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style=""> 看自己写的东西,有时也觉得可笑!<br></font><font color="#010101">君子曰,你在文中显得挺像个人的,现实中就不咋地了,何不顺势做个逸士,也好与文章和谐。<br></font><font color="#010101"> 我回他道,你真无知,这叫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中一逸士,尘间一俗客。休管文章如何,生活中该干嘛就干嘛。<br></font><font color="#010101"> 现实中就是这样的,诸事扰心,杂务劳形。若仿那陶公模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子就无法过了。<br></font><font color="#010101"> 陶渊明绰有余裕,妻妾,田舍,童仆,车舟样样不缺,给个公务员都不当,他悠然!我悠然不起!<br></font><font color="#010101"> 对于金钱,碰上了挣几个,没有并不渴求。对于自己的画,可不敢这样怠慢了。原则是求索第一,感觉至上。一个画的问题可以作数月思考。感觉可不这样,不期而至,稍纵即逝。某画家感言,“如街头擦肩而过的美女,此逝可能永生难逢。”<br></font><font color="#010101"> 这道理我是明白的,画复如此,所以抓住感觉,及时跟进。或几天,或十天半月,或一年半载。不仅要了然于心,还要应于手。废纸三千是少不了的。<br></font><font color="#010101"> 契合天机,推究根源,是颇费神思和时间的,常导致应酬的迟延,画之旧债未还,新欠又起,很纠结的。钱没了,还有机会挣,感觉一旦丢了,有钱也是买不回来的。 可见我是一个心系画事而淡泊生意的人。<br></font><font color="#010101"> 生活的事是不消说了,光是中国绘画中的笔法,章法,师造化等问题,也是雄关难越,给人以压迫,何况还有儒释道文化之于绘画关系的深层问题的研究了。<br></font><font color="#010101"> 当问题纷至沓来而无所措手时,就选定一个题材来排遣一段时间,有感觉要画,没有感觉也要画。籍此聊舒抑塞之情。此时的画作没有创作之严谨,更无功利之迎合,忘怀得失,超然物外,倒能有一些意外的惊喜和收获。<br></font><font color="#010101"> 这些水墨牡丹就是这样画出来的。是此情境中的插曲,是俗务间余的放松。将这些片段连缀起来,就有数百幅之多了,可作为近期牡丹学习和涂抹的存念,可惜少了几分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姹紫嫣红的艳丽,給好色者少了视觉的冲击力,这也是我的不足。<br></font><font color="#010101"> 现将这些练习的画稿择其部分上传,其中加了丙申年的两三幅,作为参照对比。这次共六篇:中堂两篇,条幅四篇。这些作品产生于今夏,多能出自心意,气机所至,如龙蛇之无缚,构图多变无常,心生欢喜!请师友们批评指正!<br></font><font color="#010101"> 2017.6.29 .晨 尧国章记于西安</font></h1><h5 style="text-align: left;"><br></h5> <h1> 友人以为我画的轻松,实则不然,那一枝一叶都涉及到画的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颇费经营思虑的。<br> 一年里我要搞几次画的专题强化训练,将平时的感悟予以实证。一次未果,下次再来用功。<br> 我于治学虽艰辛却坦然,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 些许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br> 2017.7.5 晚凌晨 尧国章记于龙首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