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识旅顺口(81)水务专题

刘圣君

<h3></h3> <h3>  1880 年(清光绪六年),在李鸿章的筹划下,清政府为加强黄、渤海防卫,营建旅顺海防,开始了龙引泉水源建设。俄国强租旅大期间,在清政府原海防设施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扩建工程,同时对旅顺寺沟水库进行扩修,兴建了孙家沟净水厂,扩大了旅顺市区的供水管网的规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旅顺增设配水管道、修建配水池,并于旅顺龙王塘兴修大型水库以及修建小孤山水库和老座山水库等。</h3><h3>  新中国成立以来,旅顺地区的水务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为改善人畜饮水,加大了对平塘、水库建设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居民饮水全部改用“一根管”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饮水质量。</h3><h3></h3><h3>  龙引泉位于水师营街道小南村。龙引泉水源工程从光绪五年(1879)至光绪十六年(1890)。先后修集水池一座,建拱形隧道728 米,打井18 眼,铺设铸铁管道6180 米,将水引到旅顺港,接着又开建二期工程,在港内修建两座储水库,铺设长8352 米分水管,安装18 台取水机器,整个工程耗银36537 两,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供水体系,日供水量达2500 立方米,供军港和医院用水。龙引泉是清政府投资兴建的最早的近代城市给水工程。</h3> <h3>1888 年6 月,李鸿章命名的“龙引泉”碑。</h3> <h3>龙引泉周边景色。</h3> <h3>龙引泉地下集水隧道。</h3> <h3>龙引泉地下集水方井。</h3> <h3>带有回水凼的150毫米抽水管道。</h3> <h3>龙引泉100毫米抽水管道。</h3> <h3>龙引泉地上集水方塘。</h3> <h3>龙引泉地下集水隧道。</h3> <h3>龙引泉地下集水隧道。</h3> <h3>连接集水隧道浅竖井。</h3> <h3>龙引泉集水隧道上修建的十八口观测井,用于观测水位,检查水质。</h3> <h3>通往龙引泉地下集方塘的通道。</h3><h3><br></h3> <h3>2016 年,在龙引泉公园内发现的日俄战争期间损毁的龙引泉碑碑座</h3> <h3>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设立的“旅顺民政署龙眼水源地监视所”。</h3> <h3>龙引泉文物保护标志碑。</h3> <h3>龙引泉记事碑。</h3> <h3>龙引泉周茂密的树林。</h3> <h3>袁保龄的孙子袁明军向袁保龄塑像献花。</h3> <h3>  孙家沟净水厂,位于今五一路42 号。始建于1898 年3 月,包括泵房和储水池两部分。占地面积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00 平方米,泵房为硬山式建筑。水源引自寺沟水库。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10年再次进行扩建,日净水能力达0.5 万立方米。现为旅顺自来水公司管理使用。</h3> <h3>孙家沟净水厂全景。</h3> <h3>孙家沟净水厂内的俄式建筑。</h3> <h3>1930 年时的旅顺水道系统图。</h3> <h3>孙家沟净水厂配水池。</h3> <h3>孙家沟净水厂配水池。</h3> <h3>孙家沟净水厂老建筑。</h3> <h3>孙家沟净水厂现状。</h3> <h3>老井盖</h3> <h3>老井盖</h3> <h3>带有日本满铁标志的井盖</h3> <h3>带有日本樱花标志的井盖</h3> <h3>老井盖</h3> <h3>带有水道事务所字样的日本井盖</h3> <h3>解放后旅顺水道老井盖。</h3> <h3>旅顺水道公司老井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