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十国游-奥赫里德:马其顿的明珠

莲娜

<p class="ql-block">  既然我十国游的美篇以塞尔维亚为开篇,所以接下来就继续写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另外五个国家吧。</p><p class="ql-block"> 在结束了保加利亚所有的参观项目后,我们的大巴穿过边境进入了马其顿。马其顿有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地的城市—奥赫里德,同时也被称之为巴尔干的"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  奥赫里德位于马其顿的西南面。在古老的拜占庭时期,这里曾拥有365座⛪️和修道院,因而古城的居民每天可以去不同的⛪️做礼拜。但经过历史岁月的波折剩下也就20来座了。尽管如此,当我们踏着青石路,在那狭窄的巷子里四处寻觅时,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信徒们的虔诚。</p> <h3>  奥赫里德湖是我们十国行中所遇的第一个湖,湖虽是巴尔干半岛第二大湖,却是欧洲最深、最古老的湖泊。全长30公里,平均宽12公里,最宽处达15公里,最深处达286米,面积约365平方公里。湖的西南角有个圣瑙姆修道院,那里同样藏有16-19世纪的宝贵壁画,但这是需要坐船穿过湖去的。</h3> <h3>  奥赫里德Ohrid古城主要在公元7世纪至19世纪建造完成,在斯拉夫语系中,Ohrid的意思就是“在山丘上”。拜占廷时期,Ohrid成为非常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东正教的主教中心,它在公元9世纪建立了第一个斯拉夫大学。11世纪初,Ohrid更成为马其顿中世纪最伟大的统治者塞缪尔王国的首都,当时坚固的城堡至今仍完好保存。整个奥赫里德小城是建在山腰上的,于是我们爬坡,走石头路,穿街巷,真是步步有景。</h3> <h3>  圣索菲亚教堂是奥赫里德最大的教堂,从11世纪到18世纪,一直是马其顿整个地区的中心教堂。教堂内的湿壁画向人们述说着早已逝去的那个年代,十分珍贵。</h3> <h3>看这外墙面,精美细腻</h3> <h3>  教堂由数根罗马式圆柱支撑,墙上的壁画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属于国宝级精品,因此教堂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时至今日,这座大教堂还常常作为音乐会场使用。这里参观是要门票的,我们行程中没有此项,只能绕着圈拍拍照☹️其实只要时间充裕的话,我一定会买票进去看的。</h3> <h3>  阳台和阶梯,餐馆和咖啡厅,处处都是花团锦簇。</h3> <h3>  古城里的半圆形罗马剧场虽然经过了现代的修补,但我想这里一定存有二千多年前的古石 。原本只是剧场,但古罗马人把前面10排拆了,因而同时也成了竞技场。如今每年七,八月间整个奥市的夏日庆典就在此举行。</h3> <h3>越往上走,落入眼前的景色就越美,真的是心旷神怡。</h3> <h3>  好羡慕这家的露台!走到此地又有了下次一定要住上几天的想法。这里虽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其位置景观,清纯湛蓝的湖水应该也能与意大利南部海边的小镇媲美了吧?另外餐饮的价格没那里贵,在这里用俄语也可以与人交流,这个我有点优势😜</h3> <h3>  从城堡上用镜头拉近拍摄到的圣克莱门特教堂(St.Kliment)始于5世纪,多重结构的外观,真是美不胜收。如今这里也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h3> <h3>  13世纪的圣约翰教堂庄严地矗立在湖岸边的一处悬崖上。但我们上山的路线从高处看不出其正面,也感觉不到它的高度。</h3> <h3>  沿着狭窄笔直的石梯登上城堡,可以俯瞰小城全景,门票只要2欧</h3> <h3>  奥赫里德,古希腊人称之它为“阳光之城”,因为在这里,一年365天中有230天均可见到阳光。城市的鲜活和灵性不仅在富有历史感的街巷中展现,而且还渗透到平静通透的湖水蓝中,我喜欢这座城市!厚重历史的老城,优雅延绵的山岚,还有那存有罕见鱼种的奥赫里德湖,不愧为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推荐的2017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实至名归。</h3> <h3>  与古城相比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却显得不那么精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才只有20多年的都龄,再加上1963年的那场地震,老物件留下的实在是太少了。记得我们快到斯科普里时,导游开始向大家介绍首都的资料。可是这个斯科普里真是挺绕口的,有说斯普科里,有说斯里科普,好笑死了。就在这时只听前排座上有人突然说:哪有那么复杂,说四块玻璃就记住了😜</h3> <h3>  来到这里,能看到和感觉到的是大兴土木还在继续。建筑的风格在很多地方显露了"拿来主义" ——混搭。但无论是艺术桥还是石桥以及广场街巷上的那些雕塑还是很艺术很有风格的。</h3> <p class="ql-block">  "马其顿共和国”,听这个名字,似乎是千古一帝亚历山大的故土马其顿。实际上,古代马其顿王国的中心是希腊北部那块地方。今天的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在亚历山大大帝他老爸,即菲利普二世时代,才并入马其顿帝国,算是外围。真正的“马其顿人”应该是希腊人,而今马其顿共和国的居民,是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所以说民族及文化上都存有差异。马其顿在加入联合国的时候,用的正式名称,是“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The Former Yugoslavia Republic of Macedonia,不是简单的“马其顿共和国”。在欧盟,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的正式文件里,都采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这个国号。</p> <h3> 全称为“Thessaloniki的船夫纪念碑”,修建于2011年。Thessaloniki是希腊北边的一个城市,奥斯曼土耳其西进时,当地的老百姓曾奋力反抗奥图曼帝国占领马其顿。这座雕像用以纪念当年的这那段历史,并用船夫来表示当你出海之后,便可将每日的生活拋诸脑后,拥有无限的自由。</h3> <h3>  单论观赏性,石桥附近的艺术桥似乎更吸人眼球。巴洛克式样的桥身设计,上面站满了马其顿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雕像。这样的架势让人以为桥头的宏伟建筑会是市政厅或者国会大厦,结果发现却是马其顿财政厅,真有点财大气粗。</h3> <h3> 国家歌剧舞剧院的设计突破人们概念性的审美,算是现代化的。我不太喜欢类似的设计,好像总缺乏了一点美感。</h3> <h3>国立建筑设计院</h3> <h3>  这首三桅帆船其实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其客房还有烹调美味的餐厅,如果不预订必会一席难寻。</h3> <h3>  特蕾莎广场,城里还有一座特蕾莎纪念馆,收藏了不少她的个人用品、文字与相片。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h3> <h3>  来张合影吧。特蕾莎修女是位伟大的女性。知道吗,当代圣人,特雷莎修女(Mother Teressa of Calcutta,),就是出生于今天马其顿首都的阿尔巴尼亚人,信奉天主教。在这一个人身上,体现了二个国家,(也有人说是三个国家,那就要包括科索沃了)两种信仰,巴尔干这块地方的复杂性可见一斑。</h3> <h3>  斯科普里四面环山,市中心的瓦尔达尔河将这座城市分为老城和新城。那座修建于1450年的多拱石桥Kamen Most,是斯科普里的中心。它的两侧汇聚了斯科普里最为重要的建筑并将城市两头连接起来,成为斯科普里的地标。石桥有12个半圆形的拱门,长214米。</h3> <h3> 桥南岸是现代的马其顿广场,除了中心亚历山大大帝喷泉,还有一座纪念国家独立的凯旋门,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他是色雷斯人,家乡就在这里),中世纪保加利亚皇帝塞缪尔等历史英雄的雕像。河南岸的现代城区,围绕着马其顿广场,一个半圆接一个半圆地摊开去,广场中心建筑物上方高高竖起了华为的广告牌。</h3><h3> 照片背景中的建筑是斯科普里现代美术馆,主要收藏现代美术作品。这家美术馆是于1963年斯科普里大地震后重建的。</h3> <h3>  虽说马其顿共和国的人,不是正宗希腊马其顿人,可是,他们国家处处以亚历山大大帝为荣,这是首都河边马其顿广场新建的大喷泉,顶上是大帝骑像,基座一圈雕刻马其顿方阵长矛步兵。</h3> <h3>菲利普二世广场</h3> <h3> 团里有些人说马其顿的国旗有点像🇯🇵的军旗,所以看着有点不舒服。回来后我查阅资料后得知,马其顿共和国独立初期时,国旗上曾使用“维伊纳的太阳”(即十六道光芒的太阳)图案,由于该图案源于古希腊时期的马其顿国,希腊认为马其顿共和国无权在国旗上使用,于是只好改图案。如今的国旗红地金色太阳表示马其顿人民为了解放,为了自由的天空,愿意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太阳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征它世世代代护佑着马其顿人。太阳是马其顿民族的象征。</h3> <h3>马其顿刚独立时用的国旗</h3> <h3>  而古桥对岸,是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的旧城,坐落在山坡上,石头铺地,很小的店铺,窄窄的街道,有清真寺,土耳其浴池,茶馆烟店及手工艺品店等等。在山顶上,还有一座凯勒要塞。</h3> <h3>  这小男孩的歌声至今我都无法忘记。他身体瘦弱,娴熟地击着鼓,一段很有阿拉伯韵味的曲调,附着他嗓音特有的磁性和穿透力在黄昏的古桥上面飘渺.....太有感染力了</h3> <h3> 可以说这些小店是了解马其顿民俗文化的最好去处。但我们走到那里时已近黄昏,许不少店铺已关门了,游人也少了许多。整个旧巴扎显得有点空落和迷失。</h3> <h3>  旧城著名的穆斯塔法帕夏(Mustapha Pasha)清真寺旁有一家度假村,其名不会是布什吧?😇</h3> <h3> 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建于1492年,之前曾是基督教徒的土地。清真寺由穆斯塔法帕夏出资修建,他是巴耶济德二世和塞利姆一世治世时奥斯曼帝国杰出的政治人物。我们进去时没有任何人,大家静静地观赏着,时不时地用手机拍了一些照片。出来后,在外面的小广场上遇到了一位自称是此清真寺的专业讲解员,竟然向我们的导游索要2000欧元。于是大家迅速撤离,也没顾上从外围再仔细地看看。</h3> <h3>内饰是很纯正的伊斯兰风格。</h3> <h3>途中抓拍</h3> <h3>  马其顿的旅行马上就要结束了。途中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在不到20分钟的车程里,没见到多少教堂,相反清真寺挺多,见到八处,颜色还各不相同。虽然马其顿本身不属于穆斯林国家,但5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留下了太多的痕迹。</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旅游时间紧的话,我觉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完全可以省略,但奥赫里德却万万不能不去。就此我们又走游完一个国家,接下去就是边上的阿尔巴尼亚,再后面是黑山共和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