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利剑</h3> <h3> 感受渣石场</h3><h3><br></h3><h3> 2017年7月底的一个周末,由于酷热,我去到了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境内的一个叫白鹿村的高山居民点--亲戚家度凉。这里重峦叠翠,习习的凉风吹打在面颊上使人心旷神怡,似乎觉得这个地方是造物主在地球上专门打造的一个清凉之所。</h3> <h3>重山叠翠好清凉</h3> <h3>江山多娇</h3> <h3> 居民点被一条公路一分为二,来来往往的车辆时常会打破这里的宁静,尤其是往来穿梭的拉渣石的重载车。我问亲戚,这些渣石拉到哪里去?做什么?他说,渣石场就在附近的山头上,要拉到大木乡一个叫杨家湾的地方去筑坝修建水库。亲戚这么一说,让我明白了居民点时常能听到机器轰鸣以及放山炮的声音的原因所在。在酷暑的季节里,我早有到某一个工地去了解劳动者是如何战高温忘我工作场景的想法,于是我决定到渣石场去看看。</h3> <h3>居民点被马路一分为二</h3> <h3> 当天下午三点多钟,我独自一人穿过浓密的包谷林,然后沿着羊肠小道往山顶上攀爬。尽管这里在遮阴处是凉爽的,但裸露在烈日的炙烤下还是让人窒息难忍。爬到山顶,早已是汗流浃背,在与那里的管理人员沟通说明来意后,我得以近距离靠近工地和那里辛苦的人们。</h3><h3> 采石场所在的山头已削去一半,嶙峋突兀的渣场停靠着前来排队等候装载渣石的车辆。两台大型的挖掘机在年轻机师的操作下正在忙碌的用长臂的抓斗往车厢里倾倒渣石,那随风卷起的黄沙漫天飞舞,让人双眼迷茫。来来去去的重车已将石场的车辙地面碾成了细末,脚踩在上面,好像要陷入稀泥一般,粉末向脚的两边飞散。而一旦车辆通过,犹如车尾放出的大大烟幕,弥漫得渣场久久难以消散。</h3> <h3>渣石场已经削去山头一半</h3> <h3>等待装载的车辆</h3> <h3>年轻的机器手正忙碌着操作抓斗装载渣石</h3> <h3>另一台机器也不停的忙碌着</h3> <h3>一尊几吨的石头被放到了车斗里</h3> <h3>在这里让你感觉什么是力量</h3> <h3>随风卷起的黄沙到处飘散</h3> <h3>车轮将路面研成了碎末</h3> <h3>车子通过,车尾拖出长长的尘幕。</h3> <h3> 肥胖的师傅裸着上身,任由太阳炙烤,也许这样比穿着衣服要舒服一些,他耐心的等候着装载的完成好运走。</h3> <h3>胖师傅等待装载</h3> <h3> 刚刚靠近挖掘机的一台车准备装载,车轮却被大石头卡住了,驾驶师傅不得不下车来与工地管理人员一起使劲搬动。</h3> <h3>石头卡住车轮,他不得不下车搬开</h3> <h3>石头搬开了,他上了车,开到指定位置,准备装渣。</h3> <h3> 作为工地的管理者,这位年轻的师傅始终在马不停蹄的指挥着车辆的来去:工地的安全,会车的引导、事情的协调、现场的处理等等。</h3> <h3>他提醒来去的车辆注意安全</h3> <h3>他帮驾驶师傅搬动卡住车轮的石头</h3> <h3>他引导工地上的会车</h3> <h3> 对于这样的一个工地,也许我是首个拿着照相机去那里拍摄的人,为此当我用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用善意的微笑来回应我的举动,有的还用更为阳光的手势来打趣着这个艰辛场景所带来的氛围单一。</h3> <h3>他用微笑和善意的眼光看着我的镜头</h3> <h3>他则做出了青春的POS</h3> <h3>请看第二部分《运输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