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COSTA邮轮之旅(中)

玄蝉清露

<h3>  邮轮就是一座在海上航行的娱乐城,除了睡觉之外,你可以在不同的场所找到自己的乐趣,不会觉得无聊。</h3><h3><br></h3><h3><br></h3><h3><br></h3> <h3>启动魔法保护</h3><div><br></div><div> 登船时,小乖在我们各自右臂上写了一个具有魔法能力的卢恩符文。据她解释,这个字符的原始意义为:麋鹿;迷路、命运(保护)。这个魔法符文能在这次出行中随身保护我们。</div><div> 卢恩符文是来自古北欧,据说它是已失传的神秘魔法文字。卢恩字符的概念很简单,是欧美早期人民用来祈福、趋吉避凶、实现愿望的魔法符号。</div><div> 小乖写下的符文为欧尔卢恩 (EOLH) 【代表英文字母Z】 </div><div> 欧尔卢恩符文象征着「幸运的新影响」,将透过潜意识或直觉本能,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欧尔卢恩的影响力,可能是一个新的事业机会,或新的学习课程。它是一种「友谊」的卢恩,通常表示你会和某个坦率大方、风趣又好相处的人建立新的友谊关系。 欧尔也是一种具有强烈「保护」属性的卢恩,当它出现时,也是在告诉你,在这段时间内,你会受到保护,免于任何厄运和灾难。小乖告诉我,哈利波特的母亲莉莉波特的守护神麋鹿就是有此演化来的,它体现了母亲的守护。</div><div> 我们航海全程,虽经历了连续两个台风,放弃了一个游览景点,最终还是平安到家;还能在这次航行中结识不少新朋友,这也许就是魔法符文的守护吧。</div> <h3>沟通</h3><div><br></div><div> 登上一艘外籍邮轮,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COSTA上共有840多名船员,他们来自29个国家,船上的通用语言是英语。虽然船上的服务人员能说一些简单的中国话,如“你好”、“谢谢”、“客房服务”等等,但再深入沟通就比较困难。这点一直让我有些忐忑。</div><div> 没想到一上船,小乖就好似开了外挂,自动承担起翻译交流的重任,不仅引导我办理登船后的相关事宜,还能与船员无障碍沟通。特别是餐厅服务生和客房服务员,只要我不在身边,负责我们餐台服务的小哥就会自动跑去和她搭讪聊天。以至于后两天,我们无论走进哪个餐厅,都会有服务生与她热情地打招呼。这真是大出乎我意料。</div><div>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在冲绳登岸后,她竟然开始狂飙日语,从问路、购物、到吃饭点单,再到找计程车回船,又是一个全程沟通无障碍。这更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以至于回船后,她还一个劲地对我说日语,让我恨不得拿巴掌拍她。最后她告诉我:难得能有这么个机会畅快地说日语,飙狠了,一下子竟然找不到母语发音了。这种无师自通的语言能力也许就是从小到大迷恋日漫片的收获吧。</div> <h3>吃</h3> <h3> 邮轮上吃的非常丰盛,是中西式餐点的大杂烩。只要有肚子装,一天到晚可以马不停蹄的连续作战。</h3><h3> 早中晚餐都会有中式饭菜,不过那味道就差强人意了。比如麻婆豆腐,听着是地道的中餐菜,可吃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毕竟是西餐师傅做出来的中餐,能吃就行了。最好吃的中餐要数炒粉,我和小乖都喜欢。</h3> <h3>  COSTA的西式糕点非常好吃,特别是下午茶的提拉米苏。</h3> <h3>  万顷波涛之上的下午茶。道不尽的浪漫。</h3> <h3>  糕点都非常精致。</h3> <h3>  好吃的提拉米苏。服务生小哥知道小乖喜欢吃,每次都会多给一份。</h3><h3> </h3> <h3>  船上的每一餐都离不开水果。最多的水果就是西瓜和凤梨,每餐必有。其它的水果有猕猴桃、雪梨、小黄桃、油桃、火龙果等等。</h3> <h3>  晚餐我们喜欢去提香餐厅吃西式正餐。这是西式餐单,每餐都不一样。开胃菜、汤、主菜、常备菜和甜品,客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点,多要几份都没有问题。</h3><h3> 进入提香餐厅吃晚餐需要着正装。遗憾的是有不少人还是会无视衣着要求,身着圆领衫大裤衩,脚穿拖鞋进入。在需要拼台时,我们还是避免与这些人同桌。我发现与我们有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有几次在拼台时,排在我们前面的游客会很在意地关注同台会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衣着随意,举止随便,不拘小节,高声大嗓的游客,他们就会主动让那些人先进入,自己再等待。</h3><div> 这是西式餐牌,每天都会更换。</div> <h3>  龙虾</h3> <h3>  左边餐盘里的就是麻婆豆腐。除了菜名一样,味道完全不同。但一样的好吃。</h3> <h3>  餐后甜点冰激凌是我们的最爱,每次服务生都会多给我们送一份。</h3> <h3>喝</h3><h3><br></h3><h3> 要说COTSA让我不太能接受东西的是什么,那就是饮用水。由于在船上,淡水很珍贵,我们喝的都是净化水,不是纯净水或蒸馏水。</h3><h3> 净化水喝到嘴里总感觉味道有些怪,为了去除怪味,只能泡茶喝。</h3> <h3>  这些都是客房提供的茶包。</h3><h3> 我用黄色菊花茶包泡茶,那股怪味简直让人难以下咽,头皮发麻。真不知道外国人怎么能咽下这种茶?</h3> <h3>  好在老赵这个大老爷们小资情调周期性爆发,他随身不仅带来了蓝牙小音箱、沉香线香,更带来了福鼎白茶的沱茶和饼干茶。不愧为老茶客本色。</h3><h3> 锡纸包的圆球球就是沱茶,小纸袋里的就是饼干茶。</h3> <h3>  这就是所谓的饼干茶,形状就象苏打饼干。</h3> <h3>  船上最棒的饮品就是啤酒。这是号称全世界最好的啤酒之一~~墨西哥的科罗娜啤酒</h3><h3> 科罗娜啤酒是墨西哥摩洛哥啤酒公司的拳头产品,因其独特的透明瓶包装以及饮用时添加白柠檬片的特别风味,在美国一度深受时尚青年的青睐。</h3><div>  墨西哥摩洛哥啤酒公司创建于1925年,在当地有八家酒厂,年产量达到4100万吨,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墨西哥摩洛哥啤酒公司目前有10种产品,科罗娜是主力产品,也是世界第五大品牌,美国进口啤酒的第一名,在我们国内没有直接的生产,可是在酒巴等娱乐场所却是一款不可缺少的时尚品牌。<br></div> <h3>  老赵请我们喝啤酒</h3> <h3>  船上最好喝的是鸡尾酒。在离船的前一天晚上,举办了船长欢送鸡尾酒会,会上调制的四种鸡尾酒都非常好喝。</h3> <h3>  弗洛里安咖啡厅是付费咖啡厅,这里的的秘制意式浓咖啡很出名,浓香味道纯正,价格才$2.5美元/杯,另外卡普奇诺配小点心套餐也超赞,价格是$5.5美元/套。换算一下,其实与国内咖啡厅都价格相当,但口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h3> <h3>玩和乐</h3><h3><br></h3><h3> 船上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卡鲁索大剧的精彩演出:魔术、杂技、歌舞表演;维内托酒廊有小型音乐会;蝴蝶夫人广场有舞蹈课程;在图书馆有象棋时间;珊瑚厅有卡拉OK;水疗中心有免费养生讲座;广场酒吧有意大利语课,等等等等。节目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分身乏术。</h3> <h3>  别看这位大妈穿着打扮象街边买菜的,上场扭跳起来一点都不怯场。她的水兵舞跳的非常棒。</h3> <h3>  这位老歌手的声音很好听。他很喜欢小乖,只要我们在,他每唱一首歌,都会对小乖做友好的手势。</h3> <h3>  晚上,除了卡鲁索剧场外,最热闹的就是中央大厅,各种各样的派对在这里举办。</h3> <h3>  小乖跟着节奏舞起来</h3> <h3>  高级船员下场与游客翩翩起舞</h3> <h3>  老赵的住房也在6层,他们会务订的都是带阳台的舱房。阳台不大,可放两张靠椅和一个小茶几。</h3> <h3>  船上吃的多,运动少,加强锻炼必不可少。</h3> <h3>  床上瑜伽</h3> <h3>  过道慢跑</h3> <h3>  准备下水</h3> <h3>  在按摩池戏水</h3> <h3>  在相对封闭的邮轮上,有一大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广交朋友。</h3><h3><br></h3><h3> 这位来找刘姐姐玩的小男生就是小乖在游泳池认识的。</h3> <h3>  这位全能妈妈带着一儿一女及一个侄女出游。儿子九岁,女儿十一岁。两个孩子目前都在市体育馆游泳中心训练,算是小乖的师弟与师妹。小师弟非常喜欢小乖,吃饭、游玩、运动都喜欢约她。这两个孩子聪明开朗,灵活好动,十分招人喜爱。据妈妈说,平时姐弟俩常发生摩擦,各不相让,但到了关键时刻,弟弟会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保护姐姐,完全是一副小男子汉的架势。真羡慕这位妈妈有这么一对可爱的儿女。</h3> <h3>  离船前的合影。小师弟与小乖还互留了微信号。</h3> <h3>船上的工作人员</h3> <h3>  这位气度不凡的就是船长Tihomir Muzic。</h3><h3> 这位船长对我们来说是个神秘人物。自登船到离船,他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离船欢送会上。平时我们只能从广播里听到他在控制室发出的浑厚的男中音,极富磁性。真怀疑在意大利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接受声乐训练。</h3><h3> 这位花白大胡子的船长,满足了我对船长这一职业的全部想象。</h3> <h3> 这是邮轮全体高级官员,有轮机长、副船长、酒店总监、行政总监、餐饮总监、邮轮总监和船医。高级官员中的邮轮总监是女性,还有一位是中国籍。</h3> <h3>  邮轮上的演员</h3> <h3>厨师代表</h3> <h3>客房服务代表</h3> <h3>  后排左三的船员,是负责我们客房的服务员:Norlie。他是来自菲律宾的船员,在船上服务已经八年。</h3> <h3>  Norlie略带忧郁的气质,让人觉得安静、可靠。</h3> <h3>  这是Norlie的名牌。他的国籍也在名牌上。他很喜欢与小乖聊天,见人也非常有礼,他的笑容非常动人。</h3> <h3>  Norlie每天要来房间清理三次,晚上那次清理结束后,他会很有爱心地在床上摆放用床巾和浴巾折叠的花与小萌宠。</h3> <h3>  我说这是猪</h3> <h3>  小乖说这是狗。最后问了Norlie,他笑着告诉我们,这是狗。</h3> <h3>  这是一头小象。</h3><h3> 这些布巾折叠艺术,看起来容易,可一旦拆开,就再也折不成型了。试过两次后,我们就舍不得再拆了。</h3> <h3>  离船前我们一致将“最满意服务”投给了Norlie。我还跑去找老赵他们,为他拉票。</h3> <h3>海</h3><h3><br></h3><h3> 航行在真正的大海上,才知道自己的渺小。</h3><div> 在船上,我最爱的就是站在十层甲板上看海。白色的波浪顺着船边卷起,被推向远方;白浪由整而碎地向外荡开,最后融入蓝色的汪洋之中;远望海平面,海天一线,仿佛一起在支撑头上高空穹顶。极目四望,除了我们的邮轮,看不见其它船舶,更看不见岛屿。我们就是这苍茫海天之间的一叶孤舟。</div><div> 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还竟然有几只海鸟在飞翔。我觉得非常稀罕,就追着跟着看,竟忘记拍照。 </div><div> 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海上,海鸟难道不用飞到岸上去歇息?</div> <h3>  虽然同是大海,不同海域的颜色还是有明显差别的。</h3><h3> 深圳湾的海水是黄绿色,有些象长江上游比较干净的江水;香港的海水黄色淡去,绿色变多,开始有些蓝意;进入南海,绿色淡去,蓝色渐重,并微微加深发黑,显得深沉;台湾海峡的海水偏普蓝色,沉稳中带着明快;台湾外侧的太平洋,海水非常漂亮,是一种明度很高的湛蓝色,盯视久了,仿佛会把你的身心都拉进去;冲绳海域由于海底地势复杂,远近海水的颜色都有不同,不过总体上是明亮的蔚蓝色,清亮明媚,富有活力。</h3><h3><br></h3><h3> </h3><h3>这是深圳湾的海水</h3> <h3>香港海域的海水</h3> <h3>台湾海峡的海水</h3> <h3>太平洋的海水</h3> <h3>冲绳海域的海水</h3> <h3>  这是邮轮的船头。属不开放区域,只能远远的拍上一张。本打算也像《泰坦尼克号》的Jack Dawson 和Rose DeWitt Bukater那样体验一把飞翔的感觉,最后只能悻悻放弃。</h3> <h3>船侧推出的浪花</h3> <h3>  船尾留下的行迹。这白色的痕迹拉的越长,船行的速度就越快。</h3> <h3>  内舱房间是看不到海的。为了让内舱的游客也能躺在床上看到真实行进中的大海景象,邮轮通过船头船尾的固定视频镜头,即时向游客播放。游客只需要打开电视剧,进入第三频道,就可以收看。</h3><h3> 这是船头的画面。</h3> <h3>  这是船尾的画面</h3> <h3>台风</h3><h3><br></h3><h3> 出航第二天的中午就餐时间,广播里传来船长那浑厚又富有磁性的声音,他向游客通报:由于受到强台风NESAT(纳沙)的影响,COSTA将无法在宫古岛抛锚停靠。原定在那霸-冲绳的停靠计划也随之改变,计划停靠时间从7月29日下午三点停靠至30日上午10点,之后启航返回深圳。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是COSTA邮轮的首要任务,该时间安排是保证邮轮与台风保持最大距离。出于不可抗力的恶劣天气原因而不得已作出的航线改变,对此我们深感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并预祝您在COSTA邮轮上渡过美好的假期。</h3><h3><br></h3><h3> 改变航线不仅没有让我感到失望,相反,它让我更加兴奋。这次在海上能与台风相遇,对我来说可是毕生难得的经历。</h3> <h3>  得知台风就在附近,我吃完饭就跑到十层甲板去看想象中的狂风巨浪。不过,此时的海面平静如常,加之蓝天白云,一派和谐景象。</h3> <h3>  观看海上落日</h3> <h3>  眼看着一轮火球就要切上海平面了,结果它还是被天边的浓云遮挡住了。许多来到船尾追拍日落的游客,都不禁发出遗憾的“啧啧”声。</h3> <h3>  本以为在苍茫的大海上能看到满天璀璨的星辰,最后才发现万里无云的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只比在深圳多一点。月亮显得更加清冷。</h3><h3> </h3> <h3>  这次我们遇到的是一天之内的双台风:纳沙和海棠,它们几乎是齐头并进,同时袭击台湾和福建。为了避免与台风的路线相遇,返航时邮轮选择从台湾外侧南行。</h3><h3> 行进在太平洋上,除了海浪稍大些,整个海面也显平静。从电影中看到的那种大海巨浪滔天,船身随浪上下景象完全没有出现。</h3> <h3>  30号傍晚,我们绕过关闭的舱门,又登上了十层甲板。此时的风已经很大,手中的手机在拍照时完全端不稳。两个人说话必须大声喊叫。</h3> <h3>  海风中湿气很重,吹到身上皮肤黏黏的。吹到嘴里还会带有一丝咸味。</h3> <h3>  我们在船上结识的朋友王女士也与先生登上甲板。</h3><h3> 在狂风中留下的合影。</h3> <h3>  王女士是位很出色的女性,她不仅是心理咨询师,还是瑜伽教练。</h3> <h3>  拍摄这段录像时,狂风让我几乎握不住手机。我是边拍摄边解说,最后只留下了录像,我的话语全部被狂风吞没了。</h3> <h3>  回房的路上,我们几乎走不了直线。走的全是S形。</h3><h3> 回到房间,小乖告诉我,她带师弟师妹去三层冬季花园玩时,海浪已经能拍到弦窗了。那此时的海浪估计有6米以上的高度。</h3><h3> 躺在床上,感觉船摇晃的比平时厉害,时不时会有沉闷的撞击声传来。我们想象着是不是撞上大鲸鱼了。第二天起来一问才知道,那是巨大海浪撞击船体的声音。</h3><h3> 总之,这次在海上遭遇双台风,没有想象中的激烈惊险,也许是船长一直让邮轮在台风的外围航行的结果吧。</h3><h3> 关灯前,我和小乖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豪言。</h3><h3> 站在有些摇晃的船上,头还是有些晕的,只要一躺下,晕眩感就会慢慢消失。我在船上都能睡的很沉。</h3> <h3>WIFI</h3><h3><br></h3><h3> 要说这次出行比较遗憾的,就是没有在码头租一个移动WIFI。邮轮从母港启航后,我们就完全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h3><h3> 邮轮上也有WIFI,但费用昂贵。老赵很有经验,上船前他在码头租了个移动WIFI,每天只要12元人民币就能上网无限量。于是,他就成了大家的组织,登岸后我们就是凭着WIFI信号的强弱,寻找并跟随组织的脚步。</h3><h3> 船上有不少游客自带对讲机,方便与船上的亲友联络。这也是这不错的方法。</h3><h3> 自启航后,我们与大宝的联系就中断了,由于我们住的是内舱,比较封闭,进房后就什么信号都没有了。</h3><h3> 在冲绳,我和小乖进一家拉面馆吃晚饭,看见店内有WIFI,就顾不得点餐,马上开始连接网络。</h3><h3> 一有信号,手机就“呼呼拉拉”收到了一大串短信和微信。不少朋友都在询问出游的情况,阿敏、慧和英子还让我发游览日本的照片。亲们,我是想发啊,想及时与你们分享这次行程的感受与快乐,可我没有网络啊。在这网络的时代,没有网络的日子是多么的煎熬。</h3><h3> 看到大宝发的微信:“不知你们能否收到?现在你们到哪里了?”这是头一天的短信。我马上回复:“我们正在冲绳的国际通逛街,刚坐下准备吃饭。吃完饭就去找老赵他们一行,然后一起回船。我们一切都好,勿念。”</h3><h3> 返程时,邮轮有段航线是紧贴着台湾的海岸行走的,我在甲板上收到了中华电信的信号。我尝试着给大宝打电话,竟然打通了。</h3><h3> 台湾电信很给力啊。赞一个。</h3><h3> 以后出行,WIFI先行。这是必须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