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不管播放了多少电视剧,唯有《西游记》可以长播不衰,大人小孩儿都喜欢看;不管《西游记》被拍了多少种版本,唯有1986年的版本,最经典。<br> 《西游记》是一部人战胜自然的电视剧,剧中天神众多,妖怪无数。孙悟空被归为妖类,是“妖魔”之一,被各路神仙称为“妖猴”。<br> 可就是这只“妖猴”,是电视剧《西游记》能够演绎下去的顶柱梁,没有他,就没有长生不老的《西游记》。<br> 我最喜欢孙悟空。<br> 大众也都喜欢他吧,喜欢他的活泼聪明、喜欢他的嫉恶如仇、喜欢他的火眼金睛、喜欢他的七十二变、喜欢他降妖除怪的各种本事。<br> 我除了喜欢他上述的优点外,更爱他的感恩图报、他的重情重义、他的心思细腻、他的豁达大度、危急关头时他的一马当先、他天生的幽默风趣、以及他对水帘洞众猴子的“护犊情深”。<br> <br> <br>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他感恩图报。<br> 因为唐僧救他于被压了五百年的五指山下,他收起野性,心甘情愿做了那个昏庸的老和尚的徒弟,陪他一起爬山涉水,去往西天取经。<br> 他甘愿受束缚的结果是:被唐僧无情地驱赶了三次。<br> 第一次,他打死了那些烧杀抢掠的强盗,被唐僧冠以“伤害无辜”的罪名驱赶,那时他尚年轻气盛,一个筋斗云就翻走了。后来在东海龙王那里得到了教化,回到了唐僧身边。<br> 第二次,悟空打死了披着人皮的白骨精,在只知吃喝睡、动不动就要分家私散伙的“二师兄”的挑唆下,唐僧对悟空又下达了“驱赶令”。<br> 第三次 ,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前,因为悟空打杀了几个强盗,唐僧又把他赶走。悟空涕泪倶下,对老和尚百般求饶,唐僧心肠如铁、不为所动。<br> 他大声哭喊:“我走了,谁为你降妖除怪?谁为你求缘化斋?”悟空万般不舍,唐僧丝毫不恋。师徒一场,最后他想给老和尚行个跪拜礼后再离开,他跪这边,唐僧转向那边;他跪那边,唐僧转向这边。<br> 他,“就这样走了”,“走得”令观众肝肠寸断、“走得”惹观众泪水涟涟。<br> 人类有句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虽然是个“猴汉子”,不懂人类文字,可他知道“救命之恩,当以性命相报”,比起人类来,竟毫不逊色。</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他重情重义。<br> 悟空为了给众猴子求长生不老之术,来到了西牛贺洲的灵台山,投师于菩提祖师门下。他是聪慧的,祖师一点他即通;他也是好卖弄的,当他正在为同门师兄弟演示他新学的七十二般变化时,被祖师撞见,当即开除了他的“学徒”职务,他离开师门时,菩提一再嘱咐他:“日后你惹出事来,不要把师傅说出来就行了”。<br> 猴头含泪别了真正的恩师,一步十回头。<br> 猴头急躁,受不得五庄观里两个童子的奚落和怒骂,被骂得头昏眼花之际,他怒气冲天,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树上的人参果瞬间全部没入地底下,人参果树横陈在地上,满树狼藉。<br> 观主“镇元大仙”回来后,可饶不了唐僧一行。为了使唐僧免受“锅煮”之罪,悟空许下承诺:三日之内,他去请名医把树医好,前提是他不在的这三天,他的师傅和师弟们必须能够得到友好招待,否则,“老孙回来可不依你”。</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他跑遍了仙山神岭,各路天神地仙都说,别的东西损坏了尚可救治,唯有那人参果树,大家都没有回天之力 。<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前路茫茫,他想起了菩提祖师――自己的恩师,一个筋斗云翻到了师傅的灵台山,他大声呼喊:“师傅,师傅……”“师傅”在他学成下山时,已经说了永不再见他,所以,师傅没有现身,只是,有犹如隔了高山长海的声音传来:“茫……茫……南……海……”悟空仔细聆听,泪流满面,师傅的声音消失后,他高喊:“谢谢师傅!”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师傅的仙山,并根据师傅的语音提示,去南海请观音救治人参果树。<br></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他虽是“石母”所生,可他的感情比人还丰富,动不动就流泪,他侠肝义胆、他真情款款。</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他是孤苦伶仃的,除了菩提祖师,没人真正疼他、怜他,所谓“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所谓“仁慈的唐僧”,都是披着“佛纱”的“李鬼”,都是在利用他,在取经的路上,让他先行成为“炮灰”,以便给老和尚扫出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出来。</font></h1><div><font color="#010101"> </font></div><h1><font color="#010101"> 猴子心里其实也是有数的,他知道菩提祖师是唯一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所以他对祖师恋恋不舍、一直渴望能够再见师傅一面。可是菩提曾经是如来佛的同门师弟,法力不在如来之下,两个人已经分道扬镳,如来不知道菩提祖师隐藏在灵台山 ,菩提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行踪,所以悟空学成下山时他告诉悟空,以后“永不再见”。<br> 悟空对菩提祖师类似“父亲”般的多情,空余泪和遗憾,却终究,没了归宿。</font></h1><h1></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h1></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他心思细腻。<br> 每到一个歇脚处,他都要先行探好路,直至觉得没有危险时,才让唐僧他们歇息或投宿。每次他出去化缘时,都要很婆妈地嘱咐猪呆子和沙和尚,要仔细保护好师傅。<br> 他豁达大度,不管“二师兄”在背后怎么陷害他,他都不计较那个看似呆憨、实则精明厉害透顶、高素质的“天蓬元帅”转型的“老猪”。<br> 遇到危险时,他一个人先挥着金箍棒“老孙来也”的一声上去迎战,有时还不忘回过头来嘱咐师弟们:“保护好师傅”。以至于有72般变化的他,也被黄沙老怪用妖风吹瞎了眼睛 ,昏迷了很久不醒,七十二条命都没了用处,需要“第七十三种变化”,才可以挽回他灵异的双眼。<br> 所幸有梨山老母救他于暗夜之中。<br> 悟空幽默诙谐,他爱开“二师兄”的玩笑、爱捉弄调笑懒惰的“老猪”,所以,这也是猪八戒恼他、并屡屡在唐僧面前吹耳边风整他的原因之一;妖怪不先置他于死地,他往往不下杀手,还会嬉皮笑脸地和他们调笑一番,有时候还冒充妖怪,混进他们的队伍,干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出来,令观众捧腹大笑。</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他护犊心切。身为水帘洞的“洞主”,他非常爱护洞里的“孩儿们”。有猴子老死了,他赶紧出东胜神洲去为众猴求长生不老之术;他学成归来时,听“孩儿们”说“牛魔王”霸占了水帘洞,他就打杀上了牛魔王的门;他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吃饱喝足后,把余下的东西捡好收进了一个麻袋背着,“带回去给孩儿们尝尝”。</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悟空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他好卖弄,往往会引出一些节外生枝的事来,令唐僧诅咒不已;比如他争强好胜、喜欢戴高帽子,因而往往被猪八戒利用,“二师兄”用甜言蜜语奉承他,让他逞强出头,吃了不少苦头。<br> 但是,瑕不遮瑜,他依然是电视机里老少皆爱的真英雄;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真男人”。<br> 猴哥石生,不懂儿女私情,却管人间大义和大爱。<br> <br> <br> <br> <br> <br>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86年版《西游记》里的主题曲和所有插曲,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是专门给悟空写的一首插曲《五百年桑田沧海》:他多想,是只飞燕,撞翻那涛涛云海……五百年桑田沧海,海顽石也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br></font><h1><font color="#010101"> 是啊,他本该是一只“逍遥自在的飞燕”,误入了神仙布下的罗网,沦为了唐僧取经的工具,可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尽职尽责地辅佐唐僧去往西天取经,尽管唐僧利用了他还不待见他,尽管他受尽了百般苦楚甚至还差点儿丧命,可是他依然辅助唐僧把“取经”这件事,修成了正果。<br> 用上我会用的所有语言,也形容不出我爱悟空的亿分之一。<br> 岁月无涯,悟空永恒,我爱悟空:“天不老,情难绝”。</font></h1></h1><h1></h1><h1><font color="#010101"> 《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不过三十余载,“真性情”悟空,却已经在观众的心里永生万年。</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