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宽、高 ——林杰名师工作室清华大学研修之旅

晨光

<h3>  为了提升福州市物理学科林杰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视野和境界,更好的助力名师工作室成员们的专业成长,在福州市教育局和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精心筹划下,2017年7月23日,工作室的9成员赴清华大学参加“基础物理教学研讨培训会”。我们怀揣着对教育教学的无限热爱,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无限追求,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进行为期6天的研修之旅! </h3> <h3>  6天来,我们共聆听专家讲座5场,参观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13个实验项目的学习,实践操作3个实验。</h3> <h3>  6天来,我们认真听、仔细看、静心思,专注做,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h3><div>一、长——增长了知识,克服“本领恐慌”</div><div>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我们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这次到清华,聆听李岩松教授和王山鹰教授对力学、电磁学和热学与分子物理学等13个实验的深度讲解,让我们对基础物理的实验从原理到现象有了重新的认识,弥补了我们教学中缺陷。</div> <h3> 观摩任乃敬老师自行设计制作并通过教学实践一次次改进的实验教具,让我们了解了如何通过改进实验为学生搭建学生从感性现象到理性认识的科学思维的桥梁。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一整套科学缜密的实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中要把促进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掌握作为一种思想渗透到自己教育教学中去。</h3> <h3>二、宽——拓宽了视野,走出“象牙小塔”</h3><div> 研修中,我们聆听了5位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阮东教授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人才培养》让我们了解了物理系的历史发展和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人才培养方式;</div> <h3>  陈曦教授《拓扑与凝聚态物理》采用数学的模型来提炼出新物理现象和概念,开创了凝聚态物理的新发展,体现出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印迹;<br></h3><div><br></div><div><br></div> <h3>  王晓峰教授《现代天体物理前沿介绍》从不一样的角度阐释了21世纪人类对物质生命、宇宙本源的探索与发现人类对未知宇宙世界变化新认识和新开拓;</h3> <h3> 张留碗教授《清华大学实验中心简介》和《大学物理先修课程介绍》向我们展示了清华大学多模式、分层次、开放式、研究性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清华物理培养拔尖科学人才的态度和风格;</h3> <h3>  张卫华教授《世界观物理观的培养与中学物理教学建议》告诉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在利用一定方法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法、形成相对正确的世界观。</h3> <h3>  5位专家教授从办学历史到清华精神,从基础物理教育到人才培养,从物理实验剖析到科技前沿研究,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教学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不经意地浸润着我们的心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积累新知识,更新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h3> <h3>三、高——提升了素养,激发“创新火花”</h3><div> 这次研修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实验教学这个主题。我们不仅参观了普物、近代、高等物理实验室,更是走进清华实验室。</div> <h3>  学习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并尝试设计实验利用示波器测量声速;观察弦振动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振动时共振频率与实验参数的关系。</h3> <h3>  实验中心的晋青珍教授对实验的原理和思想方法进行了阐释,让我们在探索中学习、在模仿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不仅对测量性实验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我们的实验素养,更是激发了成员们创新的火花,大家纷纷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测量。</h3> <h3>  通过实践,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对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和实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h3> <h3>  清华研修之旅,是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心灵的启迪和升华让我们感悟频生。我们相信,高度决定视野,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孕育结果,行动改变未来。我们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更要做一个教学的领跑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