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莲

蒲阳社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摄影:蒲阳梓良</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文字:蒲阳梓良</font></h3> <h3>这两年,各地纷纷开出荷花池吸引游客,其中以长安区王莽千亩荷花最负盛名。荷花有花中君子美誉,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对荷花是情有独钟,所以就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赞荷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每年都拍摄荷花,今年我把拍摄地选在了盛州荷苑,我提前一天入住荷苑酒店,目的是次日早上能更好的利用短暂的拍摄时间。傍晚,微风送来丝丝凉意令人十分的惬意。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湖畔,凝眸随风摇曳的荷,尽量使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文人雅士,脑海努力勾勒出自己想象中的荷塘月色……微风习习的湖边,荷花摇曳,一位婉约的白衣女子,手擎花纸伞,顾盼荷姿……讨厌的蚊子却毫不留情打破我精心勾勒出的意境,我双手不亦乐乎的拍打,身上还是被叮了十几个包,意境彻底淹没在蚊虫的嗡嗡声中。</font></h3> <h3>我是70后出生的人,没有经过父亲常说的61,62年的饥荒光景。也过了几年吃槺咽菜的苦日子。我上小学那会儿,村北的几个水濠长满了荷,印象中的夏季,就没有几个人赏荷。倒是秋季挖藕时,水濠边三三两两的来一拨走一拨。手里拎着还沾满淤泥的藕有说有笑的。直至现在我在拍荷时,都会在心中问自己一个问题,是肉片炒藕香呢?还是肉丝炒藕好吃?知儿莫过娘,"一天就离你的皮嘴近"。母亲的评语一语中的。<br></h3> <h3><font color="#010101">1978年夏天,我和上高中的堂哥去水濠游泳,正值荷花季,水濠的荷花竞相开放,有的亭亭玉立于水上,有的才露小小角,在碧叶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素雅与清新。本家大哥诗性大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顺口而出。这时,濠边割草的我五大说话了"看你喔怂式子,还咬文,有种滴给额咬俩白蒸馍让额看看!"本家大哥语塞了…… </font> </h3> <h3>本家大哥在第二年就吃上白蒸馍了,那年他应征入伍了,第一封家书就提到白蒸馍了,部队的伙食真好,到部队的第一天,白生生的蒸馍硬是吃了八个。那一年我也吃上莲菜炒肉片,是在表哥的婚宴上,煸至微黄的五花肉,雪白挂丝的藕片,点缀几丝红椒,几段青葱,肉香藕脆。司仪的即性解说让人的胃觉燃爆,"莲菜炒肉脆又脆!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从此这道菜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至今逢宴必点。</h3> <h3><font color="#010101">改革开放四十年,现在社会好了,今天,饥饿思温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蒸馍不是什么奢望了,赏荷却成了精神向往。</font></h3><h3>荷花很有心思,就在夏季绽放,而且绽放的一枝独秀,没有别的花和它争艳。人也很有心思,开出千亩万亩荷塘吸引游客,享受旅游红利。</h3> <h3>人和荷花应感谢这个时代,吃饱了肚子再没人想藕了,如果时代不济,再美的荷花也吸引不来如今的人山人海,你给叙利亚开出万亩荷花,她的国民也赏不出中国人眼中的荷塘月色,更别说出淤泥而不染那样的气节了。中国的荷花有福,开在了太平盛世,开的顺应时势,荷花在中国受宠就再自然不过了。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也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下去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摄影:蒲阳梓良</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文字:蒲阳梓良</font></h3> <h3>蒲阳梓良,自由撰稿人,爱好摄影,酷爱文字,其摄影,散文作品被网络媒体疯狂转载。其摄影格言:相机如果不是诗人头上的脑袋,按多少次快门都是徒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