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龙井位于永嘉赤岩山下,虹三公路边。其临溪涧,对望绝壁。向右仰视,只见几乎直立的悬崖中,有庙宇森严壁垒,那便是赤岩硐。从路边六角亭往前行不几步便能看见路旁有一牌子上写着“龙井”两字。从这里沿着仄仄的石路向右下行,转弯处的路内侧,一个近乎长方形的黑褐色山石仿佛是一块千层饼。一页页黏连成的,就像一本厚厚的大书,在风雨的浸染下糊在一起了。左转十来步便是一片很干净的灰白色的裸露岩体。由于经过流水数千万年的打磨,棱角都已变得光洁润滑。</h3><div></div> <h3> 溪水从前方而来,硬生生地向整块岩石溪床中间跌下去,成了高约3米的瀑布。下面是一泓碧玉一样的水潭,深不见底,这就是所说的龙井。龙井近似椭圆形,宽不过5米,长约30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垂直的井壁被魔洗得光亮平滑,而凹凸交错,参差相映。同样是千层饼一样的岩体,有着层层分开的肌理。瀑布对面是稍微隆起的岩体,其上有并列的两个往下幽深的石洞,洞泾不足1米,两洞底部相同合一,有浅浅的水在底部。龙井与这些洞好像是用锋利的刀在千层饼中刮出一般。</h3> <h3> 这一奇观在地质学上属于壶穴地貌。壶穴的形成是流中挟带砂砾石磨蚀河床而产生的圆形凹穴,因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砾石便磨钻河床,河流中断层、岩性不同或是跌水的下方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理学上称这种地貌为壶穴;壶穴由于造形特殊,素有“石面桶”之称。龙井之奇,便在那个壶穴地貌中出来似井而非井的坑穴。龙井旁的岩石大多如千层饼状,或圆或方,或伏或突,处处皆奇。一块一块的石头相连又突然断开,断开又仿佛见整体。</h3> <h3> 溪水出龙潭往下流不过50米处,有一小谭。隔着两石头外,竟然又有一潭。这潭边上能清晰见底,却至少已有3米深了。潭中央,就幽蓝幽蓝地无法看到下面的世界。</h3> <h3> 几千年的风打雨吹,水流砂磨,已经把这里石头表面的凌厉气磨去了,都是上圆,下也圆,表面光滑。过小谭,却看见溪流中有两块石头,是方的,仿佛两张石床。两张石床外,仍是一片光滑的溪床,这里光滑明亮,无一丝幽暗气,好像特意为溪水流淌而设的。这一角景致显得神秘幽静,且人迹不至。置身于此,则是溪流有声,断岸千尺,天在两侧的绝壁夹峙处,显得小了许多。</h3> <h3> 龙井上下的溪床,遍布着这些大小的壶穴,溪流过去的地方岩石都如用心打磨过的,大小不一的窠穴,形状不一,面都光滑可人。事实上陡门溪从龙潭开始向下一直到铜锅潭,这长约十里的溪床上都是这样的地貌,不能不说陡门溪的壶穴风光是天下一奇。</h3><h3>小花絮:</h3> <h3>摄影:阿邙、老木</h3><h3>文字:高远</h3><h3>出镜:余琳琳</h3><h3>造型:yc</h3><h3>服装:一路映画</h3><h3>策划:天意</h3><h3>同行:天意、谢美丽、不可说、老木、秋瞳</h3><h3><br></h3><h3>后记:很高兴参加温州摄友组织的环境人像拍摄活动,本意是拍摄永嘉梅岙村梅花人像的,由于已错过花期,转而拍摄龙井,此处涧水清澈碧绿,非常适合环境人像的拍摄。由于古装造型比较费时,等一切准备就绪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错过了最佳的拍摄时间,恰逢此时天气骤变,天空瞬间乌云密布,山风大作,气温骤降,完全没了刚才风和日丽的景象,让人有了些许沮丧;但这些并不影响大家的创作热情,因为我们已经被优美的现场环境吸引了,由于拍摄场地开阔,拍摄过程非常顺利,让人惊喜的是,这样的天气反倒使作品有了另一种韵味,只是辛苦了MT琳琳妹妹,在寒风上冻了几个小时,深感内疚,最后特别感谢一路映画的天意和美丽二位老师的周到接待和安排! </h3><div><br></div>