音描绘得生动有趣。</p><p>&nbsp;&nbsp;&nbsp;&nbsp; &nbsp;雨浴后的竹子,光亮生泽,向下滴着水珠儿:那绿,绿得稀罕;那青,青得可爱,叫人凝眸留盼。刚健挺拔的毛竹,据说一根可承担上吨重的压力。严冬里,它枝干一挺,扭断了霜刀,折断了雨箭,更加郁郁葱葱。即使是冰天雪地,它的幼芽冬笋,也不屈不挠地在土里萌动。</p><p>&nbsp;&nbsp;&nbsp;&nbsp; 竹子的用途不仅可当房屋的栋梁,也愿当孩子胯下的竹马;竹子可当高楼里精致的凉榻,也愿当工地上任人踩踏的脚手架。在下山的路上,我透过密密的竹林,看到了散落在山坡上的土屋,想到了这些山里人,他们敦厚、朴实、正象这昂然挺立的竹子一样,不怕狂风暴雨,不贪名利,任劳任怨,正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p> <h3>《我的插队生涯》诗文/陈 蕙</h3><h3> 一片深水田,半座秃山崖,几十户穷人家。</h3><h3> 一条小溪几道弯,流着云,淌着雾,顺风捎带一车城里娃。</h3><h3> 我在这安了家,不知大门设在哪?</h3><h3> 石阶六十级,这山牵,那山挂,爬的气喘吃不下饭!</h3><h3> 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左三亩割稻,右十亩插秧。层层竹林,还等着我来修篱笆。</h3><h3> 日落山坡上,月浮屋檐下,星星伴我餐风沙!</h3><h3> 几根竹竽颤悠悠,又晾衣裳,又晾山麻,就是晾不干那信笺一小沓!</h3><h3> 刚下了场雨,又来了大雾,缠缠绵绵让人直发傻。</h3><h3> 疏一阵,红了花,密一阵,绿了芭蕉,逼得小丫窗前想爸妈。</h3><h3> 一日忽见汽车到,喇叭声声一路咤。</h3><h3> 掀开蓑衣摘竹笠,身后飘来老师一声唤,又引傻妞一夜泪哗哗。</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nbsp;&nbsp;此照片排练白毛女准备为村民演出。</p></font></h3> <p><br></p><p>&nbsp;&nbsp;&nbsp;此为空闲时看书的照片。</p> <h3><font color="#010101"><p>三言两语老知青/郑瑞华</p><p>&nbsp;&nbsp;&nbsp;&nbsp;"雨后山色鲜,静夜钟声清"。凡经历过上山下乡插队务农的知青,最能体会到什么是经风雨、见世面的人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在那"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特殊年代,我们是青春牺牲者,还是青春奉献者?回想起来还真说不清楚自己青春是不堪回首,还是回味无穷。逝去的青春岁月是无法挽回的了,但如同雨后观尝到的山色景象是更加的清新妍绿一样,我们更加清晰透彻地体会到知青生活是一段历坎坷,经曲折,体验人生艰辛之路。也更理解到那段经历风雨生活磨练的岁月,虽成了难忘怀的烙印,却锻就了我们豁达乐观的心境,如同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新穿越一样,更加的坦然了。可谓"一蓑烟雨任平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过境迁,往日知青生活已成为难忘的情结记忆,如何评说知青生活已无关重要了。现在,我们几近古稀的老知青更多一份淡然心绪,多一份宁静气魄,更多的是看到曾经插队务农的农村山区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富了,农民富了,农业现代化正欣欣向荣。农民与知青建立起的感情至今仍令人动容、深刻。面对这一道道农村最美的风景和历程,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似乎这一切有过我们知青汗水的凝聚和添砖加瓦的奉献。心中也有一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欣慰。</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