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书香土沃一一走进千年古村上沃泉

阳光沁河

<h3>位于沁水县城西南部石幢岭的土沃乡上沃泉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2600年的历史。公元前632年,晋楚发生城濮之战,最终晋国获胜,取得中原霸权。为管理中原属地,促进物资交流,开通了由晋国都城(翼城、曲沃)途径沁水、阳城、济源,到达中原的通道。这条通道由翼城蛤蟆口进入沁水,经阜山、石幢岭、上沃泉、交口、南阳、后马元、可封等村再入阳城,然后南下直达中原。</h3> <h3>上沃泉村由于地处千古商道,曾经的辉煌使其留下不少历史文化遗存。比较完好的大都是明清时期古民居。“幢山朝爽”、“山川环拱”、“松峰隐秀”、“职思其居”、“与德为邻”等多座规模古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贯穿南北的古商道,古道)两旁,处处透露着古朴独特、清新雅致之美。同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民风民俗和深厚的地域文化。</h3> <h3>上沃泉村有三多:古建筑多、古槐树多、古遗址多。古建筑有:舜帝庙、文昌阁、龙眼洞、民国学堂等。碾圪塔老槐树为600年,东头老槐树为500年,下麻地老槐树为600年。后头房院、东院与外向院、圈胡同、下道院等民居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整,各具特色。</h3> <h3>作为古商道的上沃泉村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席氏家族席干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考为贡士,其重孙席宣天顺八年(1464)以贡出任长安县丞。上沃泉所辖的橄家沟庄的橄麟明朝永乐二年(1404)以贡任光禄寺署丞。荣退故里后,率子孙到古道西部的硖沟村开办煤矿,富甲一方。</h3> <h3>上沃泉地势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景致迷人。尤其是梨树沟的百亩梨园更会让你留恋忘返。春季梨花盛开,冰身玉肤,洁白似雪,靓艳寒香,妩媚多姿,凝脂娇艳欲滴,她抖落那初春的寒峭,撇下一身将吐的绿叶,脱颖而出。殊不知,那最凄美最惹人爱怜的哭,便是带雨梨花。</h3> <h3>徘徊于株株梨花树下,穿行在朵朵梨花之间,徜徉在片片花海之中,阵阵袭人的幽香扑鼻而来,用心去观赏,她的高尚和品位不仅仅是几片洁白、一点金黄,几缕清香;她生活中还孕育着更深的含意。春天,她给人们带来的是靓丽的风景。</h3> <h3>秋天,她给人带来的却是累累硕果。玉露香采摘节已成为上沃泉村的一张名片。采摘时,城里人就会络绎不绝地来到梨树沟 ,他们一边采摘,一边放歌,欢声笑语响遍梨园。</h3> <h3>上沃泉汉家沟常廉农庄也是我们休闲的好去处。那里蓝天碧水,山花烂漫,一条常年流淌的小河,弹奏着幽婉动听的小曲,引来了无数只不知名的小鸟,莺歌燕舞,野趣横生。这流动的河水,新生的嫩芽,举目皆是历史的瑰丽的雄奇和原生态的美。</h3> <h3>美丽乡村不仅美在山水田园,也美在淳朴,美在文化,美丽乡村必须能读得出历史,记得住乡愁。许多乡村自然山水景色可能较为普通,可同样有活力有人气,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有故事,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这说明,文化是美丽乡村之魂、之韵,有了它就有了灵气和魅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