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李庄,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下面的一所小镇,这里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镇”。</h3><h3> 抗日战争时期,李庄镇以“九宫十八庙”,接纳了包括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国家一级文化单位。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云集李庄,如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童第周、梁思成、林徽因等。</h3><h3> 为华夏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在国难时刻,李庄人毅然担当起中华文化庇护所的重任。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李庄一跃成为抗战时期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h3><h3> 大师背影远去,不再有大师。我想去看看大师留下的足迹。</h3> <h3> 7月27日,从成都茶店子去宜宾李庄的客车,上午9点开动。近5个小时,车到宜宾。司机师傅说,客车只能到宜宾,因为只有我一人到李庄,他再帮我找车。</h3><div> 他帮我找到一旅游公司小面包。小车开往蜀南竹海,车上已有5位客人:北京来的一家三口和厦门来的两位女老师。</div><div><br></div> <h3> 司机姜师傅健谈而热情。</h3><div> 他说,宜宾是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汇合处。以前叫陈塘关!!!!!😃,有哪吒抽龙筋扔在江里化成的龙筋石。</div><div><br></div><div> 下面照片看到哪吒扔掉的龙筋没有?上面的阴 影是桥墩。 </div> <h3> 宜宾以上为金沙江,宜宾以下才称长江,所以宜宾称作“万里长江第一城”。</h3><h3><br></h3><h3> 这个漂亮的球是万里长江零公里标志。</h3> <h3>长江、金沙江和岷江三江汇合处处</h3> <h3>一座美酒著称的城市</h3> <h3><br></h3><div> 姜师傅说,八十年代,有位台湾人被哪吒托梦,要他在翠屏山建庙。台湾人走遍全国,直到有人对他说宜宾有翠屏山。他看了后,和梦中完全一致,就在这里建了哪吒庙。每天香火不断。很灵的哦!</div><div> 我对这种怪力乱神从来左听右冒的。不过这里是陈塘关倒有趣的很。我小时最喜欢看《哪吒闹海》。</div><div> 姜师傅请我和5位客人一起先玩蜀南竹海,明天带我们一起去李庄。我谢绝了。这样的地方还是和家人一起去比较好。</div><div><br></div><div><br></div> <h3>姜师傅把我放在李庄路口,并耐心在路上帮我拦了一辆公交车。</h3> <h3> 可爱的勤勉的有责任心的善良的事业一定能成功的姜师傅</h3> <h3> 公交车1元钱,上面零星几个客人。我在车上订好了客栈——温馨旅社。听声音老板娘很热情,她让我在天景山下车。</h3> <h3>一位摩托车来接我到客栈</h3> <h3> 这里和云南接壤。下午天很热。</h3><h3> 稍作休息,请老板娘给我找辆摩托车去板栗坳栗峰山庄。大家都不知板栗坳在哪里。</h3><h3> 我百度查到,板栗坳现在叫永胜村,离李庄不远。</h3><h3> 来回包车30元。</h3> <h3>一路坎坷,日晒风吹</h3> <h3>一幅山清水秀的田园气象。雨水冲刷的石墙,显露出岁月的沧桑。</h3> <h3> 栗峰山庄,这里是抗战期间中央研究院旧址。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历史语言研究所俗称史语所,由傅斯年创建。这里大师云集。</h3><h3> </h3><h3> 有个小故事,梁思成推荐一中央大学高材生到史语所谋职,傅斯年拒绝,说中大的到史语所不够资格。梁思成只好把他收留在营造学社。</h3> <h3> 看看下面这张名单,就知道史语所多么牛了。</h3><h3> 49年,傅斯年带领史语所整建制搬到台湾,我们也就陌生了这些人,忘了这段历史。</h3> <h3> 牌楼的上方隐约可见“清高门第”四字。</h3><h3> 栗峰山庄是李庄望族张氏家族所建。其建筑曾被梁思成先生收录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h3><h3> 国难当头,毅然将庄园腾出,用作国家的文化研究场所。承载了先祖怎样“清高”的家风。</h3> <h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庄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 牌坊背后,是1946年史语所将要迁走时,傅斯年带领大家立下的“留别李庄栗峰碑铭”。</h3><h3> 碑额由董作宾用甲骨文书“山高水长”四个字。</h3><h3> 碑文记载张氏望族耕读起家,史语所因国难入川,李庄地方明达,其为藉助,有不可忘者。</h3><h3> “今值国土重光,东迈在迩。”“我东曰归,我情依迟。英辞未拟,惜此离思。”</h3> <h3> 一次不可再得的盛大集会。</h3><h3> 为欢迎蔡元培先生的一次到访,栗峰山庄群龙聚首,留下不可再得的群星璀璨的合影。</h3> <h3> 傅斯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守护者</h3><h3>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国宝的守护神</h3><h3> 王湘,考古学家,投笔从戎,奔赴延安的汉子 </h3> <h3> 梁思永,任公之子,梁思成先生之弟。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者。成就不在其兄之下。</h3> <h3>傅斯年,字孟真,聊城人,以神童入北大,五四运动的领导者。组建了群龙会首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创了中国人文学研究的科学时代。后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去世。</h3> <h3>1946年率团访延安时,毛主席为其抄录的古诗。</h3> <h3>还有董作宾,在此完成了《殷历谱》,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是八年抗战中最重要的学术成果。</h3> <h3> 董作宾是甲骨文研究的领袖人物。他领导的殷墟甲骨文发掘工作,轰动世界。</h3><h3> 这是他写的甲骨文。</h3> <h3> 展览室显然是现代的建筑。我要寻访大师足迹。</h3><h3> 沿一条青苔的石板路向上走。</h3> <h3> 在展览室的近邻处,有一破旧又宽敞的老木屋。里面住的人说,房屋至少有150年历史了。政府没钱修,完全修好要上百万元。</h3><h3> 这里肯定是当年史语所的办公场所。这间大木屋,很有可能是傅斯年先生当年举办的轰动巴蜀的科普展览之地了。</h3> <h3> 从板栗坳回到李庄,天有点晚了</h3><h3> 要吃晚饭了。为吃货们介绍当今李庄的著名美食吧</h3> <h3> 李庄美食有“三白”,白酒,白肉和白糕。</h3><h3> 白酒绵醇,我这不能喝酒的,忍不住打了半斤自己喝呢。</h3><h3> 白肉是切的薄薄的肥瘦相间的水煮,沾蒜泥和辣椒末制成的蘸料吃</h3><h3> 白糕类似江南的云糕。</h3> <h3>你要喜欢,这个也可以吃:)</h3> <h3>里面的凉糕还有麻辣味的,要不要尝尝?</h3> <h3> 其实,真正好吃的是,第二天早上遇到的下面这个:</h3><h3> 一对老夫妻做凉糕和冰粉。3元一碗。凉糕是大米做的,冰粉是一种叫“冰子”的植物种子碾磨而成。</h3><h3> 那碗里看似空碗的就是冰粉了。里面浇了红糖水。</h3> <h3>老夫妻的店铺旁边有著名的双眼古井。</h3> <h3>旁边是美丽的荷塘</h3> <h3> 淳朴而热情的老夫妻。</h3><h3> 老大哥问我有没有去过禹王宫?现在叫慧光寺。里面有鲁班造的九龙碑。里面九条龙首尾相接,嘴里的珠子还可以旋转。可惜文革中被打坏了。现在修复品已经和以前大不同。</h3> <h3>慧光寺在长江边,以前叫禹王宫。这里抗战期间是同济大学校总部。</h3> <h3>里面有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李庄四绝”之一的九龙碑。</h3> <h3> 当年同济大学仓皇内迁,却苦于没有接收地。想去南溪县,地方乡绅担心大量人口涌入会引起物价飞涨。</h3><h3> 李庄乡绅得知消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邀请电。</h3><h3> 引来全国十余所科研院所,大师云集,李庄成为战时全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其他是成都、重庆和昆明。</h3> <h3>想来,这应是当年同济师生的教室</h3> <h3>悠闲的李庄人爱摆龙门阵</h3> <h3>也有人在为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着</h3> <h3>祖师殿是当年同济大学医学院所在地。医学院曾在此解开了“麻脚病”的谜底,它曾夺去了无数当地人的性命。老百姓敲锣打鼓去感谢。</h3> <h3>在此毕业的吴孟超院士,曾在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他对李庄充满感情。</h3> <h3>当年,一位老乡在屋顶上,看到有尸体抬入院中。同济医学院吃人的消息很快在李庄流传开来。</h3> <h3>傅斯年决定在板栗坳进行科普展览,破除愚昧。展览轰动巴蜀。</h3> <h3>东岳庙是当年同济大学工学院所在地</h3> <h3>房梁上依然有当年做实验用的铁环</h3> <h3>“十万青年十万兵”,同济学生踊跃报名奔赴抗日前线。这在全国高校报名参军人数是最多的。</h3> <h3>工学院的同学课余为当地百姓演“文明戏”。这是《原野》剧照。</h3> <h3>张家祠堂是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h3> <h3>门窗上雕刻的百鹤祥云,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李庄四绝”之一。</h3> <h3>当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掠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先生,保护国宝横跨半个中国,无一丢失。</h3><h3><br></h3> <h3>这是当年运送国宝的模拟场景</h3> <h3>当年运送国宝的木箱,现已成文物</h3> <h3>当年乐山安谷乡匿藏国宝的洞穴</h3> <h3>为表彰安谷乡保护国宝有功,国民政府表彰其“功侔鲁壁”。</h3><h3>鲁壁现在曲阜孔庙内。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后人在墙内藏了大量书简。以后人们就用鲁壁来形容对保护文化有功。</h3><h3>现在可能会授予“文物保护先进单位”称号了。</h3> <h3>玉佛寺</h3> <h3>精美绝伦的雕刻</h3> <h3>可爱的小弥沙</h3> <h3>精美的木雕被毁,依然掩饰不住光芒</h3> <h3> 隐于席子巷的左照环先生,开一家小书店为生。他父亲当年是同济医科大学生。学医要8年,就改学工科5年,与左照环的母亲,一位本地大家闺秀结婚,留在周庄,家族一生坎坷。</h3><h3> 他拿出吴孟超院士来周庄时看望当年老同学——他父亲的照片给我看。</h3> <h3>营造学社旧址</h3> <h3>营造学社是一代才子佳人梁思成、林徽因的半公半民的建筑学研究并教学机构,当年挂靠在中央博物院。</h3><h3>梁思成是语史所的通讯研究员,也就跟随来到李庄。在此写出了名扬四海的《中国建筑史》。</h3> <h3>那个著名的电灯泡和情种,金岳霖也跟随过来。</h3> <h3>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参加了空军,卫国战牺牲。病中的林徽因写诗哀悼弟弟。</h3> <h3>这个旋螺殿,当地人说是镇住通往大海的泉眼的螺丝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李庄四绝”之一。</h3> <h3>每一根梁柱都雕刻成一条龙</h3> <h3>同济广场,大帆是李庄,小帆是同济大学。</h3><h3><br></h3><h3><br></h3> <h3>大师远去不再有大师。</h3><h3>大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汪洋中的灯塔引航。</h3><h3>虽千万人,吾往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