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这两天群里发的关于胸腺的介绍,让我想起了2016年10月李道政老师微博里关于刮痧可瞬间激活胸腺的案例。</h1><h1> </h1> <h1>2016-10-29<br> <br><font color="#b04fbb">【问痧堂●问痧隨录】刮痧瞬间激活胸腺。</font><br>转自李道政先生弟子叶树灿微信: ●给一个感冒的同学刮痧调理,给她刮了胸腺,第一张图片是刮痧前的淋巴细胞数量1.77,第二张是刚刮完痧的淋巴细胞数量1.86,第三张是刮痧后一个小时候的淋巴细胞数量1.90<br>●因为老师说过刮胸腺增加免疫力,刚好在医院,就顺带做了血常规看看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br>胸腺是人体中枢免疫淋巴器官,能产生胸腺素和免疫活性细胞,有防感染、稳定自身免疫监视功能,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胸腺又是人体最早开始衰老的器官,青春期前发育良好,四十岁以后隋着年龄的增长, 就会逐渐萎缩,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其功能日渐减弱。到了七、八十岁以后,部分人的胸腺几乎完全萎缩,被脂肪组织所代替。但只要你经常按摩胸腺,不断地刺激它,它就会保持活跃的状态,激发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所以,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按摩胸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胸腺位于胸骨柄的后面,纵隔上部,左右两肺之间,气管的前方,紧靠心脏。腺体呈扁平椭圆形、短带状,如火柴盒大小,约四指宽(自身)长度,青春期约30~40克重。胸腺分为不完全分隔的左、右两叶,只有一叶在人体正中央。</h1> <h1> 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紧靠 心脏,呈灰赤色,扁平椭圆形,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胸腺(thymus)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其还可以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位于 胸腔前纵隔。胚胎后期及初生时,人胸腺约重10~15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到 青春期约30~40克。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 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h1> <h1><font color="#b04fbb"> 胸腺隐藏在胸骨之后,由于胸腺的淤堵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李氏砭法在临床上运用《内经》和《玄隐遗密》中的谿谷理论,发现刮试胸腺时,在胸骨中间有大量痧包颗粒存在,深度刮试,透皮入骨,可瞬间激活胸腺,充分调动人体自愈力和激活人体免疫细胞,为治疗重大疾病奠定了成功基础。</font></h1> <h1> 李道政老师说:"师法不泥法,师古不泥古,在典籍里博览,在实践中探索,不读死书,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实践出真知。白天治病,夜上读书,举一反三,把自己问死。青年学会吃苦,中年学会坚持,老年学会变通! <br> 读中医先圣的经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信仰中医,是临证第一要义,一辈子自学到老去,认祖归宗,建造完美中医灵魂,走进中医的大智慧! "</h1> <h1> </h1><h1> 今天的跟师一读学习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中关于谿谷论的一段话:</h1><h1><br></h1><h1>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谿谷,亦有所应乎?</h1><h1><br></h1><h1> 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写无怠,以通荣卫,见而写之,无问所会。<br></h1><h1> </h1><h1> 帝曰:善。愿闻谿谷之会也。<br></h1><h1> </h1><h1></h1><h1>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囷,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h1> <h1></h1><h1>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宝,署曰:“气穴所在”。</h1> <h1></h1><h1>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写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写于中者十脉。</h1> <br> <h1></h1> <h1><br>【译文】<br> </h1><h1></h1><h1> 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谿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h1><h1><br></h1><h1> 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危,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鞋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文其是否是穴会之处。</h1><h1><br></h1><h1> 黄帝说:好。 我想听听谿谷之会合是怎样的。</h1><h1><br></h1><h1> 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较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谿。分肉之间,谿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六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谿谷所致。谿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h1> <h1></h1><h1> 黄帝于是摈退身边的人起身拜了两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穴所在”。</h1><h1><br></h1><h1> 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的,也是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同样是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是单独十四络脉的范围了。若骨解之中经络受邪,亦随时能够向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