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写生日记

画外使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一《大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2010年10月10日,是我们清华高研班来秋沟写生的第一天。上午,授课老师面对云雾缭绕的太行山给我们讲了整体写生和意象写生。他说:整体写生的关键是妙在取舍,去粗取精。而意象写生则是贵在舍形取意,去象存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秋沟是个四面环山的老山村。村前有一处大山沟,沟下有一条绝壁长廊,山石嶙峋,飞瀑潭深,清幽而冷峻。而村子的周围却是崇山峻岭,巍峨而壮丽。加之今天云雾蒸腾、烟波浩渺,更让人感到神秘莫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的确,太行山那苍茫浩瀚的气势,令人感到一种捉摸不定、巨大而神奇的力量,这力量浑然天成,使人屏息、震惊、赞叹而敬畏。我似乎看到了大自然潛在的生机,感觉到了自然界生命的律动。我想,如果能够将这自然运动的旋律用流动的笔墨表现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做过许多梦,梦里似乎没有具象,似乎又都很清楚。梦是虚幻的,可又是那样地真实。意象写生需要舍形取意、去象存神,我想,这不仅需要一双能穿透物象见神韵的眼睛,还须有一颗审视阴阳的心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唐朝张怀瓘说:“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查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象”。是的,大自然的神奇妙造并非常人所能窥见,其奥妙就在于她的无声之音、无形之象。而中国画正是要把实的虚化、象的意化,通过画面笔墨的气韵,综合地营造一个彰显形外之神、韵外之致、象外之境的绘画美境界。那么,又如何去实现和达到这一境界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从梦境回到现实,仿佛穿越阴阳两界。圣人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因此自然界才生生不息。我好象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然力运动的旋律,就是阴阳。假如我们能把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关系贯穿到水与墨的交融、心与自然的交融去准确地反映出来,也许,意象中的神韵就会跃然纸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道无形,无处不在……于是,我对意象写生有了一种感觉,一种无声之音,无形之象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其实,意象写生,实际上就是一种亲和天地的心灵洗礼,是一种寻觅大道自然的灵魂之旅,是一种笔墨与物象交融转换的再创作。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神奇,感悟天地以气造物的奥妙,这是写生的主要目的。此次写生,的确是我秋山问道、恍然梦醒之时。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不见大苍不知小,略读诗书妄自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忽见神明玄中坐,惊魂通幽悟天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小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晚秋的一天,夜暮徐徐地降临了,我漫步在太行山秋沟的一条山路上,望着路边一墩墩小草,陷入了沉思……</b></p> <p class="ql-block"> 小草,生活在坚硬而干裂的石缝中,风里生、雨里长、炎日灼、寒霜打,不会有人想到它,更不会有人欣赏它。虽没有松柏的躯干,虽没有大山的雄伟,却有松柏的根须,有大山的坚韧,静静地、坚定地固守着那属于它的狭小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b>  我猛地昂起了头,看着苍穹深处的星斗,啊,小草——星斗,我把它们联想到一起。</b></p><p class="ql-block"><b> 小草与星斗能比吗?小草望着星斗也许会说:星斗这么小呀!它哪里知道,星斗望着我们地球,还说小呢!</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万物都由点组成,线是点的延伸,面是点的扩张,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便是大千世界,只是它们所处的视觉环境给人的感觉不同罢了。</b></p> <p class="ql-block"><b>  大道是那么混沌昧暗,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万物有小有大,生命有长有短,但自然界却总是生机旺盛。是啊,天在自然运行,地在无心静处,日月随行,四时更替,万物生生不息,处处阴阳有序,这或许就是天道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我们的眼里,看到的都是画,却为何又画不好,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大自然运行的玄机,看不到万物幻化的本源。其实,无论内容多么复杂的构图,最终还应是浑然一体的方圆而已。再大也是点,再小也是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风,仿佛有意吹紧了,一株株小草随风摇摆,虽然严冬就要来了,可它还是那样地惬意,还是那样有意无意、似空非空地审视着星空,注视着大地。我忽然想起了庄子所说的:万物齐一,道无始终,顺物自化,返归无为……</b></p> <p class="ql-block"><b>  夜幕是那样的神秘,虽然一天的写生使我感到疲倦,而思绪却使我撩开夜幕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明天我还要从点画起,从小草画起,从低谷画到山巅,从地面画到天空,从天空画到无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